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2008-01-06 20:35:19)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資料:以色列總理暗示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不可避免
【東方檔字NO.200701020706】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1日暗示,由於國際社會要求在聖城耶路撒冷問題上達成妥協,以色列可能別無選擇,必須在和平協議中接受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
奧爾默特在接受《耶路撒冷郵報》采訪時說,國際社會也要求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作出讓步。即使是對以色列友好、“真正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也認定以色列的國界應該以1967年中東戰爭爆發前為準。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奪取並吞由阿拉伯人控製的東耶路撒冷,這項舉動並未獲得國際社會認同。以色列認為,整個耶路撒冷城是其“永恒且不可分割的”首都。
耶路撒冷歸屬問題是巴以爭執的核心問題之一。巴方希望將東耶路撒冷當作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但以方一直拒絕接受。有分析稱,奧爾默特的上述談話顯然是為試探民意。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奧爾默特在接受《耶路撒冷郵報》采訪時說,國際社會也要求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作出讓步。即使是對以色列友好、“真正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也認定以色列的國界應該以1967年中東戰爭爆發前為準。
●奧爾默特之所以要玩這一手,顯然有三層意圖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粗聽起來,奧爾默特先生顯然是在“抱怨”,他嘴巴中的那位“對以色列友好、真正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當然指的是美國。
然而,值得注意是,在整個專訪中,我們並沒有從奧爾默特的嘴巴中明確聽到“以色列必須在和平協議中接受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這類的言辭,非常清楚,這位以色列總理顯然是在借用媒體這個渠道,試圖用一種“抱怨”“國際社會要求在聖城耶路撒冷問題上達成妥協”的方式,來向其國民“暗示”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即“以色列可能別無選擇,必須在和平協議中接受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奧爾默特之所以要玩這一手,顯然有三層意圖:
第一,是對“內”,意在拿“美國”這根大棒去“撥動”以色列民意、“試探”以色列民意在“對以色列友好、真正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也要求“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問題上作出讓步”的“現實壓力”下,會有何反應!
●為布什即將展開的中東之行做“訪前準備”
第二,是對“外”,意在用這種“放風”去試探阿拉伯國家的“口風”。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意圖。我們知道,布什就任美國總統已經7年有餘。期間,盡管布什的專機在中東上空執行飛行任務早已有N次之多,但“N次”之中從來沒有一次是以“巴以問題”為核心目標的飛行任務。
根據美國政府最新公布的消息,布什將在幾天之後飛往耶路撒冷,並在那裏分別會晤奧爾默特與阿巴斯。
顯然,奧爾默特的這番“放風”,其實是在“第一、第二”的基礎上,由“內”至“外”,為布什即將展開的首次針對“巴以問題”之中東之行做“訪前準備”。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僅進行這麽一點兒“準備”是不夠的!有意思的是,不僅我們這樣認為,根據我們的觀察,“美以”、以及“美以”共同支持的阿巴斯政權似乎也這麽認為。
也正因如此,一俟奧爾默特“放風”,國際社會也就立刻收到了下麵“一組消息”。
阿巴斯:布什必須明確反對猶太人定居點計劃
【開羅消息】正在埃及訪問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2日說,猶太人定居點問題是目前巴以和談麵臨的“主要障礙”,美國總統布什下周訪問中東地區時必須明確表示反對以色列修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
阿巴斯當天在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會談後對媒體說,隻要以色列繼續修建猶太人定居點,自去年11月美國安納波利斯中東問題國際會議之後重啟的巴以和談就無法繼續下去。

阿巴斯說,布什下周訪問中東地區時必須明確表態,幫助消除巴以和談的一切障礙。他強調,猶太人定居點問題就是“主要障礙”。
布什將於8日至16日訪問中東地區。據報道,布什將於9日下午抵達以色列,並在耶路撒冷先後會見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和總理奧爾默特。10日,布什將與阿巴斯舉行會談。 布什:以擴建猶太人定居點阻礙巴以和平
【華盛頓消息】美國總統布什在當地時間3日說,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擴建猶太人定居點的活動是巴以和平取得成功的障礙。
【時事點評】在這裏,我們提請大家注意這三則消息的“時間順序”:奧爾默特先生在媒體上進行“抱怨”的時間是1月1日;1月2日,阿巴斯在訪問埃及期間向布什提出強硬要求,即要求“布什必須明確反對猶太人定居點計劃”;最後,在1月3日(北京時間是今天、1月4日),布什正式響應,稱“以擴建猶太人定居點阻礙巴以和平”。
●以色列精心策劃的一張牌
事實上,就如我們在之前點評中所指出的那樣:自美國主持的“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慘淡收場後,拋出“續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本質上是以色列精心策劃的一張牌。
在我們看來,為了更好地解讀其“牌理”,有必要對“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做個簡單回顧。
●再談我們針對“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的幾個觀點
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所謂“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我們曾經強調了這麽幾個觀點:
第一,“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的背後,也就是說,在“巴以談判雙方之間(美國、以色列‘共同支持’的阿巴斯政權與以色列政府之間)竟然無法達成共識”的背後,實際上就是阿拉伯聯盟與以色列之間無法達成共識;
第二,對華盛頓而言,“巴以”或者“阿盟與以色列之間”暫時達不成共識問題還沒有什麽,如果“長時間內”無法達成共識的話,影響將是“非常微妙”的,其原因有二:
首先,東方評論員認為:這必然導致“並不真正關心”阿拉伯國家利益,但“因為”一心想“全麵重返中東”而“必須在意”阿拉伯國家意見的歐盟,其在中東和平進程問題上與美國之間即“無法”、也“不敢”達成共識,至少在表麵上是這樣的;就算是歐盟在內心深處“更加同情”以色列也是這樣;就算是歐盟“內心深處”完全同意美國人的“是時候重啟中東路線圖”之觀點,也是一樣!
