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內參中對殲八係列戰機的反思
殲八與殲六是"叔伯兄弟",與中國空軍的淵源至今都在40年以上:殲六1964年正式服役,殲八1965年正式立項研製。今天,殲六已經整建製退役,而殲八仍在中國空軍服役並繼續改進中。在同時代(第二代)國外戰機已經或正在大批退役,21世紀戰機(第四代)已經服役的世界軍事大形勢下,這款我國自行設計自20世紀70年代的飛機,能否適應現代作戰環境?還有沒有繼續挖掘的性能潛力和價值?在殲八研製生產、裝備服役的漫長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教訓,可供我未來戰機發展借鑒和汲取?在周邊軍事環境惡劣、中國新軍事變革加速、全麵關注國防的今天,思考這些問題並非是無益的。但筆者並非專業人士,所論未必精準正確,所能做到的,隻是盡量客觀地陳述一孔之見,在國內外眾說紛紜的喧嚷中湊一下"熱鬧" 而已,如能拋磚引玉,則屬望外之喜。
一、殲八的曆史
(一)殲八誕生的世界背景。殲八戰機是冷戰年代蘇聯空軍防衛作戰思想的中國產物。"冷戰"--人類曆史上這種前所未有的戰爭形式,其實是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在"核冬天"同歸於盡的巨大陰影中,一種彼此恐懼又不甘屈服的無奈選擇。核武器是軍事史上迄今為止唯一可以顛覆"手段服從目的"的傳統戰爭學說的畸形武器,由這種畸形武器直接導致畸形的戰爭狀態,由此又深刻而久遠地影響了許多國家的軍事學說和軍備發展思路。中國雖然於冷戰的後半期退出美蘇兩大陣營的集團對峙,但由於此時世界已經從政治和軍事上被一分為二,中國無力撐起單獨一極,反而麵臨兩麵夾擊的戰略處境,故中國軍事思想無法置身"冷戰"局外而自成一統。在世界各大國為應付冷戰年代現實軍事威脅而研製新一代武器裝備時,中國也參照其他大國的做法,針對自己的情況,開始了包括殲八在內的一係列新型主戰裝備的研製。
美國於1945年8月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本意就是一箭雙雕,殺雞儆猴,警告斯大林不要試圖與美國爭奪二戰戰利品和對世界的領導權。由於核武器的毀滅性威力在促使頑固的日本人簽署投降書方麵直接的心理作用,運載這種武器的遠程重型轟炸機因此也被稱為"戰略轟炸機",這一稱呼延續至今。日本長崎和廣島的廢墟,讓政治家們和軍事家們,隻需要進行簡單的算術就知道需要多少架戰略轟炸機和核彈,可以得到勝利;而如果要使國家免於核武器打擊,隻要能夠將敵方遠程轟炸機攔截在國境之外即可。正像一則笑話所說的那樣,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蘇聯於1947年也試驗成功了原子彈。美國一改最初的傲慢,驚慌失措起來。無情戰爭的惡本能,在你死我活極端對立的意識形態發酵下,先是政治家和軍人,繼爾是整個國家及其國際追隨者,然後是整個世界,迅速而不能自已地逼近瘋狂。於是,匍匐在二戰的硝煙裏沒有片刻的喘息,美蘇及其所屬的北約和華約集團,就展開了最初的軍備競賽:戰略轟炸機、核彈以及用於護航和攔截的殲擊機群。
隨著20世紀60年代超音速戰機在蘇聯率先問世,雙方同時想到以最快的速度,將從高空入侵的敵方戰略轟炸機攔截在領空之外。專職的截擊機應運而生:蘇聯是蘇-9、蘇-11、蘇-15;美國是F-102、F-103、F-106。
