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前兩天我發的博文,說的是我去非洲的坦桑尼亞塞倫蓋提竄訪了兩三個星期之後回到家中,家裏後院子的菜都長瘋了。還秀了一個長的比我胳膊還粗很多的西葫蘆和一根特別大的長老了的黃瓜,哈哈,(算是凡爾菜吧)。
今天,就準備把這根超級無敵西葫蘆給吃了。
但是,我是最不願意做西葫蘆的,因為西葫蘆要做的好吃不容易,做的有型也不容易,因此,平時我都不怎做西葫蘆。但是,家裏長的西葫蘆既好看又有機,不做不行呀,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人家長這麽大的西葫蘆呀!
突然想起來我王嫂經常做家鄉的糊塌子,我也學著照貓畫虎地做糊塌子吧。其實,糊塌子就和烙餅一樣,一個道理一個原理,我自己烙餅是頂級餅師,什麽蔥花餅雞蛋餅油渣餅辣椒餅油渣蔥花餅芝麻醬糖餅等等,烙一個就香一個,今天幹脆我就用這根大西葫蘆做家鄉的糊塌子了。
說幹就幹!
西葫蘆擦成細絲,這麽大的西葫蘆,擦了我1080下,胳膊都累酸了。然後灑上食鹽稍許攪拌均勻讓西葫蘆出水。(用我家閨女的話說就是給西葫蘆做massage for five minutes)除了食鹽之外,再灑點兒白胡椒粉,花椒粉等提味兒的雜七雜八。
打半打雞蛋放進去,第一增加營養,第二增加口感,第三浪費一點兒錢。
從後院子裏再割幾根細細的韭菜,算是增加一點兒韭菜的味道。反正根據王大廚的理論,做菜做飯,佐料越多就越好吃。
再放兩勺白麵攪合均勻。(是白麵,不是白麵兒,如果放白麵兒,第一是太貴,第二是違法)做成糊糊狀就差不多了。
加油加熱下鍋開烙!
先烙那麽幾張,哈哈,還挺好吃的。
今天的硬菜是紅燒牛尾,昨天在Costco的Business Center 買的牛尾,加一點點胡蘿卜那麽一燉,就是一道地道硬菜,哈哈。
後院子摘兩根不老黃瓜,拍了,拌了,放冰箱裏涼一涼,好吃!
來一小碟韓國泡菜,Kimchee, 這個是在店裏買的,不是我做的。(我也不會做,沒有做過 Kimchee)
一不小心烙了十張糊塌子,一頓兩頓根本吃不完,不過沒關係,慢慢吃,哈哈哈。
對了,我王哥最近在北京挺忙活,我給他寄去幾張美國的家鄉糊塌子,讓他也飽飽口福!
《版權家鄉菜所有,翻印糊塌子不究》
但有三樣菜,即使是大食堂做也永遠都是好吃的:
西紅柿炒雞蛋
炒胡羅卜絲
燒西葫蘆
要懂男人,就要從小開始,哈哈。
聽說,牛尾大補。會讓身體硬起來。
如果半夜三更地真硬起來,你可怎麽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