●如果歐盟“無意”或者“無力”維護阿拉伯國家的利益的話.........
其次,如果以“全麵重返中東”與“美國分享中東話語權”為政治目的的“歐盟中東和.平政策”、“無意”或者“無力”維護阿拉伯國家的利益的話,那麽,這必然導致“因種種原因”無法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參與決策的“中俄”有機會發揮更加重大的影響力。
顯然,在“討不到說法”且力量不足以為自己爭取“合理權利”的阿拉伯聯盟,或者某些個阿拉伯國家,必然會借重中國、或者俄羅斯、甚至“上合”的力量,以抗衡“美以”、或者“北約”的壓力,並“巧妙地”逼迫在中東問題上有“重大經濟目的”的“歐盟中東和平政策”提前說話。
●巴以和平“可行性方案”至少要滿足這麽幾個特征
第三,所謂“和平談判”,無非是指利益衝突雙方、甚至是多方“基於各自利益”達成妥協的一個“過程”,也是“基於實際情況”試圖找到“全麵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努力”。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既然“和平談判”是為了達成“妥協”,當然需要做些讓步;既然“和平談判”是個“努力的過程”,當然也就需要一定時間,這些都是可以理解。
然而,“讓步”必須是雙方的,“努力”的“時間”也並非是無限期的。因此,在我們看來,“巴以和平談判”能否取得進展,其關鍵是“急於取得突破”的一方,也就是“會議組織方(華盛頓)”能否敦促“和談雙方”盡快拿出一個“全麵解決問題之可行性方案”。
必須指出的是,所謂“可行性方案”至少要滿足這麽幾個特征:方案是否全麵、公正?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方案是否附帶有明確的時間表?
●如果美國決策者不從根本上調整其中東政策、它就隻能轉過頭去強迫以色列做出“痛苦選擇”
第四,我們認為,在策劃“安納波利斯中東和會”的過程中,“美以”顯然有意用一個“框架性結果”、用一份“期貨合同”去糊弄國際社會,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任何一份“巴以和平協議”而言,與全麵性、公正性、可操作性相比,是否附加一個“明確、合理的時間表”顯得更加重要。
我們始終認為:這才是我們評判“巴以和平方案”或成或敗的核心標準;這也是華盛頓圍繞中東和會所展開的“這一整套計劃”的“罩門”之所在;我們始終相信,如果美國決策者不從根本上調整其中東政策、而隻是想繼續“玩微調”的話,那麽,在哈馬斯(實際上就是阿拉伯國家)公開警告阿巴斯政權“不準做任何讓步”的情況下,它就隻能轉過頭去強迫以色列做出“痛苦選擇”、以拿到一份“可行性和平方案”。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華盛頓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麽,它就趁早收了這個攤子,別玩這一套!
●各方力量在“中東一攬子問題上”僵持不下,所以才會有一個“安納波利斯中東和會”
第五,我們特別強調的是,之所以會有一個“安納波利斯中東和會”,絕不是因為“會議組織者(美國)”的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各方力量經過數年的演化,在“中東一攬子問題上”已經形成僵持不下的現實,“一向為美國主導的”巴以問題“在僵持中”成了眾矢之的,並妨礙美國向歐盟與阿盟推銷其“最看重的”中東政策-伊核政策。
●華盛頓一係列“微調”中的“幾個側麵”
因此,身陷伊拉克、卻不甘心撤出伊拉克、從而承認其中東政策徹底失敗的華盛頓,為了順利推銷其伊核政策(核心仍然是‘將伊朗問題伊拉克化’),並遏製“非美勢力”借助伊核問題這個戰略支點進一步擴展其在中東、中亞、甚至全球影響力,而不得不做些“戰術層麵的微調”。
顯然,在我們看來,對布什政府而言,不論是費心費力地組織“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以展示其“有意在任期之內敲定中東和平”的決心,來向歐盟、阿盟“示好”;也不論是其“默認”土耳其越境打擊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向歐盟、阿盟“示警”;不論是支持科索沃獨立向歐盟“致意”;或者是美國情報部門以“高度信心”“書麵證明”伊朗核武計劃已經在03年全麵停止,以此向阿盟、歐盟、甚至以色列發出“美國與伊朗改善關係也並非不可能”的“警告”;更或者是瞄著克什米爾問題、“精心”將布托逼進拉瓦爾品第“那塊死地”、用“布托之死”向歐盟、北約、甚至是印度證明“歐美雙方”、或者“民主國家”在南亞、中亞有著“巨大戰略合作潛力”等等,這一係列動作都不過是這些個“微調”中的“幾個側麵”而已!
