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資源枯竭 中國再有32城市陷困境

(2009-08-10 08:53:13) 下一個

資源枯竭 中國再有32城市陷困境

日前,國務院確定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這些城市曾經是“煤城”“銅城”等富含礦的城市,因無度開發礦山,而逐漸枯竭,經濟陷入困境,並麵臨一係列嚴重的社會問題。據悉,中國二十世紀中期建設的國有礦山,有2/3已進入“老年期”,造成300萬職工下崗。

據新華網3月5日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5日介紹,國務院日前確定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9個地級市包括山東省棗莊市、湖北省黃石市、安徽省淮北市等,17個縣級市包括貴州省銅仁地區萬山特區、甘肅省玉門市、湖北省潛江市等,6個市轄區包括遼寧省葫蘆島市楊家杖子開發區等。

去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共12個,包括阜新、伊春、遼源、白山、盤錦、石嘴山、白銀、個舊(縣級市)、焦作、萍鄉、大冶(縣級市)、大興安嶺。

曾以“銅城”著稱的甘肅省白銀市,去年3月被國家正式確定為全國首批典型資源枯竭轉型城市。白銀市曾因礦得名,因企建市,因銅而輝煌。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白銀主體礦山進入開采後期,銅資源大幅減少,有色金屬工業陷入困境。

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遼寧省阜新市,是一九四九年後建立的最早煤電之城。一九五四年,阜新建成的海州露天礦曾是亞洲最大的,也是亞洲第一座機械化、電氣化露天煤礦。

但經過近五十年開采,阜新礦產資源日漸枯竭。2005年,海州露天礦因資源枯竭關閉,成為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廢棄規則矩形人工礦坑。海州礦破產後,嚴重的失業問題給當地造成巨大壓力。

去年10月,阜新市市長潘利國說:“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已有一百多年的煤炭開采曆史。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煤炭資源的逐漸枯竭,阜新麵臨著一係列的經濟社會問題。”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中國共有資源型城市118個,約占全國城市數量的18%,總人口1.54億人。目前,中國二十世紀中期建設的國有礦山,有2/3已進入“老年期”,440座礦山即將閉坑,390座礦城中有50座城市資源衰竭,300萬下崗職工、1000萬職工家屬的生活受到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