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Skype旋風

(2009-08-30 19:38:20) 下一個

Skype旋風

傳統電信運營公司受到一個具有風暴式推進的殺手級應用的挑戰,一個叫做Skype的軟件正在飛速的在全球受到人們的歡迎。2005年,它已經快速的成為收費VoIP軟件中的頭名,也是最受歡迎的VoIP軟件,隨著公司推出Skype out和Skype in服務後,曾使用Skypeout服務的全球用戶數目則已經超過100萬戶,Skype其他合作夥伴包括香港的和記環球電訊、PChome Online,累計語音通訊時間超過70億分鍾。這些都使得這家公司已經加速超越基本的語音業務被免費提供的層麵,其增值業務產生的收入已經逐步可以彌補日常的費用。

Skype是一間全球互聯網語音通訊公司,它的主要業務是使用P2P互聯網電話軟件在兩台計算機之間直接建立電話通信通道,而不需要通過一個中央服務器。這樣,用戶就可以毫無限製的免費同全球各地的Skype用戶通話。目前,Skype在全球擁有6000多萬名用戶,同時每天新增用戶人數達到16萬,Skype公司P2P軟件的下載次數累計達到了創紀錄的每月8000萬次。而且,這一切都是在沒有任何廣告宣傳的情況下取得的。Skype的不斷發展壯大,正加速著全球電信產業的變革。“如果你要向一大群人推廣你的軟件,它必須是非常簡單的,無需配置,並且能令人立刻感到滿意。”易觀國際顧問事業部分析師劉書文對本刊記者說,據易觀國際目前對Skype的監測數據顯示,其在中國的活躍用戶數量約在200萬戶。

Skype的服務主要分別為三個大類:Skype-to-Skype、Skype in、Skype out。可能大家覺得Skype-to-Skype沒有什麽大不了,免費的MSN和QQ也可以做到,甚至做的更好,如果這樣想,那就小看了這個軟件。除了用Skype直接於Skype用戶聊天以外,它還有一個電話號碼,別人隻要用固定電話、甚至是手機電話撥打這個號碼,你可以使用Skype與他聊天了,這項功能便是Skype in。當然,既然有人可以打入,自然你也可以打出去,隻要你使用Skype out即可。

Skype可以說是突破了一般網上聊天的框架,無論是網上直接聊天還是使用Skype接聽或者撥打電話到固定或者手機用戶都十分方便。此外,Skype更能讓用戶於其他Skype用戶做多人會議、檔案傳輸。

何以異軍突起?

早前Skype與和記通訊一起推廣其付費服務Skepe in和Skype out,令這個P2P同價網絡通話程式在香港開展付款服務。其實,早在8年前,已經有很多的InternetPhone程式,在那個時候,Icq已經內置IP語音功能了。但是,當時使用者並沒有覺得這種程式的語音品質有多好,所以,並沒有進一步的推廣。

Skype和這些軟件到底有什麽區別?使用了P2P真的對通話語音的可靠性和品質有決定性的差異嗎?我們看到現在大行其道的Skype有幾個因素是此前欠缺的。

“當年,正處於撥號上網和寬頻交替的年代,互聯網電話要有合理的效果,至少要有4.5byte/s左右的傳輸率,當年不少人還是在56Kmodem的時代,首先便要升級網絡。而且國外的寬頻服務比我們還要落後,價錢也昂貴很多,使用IP語音對他們來說沒有誘因。現在的寬頻普及率高於當年,價錢也在百元之下,VoIP自然水到渠成。”軟庫高誠行政總裁李燈場對本刊記者說。

另外,以往要使用VoIP,多數都要使用寬頻,即是要守住電腦或者VoIP電話前,當時無線電話的便利相比,VoIP電話或者軟件當時是給比下去的,用戶和廠商的注意力都會落在無線電話上。但是現在無線電話和PDA整合,一部PDA電話已經等於當年一部電腦的規格了,VoIP可以輕鬆的安裝在PDA上,用戶不用為通話在架設天線。而且現在WI-FI盛行,將這三個要素加在一起,表示用戶有可能隻帶一部PDA電話外出,便可以同時以GSM網路通話,和使用Skype打出打入。這種方便是以往VoIP軟件和專署VoIP電話難以比較的。

