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龔方雄言論顯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2009-08-26 12:43:35) 下一個
龔方雄言論顯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點評:

1,政府首批刺激進入股市和房地產,正落入外資囊中時,就開始了吆喝第二批政府刺激。
2,既然流動性已經過剩,通脹已經形成,還看好中國股市至少到今年年底,為何還在今年3月就要吆喝第二批政府刺激?自相矛盾。
3,由政府發行貨幣,通過股市和房地產進入外資口袋;把通脹和綁架實體經濟的房地產泡沫留給中國;然後人民幣被迫貶值,同時由於流動性緊縮造成房地產價格低迷。
4,2008年9月份之前,中國央行一路加息,流動性緊縮的理論基礎何在?

1,博鼇盛夏 流動性危言 時間:2009年08月19日

2,美國貨幣擴張推動資金進入A股 時間:2009年03月23日

3,有必要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 時間:2009年03月12日

博鼇盛夏 流動性危言

2009年08月19日

  新晉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副主席龔方雄是首次參加博鼇房地產論壇,但他卻是整個論壇當中最為活躍的人物之一。8月13日上午,他與樊綱、施永青進行了一場討論,當日晚間他又參與了精英對話,而8月14日,他發表了演講並主持了本次論壇的第三場精英對話。隨後,他成為理事博鼇沙龍的座上賓。


  龔方雄由經濟學家向投資銀行家的身份轉變也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國將麵臨著更為瘋狂的流動性過剩的局麵。事實上,類似於龔方雄、蔡洪平這樣的投資銀行家積極參加博鼇房地產論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恰恰意味著境外投行們在金融局勢穩定之後,將自己的目光重新調整至中國市場。


  貨幣政策


  2008年,在金融危機最為喧囂的時刻,還是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的龔方雄率先說中國的貨幣政策即將轉型,但當時的龔方雄並未意識到,正是因為貨幣政策的轉型,中國迅速從流動性危機走向了流動性過剩。


  這是一場讓中國地產界所有人都開始熟知“流動性”這一專業金融名詞的過程。洶湧的貨幣浪潮迅速席卷整個中國,並且被認為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迅速從低穀走出的原因。


  大多數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人士意識到,洶湧的“流動性”意味著什麽,在實體經濟缺乏足夠的支撐的情形之下,流動性意味著資產價格膨脹和通貨膨脹的預期。而隨之而來的,則可能是貨幣政策的調整。


  2008年,從緊的貨幣政策仍讓所有開發商心有餘悸。可是身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樊綱在麵對來自全國各地的600位地產商的時候,直言自己將不講貨幣政策。


  但這是所有開發商都關注的問題,他們想知道最為直接的答案:貨幣政策會不會調整?對於剛剛從生死線上走回來的開發商而言,寬鬆的貨幣政策,即便是“偉哥”,他們也是樂於接受的。


  樊綱僅僅是問台下的地產商們“你們覺得政策應不應該變?”,言外之意則是,貨幣政策調整似乎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但龔方雄和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則讓大多數在場的開發商獲得了另一顆“定心丸”。他們的邏輯是,當2009年上半年的4萬億政策和信貸狂潮湧向市場的時候,貨幣政策的刹車需要足夠的緩衝。


  這意味著,政府並不可能快速壓縮投資規模,政府的貨幣政策必須保證4萬億投資有足夠的後繼投資支持,否則,4萬億投資將麵臨爛尾的危險。


  於是,貨幣政策微調,但絕不會有類似於2008年的巨幅調整,似乎成為開發商心中最後的答案。這種答案是他們心中最優的選擇,他們顯然不希望更為充裕的流動性將整個市場帶入癲狂之中,而後在政策不得已的調控當中迅速跌落低穀。下半年穩定的市場和穩定的貨幣政策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局麵。


  湧動的流動性


  但中央可能出現的貨幣政策的微調並不意味著2009年下半年中國的流動性局麵將麵臨著穩定的局麵。事實上,境外資本乃至民間投資都極有可取代國有銀行成為繼續鼓脹流動性的推手。


  龔方雄在8月13日晚間的對話中直言,2009年剩下的時間當中,民間投資將取代政府投資。而瑞士銀行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蔡洪平則對在場的開發商說,2009年,100億美元規模的IPO資金正等待著開發商。


  如此的信息或許預示著,2009年下半年的投資主力將不再是政府,而是民間和境外資本。


  這比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的風險更為可怕。境外資本在境外金融行業調整基本到位的時候,他們的第一選擇也許是中國,而民間資本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在政府投資拉動的作用下開始集中湧向房地產行業的時候,整個市場將麵臨怎樣的調整?