●令華盛頓非常尷尬的是,盡管它非常努力,但“相互配合”總是掩蓋不了“相互矛盾”
在這裏,東方評論員想再次強調兩點:
第一,所有這些“微調”,或明或暗、或遠或近,都在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進行展開,那就是伊核問題;
第二,所有這些“微調”,不論看起來是在對歐盟、阿盟“示好”也好,或者看起來是在向歐盟、阿盟、甚至以色列“示警”也罷,就美國的本意而言,它們都是為了“相互配合”而先後出現的。
然而,由於旨在控製中東的美國中東政策在本質上與歐盟、阿盟、印度的長遠利益相悖,特別是,由於美國與歐盟、阿盟、印度、甚至以色列、土耳其等彼此之間也有重大、甚至核心利益的衝突,因此,盡管華盛頓想讓這些“微調”顯得“相得益彰”,但實際上,不論是歐盟、還是阿盟,印度、甚至土耳其、以色列,總能在“中俄”這兩塊“放大鏡”的“綜合作用”下,從美國的實際行動中“逮住”其“相互矛盾”的一麵。
●“放大鏡”即能放大物像,也能聚焦光線
我們知道,“放大鏡”即能放大物像,也能聚焦光線,這就是所謂的“綜合作用”。
因此,令華盛頓非常尷尬的是,盡管它非常努力,但在“中俄”這兩塊放大鏡的“放大作用”下,在歐盟、阿盟等眼裏,那種“相互配合”總是掩蓋不了這種“相互矛盾”;特別是,令美國決策者非常憤恨的是,盡管它非常小心,對阿盟、歐盟、甚至印度、土耳其都極盡討好之能事,但在“中俄”這兩塊“放大鏡”的“聚焦作用”下,在歐盟、阿盟、甚至印度等眼裏,“有意識地忽視”美國各種“微調”間的“相互配合”、而專注於它們的“相互矛盾”,將能取得最大的“效費比”。
●“續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的“牌理”之所在
在看清楚這一大背景這後,我們再來觀察所謂的“續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也就不難看出其“牌理”之所在,即:以色列之所以敢在“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慘淡收場後,立刻拋出“續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是因為以色列知道自己必須做出“痛苦讓步”,不為別的,因為華盛頓的伊核政策需要以色列必須這麽做;但在做出“痛苦讓步”之前,對美國統治階層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以色列政府知道:如何盡可能地減少損失,當然是自己必須做、也有條件嚐試一番的事情。
●就“表麵”而言,“雙簧”的主題就是“以土地換定居點”
而有心逼迫以色列做出“痛苦讓步”的華盛頓,對以色列拋出“續建猶太人定居點計劃”顯然事先知情,不僅知情,還配合以色列玩了出“雙簧”,值得注意的是,就“表麵”而言,“雙簧”的主題就是“以土地換定居點”,這一點,以色列副總理拉蒙在12月18日就已經公開這樣講了,其具體做法就是:以政府計劃將一部分領土讓給巴勒斯坦,用於換取約旦河西岸幾個主要猶太人定居點。按拉蒙的說法,以巴雙方不妨就“土地換定居點”達成協議,以便以巴達成最終和平協議後能保留猶太人定居點。
有意思的是,根據以色列媒體的報道,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對“土地換定居點”表示讚同,並認為“該建議可能為以巴最終解決邊界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單純地來評判“土地換定居點”,這不失為一個“辦法”,然而,問題就在於不能單純地來看這個問題。
為了更好地進行下麵的討論,我們不妨回顧一段之前曾經點評過的新聞資料。
資料:以色列總理稱以巴和談不受時間表製約
【東方檔字NO.200712020209】耶路撒冷12月2日消息: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2日表示,中東問題安納波利斯會議推動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談判進程,但是以巴和談不會受具體時間表的製約。
奧爾默特當天在內閣會議上說,以巴同意加速和談並盡可能在2008年年底前達成和平協議。但他表示,和談沒有具體時間表,並且必須遵循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在各階段提出的要求。
奧爾默特還表示,安納波利斯會議同時也為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立正常關係創造了條件。
