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2025 (1)
自從女兒出生之後,我在家裏就100%地和她說中文,英文一個字兒都不說,都不教。因為我的英文是半路出家,雖然很多朋友都誇我的英文說的真好,和美國人說的沒有兩樣,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說英文的時候,北京口音的英文那是一定有的。就是川普總統說我的英文講的地道,我也不信!我自己別的沒有,自知之明還是有很多的!
我在家裏不說英文是怕把孩子的英文給教偏了,所以,和很多中國人的父母不一樣,從小我在家裏和孩子就堅決不說英文,一定要說中文,而且不說天津話上海話河南話東北話新疆話湖北話四川話湖南話廣東話,北京話 Only!
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從老師到同學那全部都是英文。英文說的那一個溜兒呀。反正,除了在家裏說中文之外,在外麵全部都是英文。在美國這個環境中,這是一個件非常正常的事兒!
等孩子長大點兒了,上學了讀書了,我周末也送她到中文學校去學中文,但是,後來孩子打了網球,根據讚助商的要求,每年要打18個32Draw以上的比賽,所以周末一般都有比賽,中文課就停了,到了周末就專心打網球比賽,拿冠軍。
孩子是在英文環境中成長的,中文隻是回到家裏才說。雖然沒有感覺到孩子的溝通有問題,但是,讀寫說的讀寫是有一點問題的。第一次突然感覺孩子中文有問題是她剛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裏讓每個孩子都選一種樂器以培養孩子的音樂感覺。我建議她吹長笛但是她很堅定地選了小提琴。既然孩子選擇了小提琴,那就買小提琴讓她拉唄。但是一個星期之後,女兒回家對我說:“爸爸,我能不能不拉小提琴了?”
“為什麽?小提琴是你自己選的呀。”
“是我自己選的,但是,我發現,我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塊布!”
“什麽叫那塊布呀?那叫不是那塊料!”
“布料布料,那不是一樣的嗎?”閨女嘟囔著。
唉,先把中文給她糾正了吧,小提琴不拉就不拉了吧!
**************
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她應邀去佛羅裏達參加美國網球協會組織的網球培訓。回來之後我的一個朋友就問她:“去佛羅裏達訓練感覺怎麽樣呀?好玩不好玩呀?累不累呀?夥食好不好呀?”
閨女一臉的茫然,我知道她沒有聽懂,我就問她:“你知道夥食是什麽意思嗎?”
“不知道!”
唉,中文說的不好,很多詞兒還聽不懂,愁死我了。
***************
幾個月前,閨女去上大學了。我建議她選一門中文課,她聽了我的建議,選了一門中文課。這幾個月下來,中文有了很大的進步,認識了很多新字,也會寫了很多字,中文寫作也得了九十七八分。我挺開心的。學期快結束的時候,她給我打電話說:“爸爸,我們幾個好朋友,約好了要去 Peurto Rico 玩一個星期。”
“疫情還沒有過去,不許去!”我就掛了電話!
不一會兒,她又打來電話:“爸爸,讓我去吧,我們會注意安全的。這個機會很難得,我一命可能就去一次!”
“什麽叫一命可能就去一次?”我大聲問。
“就是 once in a life time 呀。”
“那叫一輩子可能就去一次,不是一命可能就去一次!你這是什麽中文呀?”閨女把我都給氣樂了!
*****************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孩子,中文就是個皮毛。能夠聽懂日常用語就差不多了,什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什麽先天下憂之憂後天下樂之樂,什麽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什麽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什麽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風秋夜長已覺秋風秋不盡哪堪風雨助淒涼,什麽白求恩同誌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等等,根本就不要想了。唉,我現在對她中文的要求,以後去飯館吃飯,能點菜就行了。
就怕去餐館吃飯點菜,也點那些 Shrimp with Broccoli .
唉,這孩子的中文,愁死我了!
唉,這孩子的中文,愁死我了!
