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中醫怎樣認識疾病

(2011-02-17 06:51:58) 下一個

中醫怎樣認識疾病? 醫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病,病發生在人的身上,而人不僅是最複雜的生命體同時還具有複雜的社會性,正因為人的複雜性,由於認識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因而關於人的學問常常會出現對同一問題存在截然相反的認識。 醫學是從生命體的角度看人的。 生命是大自然的傑作,人是自然之子。人在地球上產生和繁衍這個事實本身已充分說明,人與自然保持著完整和諧,並依賴於這種完整和諧而存在,中醫對此的說法是“天人合一”、“(人)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這就是中醫認識人的出發點,這個出發點的正確性合理性相信沒有人會懷疑。 從這個出發點開始,西醫和中醫就走向了兩個迥然不同的方向,中醫走向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西醫走向了人的身體內部結構。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兩種醫學基於不同的文化體係在不同的哲學觀念指導下運用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比較二者的差異及其優劣不是本文要討論的,本文要說明的是中醫為什麽是科學的。 生命的本質特征是什麽?是生長壯老已,這也是自然宇宙的本質特征,也就是時間性、過程性。中醫正是圍繞著生命的本質特征展開的,並在此過程中發展出了完善的時間科學體係。(中醫通過過程把握結構,西醫通過結構了解過程。) 地球上最根本的時間性是白天黑夜和春夏秋冬的往複,人生活於地球之上必然遵從這個根本規定,中醫的表述是“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而春夏秋冬的時間性中對生命而言包含著具有本質區別的兩種屬性,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故人必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這個結論需要論證嗎?本人認為不需要,如果不用陰陽這兩個抽象概念,而將此結論表述為“春夏順應生長的要求,秋冬順應收藏的要求”,就同重力加速度總是垂直向下一樣是無須證明的客觀事實。 人體是如何順應春夏秋冬生長收藏的呢?中醫通過時間(過程)把握空間(結構)的方法於此清晰地展現出來了,“春氣之應,養生之道,逆之則傷肝;夏氣之應,養長之道,逆之則傷心;秋氣之應,養收之道,逆之則傷肺;冬氣之應,養藏之道,逆之則傷腎”。對此或有疑問:為什麽是肝應春氣、心應夏氣、肺應秋氣、腎應冬氣,而不是別樣的對應?事實是:人身中具生之性的皆屬肝、具長之性的皆屬心、具收之性的皆屬肺、具藏之性的皆屬腎,肝心脾肺腎非僅指五髒,每一個細胞中具生之性或處於生的狀態時都具有肝的屬性,故有“肝主春”之說,他藏皆如是。因而,中醫的五髒不是結構概念,而是係統概念,它具有更多的時間內涵,其結構內涵從屬於時間內涵。 傳統文化的根本研究方法《係辭》有一段經典描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不要認為這種研究方法簡單膚淺,它是以人自身作為研究的儀器,與現代儀器不同的是,人作為研究的儀器,其性能和靈敏度差異極大,需要經過漫長的調試(修煉)才堪使用,而修煉充分的這種“儀器”是任何現代儀器無法比擬的。 中醫五髒的概念就來自“仰觀天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