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讀了<失去愛>,似乎瞥見了另外一個立。如果一天出書了,通知一下啊,是一本會買回來讀的書。
我並沒有非常認真的讀完整個故事,前麵五六十章緊緊的吸引我,可是後麵的不能靜下心來讀,試著從結尾倒著讀, 也還是不能沉下去。大概是因為那前麵的章節對我產生太多的共鳴,而後麵的是主人公中年以後的故事,又是我個性裏麵極不喜好的陰鬱壓抑的色調。也許以後有機會,我能讀懂後麵的故事。
所以我也隻能評讀一下讀了前半部的感受。
從文章的時間跨度,人物布局可以感受到立在寫這個故事的立足點和野心。立的人物布局很廣,從沈岩的權勢階層,到有光和婉貞的知識分子,到小峰父母農轉工,還有下層的一些小人物,李小紅,馬加爵,燕生,立對這些小人物的描述基本都是暗色調。故事的穿插很有音樂節奏,有鏡頭切換感。他還巧妙的加入一些有影響的事件,如李小紅,馬加爵案件,如911,連環殺人案,讓他的小說多了一些時代的厚重感。以前讀書本版<阿甘正傳>也是這樣在小說中加入了曆史事件,有些黑色幽默。
一直以為立是位孤獨且癡迷寫作的網絡寫手,讀了<失去愛>,在我心目中他成了令人尊敬的真正作家:). 立的文字極具鏡像,如夏雨第一次見到沈菲,"一直到很久以後,每當回憶到這一刻仍然覺得,那天全班同學坐在教室裏,仿佛就是在等待著這一刻,等待著陽光照進教室,然後她從盛夏中走來,站在所有目光匯聚的地方,然後,這個夏天就結束了。” 立對人物的刻畫簡潔而醒目,” 他看見沈菲麵色緋紅,微微氣喘,頭發有些亂,穿著一條暗紅色的裙子。站在教室前麵,窘迫而鎮定,像這世界裏突然出現的,一支由光的粒子匯聚成的玫瑰花蕾,美麗非凡。”
小峰和沈菲的生活是我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立對實驗室的那些描述非常的精確,筆下的人物如一副副述描,簡潔而靈動。有些感動立的刻畫,沒想到那樣的日子也能寫出美感。博士後階段無休止的加班,發一篇文章的糾結折磨,沈菲對教授職稱對課題的偏執。小峰和沈菲他們還好沒有孩子,我和丈夫和身邊的朋友們是帶娃做博後,家家都是一場混亂,不過我們當時還真的差不多周周party。 以前看戰鬥片還有武俠片,光鮮的主角就那麽幾個,大多是露下臉就被殺了的炮灰,科研界裏亦是如此,成了大牛的就那麽幾個,大多成了如老宋一樣的炮灰。小峰糾結的就在與此吧。青春年少讀書時期都是人中驕嬌者,自以為是人中精英,應該能夠一直留在人群中的光圈之中,科研界其實不過如高中大學一樣是大浪淘沙,隻是這次的幸運者成了別人。收入最底層的人,如燕生,生命力象野草一樣,飄到一處就可以生長。科研界的人員也象野草一樣,給點機會就可以茁壯。身邊的朋友尤其是女性,很多從實驗室走出,紮根與各行各業,幾年的科研不過是人生的一段別樣經曆,人生不就是走路麽?立文中的人老被過去牢牢的拉住,總在回頭顧望,沈菲和小峰被過去的影子過於遮擋,也許是小峰一直消沉的原因。隻有倩文和文秀一直往前衝。
立的文筆有著小幽默,就如小峰感歎他媽媽做飯,"這麽多年過去了,老媽廚藝一點進步也沒有啊,仍然是一片混亂,缺乏理念,忽略細節,簡直像一場農民起義。”還有描述他父母的相處, “脾氣暴烈,像兩座兵工廠,生活在一起,不知疲倦永無止息地向著對方點射,掃射,投擲手榴彈,毅然地扳動火焰噴射器。”
讀<失去愛>的時候常想起這幾句詩:
你能辯出真愛的麵目嗎?
你在哭,
你說你焚燒了你自己,
但你曾可想過,
誰不是煙霧繚繞?"
立是在小說中觀察解讀著人生,他的主人公都在不停的尋找,小峰和沈菲在相遇前交錯的行程,夏雨與倩文,夏小雨與小菲,還有擦肩而過的行人,立似乎述說著宿命,但他從小峰的描述中又排斥著宿命論。
看到簡丹兒評論中說她初讀時偏愛<失去愛>中的夏雨,有些驚訝,我覺得自己最不喜歡的竟然是夏雨,人與人是多麽的不同啊,也許讀書真的就是讀自己。我讀出的夏雨沒有生命力,一生都在尋找徘徊。那滿滿的愛就在身邊啊,他找到了倩文才知道與前女友的性愛更美妙,倩文去世後他更體會到了倩文的好,假如他真的與沈菲相愛,圓了青春的夢,他就能幸福快樂了麽?有些人,似乎永遠都無法快樂。
很喜歡小說的名字<失去愛>,可愛是什麽呢?小說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鳥被賦予在高空自由飛翔,但它從空中劃過的時候不知道什麽是自由,當他落入捕鳥網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知道了自由。
用喜歡的幾句詩結尾吧:
乍想起我的初戀故事,
我便,開始找尋你,
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盲目,
戀人不會在最終相遇,
因為,他們本來就一直在一起。
有一片田野,
它位於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處,
我在那裏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