  幾乎所有人都已忘記,2007年中國的流動性泡沫並非來自政府投資,而是來自境外資本和民間投資。


  角度不同的是,樊綱站在政府政策執行角度來解讀政策可能的走向,而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則是將政府作為市場主體放入經濟規律當中進行考察。也就是說,鍾偉考量的是政策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鍾偉和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做出了3年之內房地產市場必有調整的論斷。也許他們的理解角度在於,政府可以通過投資拉動等一係列措施挽救市場,但不可改變市場被扭轉之後將產生的後果。


  這種後果的危險在於,政府投資拉動帶來的種種效應使得政府投資非但不可能減速,而且將境外資本和民間資金同時帶入,這些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並在行業之中製造流動性泡沫。


  因而鍾偉會認為,未來三年,將是房地產投機的溫床,但這必然伴隨著更大的調整。


美國貨幣擴張推動資金進入A股

2009年03月23日

據中國證券報3月23日報道,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師龔方雄3月20日在深圳2009鬆禾資本春季論壇上表示,美國施行數量化貨幣寬鬆政策後,資金會尋找其他相應市場進行投資,預計A股市場將是其重要的投資目標市場。3月18日美聯儲宣布施行數量化寬鬆政策,買入3000億美元國債等,此舉導致美元匯率下挫,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回升。龔方雄表示,這一政策未必會導致美國經濟滯脹。大宗商品雖出現上漲,但如果沒有消費支撐,上漲不具備可持續性。而基於對中國經濟的樂觀判斷,全球基金經理都在秘密加倉中國。

他認為,由於刺激政策釋放的流動性直接進入經濟體係,中國經濟才會領先全球、開始複蘇,但要保八,還要繼續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提高內需消費比重。

龔方雄指出,中國股市之所以最近走好,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按環比計算已經見底,基本麵見底和流動性改善兩個因素帶動這一波市場反彈。他表示,國際熱錢會否進入中國,進而未來在中國造成資產泡沫,尚難下結論,但中國資產表現肯定會比其他國家好。如果今年二、三季度經濟複蘇趨勢更加明顯,基本層麵會帶來股市上升,相關利好行業包括地產、內需消費和金融業。


龔方雄:有必要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

2009年03月12日

“中國內地還有兩次降息機會,每次大約27個基點。”


根據中國披露的最新宏觀經濟數據,CPI與PPI已經雙雙出現下降,而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另一方麵,中國的貸款增長仍在繼續。究竟中國的經濟刺激方案能否奏效,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龔方雄3月12日在香港表示,中國的CPI在年內幾乎不可能進入正區間,他同時認為,中國的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難以支持GDP增長8%的目標;他認為,政府還需要再推新一輪的經濟刺激方案。


以下是他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及香港主要媒體采訪的內容。


記者:你怎麽解讀中國剛剛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


龔方雄: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們對中國的形勢仍然很有信心。不過全球市場的環境實在太差,所以對中國會有影響。中國出口的數據有所下降,不過沒有出現最差的情況。但是今年出口會持續疲弱,因此政府應進一步關注消費領域,刺激內需。我覺得除了長期的經濟刺激方案,政府也有必要采取短期見效的措施,加快社保政策改革,增加國民的安全感等,都可以刺激消費意願。


我對中國的消費增長表示驚訝,中國名義零售增長率達到15%,考慮到通縮,實際增長更高。一些汽車廠商告訴我,在降價之後,有的車型已經一銷而空;在深圳,又出現排隊買房的情況。這現象在眾多海外投資者看來不可思議,為什麽中國人在這個時候仍然會買房買車。


但是中國的消費仍然隻占GDP的38%左右,比起發達國家的70%遠遠不如,甚至比印度的55%都要低得多,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性變革。


記者:失業率有上升趨勢,你覺得會不會給中國帶來一些壓力?