協助VoIP成功的另一因素,就是通訊協定和傳統PSTN網絡有更好的整合。現時有一個名為ENUM的IETF標準,方便一般電話號碼在VoIP中作為轉播。而另一個名為IAX的通訊協定也辦著開放源碼PBX的發展而出現。這個協定的好處是可以配合一般的網絡電話儀器,使用單一UDP作為通訊,並可解決現時公司普遍使用NAT的問題。對一般不夠IP使用、一線全公司分享的中小企業來說,未來開放源代碼PBX將有助於公司降低通話成本。

全球通訊巨頭封殺 skype都動了誰的奶酪

無論是出炒作的需要,還是事實本就如此,有關中國通信運營商購買美國Verso Technologies公司的有助於封殺Skype VoIP的軟件產品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該過濾軟件專門為封殺Skype網絡電話及其它P2P應用設計,功能看起來非常強大。該公司放出的風聲還言之鑿鑿已經在一城市進行測試,而這又剛好與不久前深圳突然封殺使用Skypeout的寬帶用戶時間很吻合。

不過,相對於國內外眾多媒體的報道,中國電信卻遮遮掩掩,在廣東媒體說封殺Skype是謠言,而在北方媒體卻稱確有其事。作為Skype在中國的合作方TOM.com則斥為國外媒體炒作。

Skype模式曾被稱為是“可以克隆比爾-蓋茨”的項目,主要是因為其顛覆了整個通信行業。既然Skype的角色被定位在“壞小子”,那麽其所有的動作,都自然會被運營商看作為“挑釁”,封殺的呼聲已經不是第一次響起了。早在七月,德國運營商沃達豐就公開表示將在2007年開始封殺類似Skype的VoIP的網絡電話。在美國,封殺之聲也是一直不斷,香港運營商甚至稱之為寄生蟲。

一個小小的網絡電話還在發展的初期,就已經引起了全球通信巨頭們的恐慌,看來這個“壞小子”自出娘胎,就秉承了作惡多端的遺傳基因,按理說,巨人會不屑於與一個比自己低很多的挑戰者比試,但是,現在Skype卻成了巨人們眼中容不下的一粒沙子,究竟Skype動了誰的奶酪?而Skype麵對巨人的壓迫,又能不能保住現有的奶酪?

運營商為什麽磨刀霍霍?

扼殺在萌芽之中,這是打敗敵人最好的招數。第一部電話誕生於1876年,已經有一百多年,而Skype出現隻有2年的時間,確實處於萌芽之中,大不了也隻是屬於繈褓階段而已,但是運營商想要扼殺這個bad boy,卻並不容易,基於互聯網的Skype傳播太快了,短短2年時間,似乎相當於運營商走了數十年。

無論是香港、還是台灣的運營商老總都把Skype歸為寄生蟲,“網絡電話與電信產業間,很像寄生蟲與宿主的關係”,雖然從網友的角度來說,寄生蟲的名稱有點過分,但是,這恰恰反映了Skype作為革命者所處的地位。

Skype基於互聯網,而互聯網大都由通信運營商支撐,如果沒有這些運營商投入數以千億美元來建設基礎網絡,Skype也自然無法流行起來了。Skype不用投入巨資建設基礎網絡,卻要通過低廉的話費蠶食了運營商最大部分的收入,然後無私奉獻給了用戶,這等於有匪徒拿槍搶了電信的錢拿出來分給用戶一樣。運營商當然萬分的不願意,萬般刁難其出有因。

據媒體報道,相對於普通國內長途電話,VOIP網絡電話的通話費用僅為傳統電信服務的10%,對於國際長途電話前者僅相當於後者的1/30—1/40。

在以前,由於國內與國外之間的支付、信息了解的不通暢,即使國外有最新的革命性產品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引入國內,而Skype這類基於互聯網的產品,幾乎是與國外同步出現,筆者早在Skype發布的當天就試用了其功能,並通過信用卡在國外購買Skypeout所需要的預付話費,甚至最近想通過ebay在國外購買Skype電話機。

自從去年以來,許多城市街頭都出現了非常便宜的“話吧”、“聊吧”,很多都是基於寬帶網絡電話技術而來。在任何一個國家,電信基礎業務都必須是由運營商提供,否則就會出現市場混亂,而這些“話吧”沒有相關的售後服務、前期基礎建設也不需要,就通過互聯網來提供運營商才能作的服務,並牟取高額的利潤,這就造成了運營商的收入下降,被削減的收入並沒有讓所有的民眾受益,卻大部分落入了私人非法運營商手中。