《版權中文所有,翻印發愁不究》
回複 '高斯曼' 的評論 :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哈哈哈
~~~~~~~~~~~~
原來你還是個“甩鍋大俠”呀!哈哈哈
先這麽期待著。
這就把你的孩子single out,孩子就會感到迷惑。
這個概念是我們當時送小小老大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解釋的,為什麽孩子不夠活躍,說這是雙語孩子的普遍現象,會導致孩子不那麽活躍。
我們後來就沒有要求她學習中文,但每年暑假回國,她一般兩周後中文就能相對流利對話。去年大學畢業她自己遊亞洲兩個多月,在中國的兩周都是一個人,她的說法是國內人都以為她是中國長大的,語言沒有外國口音。其實我們知道她還是有一些口音的。
到了一定年齡,尤其是高中,孩子學習中文的積極性就非常高,學習音樂也是類似的經曆,是不需要催的,反正也不打算專業搞音樂。
從我自己長大過程,我總結就是什麽年齡幹什麽事情,最後什麽也不會耽誤。那還是在中國物資貧乏的時代,如今的孩子基本什麽都可以有,興趣很容易滿足,當父母的責任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這就足夠了。
第二,孩子很小就開始雙語對孩子性格發展整體來講不利,因為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弄清楚為什麽其他人不講另一種語言,因此而容易產生自己是不同的感覺,難以合群而產生自卑感,這對孩子一生發展是有害的。
這兩個現象是對身邊朋友和自己孩子的觀察總結出來的,也是小小老大幼兒園老師的提醒。
凡是因為家有不懂英文的老人的朋友的孩子,中文都很流利,但到了高中階段甚至大選,都是很宅,甚至影響畢業後找工作。
我們的經驗就是孩子必須放羊,包括學習音樂,和中文,什麽年齡幹什麽事情,孩子自己到時候會有需求,屆時就會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致四個方麵注意就是了,參加運動隊,競賽檔次的,當然就會在賽季經常比賽。定期和頻繁去各種博物館,尤其是小時候,培養好奇心。大量讀書,和盡可能多的旅行,各種方式的旅行,不是隻做飛機一種,因為過程很重要。運動隊是為了培養alpha性格,建立壓倒一切的信心,其他三項都是訓練好奇心。
至於學校的事情,包括學音樂,都會順理成章,不需要操心。所謂“別人家的孩子”的概念在我們是“我們家的孩子”的現實,我在小兒小女係列描述了小家夥醫學院之前的多數活動,目前看是很順利的,關鍵是養個孩子不費勁不操心(基本不操心)。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0b78100102yphn.html?type=-1
他問:什麽是蝦仁?
他隻知道蝦,不知蝦仁。
您隨意 。。。。
先把你家裏那些人搞定再說吧。
如果一個人中文很好,但卻去跟隨基督教,或者覺得美國是白人的社會,應該跟從白人的領導,其實失去得更多。
事後想想,人家站在國內人的角度看,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剛認識幾個漢字,這當爹娘的就高興的屁顛顛的,不是弱智是什麽?再後來,我越來越感覺到,大陸與我們現在生活的家園,在價值觀各各方麵的差距太大,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不要汙染了孩子們那單純、幹淨的心靈,必競她們是要在英語世界生活一輩子、、、
還有一次,我說你今天想吃什麽?媽媽去做。他說:媽,我想吃雞手。嚇我一跳。我說那叫雞翅膀。
您的意思是隻有屌絲才到這裏留言? 發財了的就不來了。
想起了我家兩娃小的時候,俺也是奉行牛哥的做法, 堅持在家裏必須說中文, 現在也這樣! 女兒沒讓我失望, 她讀高中時, 居然自己主動地約上了最要好的兩位美國女同學, 連續兩年暑假期間一起飛去北京, 在語言學院讀中文, 還考過了HSK Level B!後來得知她是為了能讀她當時最愛看的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的瓊瑤小說!
兒子嘛,他自認自己的中文不如姐姐,差多了!雖說自他出生開始就是爺爺奶奶接著又是姥姥姥爺帶大到四歲,但他說的中文卻帶著濃濃的老美口音。 讀和寫中文對他來說是最大的挑戰了。不過,兒子去年夏天能自己飛去北京,香港,靠他的那點兒中文借助著手機上的翻譯軟件, 吃喝住行全部自己搞定,還真讓我刮目相看呢,哈哈,我不再愁他的中文了。
姐弟倆這個感恩節周末還聊起了說中文,他們倆還一起笑我衝著女兒的老外男友說中文!誰讓他們是在我的家裏?!說啥語言我做主,哈哈, 在我家裏, 必須說中文。 好在女兒的男友在中國工作過, 能聽懂/猜懂我說的是啥。
兒孫自有兒孫福,牛哥莫需愁.愁白了頭發沒人疼。哈哈,借牛哥的一畝三分地,囉嗦了這麽一大推,誇誇俺家的娃。
你女兒回答: 夥食不咋地,小灶還行!
給小閨女聽寫,“道理的道字怎麽寫呀?” “一個首加上走之旁” 拿過來一看,驚掉下巴, 一個新的漢字誕生了!
走
手
記得多年朋友的小女兒跟她媽媽的對話:
- 你要喝水還是橙汁?
- 我要juice,water,and 冰。
中英文無縫對接。
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