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v遊記(後疫情時代 一)
-- 本文略有虛構,若有雷同,多半不是巧合
公元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橫掃全球,時間似乎在世界各地的一片混亂中迅速流逝,偶爾會讓人恍惚:已經兩年了嗎?
從疫情前隨手拎包全球飛的狀態,到目前已整整兩年多沒去亞洲,一想到即將開始的後疫情時代第一次亞洲行,內心有種止不住的興奮:雖然不能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但至少會到同一個時區,即便能隔海相望一下也是好的。新加坡的入境政策剛剛調整,進一步放寬:隻要在登機前24小時內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就可以憑疫苗證明上飛機,而且入境後取消隔離,恢複到疫情前狀態。抗原檢查雖然便宜,但需要提前跟新加坡當地機構預約線上的視頻電話進行實時檢測,比較麻煩,所以還是選擇了核酸檢測。
舊金山機場有好幾個機構可以安排當天的測試,我預約了其中一家,他們承諾一小時後就能出結果。興衝衝地做完後便溜到機場Hyatt酒店大堂飯店,一邊喝酒一邊等結果。哪知道過了兩個多小時都還沒收到測試結果,打電話被告知:係統出了故障,正在盡快解決。我頭皮發麻:再過三個多小時就要登機了,居然這個時候給我掉鏈子?!於是乎一邊繼續敦促電話那邊,一邊趕緊拖著行李去另一個測試點做加急測試,心想:應對不確定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安排好後備方案,如果不是提前預留了足夠長的時間來做第二次測試,現在豈不是抓破頭皮也沒辦法?
-- 舊金山機場Haytt酒店的飯店還是蠻不錯的 --
滿頭大汗中趕到第二個測試點,跟護士一通手舞足蹈、好不容易安排可以臨時加塞測試後,正準備在手機上按下支付測試費用的付款按鈕,電話響起:測試結果剛發入你的郵箱,請查收。我查完郵件後長舒了一口氣:這家公司也太不靠譜了,這個節骨眼上跟我玩心跳,連杯酒都不讓我好好喝完…
登機前第一次發現在美國的機場也有“刷臉”流程,對著屏幕瞪了半天總算綠了:過(估計是新加坡的入境流程,後來過海關時又刷臉一回,返程回美國時倒不用刷臉)。從舊金山飛往新加坡的航班是全球最長的直飛航班之一:起飛後要連續飛行超過17個小時,逼近商業噴氣機的飛行極限。雖然787的鴿子籠無法和空客那超級寬敞的“雙人床”相媲美,但一想到剛才的有驚無險,頓感欣慰… 能順利的上飛機就很好啦!
-- 頭一回在美國機場靠刷臉登機 --
一路飛行還算穩當,美聯航的服務也無可厚非(不過本來對他們的期望值也比較低,不挨打就可以,哢哢。跟返航時乘坐的全日航相比,那真叫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也不記得在半夢半醒中看了幾部電影,迷迷糊糊中睡著了幾次,感覺就是沒完沒了地一直飛,直到第二天清晨快到新加坡時由於雷陣雨顛簸了幾下,才在晃晃悠悠中降落到了大雨中的新加坡。雖然在舊金山登機前折騰了一把,但落地新加坡後的入境卻極其順暢:機場人不多,滿眼依舊是宜人的綠色,半小時不到便走出機場大廳,被撲麵而來的濕熱空氣層層包裹。還沒等到計程車,身上已然開始出汗發粘,就想立刻到酒店好好泡個熱水澡。
-- 滿眼綠色的新加坡機場 --
抵達市中心的酒店時還沒到九點,隻有稀稀疏疏的幾個健身者在路邊汗流浹背地晨練。新加坡由於剛開放,大家的防護意識還是遠比美國強,不但在室內人人佩戴口罩,而且即使在戶外也有很多佩戴口罩的。前台幫我辦了提前入住,同時預定好了會議室供後麵幾天開會使用。看看時間還早,同行的美國老哥昨晚已經提前抵達,現在倒可以先洗漱休息一下,等到了中午再帶這位第一次來新加坡的老外出去探索一下美食。
-- 酒店大門口放了一尊”貴妃出浴“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