電信運營商對傳統技術投入巨資建設,他們對新技術的封殺,也是為了保障已投入的項目能夠收回投資,而如果運營商沒有足夠的利潤來源,那麽後續的服務、新的項目、新的技術也就很難普及到廣大用戶中。這點從商業準則上來說,運營商選擇封殺也是無奈之舉。

新一輪的博弈

VoIP技術不斷向前發展,電信運營商也自然會發展,新一輪的博弈已經無法避免。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998年福建福州馬尾區的陳錐、陳彥兩兄弟在自己的商店經營網絡電話(又稱IP電話),結果被電信局告發,並被推上法庭。該案經過多次審理,勝敗方不斷轉換角色,最終陳氏兄弟才得以勝訴告終。而在該案件以後,運營商對IP電話進行改良,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到了今天,IP電話已經成為日常所需的通訊產品,而現在的通信資費也已經下降了數倍之多。

任何一項新的技術出現,必然會挑戰固有的模式,相對於技術而言,封堵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很難獲得輿論的支持,因此,隻有順從新的技術,研製出新的辦法,才是破敵的最好辦法。

封殺Skype是運營商必須作的,因為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利潤被蠶食,選擇封殺是運營商應有的能力和必須選擇的方式,而無論目前的通信資費有多麽的不合理。不過,在封殺之後,運營商不是等這下一個敵人繼續挑戰自己,而應該是主動出擊,製定新的標準,讓新的技術在運營商的引導下標準化、規範化和市場化。

類似Skype的技術手段,運營商自己去布局,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Skype屬於寄生蟲,而如果這隻蟲子是由運營商自己培養的,那麽這隻寄生蟲帶來的是新業務增長的空間。所以在Skype被eBay收購時,筆者始終認為Skype最好的歸宿是沃達豐、西門子這類電信運營商。不過,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運營商不願意自己去經營VoIP,他們不敢在已經投資項目沒有收回成本前,去支持新的、具有革命性的項目,因為他們不願意新項目搶了老項目的飯碗,甚至攤薄了利潤。

Skype究竟想幹什麽?

現在看來,Skype不斷被封殺似乎無法避免,正如劫富濟貧的“俠盜羅賓漢”,雖然深得老百姓尊敬,但是卻永遠無法為主流社會、官方所接受,因為其義舉並非基於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像“富人”的標準如果沒有統一的界限,“誤殺”就在所難免了。

被逼上梁山的Skype,目前還不至於被作困獸鬥,其前途還是光明的。Skype CEO在被eBay收購後口出狂言:“以後打電話都是免費的,運營商們就乖乖地去做寬帶運營吧。”這雖然短期內看起來可能性很小,但是,未來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遠景。

現在市麵上已經出現了基於Skype的電話機,一部大約人民幣150-300元,通過USB與電腦連接,然後就與普通電話沒兩樣了,而在歐洲,已經有基於Skype的無線電話了,這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帶動了電話產業的發展。

筆者認為,Skype在寬帶上運營隻是蜻蜓點水,小試牛刀,很快,Skype就會成為移動運營商的寄生蟲。現在電腦不斷小型化,甚至一部手機大小的PDA已經具備小型電腦所需要的環境,在PDA等移動終端上安裝Skype,那樣Skype不就是移動電話了嗎?

最近幾年,無線上網方麵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例如WiFi、3G網絡、Wimax網絡等等,發展速度非常快,Skype CEO Niklas Zennstrom在上半年就宣布移動版的Skype將在年底問世。

一旦硬件商支持Skype,那麽Skype就勢不可擋了。Niklas Zennstrom說:“移動Skype(Skypemobile)的目標就是讓硬件製造商把Skype集成到雙模式(GPRS + WiFi)移動設備上,一旦這種攜帶設備開發出來的話。我們推測,無論哪個製造商都會首先采用Skype ,將SkypeMobile應用到他們的移動平台上。”

通俗地講,如果你和朋友的智能手機都支持Skype的話,兩者之間的通訊就是PC-PC,通話將隻需要支付網絡費(如GPRS無線包月),其他的就完全免費了,那麽,你每月隻需要移動網絡包月費用,就可以實現撥打、接聽電話完全免費,而這一天不用等很久。

eBay以幾十億美金購買Skype,不可能隻看到眼前,惠特曼看到更遠,以今天賭明天,如何繞過運營商的打擊,尋求突破口將成為成功的關鍵。

Skype讓很多人頭疼,但是卻讓用戶得到了實際的好處,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Bad Boy來打破常規。而從運營商的角度來看,Skype的發展體現了科技的發展速度,一項新的技術,肯定會觸動多方的利益,這其中平衡的藝術,需要有大智慧的人來演繹。

