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茶葉蛋製作及其它(圖)
五香蛋情結
與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我喜歡吃蛋:煎、炒、炸、燉、煮、燒……都能接受。而五香茶葉蛋則是我的最愛之一,因為它冷熱鹹宜。小時候去春遊,帶上幾個五香茶葉蛋,餓了或是饞了,從書包裏掏出一個囫圇吞棗式地咽下去,喝幾口水,那滋味—無比。
六十年代中期,家住在上海虹口的山陰路,在去虹口公園的一條小弄堂過道裏就有一位老媽媽在賣五香茶葉蛋。一口特大號的鋼盅鍋(不知道是何原因,上海人管鋁鍋叫鋼盅鍋,)放在一個煤球爐上麵,爐子裏的蜂窩煤燒得通紅通紅的,並封好了。鍋子裏滿是五香茶葉蛋在棕黃棕黃的湯汁裏抖動著,站在下風口你可以聞到陣陣誘人的香味。老媽媽也不吆喝,手裏拿著一把大蒲扇。每次路過那裏,我都會下意識地摸摸褲子口袋(零用錢都在那裏)。經不起誘惑的時候,就會掏出一個五分硬幣,遞給老媽媽,指了指鍋裏那最大的一隻。老媽媽拿起擱在鍋邊的一雙特長竹筷,鉗出我指的那隻五香蛋,放在一小張用申報紙裁成的方紙片裏遞給我。接過蛋,迫不急待地剝掉蛋殼,三下五除二地吞下了肚。那滾燙的湯汁燙得滿嘴發麻,蛋黃噎在嗓子眼裏,急得眼淚直淌。
這就是對小時候五香蛋的全部回憶。
五香蛋製作
小時候五香蛋是大人做的,或到外麵買。長大了,成家了,製作五香蛋,當仁不讓是我太太的任務了。
製作五香蛋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壇子裏大部分朋友都會,隻是各人有各人的訣竅;各人有各人的配方。我太太做的五香蛋,我和我兒子喜歡;我們家和她們家的人都喜歡;我們的朋友和同事,隻要是吃過她做的,也喜歡。
圖一:五香蛋在鍋子裏
她做的五香蛋也是將雞蛋先煮一下,將蛋殼相互敲一下,敲出裂紋即可。
圖二:盛在盒子裏五香蛋
把各種調料,五香、大料、花椒,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有放茶葉的,我們是放綠茶—清香;放入雞蛋一起煮。
圖三:揀在碟子裏的五香蛋
圖四:來一個微距技術,放大了的五香蛋
圖五:就著韭菜豆腐幹餡餅,權當做一個早餐
五香蛋的著色:我太太從來不用醬油,而是用核桃殼,就是在中國、美國所有超市裏都能買的到大核桃,上海人叫大胡桃。再有就是陳皮—曬幹的桔子皮,沒有桔子的話,用橙子皮也可以,當然要曬幹的。如用新鮮的,有點發苦和澀。
圖六:胡桃殼(去掉內肉)和陳皮(曬幹的桔子皮)
五香蛋的味道有時掌握的不好,不是太鹹就是太淡。沒有關係,原則是“寧淡勿鹹”。如太淡,可以加一點鹽,再煮一次就是了。
做好的五香蛋不要急於吃,放在湯汁的容器內自然冷卻,讓味道慢慢地滲到蛋裏麵,這樣吃起來更佳。一次吃不完,最好再煮沸後,冷卻後再吃。
五香蛋與健康
五香蛋是由雞蛋製成。上個世紀中,我們普通中國人的家庭能吃到蛋就不錯了,很少有人去研究雞蛋與健康。
八十年代時,雞蛋多了。某科學雜誌有人撰文說,多吃雞蛋有好處,蛋黃裏麵有一種叫做卵磷子的,多食能使人聰明。對比我自己,覺得有點道理:我這個人不是很聰明,但有點小聰明(我的父母、老師和太太都是這樣認為的)。究其原因就是我小時候,基本能堅持每天有一個蛋。但自覺不夠,如那時每天能堅持吃兩個蛋的話,現在可能更聰明一點。
可近幾年,又有人在某科學雜誌上撰文說,多吃雞蛋不好(主要是蛋黃),會使體內膽固醇增高,特別是中老年男性。於是,太太在我的飲食結構中減少了雞蛋的攝入,特別是蛋黃。效果是明顯的,但由於卵磷子的攝入驟減,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第一期:去年的事,今年忘了;昨天的事,今天忘了;上午的事,下午忘了……
哎,真是“成也雞蛋,敗也雞蛋”。就此,我提出一個問題:你是想聰明一點,少活幾年哩;還是糊塗一點,多活幾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對我來說,與其糊裏糊塗、渾渾噩噩多活幾年,還不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少活幾年。
五香蛋八卦
蛋是吃的,但也可用來罵人。北方人夫妻拌嘴,那女的吵不過男的,眼睛一瞪,大喝一聲:“滾”;再厲害一點,叫“滾蛋”,這就用上了“蛋”;更厲害的是“滾他媽的蛋”。文革初期,北京紅衛兵到上海串聯,在街頭搭了個台子。一幫紅衛兵衝上台子,邊唱邊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要是革命你就站過來,要是不革命—就滾他媽的蛋;滾,滾,滾,滾他媽的蛋!”唱到最後一個音符,左腳用力往下一蹬,右腳腳後跟向左前方一踹,作滾蛋狀。
上海人也用蛋來吵相罵。我太太家弄堂裏有一對小夫妻,平日裏恩恩愛愛。但吵起相罵來,也是不賣賬的。夫妻一天夜裏廂吵起來了,女的吵不過男的,眼睛一圓,麵孔一板,嘴巴一噘:“滾儂娘個五香茶葉蛋!”酷,迭個蛋勿是別個,就是阿拉上海寧最歡喜的五香茶葉蛋。
結棍,上海女人真結棍。(完)
牛奶瓶
原創於北美文學城私房小菜論壇
2009年6月12日
又:為表彰牛奶瓶的無私奉獻,特獎勵上海新雅大酒家名菜—片皮鴨一盤,請笑納。
圖六:味美色豔量足,誰人與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