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是怎樣導演9次金融危機的
選自《毀滅與顛覆》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榮躍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平均4年一次的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相關股市、匯市、債市、房市的崩潰,之所以稱為黑天鵝事件,因為對於遭遇金融危機打擊的國家而言,金融危機屬幾十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而且金融危機引發的資產泡沫破滅、貨幣大幅貶值及經濟嚴重衰退、長期蕭條,可以給一國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比如亞洲金融危機導致馬來西亞經濟倒退20年,日本泡沫破滅導致日本經濟停滯20年。史無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引發2009年全球經濟出現二戰以來第一次負增長。因此,金融危機與其引發的經濟危機都屬於黑天鵝事件。
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與周期性經濟危機的作用機理不同,影響範圍不同,幹預方法不同,導致傳統經濟學金融學理論的失效。最典型的是,央行大幅降低利率注入流動性這一反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利器,在對付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時,很可能掉入“流動性陷阱”。
4。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的幕後之手
金融危機,作為繁榮與崩潰交替的特殊現象,對於大多數國家屬於幾十年一遇的事件,屬於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幾年一遇的周期性、區域性經濟危機影響有限,可以稱為白天鵝事件,但是,此次與全球金融危機相伴的全球經濟衰退,是二戰以來頭一次,影響巨大,應視為黑天鵝事件。
為什麽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到1971年之前,全球沒有出現過金融危機,而在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之後,全球平均每四年就要爆發一次金融危機?斯坦福大學著名教授麥金龍稱這個異常鮮明的對比是“最值得經濟學深入研究的重大曆史之謎”。
中國經濟學家向鬆祚的研究發現,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以來,迄今為止共出現9次國際金融危機:石油危機(1974-1975):拉美債務危機(1979-1982),美國金融危機(1985-1987),日本金融危機(1990-1992),歐洲匯率機製危機(1992-1993),墨西哥金融危機(1994-1995);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1997-1998),互聯網泡沫破滅(2000-2002),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2007至今)。值得注意的是,這9次國際金融危機有三個共同特點:大多數危機都是出現在美元強弱周期轉換的拐點;這一拐點又總是源於美國財政貨幣政策或區域性外交策略的重大變動;危機前後總伴隨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以來,作為“全球央行”的美聯儲通過持續降息周期與持續升息周期的輪回,形成三次弱勢美元周期(1971-1979年、1986-1995年、2002-2008年7月)與三次強勢美元周期(1980-1985年、1996-2001年、2008年7月至今)的輪回。其中前兩次弱勢美元周期與強勢美元周期輪回,成功地引導了國際熱錢大量從美國流入新興市場與從新興市場大量回流美國的輪回,與之對應的是,成熟市場泡沫破滅、新興市場泡沫放大,與新興市場泡沫破滅、成熟市場泡沫放大的輪回,從而分別完成南美洲、日本、墨西哥、亞洲、俄羅斯資產泡沫的放大、破滅,兩次美國房地產、股市泡沫的放大、破滅。
2002-2008年7月的弱勢美元周期,以及2008年7月至今的強勢美元周期的輪回,終結了20世紀後30年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此起彼伏地輪番繁榮(輪番崩潰)的輪回,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國際金融市場全麵繁榮與全麵崩潰的輪回。而這又與雷曼申請破產保護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全球流動性過剩瞬間變成全球流動性枯竭相關,再加上2008年7月開始的強勢美元周期,又導致大量投機資金從國際金融市場平倉離場回流美國,與此同時日元兌美元創13年新高同樣導致大量日元套利盤從國際金融市場大撤退,三者共同導致2008年10月的國際金融市場全麵崩潰。
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導致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由區域性危機升級為全球性危機。
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導致全球經濟金融在互相牽製狀態下的脆弱性,盡管全球化降低了波動性,隨著金融機構合並為更少的超大機構,銀行業集中,減少了金融危機的發生,製造了穩定的假象,與此同時,也使金融危機一旦爆發更具全球性,從而“創造”了毀滅性黑天鵝事件。
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所發生的金融危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其他國家,從而引起國際範圍內甚至全球範圍內金融危機爆發。作為毀滅性黑天鵝事件的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危機,發生概率大大提高。毀滅性黑天鵝事件的特點在於,可能影響到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國際金融市場所有領域。
綜上所述,美國可以通過政策變化操縱美元強弱周期,引爆金融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講,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有可能被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