龔方雄:中國的失業率盡管較高,但是與上世紀90年代的結構已完全不同,當時是大批城鎮人口失業,現在主體是農民工失業。但農民工失業後可以返回農村,而且隨著政府對農民補貼的增加,並沒有引發社會問題;而在城市,大部分國企及銀行均沒有裁員,因此形勢與過去完全不同。


記者:CPI與PPI的下降,是否意味著中國有通縮的危機?你怎麽解讀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龔方雄: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其實已經進入通縮區間。現在的問題關鍵在於,政府能否成功阻止人們進一步的通縮預期。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可以從房地產的例子來看。近期中國房地產在價格下降的情況下,成交量出現了上升,特別是深圳這個具全國指標性的市場,交易量已達到2006年底的高位。二手房的交易在2月份已超300套/天,房價也從底部回升了近10%~15%。


這在全球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一般其他市場上均是買漲不買跌,唯有中國出現了房價下跌但成交上升的情況。這說明消費者預期房價在今年會“前低後高”,為此,政府有必要保持人們的這種預期,防止他們向通縮預期轉變。要知道,內地住房的存貨量很高,以目前的成交量計算,需要20個月時間才能消化——這次“金融海嘯”源頭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其房屋的存貨也隻要13個月消化。


記者:你怎麽看中國的刺激經濟方案,大家都很關注,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能否奏效?


龔方雄:以目前全球衰退的形勢來看,4萬億元的方案未必能保持中國經濟增長8%,我們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約7.2%。這個水平就市場整體而言,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增長了。


至於刺激方案,從最終的需求來看,應該依靠內需而不是出口來拉動經濟,目前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是從供給方向實施,不是從最終消費領域著手。例如基建項目,無非是把未來十年的項目在近兩三年完成。所以中國還要進一步刺激內需,房地產行業得先穩定,成交量要上升,否則不容易成功。我覺得中國有必要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


記者:你怎麽看中國的貨幣M2增長水平達到20.5%,未來會不會有所限製?


龔方雄:不會。現在對貸款成長定位是對的,需要進行恢複性的成長,避免經濟過度下滑,所以未來貸款增長仍會保持較高水平。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固定資產投資過去一直占GDP的40%以上,約13萬億元的水平;而過去這些投資隻有20%左右是靠銀行貸款,有20%來自地下錢莊及民間集資,另有60%是靠企業自有資金。現在企業自有資金緊張,地下錢莊也出現緊縮,所以大部分仍要靠銀行貸款。


大家要看到中國的貸款結構已經發生變化,未來銀行貸款即使增加至6萬億~7萬億元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記者:中央今年新增貸款目標為5萬億元,迄今為止已用了近一半,你怎麽看這個現象,下半年會不會放慢?


龔方雄:下半年貸款增長肯定會變慢。但是周小川行長昨天說了,這個5萬億元是下限,所以我認為全年6萬億~7萬億元的貸款增長是可以做到的。第一個月1.6萬億元,二月份約1萬億元,三月份估計也是1萬億元左右,這樣第一季度就已經近4萬億元了,所以今年貸款規模會很大。


記者:你覺得內地還會降息嗎?


龔方雄:中國內地還有兩次降息機會,每次大約27個基點。過去我們預計會有四次,但是在2月我們進行了調整。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給企業減壓,目前中國企業最大的負擔是資金成本,降稅不如降息來得直接。目前內地貸款利率約為5.5%,加上通縮2%左右,實際貸款利率高達7%,仍然是挺高的。


記者:你預計今年中國股市表現如何,會不會成為全球最先反彈的市場?


龔方雄:現在重倉中國基本上是全球基金經理的共識,全球都看好中國。大家明白了,經濟刺激計劃要有效,隻有在中國才能最先體現出來,這也是我一直跟全球基金經理們強調的:中國將會跑贏全球市場。


現在我們也看到了,最近全球市場都在創新低,但是香港的H股一直在6600點之上,比去年的最低位5000多點高了30%;近期香港一個主要藍籌股一天跌掉24%,美股跌了300點,但H股卻沒怎麽跌,反而還在漲。


現在的問題是,你要重倉中國,該怎麽買?你買投資類的已經跑贏了,擁有與建材相關的已經跑贏了大市。但內需還沒有跑贏,所以重倉中國要買消費類股。具體來看,內地的耐用品行業,過去它們是30倍的PE,現在隻有12倍了,未來有重大發展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