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的名字叫“虔誠”——《藏地孤旅》讀後感

(2008-10-04 09:43:24) 下一個
  盛夏的豔陽天, 我在加州“蒙特荷夢”的度假營地裏。遠離紅塵,暑氣被參天紅木篩去後,林子深處的濕地竟滲出森然寒意。我坐在紅木咖啡屋,一杯黑咖啡,一本好書,消磨一個午後。手裏的書,是盧軍寫的《藏地孤旅》。 
 說實話,讀《藏地孤旅》之前,我從來不怎麽看好遊記寫作。總固執地認為,一部堪稱完美的遊記,須有深厚的文學基礎,深奧的哲學功底,不僅需要廣博的曆史與地理知識,廣闊的人文情懷、遼闊的視野。更重要的,是對特定的時間中的特定地域的觀照與描述,對“這一個”的獨特性的了解與發掘,“一日看盡長安花”式的現代旅遊方式,隻提供浮光掠影,而難以形成人文的厚度與思想的深度。
    然而,這次閱讀經驗,改變了我的看法。我麵對擱在咖啡座上的《藏地孤旅》,封麵近於金色的橘黃(這種色調,喜愛西藏風物的人並不陌生)。黃色中,點綴著墨綠和藏紅,令我情不自禁翻開第一頁。   
   現代西藏的長卷徐徐展開——  一個孤獨者,身背行囊,行走在高原,腳印逶迤在雪白的雪域。他的文字也像他的腳印,清晰、簡單,不加修飾,隻以天空和大地極純粹的原色襯托著。難能可貴的是他真摯的心。一般意義上的旅遊,是為了看風景,而他的孤旅是朝聖。他此去,是為了探求天地間至純至高的真相與真理,他的名字叫村郎,不,他的名字叫虔誠。  
    讀到日喀則一章時,我已說服自己以平常心看待我心目中的聖地。那是九世班禪流落異鄉後時時回望的所在。不必尋找什麽,沿著村郎一句土得掉渣的“土黃色的日咯則”,便能進入曾經的輝煌壯麗,班禪藏在心中那滴淚,就是雪峰上的夕陽。  
     希望小學,簡陋的程度和我們想像的一樣。難得的是作者沒有擺出悲天憫人的姿態。他不玩弄文字,他隻癡迷於抵達本質。虔誠,他以這樣的心態體味西藏。一個背囊,一顆富於使命感的心靈。 
 最受震撼的是書中的攝影作品,我有理由相信,他的美學修養和美術基礎非同小可。無論取景還是著色,村郎全方位地展現獨特的視覺魔力。藏族女孩的純美笑臉,凝聚著藏地人文資源的精髓。這被紫外線強化的神情,不但沒有受到商業的汙染,也沒有摻雜別類宗教的痕跡。  
我自問,如果我去西藏,能不能像這次閱讀一般,獲得一次精神洗禮?感謝虔誠的村郎,他的孤旅給讀者所帶來的一切。無論為了忘卻還是為了記憶,西藏需要我們付出的總是虔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steveshaw63 回複 悄悄話 i would love to read it...
回複 悄悄話 餘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一書也很好。是日記體。但照片很普通。
您說的那本書在哪裏可以買到呢。

阿健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不知您是否讀過馬麗華的走過西藏。亦佳。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讀書讀得細致,讀必有益。謝謝曾寧好文字!
曾寧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R2的評論:
謝謝讚譽
HR2 回複 悄悄話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背囊,行走間,也各有各的途徑。樓主眼光獨到!
曾寧 回複 悄悄話 老開,我現在已經退出江湖,日後文章會少,難得姐姐還關心我的文字,我讓你失望了。還有烙鐵和馮,我總覺得欠了他們什麽。
開爾 回複 悄悄話 這篇讀後感深深感染了我。尤其是這一段:一個孤獨者,身背行囊,行走在高原,腳印逶迤在雪白的雪域。他的文字也像他的腳印,清晰、簡單,不加修飾,隻以天空和大地極純粹的原色襯托著。難能可貴的是他真摯的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