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我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沒有什麽遠大理想也沒有當上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再加上在上大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比較好,就勉勉強強地留校任教了。
其實,我挺不喜歡老師這個職業的:因為當老師每年都教同樣的課程,每次都重複著同樣的話題除了換了學生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麽新鮮的玩意兒了。但是,當老師的好處就是每年都有寒暑假,每周就那麽幾次課,自己玩兒的時間也比較多,再加上可以在學校裏任意一個係裏聽課。所以,我就勉強在學校裏呆著了。
每年的寒假,我都要到南方的一些學校去參加各種培訓班,開研討會什麽的。每年的暑假我也到處去給大學的老師們講講課,培訓培訓他們。但是,我們學校在每年的暑假伊始的幾周,都會對我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去各地給學校招生。用現在的話來說,我當時就是一枚首席招生官!
學校肯定派那些當領導的,有關係或者在學校裏麵受過很多年苦的同仁們去好一點的地方,而我們這幫年輕的老師,自然而然地就會派去艱苦的地方招生。我第一年去當首席招生官,是去的山西省晉東南地區的陵川縣,一個當時苦不堪言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我記憶特別深刻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麽還會有這麽窮苦的地方呀?)
第二年我已經不是新兵蛋子了,領導就開始照顧我了,說阿牛你去年去了晉東南招生,吃了不少苦。今年咱給你換一個地方,你去雁北招生,去一個叫做左雲縣和一個叫右玉縣這兩個地方招生。
雁北,左雲,右玉,多麽浪漫的名字呀! 我去!
根據學校領導的安排,我一路顛簸先到了左雲縣,縣教育局把我安排在縣招待所住下,第二天就去鄉下看學生。
第二天,我和縣教育局的領導就騎著二手的白山牌自行車去了學生家裏,那肯定是在農村呀。一個院子,有幾間土房,一對兒夫妻男人姓白,女人姓什麽沒說,男主人就介紹這是我屋裏的,白家兩口子有四個孩子一男三女。這對兒夫妻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現在想要讓兒子出人頭地,就送孩子上了小學,上了初中,上了高中,由於孩子努力再加上聰慧,家裏就期待著祖祖輩輩當農民的家裏有人能夠上大學。用男主人的話說,如果能上了大學,那就是祖墳上冒了青煙,這輩子孩子給我當牛做馬也願意!
我當時也是個大孩子呀,奶奶的。
縣教育局的領導和我從縣城裏來的時候,在縣城裏的肉店裏“拉”了二兩豬肉,中午就在白家吃飯。主人給做的三合麵的麵條。我和教育局的領導是客人,吃的是撈麵,他們一家人是主人,吃的是湯麵。(後來拉家常的時候才知道,他們那裏每人每年才能分到三十斤小麥,一個人一年也就是二十來斤白麵,所以,那裏的人過大年的時候吃餃子才能吃到真正的白麵。)
吃完飯之後,我就開始了解孩子的情況包括學習情況,考試情況,想學什麽專業,今後想幹什麽等等,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interview。 下午順便也把小白家裏附近也參觀了一下。唉,這個左雲縣比去年去的那個陵川縣還窮!
原來準備晚上就回縣城了,但是,老白特別誠心的挽留。說來一次鄉下不容易,晚上就在家裏吃了飯再回去吧。老白媳婦煮了一大鍋燕麥粥,裏麵放了剛摘的玉米,還用中午吃麵的肉鹵兒熬了茄子,屬於招待貴客的規格。
老白家裏有一頭驢,平時是用來拉車幹活兒的。老白交代小白去喂一喂驢,不要光喂草,要加一把燕麥再加兩把玉米吧,因為這些天驢要幹活兒呢。
當時,我就覺得這燕麥和玉米都是給驢吃的美食和能量棒!
今天和朋友們聚會,每個人帶個菜,我沒有什麽新花樣,就鹵了幾斤醬牛肉帶過去,算是餐前餐後都可以吃的嚼食。
朋友們有帶各種自己拿手的好菜的,真是五花八門琳琅滿目。
有一位朋友帶了一碗脫脂牛奶泡燕麥片和清水煮玉米,還專門說了這些都是健康食品,吃了之後,身體健康百病不生。我立即就想起來我八十年代去左雲右玉招生的事情了。也是燕麥,也是玉米,都是吃了之後會像驢一樣健壯,像驢一樣有勁兒!
天道輪回,四十年一變!四十年前的燕麥玉米到了四十年之後再現江湖,而且還成了健康食品。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吃了之後會像驢一樣健壯,有勁兒!
加油,像著驢的力量和健壯的方向努力!
《版權燕麥所有,翻印毛驢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