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家鄉參加各種應酬使我想了很多:其實中西方是一樣的,中國表麵虛偽的東西太多,西方反而實在,實在也就直接暴露了人性的醜陋。故人們的友情親情固然重要,離開了這些情誼也要能過得好,人才能真正成熟獨立。實際上自己過得好最重要,因為你影響不了別人的思想和行為,而個人的能力相對於社會大眾則太渺小。
各種應酬的歡鬧結束後立刻感到孤獨,因我對現在的他們其實很陌生。但我仍願積極看待,這就是生活態度的區別。環境使然,在國外的唯一中學同學還是跟我一樣沒變。為何不寬容和理解他們的無奈呢?其實每個人都很善良,隻是環境和經曆讓他們不再相信真善美。而放棄了追求美好則注定空虛一生。絕大多數的人在離開校門走上社會工作幾年後,比如 30 歲左右,生命就實際上已經終止了,因為再也沒有新思想,新經曆,新活力的注入和學習了。很多人的一生就像中國經濟一樣注定在低水平不斷重複。
學生時代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可悲的是大家都不在意了。從這個角度講,還是國外好,我很高興保持了單純和對生活的向往。象我這樣大體脫離世俗( Secular )工作,物質生活簡單而追求精神滿足和愛好興趣的人在西方並不鮮見。這並不是脫離現實,隻是現實與所追求的截然不同。過去自由自在的兩年時間是迄今最好的,閱曆經驗思考都大大豐富了有了飛躍。
怎麽看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是德才兼備者!杜仕途不第仍心懷天下,李其實名利心很強無奈之餘才浪跡山水。孟則畢生寄情田園。我雖不才但願走杜孟路線。不求人也不想讓人 求己,不管人也不想讓人管己。厭惡名利場,熱衷自由仙。我這種人幹啥?隻能股市妙手空空了。原來股市是思想直接變財富的地方!生活其實很簡單,快樂其實很容易,投資是最終極的遊戲,朋友是最真摯的感情。除親情友情外,最重要的就是信仰了。
中國曆史上一直是傳統的農業國家,過去十五年才開始了初步的工業化。人均資源的貧乏和生產力的落後造就人們與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競爭殘酷,表現為人們略經世事後都變得極端現實。人心越來越浮躁,情感越來越粗糙,道德越來越動搖,信仰越來越蒼白。待人熱情就有了引以為傲的成分,被接待者不一定要給予他們什麽,但一定得是讓他們引以為榮的。
梁漱溟老爺子有一段話:人這一生總要解決三個關係,而且順序是不能錯的。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然後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關係。結廬在人境,全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生活質量和精神富足的優良體現。生活中重要的是要有主動選擇的可能性。比如在新西蘭遇到那麽多各國青少年剛高中或大學畢業就靠自己的雙手到世界各地窮快活轉悠幾年,我不過在做 20 年前想做的事。中國提供的精神選擇和現時選擇基本唯一,一方麵源於人均資源匱乏的物質生活壓力,另一方麵緣於思想桎梏。
在這個世界上,誰順誰逆,是說不清的一件事,往往沒有定數。然而,人缺什麽都不能缺兩樣東西:堅持對別人和自己的愛。
繞著地球玩了大半圈,發覺其實世上好玩的不在景點,而隻有好玩的人。實際上,世上所有的物都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我們怎麽感受這個世界,全在於我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以及怎樣彼此相待。
我想起在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見到過的對聯:
這些都要有足夠的自信,冷靜和從容才能與俗世大流的看法和思想對抗。有了這些,才能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有了這些精神財富,乃能真正立德齊千古,藏書教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