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最近幾年,我經常逛文學城的著名論壇 - 紫檀,沒說的,紫檀是一個很好的壇子,有很多知識,有很多經驗,有很多道理,當然,也有很多雞毛。
紫檀最重要的兩個話題就是:孩子上什麽樣的大學和孩子今後掙多少錢?當然了,也有孩子今後找什麽樣的對象,和什麽樣的人結婚,生什麽樣的孩子這些副標題。
上什麽樣的大學,這個話題就不用說了,因為中獎的都是那些上了哈耶普斯麻的天之驕子們,孩子驕傲父母驕傲全村驕傲騎白馬戴紅花遊街一個月的那種。
今天我想說說紫檀一直熱衷的第二重要的話題:孩子畢業之後能掙多少錢?
我個人的一孔之見是:所有談孩子們畢業之後能掙多少錢的父母,都是從中國移民過來的第一代移民。在他們的話題中,掙錢是第一位的,而開心、快樂、幸福、自由、理想、抱負、生活等等全部都排在掙錢的後麵。很多人的關注點就在掙多少錢,有多少存款,住多大的房子然後融入什麽圈子。(當然,也可能有人不是這麽想的,也許是我有偏見,哈哈。)
其實,生長在美國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就受美國教育的孩子們,心裏還真的不一定是那麽想的。她/他們的偶像也不一定是掙錢最多的那些人。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抱負,不過,很多孩子們都懼怕自己父母的淫威,在他們麵前表現的俯首帖耳罷了。
我女兒就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孩子,她的小朋友們也和她一樣。在上大學的時候,她們並沒有特別注重什麽學校,對藤校看的也沒有那麽重。(當然了,她的小朋友們進藤校的也不少,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像她們的父母那樣癡迷。)這幫孩子們上大學,第一是選她們喜歡的專業,第二是選大學的地點,很少有人像中國父母那樣眼睛先盯著哈耶普。
畢業之後,這些孩子們也沒有奔著四十萬。更多的孩子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自己喜歡的城市。前景、發展、未來和她們的愛好,都比四十萬重要。
中國父母用中國思維來衡量美國社會,用金錢來衡量下一代人在美國的生活質量,但是,第二代的移民,她們更有理想,更懂美國社會,他們有更廣闊的前景,有更豐富更幸福的生活。而第三代移民,會有令人恐怖的力量和發展。華人移民真正的希望,是在第三代上麵。
錢不是不重要,但是,孩子們選擇的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我覺得是這麽一回事兒!
《版權生活所有,翻印快樂不究》
沒錢肯定不高興。
鄰家娃,想耍就耍,想賺就賺,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聽說一年賺百萬!這娃不高興都難。
我家娃,想耍就耍,想賺沒賺,鴟鴉嗜鼠,弛高騖遠,天天打工不賺錢!想找對象都困難!
說錢無用,就是都想多整些。
我代表全世界人民謝謝你!
"哈哈哈,很多人一輩子都想不開。"---
你和我, 現在就想得開。
https://washingtonmonthly.com/2014/08/21/why-are-harvard-grads-still-flocking-to-wall-street/
Did all of them liked the job? Or money?
A:我家娃是普娃,就上咱家屯子裏的大學
B:你家住哪個屯子?
A:王子吞(Princeton)
“沒麵子” 英文是 “No face”嗎?
俺多少年觀察下來發現,西方人在作任何介紹時,很少說什麽“著名”。在什麽什麽前麵一加上”著名“,俺就知道,寫手肯定來自醬缸國。:)它就象以前天朝人後腦勺後麵拖的一根辮子,或更早以前屁股後麵拖的一根尾巴。:)因為隻要一“著名”,就是鶴立雞群,出人頭地。土共國缸民一走到一塊兒,隻要有兩個人,就開始比,先比自己,然後比孩子,......。反正隻要能讓對方屈居第二甘拜下風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比。
天朝幾千年以來,永遠是一個等級社會,從來沒有想過建立一個平等社會。:)最近的“繁花”裏,土共國人的那種炫耀攀比內卷誓做人上人的醬缸心理描述得淋漓盡致。:)
對不起,牛哥,俺有一說一。:)
舉個例子?
誰先想開了,誰就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