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昨天,我饞包子了,我饞的那種包子是原來上大學的時候,在學校食堂裏吃的那種豬肉白菜粉條包子。於是,我就動手自己發麵,自己和餡兒,準備自己包包子解解饞。
我專門去附近的H-Mart 買了肉,白菜,然後去買粉條。
在賣粉條的那一欄,有很多種粉條,都用韓文寫的韓語,我也看不懂反正就撿哪個好看就買哪個唄。但是我看到一位韓國大媽在粉條堆那裏挑來挑去,一下子就挑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就問:“???, ???? ?? ??? ??? ?? ?????”(咦?係統不顯示韓文?)
“??? ??? ?? ???.”大媽一邊回答我一邊翻著。(咦?係統不顯示韓文?)
咦?這些粉條的包裝上都寫著韓文,難道這些粉條不是美德因韓國?
我把手裏的粉條的包裝仔細看一下,在眾多的韓文解釋中間,有一行小字:Product of China, 我想也就是美德因拆那了。
我心裏一激靈,立刻想到了原來國內315曝光的那些毒奶粉,毒粉條,黑心棉,假雞蛋等等。(我當年在國內做奧運會的時候,有兩家中國的牛奶大鱷在搶奪讚助奧運會的讚助權,因此我對國內的奶界比較了解,知道那些曝光的東西不是虛的。)我也趕緊一包一包的粉條找,找了半天,都是包裝上麵寫的韓文,而有一行小字寫著:Product of China. 好神奇呀,但是,哈哈,終於找到了混在眾多韓文包裝中國製造的粉條中的原裝正品,Prodct of Korea.
現在,在韓國超市,日本超市,越南超市,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使用的都是韓文日文越文,但是,產地都是拆那,迷惑死我了。
正好在前兩天我看到一個油管視頻,說去中國店裏最不能買的五樣產品,第一個就是醬油。原因是中國製造的醬油都是用水,可食色,味精,鹽,糖和一些化學物質比如防腐劑等等合成的。所以,中國超市的醬油絕對不能買。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買了韓國粉條之後,我又去日本商店買了日本的幾種醬油,都是有機原榨黃豆醬油。
這下,吃醬油也放心了,不用擔心醬油裏麵的添加劑了。
其實,中國的食品也不一定都不好,肯定會有好的食品,但是,我的知識多了,對於中國食品的負麵報道也看的多了,還有對比各種中國食品和外國食品的統計數據,於是我就心慌了,我不買中國製造的食品應該有點兒杯弓蛇影的感覺。所以,家裏吃的東西,好像花椒大料是中國出的之外,基本上不用美德因拆那的食品了。
中國是出口大國,但是,中國的出口也是頗費心思的。我很多年前回國,我弟弟送給我一對 Focal 的耳機,包裝精美一看就是高級的東西,我很高興。等我回到美國一聽,咦?根本沒有 Focal 的質量呀?我就給我弟弟打電話問他從哪裏買的這個高級的法國Focal耳機。他說那是他的朋友從廣州給他買的,絕對正品。我也沒法解釋,我就告訴他,在耳機的包裝裏麵,印著一行字:Made in Faguo ! 把我弟弟都給氣笑了。
耳機造假沒關係,不聽唄,也壞不了耳朵,就是壞了當時的情緒,糟蹋了音樂。但是,吃的東西進肚子之後,那個麻煩可就大了。
對了,我今年年初在我們這裏一個批發中國產品的地方買了幾把蒜苔,(在美國蒜苔不多見)回家做蒜苔燜麵,怎麽說呢,那個蒜苔的味道不怎麽濃,我也沒有多想,事情就這麽過去了。大約是兩個月以後,我發現在我的冰箱裏麵還剩著一把蒜苔,從我買到現在至少兩個月了,那個蒜苔呀,還是翠綠翠綠的,栩栩如生,我去,啥東西能在冰箱裏放兩個多月不壞呀?這保鮮技術真的是遙遙領先。
我沒敢吃,把那一把在冰箱裏放了兩個多月的蒜苔給扔了。
我不買中國生產的食品,不是偏好外國的東西,也不是看不起中國的食品,更不是嫌中國的食品便宜,我是對中國生產的食品沒有信心了。
啥時候中國的食品沒有醜聞了,沒有地溝油了,沒有那麽多防腐劑了,沒有那麽多添加劑了,沒有那麽多黑幕了,我再回來。
《版權中國所有,翻印食品不究》
我一直喜歡吃蒜苔, 直到有一天看見一個小視頻顯示黑天時蒜苔上發著藍綠光(一模一樣的捆紮帶),說為了保鮮把蒜苔泡在一種藥水裏。再也不敢吃了。
“敵人”狡猾狡猾的。。。
回國時沒辦法,就是閉著眼吃吃吃,管他有多少高科技狠活兒,當然想管也絲毫沒辦法,級別不夠吃不到特供。
在這裏麽,自己能做主,已經有20年不買李海國出產的醬油、醋、香油等等等等。
這六七年,即使是標注韓文日文英文越文泰文等等等的包裝,也要仔細看看是不是product of 李海國了,真費勁。
mychina 發表評論於 2025-11-02 10:12:07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我特別佩服中國的企業,什麽都敢想,什麽都敢做,什麽都敢說,比如雨田君。
要當心。
起因是,有一年,種植地發水災,薑黃粉顏色不夠黃,賣不出去。於是,廠商摻了工業顏料鉻黃,銷路一下子大增。後來就成了常態。
Great.
有一個美國電影,叫做The Italian Job,(2003年版)電影裏有一段對話,我很喜歡:“I trust you, but I do no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you. ”
我也相信中國有好食品,but, show me.
很多西人店也有不少中國來的商品,能不能我就不買,現在替代品還是有的,比如辣椒醬,我發現了一款意大利產的,辣味一樣。
現在很多商人學精明了,用 Manufactured in Canada,不注明產品來源,明眼人看看食品都知道哪裏來的,還是那句,不是不信任中國有好食品,是不信任很多沒良心的商人。
韓國店很多紅薯粉是中國產的,日本韓國產的也有,貴很多,但吃個放心吧。
不相信美德因拆那的產品了。
有些食品,一定有問題。
譬如,臭豆腐!
怎麽快速變臭的?
這個垃圾食品一定會被新一代中國人埋入曆史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