由美國提議並主持的中東問題安納波利斯會議11月27日在美國馬裏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來自4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主要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美國總統布什在會議開幕式上宣讀了巴以雙方達成的聯合聲明要點,表示巴以雙方已就所有核心問題舉行談判達成一致,將盡一切努力爭取在2008年年底前達成一項廣泛的和平協議。
【時事點評】在這裏,首先要補充的一點就是,以色列副總理拉蒙拋出“土地換定居點”的時間是07年12月18日,這可是歐洲成功舉辦“大型籌款會議”、“國際社會”宣布向巴勒斯坦提供70億美元資金的“第二天”;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堅稱“......以巴和談不會受具體時間表的製約”是在07年12月02日,非常巧合,這可是美國組織的“安納波利斯巴以和會”慘淡收場的“第二天”;同時,12月2日,還是以色列政府“開始放風”“招標建設定居點”的日子。 
●就“本質”而言,“雙簧”的主題根本就是“以土地換時間表”
在前麵的討論中,我們已經多次強調:對任何一份“巴以和平協議”而言,與全麵性、公正性、可操作性等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相比,是否附加一個“明確、合理的時間表”顯得更加重要。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個“合理、明確的時間表”即是評判“巴以和平方案”或成或敗的核心標準,也是華盛頓圍繞中東和會所展開的“這一整套計劃”的“罩門”之所在。
事實上,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如果我們看得再深一點兒,那麽,就“本質”而言,“美以”合唱的這出“雙簧”,其主題根本就是“以土地換時間表”。 
●典型的“左手製造問題、右手解決問題”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由於“招標建設定居點”本來就是以色列一手挑起來的,就手法而言,是典型的“左手製造問題、右手解決問題”。
因此,所謂“以土地換定居點”,不過是個“偽命題”,其用意在於通過“以土地換定居點”的“過程”,來“部分畫定”“巴勒斯坦國”邊境線,造成“巴以和平進程”在“前進”的假象,企圖在阿巴斯政權的配合下,實現以一個“很容易取得進展、但最終結果不確切”的“巴以和平”“進行時態”去取代“明確時間表”的目的。
●以色列的複雜心情
說到這裏,我們已經不難看出以色列的複雜心情了,那就是:
首先,類似於做出“在和平協議中接受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的讓步是痛苦的,特別是這種讓步是為了“美國的伊核政策”、也就尤其顯得痛苦。
其次,就算是以色列做出痛苦的讓步,美國的中東政策就能取得成功嗎?一個無法取得成功的美國,又如何保障以色列的核心利益?在“中俄”這兩大力量仍未參與、但仍在積極擠進中東和平進程決策圈的情況下,僅憑美國、更或者是僅憑“歐美”的力量,又如何確保讓步之後的以色列就一定能拿到“和平協議”中所規定的東西?
顯然,要規避這些不可預測的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就是充分利用“中俄”這兩塊“放大鏡”的綜合作用,盡最大的力量,迫使美國、或者歐盟同意用一個“很容易取得進展、但最終結果不確切”的“巴以和平”“進行時態”去取代“明確時間表”、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利益。
●布什的尷尬在於明知以色列的這番心思,卻不好對這個“至關重要的盟友”用強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著眼於“威逼利誘”歐盟、阿盟、甚至伊朗、敘利亞,從而在“微調”手法上大玩“相互配合”,在“中俄”這兩大塊“放大境”卻處處顯示“相互矛盾”的華盛頓,其尷尬在於明知以色列的這番心思,卻不好對這個“至關重要的盟友”用強,因為這樣一來,其“相互矛盾”的一麵就激化了,而歐盟、阿盟、甚至伊朗、敘利亞本就有著與以色列類似的心思,正試圖從華盛頓的“相互矛盾”中攫取“最大效費比”,更不用說本身就是“放大鏡”的“中俄”了。
●美國手上還有一張可以大大增強“以色列對美信心”的大牌、一旦打成功,不僅.......
