樓中幽蘭

本部所有文圖,皆為原創作品。未經本人同意,請勿隨意轉載。如想引用轉貼,務必通知本人,並請注明出處,以及樓蘭署名。
正文

徜徉博物館——藝術啟蒙之地

(2006-11-06 14:15:10) 下一個
徜徉博物館

樓蘭



十月秋高氣爽的哥倫布日長周末,難得爬常春藤的女兒回家來,可周六周日卻見不著她人影。長大了的鳥兒翅膀硬了,不愛帶爹媽玩了,而是跟著一撥高中同學開車外出逛商店看博物館。星期一總算沒安排,趕上波士頓美術館免費開放,女兒居然肯賞光和我同去參觀。對空巢老媽來說,能與飛出去的閨女同遊,比看美術館本身還興奮。



這座美術館,我們太熟悉了。記得女兒剛來美國時才四歲,從我們住處的窗口就能看見美術館。當年我雖是窮學生,也想方設法讓孩子過得快樂又見世麵。美術館每星期三下午有免費兒童藝術課,我常帶小女兒前去,我也有機會跟隨老師和小朋友們在這藝術殿堂中徜徉。雖然美國的這種美術課並不教多少繪畫技巧,卻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孩子們進行藝術啟蒙。女兒在這裏結識了畢加索和莫奈,知道了油畫與水彩畫的差異,懂得了寫實和抽象的特點,觀看了東西南北古代現代的很多藝術珍品……

這一階段的熏陶使我們母女都與藝術博物館結下不解之緣。從小就愛畫畫有藝術天分的小女兒,五六歲就有耐心煞有介事地在美術館的名畫前長時間臨摹。我則在這高雅的藝術殿堂中,體會往年因坎坷人生而錯過的藝術氛圍,追尋那很久以前失落的藝術夢想。

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我有更多機會走進各種博物館,公私兼顧地養成對博物館的癡迷。女兒也跟著我們去過很多地方,每到一處旅遊,我們都會了解當地有什麽博物館。無論規模大小,無論世界聞名還是不見經傳,無論藝術、人文、曆史、科技、民俗還是其他類別,隻要有機會就去走訪。而我們全家最享受的,還有在博物館內徜徉的那種優雅情調和和睦感覺。在這樣肅穆的環境中,參觀者們會自覺檢點言行,顯得舉止得體。喧嘩吵嚷、無理取鬧、出言不遜、行為粗俗,都與這裏格格不入。這樣的氣氛令我流連,因為會使我忘記世上的煩躁,內心格外安寧。

在看過美國各地的許許多多博物館之後,我們仍然對這座波士頓美術館情有獨鍾。這是美國第三大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雖然我們全家都為美國首屈一指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豐富而震撼,為排行第二大的費城美術館的宏偉氣勢所傾倒,波士頓美術館對我們卻永遠充滿溫馨的記憶。



這就是那幅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的名畫,一對男女舞伴在翩翩起舞。當年,幼小的女兒曾坐在這畫前認真臨摹,畫出的作品居然有那麽點意思。一位專業畫家朋友就是在看了女兒照著這些名畫塗鴉的“作品”之後,認定這孩子將來準會在美術上有些出息。我當時問要不要讓她立刻拜師學藝,畫家朋友卻說,有多少人能有這種條件,直接跟隨莫奈梵高畢加索學畫呢?

是啊,能在美術館中欣賞大師們的真跡,是得天獨厚的條件。我相信,人的任何素質都需要長期積累和環境陶冶。在美術館的氛圍中接受熏陶,提高的是藝術修養與欣賞水平,而修課提高的是具體畫技。所謂“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如果想學彈琴卻從不聽音樂會,想學繪畫卻從不進美術館,上課再多也隻是學“技術”而非“藝術”。



慶幸當年我將女兒領進美術館的大門,她從這裏一步步踏上藝術之路。雖然女兒後來還是先後跟不同的老師學過各類中西美術課,但到美術館拜訪藝術大師一直是她獲得美術靈感的重要學藝渠道。女兒長大些,不再用我帶領就經常自覺來這裏。高中時期,她和朋友每周到波士頓美術館參加晚間素描,有真人模特供美術愛好者們免費描畫。她還申請擔任了美術館的“少年講解員”,負責導遊觀眾介紹中國陳列館中的北魏石碑等展品。為此她接受了專業培訓還作了很多調研,不僅學到中華曆史文化藝術知識,也獲得了義務服務和藝術特長信譽。在申報大學時,女兒也曾報了這個美術館的藝術學院並被錄取。雖然她最後還是去了更向往的常春藤,這裏有何新展覽她還會約了朋友來看,甚至跑到外州的博物館去慕名參觀名作名展。

不過,我們母女倆卻好幾年沒有一起來這裏了。如今,母女倆又並肩站在波士頓美術館這些熟悉的世界名畫前,我身邊的女兒,已是美術專業大三學生,用她的科班知識,如數家珍地講述著一位位繪畫大師的作品特點。老媽在對女兒的專業造詣洗耳恭聽之時,腦海中回放著十幾年前同一場景的鏡頭:母親看著說明憑著記憶,搜腸刮肚現買現賣地向小女兒介紹畫作和畫家……



鏡頭跳回眼下:女兒嫻熟地分析著同為法國印象派大師的雷諾瓦和莫奈的畫風差異——雷諾瓦的筆法創造出一種模糊朦朧的感覺。母親卻覺得莫奈的風景畫顯得更朦朧。女兒並不多言,而是請母親走到並排掛著的二位大師的畫前仔細觀看。這一點撥,我才看出雷諾瓦的筆法朦朧與莫奈的畫麵朦朧之顯著差別。非得親臨博物館觀賞真跡才有這種體會,非得有行家指點才能看出門道,非得在大師名作前才能產生對藝術的大徹大悟!

走過一個個展廳,穿越過不同時空,從遠古的埃及,到近代的蘇聯;從文藝複興的意大利,到明治維新的日本;從中國庭院的屏居佳器,到美國前衛藝術雕塑……能夠對博物館真正流連忘返百看不厭,達到蕩漾其間如魚得水的境界,所感覺的就不僅是表麵的陳列品,而是那種環境中的深層意境。



女兒雖然在西方教育下成長,卻從小就在這美術館裏受到了世界各國藝術的熏陶,內心飽含對東方文化的鍾情。對中國日本等國藝術的迷戀,促使她決心掌握中文和日文。今年暑假,女兒獨自遊學日本、探親中國。在已經去過多次的北京,她的興趣不再僅是遊覽風景,而是想參觀一些美術館,因為以往去中國除了故宮等曆史古跡博物館外,從來沒看過藝術博物館。這次女兒跟著頗懂些藝術的舅舅去了首都博物館、琉璃廠等處,卻不盡滿意。

我理解女兒的遺憾。記得我童年少年時接受美術熏陶之處,除了景山少年宮,還有中國美術館,但如今那裏以商業性或標新立異的展覽為多。中國近年建造了很多時髦建築,包括一些博物館,但硬件壯觀更反襯了軟件的貧乏。不要說像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那樣世界頂級的綜合藝術博物館,就連外表樸素的波士頓美術館的世界名作藏品量,中國迄今也沒一家博物館能比。

人均藝術博物館的擁有量,對人民的普遍藝術素質有直接影響。慶幸我們能生活在重視人文藝術的地界,感謝美術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女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