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這篇文章目的是 它涉及了許多交易中的許多論點 很值得探討和學習
至於軍事與交易的共性是很多人都熟悉的
=============================================================================
陳毅必有其獨到之處 沒有陳毅哪來粟裕?
2007-10-23 08:07:16 中華網論壇
陳毅能坐上司令的位置, 必有其獨到之處。沒有陳,就沒有粟
1.黃橋決戰,沒得陳毅坐在那裏唱空城計穩住韓德勤的各路諸候,別說一個粟裕,十個粟裕,不,十個神仙來也沒法打那個仗!用韓德勤的話來說,“他們就是天兵天將,我這麽多豆腐渣也把他們撐死了!”換了粟裕作主帥,未必就有這個魄力決定由新四軍獨立在黃橋打這個仗!其實黃橋決戰決勝的重要前提是分化和孤立對手分清主次,戰役的具體部署相較而言要退而居其次。而這一點,陳毅的戰略眼光、謀略和統戰手段是應居主要位置,否則戰役具體部署高明與否無從談起。這種懸殊的力量對比和如此狹窄的戰場空間,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會很為難。可以這麽說,沒有陳毅,黃橋決戰就不成其為黃橋決戰,而沒有粟裕,這類戰役計劃還有很多人能夠作出來,至少在當時,經曆過戰役指揮檢驗的主官能排在粟前麵的在新四軍就有很多人。而粟獨立擔當一次戰役的軍事主官,這是第一次。
2.華野解放戰爭中的好幾個大仗是陳毅和作戰處的參謀共同策劃,尤其是南征北戰,是陳最先提出的。打張靈埔是陳粟的共同心願,粟得到敵情(張冒進)報告陳, 陳下的決心,然後和參謀部的人, 各縱隊首長共同部署的。 這些可以見最新出的陳傳以及王德(華野作戰處副處長, 張震是處長)的陣中筆記和和一些老戰士回憶錄。
3。陳是倉促到的山東,手中能夠調動的是建製不全的八師, 當時陳的想法是集中新四軍和山東的部隊,集中指揮,但是粟裕的新四軍不想到山東, 怕吃苦,怕吃麵。山東的陳士榘,許世友等不想走。 一直到淮陰陷落,戰局轉化,陳毅才實現了自己的想法。這期間粟裕蘇中七戰,陳認為是戰役勝利,戰略不利。
4。孟良崮戰役陳毅當時身為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和黨的前委書記,發動孟良崮戰役的時候他是出差去了還是養病去了?看看正史上是怎麽寫的吧:“1947年3月,蔣介石調集45萬兵力,組成三個機動兵團對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5月11日陳毅獲悉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行動突出,遂決定以6個縱隊主攻,4個縱隊圍殲74師。”陳毅還對各主攻縱隊司令員說過這句話:“我們打74師是虎口拔牙,好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孟良崮戰役的主帥始終都是陳毅,首功也是算在陳毅頭上的,這是官方一貫的說法,粟裕具體的工作是做得比較多,但也不能貪天功為己功(這僅是某些人的說法,粟裕將軍可從來沒這麽看),說孟良崮戰役跟陳毅沒有關係吧?
5。 打濟南, 許不聽指揮, 還要毛下命令給許。打74師, 粟在戰役最緊張的時候, 竟然指揮不動部下! 需要壓陣指揮的陳在後方下命令, 斥責不聽話的戰地司令, 最後在戰爭的緊要關頭, 陳親上前線。 按照葉, 王的回憶,這一仗的勝利和陳能夠即使鼓舞士氣,大氣魄有很大的關係。 這說明粟是個好參謀, 但沒有威信,不是統帥人才。
6.粟裕打過一些勝仗,但也打過不少敗仗,漣水之戰勝了嗎?南麻,臨朐等大敗仗是誰指揮的?月埔,金門之戰勝了嗎?
7.陳出題目, 放手讓粟作戰役指揮, 葉飛回憶說, 陳放手並不是不管, 黃橋決戰打了兩次,陳本來計劃一戰見分曉, 因為粟葉不聽陳的戰役安排,錯過良機, 戰後陳大發雷霆。魯南戰役的地址選擇是陳確定的,這樣國民黨的機械化部隊在泥濘中沒法發揮,陳是從地名推測當地曆史上是湖泊;南征北戰,陳作詩教南線阻擊部隊傳唱以迷惑敵人。 .
8。 戰爭年代麵臨生死考驗, 並非處處按資排輩, 陳能坐上司令的位置, 必有其獨到之處。沒有陳,就沒有粟。軍事指揮員的成長有個過程,粟裕在解放戰爭有過具有眼光的建議,但也有過短視的時候. 比如華中與山東在戰略重點問題的爭議上,他在戰略設計上就很明顯地表現出不如陳毅。軍事指揮才能並不是單指能夠具體策劃戰役戰術行動,否則就不需要司令部分工了。主官的作用就是能夠將下屬的設想與謀略化為自己的決心,或者指導下屬將自己的設想化為具體的軍事計劃,這本身就是一種軍事指揮才能。試問如果黃橋打敗了,是陳毅擔責任還是粟裕擔責任?毫無疑問,勝敗的最大責任就在主官陳毅那裏!
現在有人貶低陳毅,抬高粟裕是對曆史的歪曲。實際上以粟裕的才能和資曆排在大將首位已經是破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