因此,盡管“急於”搞定巴以和平進程、全麵推動旨在“將伊朗問題伊拉克化”,遏製伊朗在中東的擴張(實際是遏製“中俄歐”在中東的擴張),但在這種現實之下,對“時間”已經窘迫到“分秒必計”的布什政府,卻仍然不得不“遷就以色列”,“被迫同意”與以色列演出一出“雙簧”,不為別的,因為布什政府知道,以色列不僅在美國上層有著巨大影響力,另外,美國手上還有一張可以大大增強“以色列對美信心”的大牌、一旦打成功,不僅可以立刻弱化“中俄”這兩塊“放大鏡”的“綜合作用”,還可牽引、甚至迫使歐盟迅速調整其“阿富汗政策”,從而在“伊核問題”之“中歐俄”間深深地打進一根楔子。
在我們的觀察中,這張大牌就是“布托之死”。
事實上,對“布托之死”,在第一時間內,中亞、南亞組的時事評論員曾經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評論,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特援引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目前為止,針對“布托之死”,“方方麵麵”的“表態”都顯得非常謹慎,中規中矩,除了利用“基地”組織主動“認領”做些試探之外,並不敢全麵挑起“誰殺了布托”這個敏感話題、不敢立刻展開相應計劃。
因此,在布托“非正常”退出政治舞台之後,盡管有數起騷亂,但巴基斯坦國內局勢還大體穩定,印控克什米爾的騷亂也暫被有效控製,這說明“某些人”盡管手段十分凶殘,算盤也打得非常精致,而“歐盟”也打心眼裏想搭個順風車,但問題是,由於所有這些都是圍繞伊核問題展開的,而“中俄”在伊核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已經不容置疑,特別是,在中東和平問題上“暫時”搭上順風車,在南亞問題、格魯吉亞問題上、烏克蘭問題上也想搭“順風車”的“歐盟”,卻又與“中俄”在伊核問題有廣泛的共識,因此,“某些人”並無十足的把握,一句話:不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南亞,在“中俄”這兩個大塊頭麵前,“某些人”心裏始終在發虛。
更加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外交部宣布福田首相訪華取得成功,胡錦濤主席將於明年春天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北京為“中日關係明年春天可能取得某種突破”提前投放了一個“可能性”,要知道,盡管想搭美國人的南亞順風車,但歐洲人在與美國競爭中東經濟利益的“地中海區域合作”的問題上,那也是一分鍾都不願意耽擱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所有這些都表明,沒有哪個盟友願意將雞蛋全部放在美國“這隻破籃子”中,這種態度,也就為“歐美日”之間激烈的“三邊撕裂”關係投下了一個極大的變數,這也必將影響“某些人”進行戰略冒險的戰略決心與戰略能力。
因此,在經過初步的試探之後,至於“某些人”將如何利用“誰殺了布托”去展開相應的計劃,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值得警惕的是,“誰殺了布托”很可能追查到印度、直到引發印巴衝突境內;也很可能局限在巴基斯坦內部、直到引發巴基斯坦內部衝突;或者將調查放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從而引發巴阿衝突,由於這些都可能形成“多方”(特別是歐美、聯合國)介入的理由,因此,這都需要提防的。
事實上,局勢的發展也驗證了他們的觀察結果。這一點,從下麵幾則消息中可以清楚地感覺到。
英國5名調查人員抵達巴基斯坦協查布托遇刺案
【伊斯蘭堡消息】據媒體報道,應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的邀請,英國政府1月4日正式開始參與貝•布托遇刺案的調查工作。此前一天,穆沙拉夫稱,尋求外部幫助調查貝•布托遇刺案就是為了讓國內外相信巴政府與此案無關。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5名英國調查人員來自倫敦警察廳反恐部門,他們當天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人沒有在機場逗留,也沒有接受記者的任何采訪。穆沙拉夫此前曾表示,這些英國調查人員將為調查工作提供法醫鑒定等技術支持。
穆沙拉夫1月3日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人民黨在明知一些伊斯蘭極端分子企圖刺殺貝•布托時,還準許貝•布托出席選舉集會,這是他們的疏忽。穆沙拉夫同時還否認了政府對貝•布托保護不力的指責。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穆沙拉夫1月3日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人民黨在明知一些伊斯蘭極端分子企圖刺殺貝•布托時,還準許貝•布托出席選舉集會,這是他們的疏忽。穆沙拉夫同時還否認了政府對貝•布托保護不力的指責。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穆沙拉夫的這段話有兩個看點:
第一,在布托已死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政府或多或少都要擔負某種責任的情況下,穆沙拉夫“否認”了政府對貝•布托保護不力的指責;
●“兩種觀點”有著異曲通幽之妙!
第二,穆沙拉夫的一句“人民黨在明知一些伊斯蘭極端分子企圖刺殺貝•布托時,還準許貝•布托出席選舉集會,這是他們的疏忽”,可謂點破了問題的實質。
事實上,這種觀點與我們之前對“誰將貝•布托逼進拉瓦爾品第那塊死地”的“追究”、有著異曲通幽之妙!
●穆沙拉夫就差“點美國的名”了!
顯然,貝•布托是代表人民黨競選的,貝•布托也是美國人弄回去“完善巴基斯坦民主體製”的,因此,在穆沙拉夫“否認”政府對貝•布托保護不力之指責的同時,在這個所謂的“他們的疏忽”之中,這個“他們”是誰?在明眼人的眼裏答案是清楚的:穆沙拉夫就差“點美國的名”了!
