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ty

高樓大廈的陰影下,還存在一個小社會,屬於他們的世界,他們的生活圈
正文

民以食為天

(2006-10-25 15:55:12) 下一個

 “人生苦短,不能盡歡,所謂命運使然,所謂天意造化,不過是美麗的借口,時間縱然傷情流走,就算說一聲珍重再會,也是對生命的主動。真的是那時不能接受,或者無力追求?其實該來的來了,是自己沒有勇氣麵對,是自己捂住悄悄閃爍的雙眼,如此罷了。讀完這些話,心痛不已......

原來我是不相信有命運的,後來慢慢就信了。因為年紀大了一些以後,才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隻能信命了。當初我在大學的時候,小禮堂裏在放映《甜蜜蜜》,當張曼玉和黎明在紐約街頭擦肩而過的時候,全體女生都一起發出了整齊的一聲歎息。

那時年輕氣盛的心裏從來沒有想過人生之中會有不如意,我們都遲早會有一天,需要一些溫情來安慰自己。此時完結兩人的故事或者說緣分,是個幹淨利落的選擇。隻是,那些還在黑暗中隱含期待的觀眾們,他們的心情是什麽樣的呢? 
   
也許,那個時候,世界是嶄新的,機會是大把的。似乎永遠都是迎風傲立的我們,是不需要什麽可以讓自己將來回顧的片刻溫情的。因為所有的故事都還沒開始,所有的命運都隻是還在等待。 
   
就象張曼玉和黎明剛剛從黑白的地鐵上下來一樣。沒有什麽是值得回頭的。 
   
然後他們在他們的故事中跌宕起伏,生死愛戀。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樣跌宕起伏,生死愛戀。不管故事是怎麽展開的,最後我們明白的其實都一樣。 
   
那就是,命運真的是不可琢磨。一切都是輪回,隻是看我們的運氣如何。 
   
如果說要選擇一滴留在我心裏的眼淚,那麽我希望是當黎明從張曼玉身後出來的那一刹那——音樂驟然響起,而一切一切都無法形容。 
   
不知道有多少回,隻要每次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裏暗暗歎息一聲。看著張曼玉在紐約的街頭慢慢的被鏡頭吞噬,看著自己的心裏在慢慢老去。 
   
然後在很多年以後的一天,我在一個咖啡館裏和這個電影再次不經意間重逢。猶如多年以後的紐約街頭一樣,大家臉上都開始有了歲月的痕跡之後,再麵對命運的安排。我仍然是在心裏暗暗歎息一聲,隻是臉上什麽都已經看不出來。 
   
就象電影一樣,人潮湧動之中,他們分分合合,時光流逝。這本是平常,如果沒有最後的一段鏡頭——和開頭一樣,黑白的地鐵中,未來將要有很多故事的兩個人背靠背依偎在一起。然後,他們在茫然中不知道已經開始一生的錯過。 
   
說來說去,不就是個擦肩而過嗎? 
   
隻是,我們還能象電影中那樣,最後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嗎?

影片的音樂在這部電影裏它有著不可分割的意義在。不僅男女主角第一次有共同的記憶就是同坐單車哼唱「甜蜜蜜」,他們還以鄧麗君受歡迎的程度及轉變,暗喻香港超越時代與文化交雜下的麵貌變革;更關鍵的是一曲「再見我的愛人」,更是不動聲色地直指兩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包括張曼玉的世故轉變,及黎明的純樸依舊。 
   
就是那場戲,兩個各自有伴侶的人共坐一車,原先就有心照不宣的尷尬,而他們在路上竟巧遇鄧麗君本人。完全一如剛來香港般的純摯樸拙,黎明飾演的黎小軍立刻衝下車去,將他的外套背後給鄧麗君簽名;而心有千千結的李翹,隻能在車窗裏望著她所愛而不曾變過的身影。她隻好叫他走,這時車子裏的廣播正播著鄧麗君唱的「再見我的愛人」,張曼玉百感交集地趴在車喇叭鍵上,喇叭聲響卻把黎明給叫住了...... 
   
這裏的歌曲,己經負載了不止音樂本身的力量,而是更具有文化上的、情感上的力量,實在是非常巧妙的安排。這段音樂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渲染了氣氛,有種可以把觀眾拉進電影的感覺。
   
最後兩人在鄧麗君走的消息傳來那天,於美國的街道相遇,背後傳來的歌聲,竟又是鄧麗君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兩個多年後再次孑然一身的有情人,這首歌完全是直接愛的告白,又掀起了波濤洶湧的力道,觀眾們都明白,他們是早應該在一起的一對,愛情故事至此,怎不令人感動呢? 
  
《甜蜜蜜》本來就是一個成功的通俗劇,它在編導演上都有十分純熟而耀眼的成績,但是對所有中國人來說,從鄧麗君而來的這份特殊情味,可是屬於我們獨享的。雖然這部電影在97前夕出現,對香港的意義極為濃厚,但是從它也在台灣的票房和獎項上受到共鳴的結果來看,的確也觸動了我們的心。 
  
未來不知道還會有多少華語片導演同好們,繼續前仆後繼地利用這首歌塑造愛情的魔力,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下次你到KTV去,不要忘了點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不過我每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可總是很有畫麵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空城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xiaoyetiantian 回複 悄悄話 挺好的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