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我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十種“難看”但是“好吃”的中國菜,我認為那個難看是真的難看,所以特意用了引號,後麵的那個帶引號的好吃,是因為有很多人認為好吃,而我是覺得可能好吃,但是,我又不確定是不是好吃,所以加了引號,哈哈。
這個排名不分先後,我就是根據我對美食的理解,根據我自己對美食的要求,按照色、香、味來評論。(所有這些,和國家無關,和愛國無關,和民族情節無關,吠族請從外麵把門關上或者蹂零)
鬆花蛋:從人類對食品的申美上來看,鬆花蛋是非常難看的,黑青的蛋,裏麵深灰深黑的像泥一樣的蛋黑,那個顏色像是在墳墓中埋藏了千百年似的。難怪英語裏麵管我們中國的美食鬆花蛋叫做 Thousand Year Egg,鬆花蛋的顏值,是負數了。但是,鬆花蛋獨特的味道,讓很多人都喜歡吃。我也喜歡吃鬆花蛋,尤其是湖南長沙的鬆花蛋,是鬆花蛋中的極品。但是從審美的角度上來看,鬆花蛋也是醜到了極致。
臭豆腐:臭豆腐對於我來說,是既難看,又難聞,這麽多年來,我的內心都抵製這個東西,好吃不好吃?我不知道,因為我根本就不想去嚐試,看著臭豆腐的樣子我的肚子裏就翻江倒海。
煎小黃魚:和臭豆腐相比,煎小黃魚的味道起碼是香的,有油香,有魚香,有油和魚的混合香,是那種可以勾起人們食欲的香。但是,這盤煎小黃魚的樣子可是太難看了,就是炸過的幹屍,能把餓了的獅子都嚇跑,太醜了。我聞到煎小黃魚的時候,我有食欲,但是,看到這盤煎小黃魚,我立刻就想到了幹屍,食欲全無。
響油鱔糊:上海名菜響油鱔糊是我懟的次數較多的一種美食。響油鱔糊好吃不好吃我先不說,但是,這盤菜一端上來,這哪是菜呀?這不就是一盤泡在醬油裏的蛔蟲嗎?這麽多年來,我一直拒絕吃響油鱔糊,這盤菜就過不了我心理的這一關!(對不起喜歡家鄉菜的上海寧了,你們放俺老牛一牛吧,哈哈哈)
炒肝兒:這是我的家鄉菜,但是,我就是再餓也不會去吃炒肝兒。黏黏糊糊的一大碗,尤其是到了現場,碗邊上還掛著漿糊糊的湯汁,太難看了。
鹵煮:同樣是我家鄉菜的鹵煮,也是奇醜不堪,一大碗的腸子肚子下水,還隱隱地散發著腸內容的臭味,和臭豆腐一樣令人作嘔,真不知道人類要餓成什麽樣子才把鹵煮當成美食的。
爆肚:我在北京的時候,我王哥經常約我去牛街吃爆肚,我就和他說:“我寧可去你的酸菜漁村吃酸菜魚,寧可去你的澎湖灣吃炸醬麵,寧可去你家吃紅燒肉,也不去吃爆肚。”上圖就是典型的北京爆肚,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麻辣燙:很多人都對麻辣燙趨之若鶩,但是,我從來不碰那些東西。不論從營養,從麵相來看,都是可以直接扔在垃圾筒裏的那種。
扒豬臉:上個世紀90年代初,京城最流行的硬菜有兩種,其中之一就是扒豬臉。在北京東北三環的拐角處,還有一家北京最牛的硬菜飯店,名字就叫扒豬臉。名字不重要,吃什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個豬頭就這麽端上來了,你說這個豬頭是在哭還是在笑呀?這樣的豬頭,你能下嘴嗎?你從哪裏先下嘴呀?這個飯店也是,能不能不把整個頭顱給端上來呀?我們都是文明人呀!
剁椒魚頭:看了這道菜我就會想到,難道這是和非洲人比誰更殘忍嗎?
我也不吃剁椒魚頭,從來沒有點過,我看照片就覺得殘忍,我不能吃這種善良的魚!
以上是十種我認為“難看”但是“好吃”的中國菜,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和國家民族也沒有任何屌毛的關係。任何不笑的跟帖都是照妖鏡,哈哈。
最後,上一道好看的菜,哈哈。
《版權美食所有,翻印美色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