●“請”英國人協助調查,實際上是請歐盟協助調查,並順便將球踢給美國人 9e*v&A2Y\'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穆沙拉夫之所以“請”英國人協助調查、恐怕有兩個考慮,一來在美國所有的盟友中,不論是在伊拉克問題上、還是在阿富汗問題上,甚至是在伊核問題上,盡管有分歧,但英國都是與美國走得最近的,因此,在華盛頓處心積慮地要介入調查、並借機說事的情況下,“請”英國人協助調查,實際上是請歐盟調查,並順便將球踢給美國人:

如果美國反對的話,那麽,這種反對並非動動嘴就可以的,“方方麵麵”一定需要美國拿出理由:是不相信英國的價值觀呢?還是不相信英國人的“歐洲身份證”呢?或者是從“技不”層麵說事,質疑“非美國人”的辦事能力呢?
不難看出,上麵的任何一條,美國人都說不出口,這可都是在駁英國人的麵子,也是在駁有意在南亞發揮影響力的歐盟的麵子;
如果美國不“事先反對”的話,那麽,其後果就是,不論英國、或者歐盟在“綜合考慮”之後,拿出什麽樣的“調查結果”,“精心”將布托逼進那塊死地的人都得認賬,否則,那就是公開質疑歐盟的公正性,擺明了跟歐盟過不去!擺明了在北約內部製造分裂,並為“中俄”所利用。
●穆沙拉夫在“以守為攻”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穆沙拉夫“請”英國人協助調查的另一個考慮,是在“以守為攻”,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這一點,從英國、或者歐盟在獲得介入“邀請函”之前,做出的一份“公開保證”中就可以感覺到。
至於這份“公開保證”的相關內容,就包含在下麵這則新聞之中。
德國表示不會增兵阿富汗
【柏林消息】據德新社報道,德國國防部一位發言人2日在柏林說,盡管目前巴基斯坦局勢動蕩,但德軍不會增兵阿富汗。
這位發言人說,巴基斯坦局勢不穩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地區的影響有多大還有待觀察。德國國防部認為,駐阿德軍現有兵力能夠控製阿富汗北部地區局勢。
在巴基斯坦前總理、人民黨主席貝•布托去年12月27日遇刺身亡後,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出現動蕩,德國媒體因此擔心巴基斯坦局勢不穩會導致阿富汗安全局勢惡化。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此前曾表示,巴基斯坦局勢動蕩不會讓駐阿富汗德軍麵臨“迫在眉睫”的安全風險。駐阿德軍目前約有3200人,德軍負責的地區是相對平靜的阿富汗北部地區。
【時事點評】在這裏,提請大家注意三個細節:
第一,注意德國表示不會增兵阿富汗的“具體時間”,是1月2日;
第二,德國在表示“不會增兵阿富汗”的時候,提到了一個背景,那就是“.....盡管目前巴基斯坦局勢動蕩.....”。
第三,德國在提到“上述背景”時,明確給出了一個判斷,那就是:“巴基斯坦局勢動蕩不會讓駐阿富汗德軍麵臨‘迫在眉睫’的安全風險”。
●“中俄”在中東方向、瞄著“歐美利益”掃了兩眼,結果立刻就“發現了”兩個“大問題”
我們知道,在“歐盟阿富汗政策”的問題上,特別是在“歐盟南亞政策”的問題上,代表歐盟說話的,近一年多來,向來就是德國政府。因此,德國政府給出的這份“盡管....也不增兵”的“政府聲明”,從本質上講,就是一份“公開保證書”,保證暫時無意調整其“阿富汗政策”、也就是“巴基斯坦政策”的保證書。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空白白牙的保證向來是靠不住的,但要拿到一份這樣的保證、也是要實力做後盾的。事實就是,在以色列有意用“土地換時間表”之後,在布托“非正常”退出政治舞台之前,在巴基斯坦局勢聚變之前,在“伊核問題”早就明確立場的“中俄”,早就用“放大鏡”的“綜合作用”,在中東方向、瞄著在“巴以和平進程”大搞“私相相授”的“歐美利益”掃了兩眼,結果,立刻就“發現了”兩個問題、而且是兩個“大問題”、並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敘利亞宣布中止與法國在黎巴嫩問題上的合作
【大馬士革消息】據報道,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2日在首都大馬士革宣布,敘利亞決定中止與法國在解決黎巴嫩政治危機問題上的合作。}
穆阿利姆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法國無視敘利亞在解決黎巴嫩政治危機方麵所做的努力,而把黎巴嫩總統選舉陷入僵局的責任歸咎於敘利亞和黎巴嫩議會反對派,在這種情況下,敘利亞隻好中止同法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穆阿利姆還說,他對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有關停止與敘利亞接觸的表態表示詫異。
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的反美言論引發爭議
【黎巴嫩消息】據報道,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對美國進行了嚴厲批評。他指出,“美國在黎巴嫩的目的是扶植親華盛頓的政府”。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了廣泛爭議,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3日發表聲明,指責納斯魯拉的言論將打破黎目前的政治平衡。
納斯魯拉在接受黎巴嫩NBN電視台采訪時認為,“美國在黎巴嫩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扶植親華盛頓的政府”。他說,美國的另一個目標是試圖使巴勒斯坦難民永久居住在黎巴嫩,以減緩以色列在這方麵的壓力。
納斯魯拉就最近發生在黎巴嫩的爆炸事件表示,“不同派別和勢力在這些事件中都扮有角色,但是所有這些組織身後都是以色列的影子”。
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表示,黎巴嫩正麵臨著總統職位空缺危機,但納斯魯拉的講話意味著他不介意延長這種局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警告說,如果各方都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原則,黎巴嫩國內的政治平衡將遭到破壞。
