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一下,我是<失去愛>的忠實fun,這裏挑一下毛病,主要是最近在網友們的推薦下讀了幾本小說,一下變的有些見識,膽有點肥了。所以,如果我的挑刺惹立不快,一半要怪小說,另一半要怪網友。
真是閱讀什麽樣的語言,就會多少帶一點什麽樣的氣質。前半年讀的經書多,人都變的謙悲,老做些懺悔和自我檢討,網上回貼也是和善。寫到這有些疑惑自己要不要繼續順著立新列的好書單讀下去。目前就讀了這麽幾本,都有點傲氣了,最近網上回貼以質問反駁為主,看到網友回自己主貼的貼子也有些愛理不理,不象以前每貼必應的回複別人的善意。擔心再讀下去,會不會驕傲到看別人的貼子都感覺蠢,隻能自顧自話的寫日記體了。
我對<失去愛>的挑剔如下:
第一點感覺立的思想太多了。有些人的文章沒有太多思想,感覺很堆砌。立則不然,他的的文筆簡潔凝煉。文中的每一段拿出來都有可讀處,而且總有獨特的見解,處處珠玉滿目。對我來講,正是這種隨處的閃光點,反而削弱了小說整體的美感。小說本身已經是位絕世美人,立還不畏餘力的打印出小整箱的文獻,竭力的為美人裝扮。大量的時事事件寫實,好象一件晚禮服上綴滿了精美的鮮花蝴蝶節,有些太過瑣大,反而累贅了。
我沒認真的去讀後半部,有一部分是懶,還有一點是因為立在前半部寫作還有些克製,讓故事去講故事,後半部感覺立就有些無所顧及的讓個人思想彌散太多,對宗教對人生帶有太明顯的的個人體驗,這讓小說失去客觀。雖然小說本是思維的產物,但是還是應該隻通過作者的眼睛再現,而不是評定。
第二感覺立對人物的成長設計不夠認真。夏雨,小峰,沈菲的性格特征好似從高中就到老年了。尤其夏雨,他好象就沒成長過。立的故事構建很宏大,但是主角人物選擇很小眾,這三個主角在高中就欣賞的了繪畫上的星空,音樂中的巴赫,想想我經曆的高中大學,和現在孩子的高中大學,感覺主角的起點定的太高了。小峰,沈菲因為老爸的貪汙一下衣食不愁;夏雨因為倩文的能幹變的富有,身邊又有警界的弟弟,他們都是生活富足的人。立雖然拉進來馬加爵,李小紅,燕生等人,但是隻是用他們來添補暗色背景的。立雖然借小峰的眼睛看到了燕山的可愛處,但對於這個社會底層的一塊,隻看到暗影,而沒讀出光明。
看到立評<靜靜的頓河>說他喜歡開篇,我恰好也喜歡,在我看來開篇的主要作用不是介紹家族曆史,而是給整篇的主人公家族個性定下基因基礎。他們的祖父祖母就是重情彪悍的人,所以後輩都帶著這樣的性格。立裏麵的人物主角在我讀來性格來的有些莫名奇妙。雖然立在小說結尾說了沈菲的戀愛經曆,多少解釋了她一直淡淡的性格,但很多有些不明了。尤其是夏雨,不是很理解他的個性成因。在我看來就是個自戀的幸運蛋。高考末期恰好全家進北京,老婆自動追上他,靠老婆下海掙到大筆錢,管理個公司有情人打點。搞不定情人時老婆得癌死了,馬上要鰥父帶娃時,他弟弟夏雷把孩子給養大了。夏雷給他盤了個店麵,他隻負責前台,生意夏雷接盤打點了。日子都這樣完美了,他還過的不快樂!
感覺你對小峰沈菲的描述很到位,但是對倩文和夏雨的創業描述很理想化。作為北京人到紹興創業很難那麽理想的。我的另一半家人是溫州人,他們創業的早期是很辛苦的。一個小企業最初掙的很多是偷稅和貨品質量上的摻假。你應該讀讀一些這些地方作者寫的類似的小說充實一下。如果想讓他們來錢快,覺得你應該狠下心來讓主角夏雨幹點活,他們創業時期正式中國股市發展迅猛的年代,幹脆讓夏雨拿老婆的第一桶金去股市發展。人物原型我都幫你物色了:中國股市的傳奇人物,李彪--纏中說纏。他上大學就抄股,發展了自己的股票理論,用自己的錢單幹抄股,不做莊,隻抄莊。成了中國股市神話。他本身是數學係的,音樂素養極高,文學修養亦高,單身,三十多歲因癌去世,你肯定喜歡????.
第三點感覺立擅長描述,而不擅長處理衝突。<靜靜的頓河>裏麵最出彩的就是各樣衝突場麵。<失去愛>裏碰到衝突場麵基本就草草過去了,對於立對付衝突的一個手段就是做愛,失意做愛,吵架做愛。他和沈菲二人間很少正麵衝突。還有沈岩最後差一點東窗事發了,立就安排他死了。夏雨有些厭煩擔心小情人了,然後倩文就死了。衝突的時候是更能顯露人性的地方,很可惜沒看到精彩處。立有各樣做愛的時光,多少有些失望他就沒從中得到什麽東西,從年輕做到老,還是彷徨輾轉。文中唯一能從事件中成長的是夏雷,看了黃片後就立誌當警察了,這樣的成長合乎情理。還有立讓夏雨和小峰幹了出軌的事,還都安排他們的老婆一點不知情,估計又是怕處理衝突。<靜靜的頓河>裏就比較公平,男女都有各樣的情欲,讀的感覺很原始自然合理。<失去愛>裏的性愛感覺有些壓抑甚至萎縮。最近聽倪海廈先生講解的的<黃帝內經>,從內經理論上說,<失去愛>小說有些陰陽不平衡。氣足不思食,精滿不思欲,神旺不思睡 。小說陰多陽少,所以情欲場麵多。
前麵有問過立一個問題: 他的<失去愛>如一棵枝杈繁多茂盛的大樹,如果這棵樹凝出一顆果實,那顆果實是什麽?立沒有回答我。
我讀書總想尋找陽光。讀<老人與海>,我覺得那縷陽光是那個照顧老人的小孩子,如果去掉那位小孩子,那<老人與海>對於我來講就少了許多魅力,我們古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掉寒江雪>,20個字就寫的差不多美了。<這裏的黎明靜悄悄>我覺得麗達的兒子阿利克上尉是那縷光,通過他讀到了朋友間的托付與至誠,讀到了死亡犧牲帶來的希望。立的文字中我找不到那縷陽光。讀的時候閃現過一個鏡頭:從沈岩那一輩到小雨小菲那一輩,就如排隊走向墳墓的僵屍,生命力一代比一代弱。
立列出的幾部好小說裏我去讀了<親愛的奧提>,也是一讀就喜歡的文字,我隻讀了前麵,還沒讀完。讀的總想哭。早期的梵高是那麽的卑微用力生活。日子那麽苦,他並沒抱怨,而是不停的從生活各樣小處都發現美,日子不應該是這麽過麽?
上麵全是門外漢亂說,但我是比對著世界名著來評<失去愛>的,還有是我讀書實在不多。看看這高度,希望立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