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膏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當對別人的恩惠變成要對方服從的理由時,恩惠也就不叫恩惠;當對別人的功績變成要挾對方的資本時,功績也就變成別人的絆腳石。人的很多不平衡,多是經常自怨自艾的,覺得自己做得太多,得到太少。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如果把自己對別人做的一切,都當作買賣要賺取利潤,買賣賠了,不是活該嗎?
一個月圓的夜,小偷光顧一個寺廟,和尚發現了虛掩的門,故意退出去,等待小偷出來,看到小偷時,和尚脫下了自己的袈裟對小偷說:“謝謝你來看我,我沒有東西可以送給你,就把這件袈裟送給你,一路走好。”看著小偷遠去的背景,和尚對著他的背景說:“希望這一輪明月能照亮你的心靈。”故意的大意就是這樣的!
謝謝傷害我的人,是你們磨練了我的心智;謝謝幫助我的人,是你們幫助我解決了困難;謝謝欺騙我的人,是你們讓我變得心胸寬廣;謝謝愛我的人,是你們讓我感到幸福;謝謝。。。。。。是你們組成了我的七彩人生!
謝謝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不管他是傷害我還是幫助了我,懷著感恩的心麵對人生所有的風風雨雨。。。。。。。
老子 《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現代白話文為:
“天下都以為美就是美,這就不好了;都以為善就是善,這就不善了。有無僅僅是表征生的,難易僅僅是表征成的,長短僅僅是表征形的,高下僅僅是表征傾的,音聲僅僅是表征和的,前後僅僅是表征隨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聖人無為,不言,萬物都是作而沒有初始,生發而不占有,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為不自居所以不會有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