Skype模式的真諦在於不與人爭

     Skype模式的成功讓全世界的電話公司如臨大敵,千方百計要把Skype掃地出門。有趣的是,Skype其實多次表明他們根本不想成為一家電話公司,這家公司的指導思想壓根不是“成為全球電信前十強”,而是因為相信“所有的語音通話都會免費,也應該免費”這件事,嚴格奉行“好的使用者經驗才是衡量Skype成功與否的判準”這個宛若宗教般的信念。這或許也說明了,雖然全世界有那麽多的VoIP軟件與點對點技術,但至今沒有人能企及Skype的成就;即使到被並購的那一天為止,Skype隻是一家不到100人的小公司。但Skype不隻強調研發,他們重視使用者需求,重視服務,重視產品規格,重視市場營銷,即使公司還小,仍堅持在這些地方麵麵俱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短短時間內積累6000萬名用戶,並且用超過40億美元的價碼把自己賣給eBay,Skype已經成為一種傳奇。但有趣的是,Skype的成功並不在於“善於競爭”,它其實沒想過要跟電話公司競爭,因為所謂跟電話公司“競爭”這件事,意味著要跟對方在商場上分出一個勝負來。Skype沒有任何一份宣傳資料,是在指名道姓跟某某運營商搶客戶,也好像沒有要跟某某運營商爭個你死我活(反倒是某些運營商好像想跟Skype爭個你死我活)。當Skype一開始在自己網站上宣傳自己的軟件時,沒有太多花花綠綠的噱頭,用的台詞是“Hi,我們是Skype,我們有些好東西想跟你分享”這種再白話不過的樸素方式。說實話,像我這樣的人,是什麽廣告詞都很難相信的了,但衝著這句話卻馬上下載了軟件。這真是市場營銷的最高境界。

  用一句中國古話來形容,Skype之所以讓電話公司提心吊膽,不是因為“競爭”,而是因為“不爭”。用一句商學院的現代詞匯來說,Skype做的事其實是“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唯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Skype沒在通信費率上跟電話公司競爭攪和,它的技術是端點對端點的網絡語音通信,電話公司熟悉的遊戲規則卻是話務量、規模經濟、網絡接入與落地權那套,壓根也沒辦法爭起,又怎麽能爭呢?

  所以,當我有機會跟Skype的人接觸,其實他們都挺有趣的,當談論起電話公司對他們的顧忌與猜疑,他們會習慣性地搬出那套經典的台詞,“嗯,你知道的,可是講電話要花錢,真的已經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了,不是嗎?”語氣跟神情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年輕小夥子對家裏的老人那種無奈又無所謂的態度。當談起通信的未來可能性,他們興奮得好像充滿想像力的大學生:下個版本的Skype將支持視頻通信,各種Skype硬件的發展將讓Skype走入非電腦一族。最讓人引頸期盼的,還是Skype如何成為移動裝置以及與包括WiMAX在內的新興無線網絡標準結合的可能性。我最佩服的,其實還是Skype的“專注”:不管軟件版本跟搭配的硬件會如何演進,“寧願慢一點,也要堅持給用戶最好的使用經驗”。

  無論如何,Skype的成功也引發其他連帶效應。在美國矽穀的朋友告訴我,最近搞VoIP的新創公司又熱起來了,創投業者積極想要找到下一個可能是Skype的小公司布局,原本做得不怎麽樣的軟件跟硬件公司突然之間都待價而沽起來。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大錯特錯,這就好像蘋果電腦因為iPod而鹹魚翻身,突然之間每家公司就在談論所謂的“蘋果模式”,仿佛隻要東剪西貼一些蘋果的策略跟商務模式,就可以一夕之間擁有史提夫·喬布斯的天才與個性——錯了,企業其實是有各自的個性、能力與秉氣的,這是硬抄不來的。

  至於企業的“機運”這回事——隻有盡其在我,但求無愧我心,這是強求也強求不來的。最高明的企業其實都隻是順勢,硬要造勢的企業其實不見得高明。這檔事,或許也可以去問問Skype兩位曾經因為前一家公司Kazza而亡命天涯的創辦人,不管過去的失敗或現在的成功,他們都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的,我們都該學習Skype的這種精神,而不隻是羨慕他們的物質成就,這才是Skype模式的真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