納斯魯拉還警告說,如果目前法國和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調解努力失敗,反對派將在10日內采取“決定性的措施”。
伊朗革命領袖代表拉裏賈尼抵達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消息】伊朗通訊社4日大馬士革電:伊朗革命領袖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代表拉裏賈尼3日晚抵達大馬士革進行為期數天的非正式訪問。
伊朗革命領袖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代表拉裏賈尼3日晚抵達大馬士革進行為期數天的非正式訪問。
據報道,拉裏賈尼從埃及抵達敘利亞。他在開羅與幾位文化和宗教人士以及埃及外長蓋特進行了會談。
某知情人士透露,這次拉裏賈尼將會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副總統法魯克.沙雷以及外長穆阿利姆進行會談。
拉裏賈尼的敘利亞行程將持續到下周一。在此期間他還將參觀敘利亞曆史名城哈拉波和拉蓋。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上麵這三則消息,可謂是環環相扣,所有這些似乎都可以從中國中東特例孫必幹那番講話有關。
●再談孫必幹特使的講話
我們知道,在不久前對敘利亞進行訪問期間,孫必幹明確表示,“中方支持敘利亞收回戈蘭高地的正當要求,希望敘以之間早日重開和談,這將有助於中東問題的全麵解決,也有助於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方願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為推動敘以盡快複和談和中東地區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們認為,孫必幹特使的講話既表明了北京對“敘利亞收回戈蘭高地正當要求”的公開支持,也表明了“有意招商”的中國對“敘以之間早日重開和談”的“另類期盼”,至於“這種和談”是否在莫斯科、或者在北京舉行,我們將拭目盡然待。
●“三方”在中東和平進程上“有所動作”、“登台演講”也就在所難免 
但是,我們想強調的是,在得到北京的這份態度之後,敘利亞也好,與敘利亞、伊朗關係密切的黎巴嫩真主黨也罷,甚至是在黎巴嫩問題、巴勒斯坦問題上大出風頭的伊朗,在中東和平進程上“有所動作”、“登台演講”也就在所難免。
●不論以色列是否相信,起碼“上述三股力量”是不相信的 !
在我們看來,至於歐盟可以從“敘利亞中止與法國在黎巴嫩問題上的合作”、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公開對美國嚴厲批評”,並還警告“如果目前法國和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調解努力失敗,反對派將在10日內采取決定性的措施”的消息中解讀到什麽,從德國政府的那一紙“保證書”之中,我們已經看得一清二楚了。顯然,盡管布托已死,盡管美國人打出了那張大牌,但敘利亞、真主黨、伊朗的這番“緊急互動”已經清楚地表明,不論以色列“是否相信”美國打出的這張大牌“最終”可以起到有效阻擊北京通過巴基斯坦通道對中東問題施加影響,並弱化“中俄”在中東的影響力,起碼“上述三股力量”是不相信的。
也許“有的人”認為這三股力量還不能說明問題,那麽,我們就再來看看“能說明問題的”消息。
朝鮮官方報紙聲稱:加強核威懾能力,對抗美國核威脅
【平壤消息】在朝鮮未能按期履行核協議後,平壤官方報紙周五(4日)揚言會加強核威懾能力。黨報《勞動新聞》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美國的軍事現代化和進犯。平壤本應在12月31日前披露其核活動的細節,但它並未如期執行。
據報道,不過朝鮮內閣機關報《民主朝鮮》周五發表文章說,該國已經凍結了寧邊核設施,並已進入去功能化階段。文章指出,由於六方會談與會國遲遲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朝鮮放緩了核設施去功能化速度。
《民主朝鮮》又譴責美國的部分強硬勢力稱,主張先棄核論是為了破壞朝鮮半島無核化過程。該報警告說:美國國內強硬勢力應該認真考慮在這敏感時期做出輕率舉動會付出的代價。另一方麵,韓國總統當選人李明博在周五表示,韓美兩國有必要為解決朝核問題和加強同盟關係開展密切合作。李明博是在會晤美國前國防部長佩裏等美國韓半島及朝核問題專家時,做出上述表示的。
根據去年2月份達成的六方會談協議,朝鮮在承諾願意放棄核項目。平壤進一步在同年10月承諾,會在年底前關閉核反應堆以及提供有關核活動的資料。作為交換條件,六方會談的其他五個國家同意向給朝鮮提供能源援助並在外交方麵給予鼓勵。
伊朗外交部長四日赴巴基斯坦會見穆沙拉夫
【伊斯蘭堡消息】伊朗外長穆塔基於當地時間周五(4日)抵達伊斯蘭堡,並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舉行會談。
伊朗外交部長在為期一天的出訪期間還將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和外交部長。穆塔基還將參拜去年12月底身亡的巴基斯坦前總理、反對派領袖貝-布托。
中國外交部:印度總理辛格將訪華
【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薑瑜3日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印度共和國總理曼莫漢•辛格將於1月13日至15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a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朝核”與“伊核”的有關係,早就在平壤上演的那場“音樂”與“體育”的碰撞中得到了驗證,在此,我們不再多說。而“朝核牌”對巴基斯坦的“救援效應”,也在朝鮮第一聲核爆中得到了驗證,我們也不再多說!
●朝鮮的這種做法是必然的。盡管布什政府對朝鮮已經“討好到了極致”!
在這裏,對朝鮮官方媒體的這份“加強核威懾能力,對抗美國核威脅”的態度,我們隻想說一句:在朝鮮始終將其政權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係於“中俄”全球格局之中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是必然的。盡管布什政府對朝鮮已經“討好到了極致”!
●“中俄”與美國之間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已經“接近攤牌”
另外,我們還想說的是,從伊朗高官分別訪問敘利亞、巴基斯坦的動作來看,從敘利亞、真主黨的言辭來看,特別是從印度總理即將訪問北京的情況來看,我們認為,“中俄”與美國之間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已經“接近攤牌”。
對北京而言,需要令美國明白的是,別指望在中國的身邊、用巴基斯坦內亂導致一個“無法解決的”克什米爾問題的手法、去“利誘威逼”印度與歐美進行全麵合作,並以此來捆住中國的手腳。
●要“證明”這一點,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手握”伊核進程調節閥、並將目光死死盯在美國的戰略腹地--中東
在我們看來,要“證明”這一點,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手握”伊核進程的調節閥,並將目光死死盯在美國的戰略腹地--中東,用“放大鏡”的“放大效應”與“聚光效應”,去分別“發現”歐盟、阿盟、甚至以色列的核心利益,並“挑撥”“歐美”、“阿美”、甚至“以美”間的“相互矛盾”,要用事實讓所有核心利益與美國的中東戰略、全球戰略相悖的國家與組織相信:中國堅決反對一份“沒有公平、沒有明確時間表的中東和平協議”。
●夜路走多了,小心遇到“美國利益”這個“鬼”!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與美國“私相相授”的歐盟、還是阿巴斯這樣的勢力就要小心了,在一條“沒有公平、沒有明確時間表的中東和平協議”的路上夜路走多了,小心遇到“美國利益”這個“鬼”!而仍然幻想著從“這條夜路”撈取利益的以色列、或者歐盟,包括某些親美的阿拉伯國家,也要小心了,不論是“布托之死”、“還是哈裏裏之死”,也都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一旦“美國利益”需要,沒有什麽是不能拋棄的!
在我們看來,在這種“接近攤牌”的過程中,一直在中東和平問題上與美國做“私下交易”,還想搭“美國牌”的“南亞、中亞順風車”、卻又必須在伊核問題與中俄保持協調的“歐盟”,在收到“中俄”自敘利亞、黎巴嫩方向發出的“強烈警告”之後,在印度明顯對“布托之死”的“後續演變”保持高度警惕的情況下,在巴基斯坦這塊可能導致“中俄既定之伊核政策”出現聚變、從而“徹底抽掉”歐盟所有在中東、中亞、南亞既得利益之“立足點”的地方,最明智的那條路,恐怕就是德國國防部發言人“已經在走的那條路”:如果實在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份私心,那也得持一份“觀望態度”才行!免得將自己作為賭賭注全部押上,到時卻成為“美國利益”的犧牲品、交換物,到時想回頭都難!
從最新的情況來看,布什為其即將展開的中東之行所做的一大堆“準備工作”並不如意,在這個問題上,有四個標誌性事件就是:朝核問題再起風雲;以色列總理暗示與巴勒斯坦分享耶路撒冷不可避免;以及德國國防部拒絕增兵阿富汗。
●布什在訪問巴以時,竟然沒有舉行“美巴以”三方會談的安排
最後一個,就是從華盛頓公布的行程中,布什在訪問巴以時,竟然沒有舉行“美巴以”三方會談的安排。
對此,我們也就想問一句,在弄出這麽大的動靜之後,在“巴以雙方”談判代表都在“大拿美元”的情況下,竟然連一個“三方會談”都安排不好(注,因為不可能有重要結果,反而會重大分歧,所以沒有心情安排),還美其名為“針對巴以問題的中東訪問”,也好意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