整個冷戰年代,雙方總體軍事對峙的形勢是:地麵上--主要是歐洲方向,蘇軍呈進攻態勢--蘇軍的坦克是北約坦克數量的3倍;而在空中,北約則呈進攻態勢。(據不久前解密的資料,蘇聯曾經有用189顆核彈蕩平歐洲,然後以裝甲集團橫掃北約的計劃;當然美國和北約也有從空中將蘇聯全部變成灰燼的打算。)以美、蘇兩國的空中態勢論,美國以美、日、韓、澳聯盟為支撐,利用設在這些國家的空軍基地和6艘左右的重型航母,從東邊伸出一隻巨大的拳頭,同時,歐洲各國也落滿了美製戰略轟炸機;此外,美國還可以從自己的本土直接出擊。相比之下,隻有從北極越過加拿大攻擊美國一條路線。
由於誰都無法跳出"相互確保摧毀" 的核魔咒,雙方的轟炸機群始終沒有飛臨對方的頭頂,倒是美國憑借領先的航空優勢,率先研製出U-2戰略偵察機。這種飛機依仗高空高速,在蘇聯和華約國家上空如入無人之境。
雙方基本軍事平衡的脆弱平靜,就此被打破。
總體態勢的不利和現實威脅的逼近,讓蘇聯自然而然地被置於空中防守的地位。蘇聯雖研製出薩姆-1高空地空導彈,但笨重的係統,低下的機動能力相對於廣袤的國土和行蹤不定的美戰略偵察機,實在力不從心。研製高空、高速,具有大區域麵防空能力截擊機的緊迫性,進一步加強。
對空軍使用有著獨特體會和見解的美國及西方軍政首腦們,巧妙地、無聲無形地占據了空中進攻的態勢,迫使蘇聯空中軍備發展思路,沿著違背空軍特性的方向走下去。
20世紀50年代末期,由於朝鮮戰爭的"加熱",冷戰迅速升溫。美國已經感覺出空中進攻性軍事大戰略布局帶來的巨大好處:蘇聯以戰略轟炸機為主發起空中進攻的威脅已不足為慮。加之超音速技術的普及,殲擊機已可承擔必要情況下的攔截任務,於是專職截擊機的發展被立即叫停,多用途戰機的研製成為空軍裝備的主要考慮,在兼顧速度的同時,突防、壓製,成為主要的戰術指標。F-111就是這個時期美國空中作戰思想的產物。
F-111曾經是20世紀七十年代速度最快、航程最遠、載彈量最大、突防能力最強的戰鬥轟炸機。當時盛行於西方的主流戰略,是以核攻擊對付蘇聯的大規模核打擊,無論是戰略級還是戰術級。所以美國空軍戰略司令部,將大部分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到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建設上,著名的B-52就是這時誕生的。美空軍戰術司令部不甘示弱,也提出了一種雙座、全天候、短距起降、最大速度M2.5、外掛4.5噸常規彈藥以及內部彈倉可掛454公斤核彈,名為"試驗性戰術戰鬥機"(TFX)的項目。
正好美國海軍此時也在探索一種配備遠程雷達和遠程空空導彈的大型超音速截擊機,用於保護航母編隊免遭蘇聯遠程轟炸機和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打擊。在肯尼迪總統的國防部長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越戰後期美軍總司令)的撮合下,TFX成為了空軍海軍聯合項目,其機體和發動機通用,而機載設備各異。1961年12月, TFX計劃被定義為空軍的F-111A超音速精確攻擊機和海軍的F-111B重型遠程超音速艦載截擊機。
1964年10月,第一架F-111A生產完畢,麥克納馬拉在出廠儀式上說:"在航空曆史上,我們首次擁有了一種有運輸機般的航程、轟炸機般載彈量和續航力、戰鬥機般敏捷身手的飛機。"1968年3月,6架F-111A派駐泰國基地,開始在越南戰場進行實戰檢驗,共出擊55架次,每架F-111A的投彈量相當於5架F-4,並且不需要電子戰機和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保障。在克服了一係列技術缺陷後,1972年10月F-111A再次投入越南戰場。6個月裏,F-111A在最惡劣的天氣、最強大的防空體係中執行了4000架次的任務,損失率僅僅0.15%。蘇式防空導彈和高炮均對低空高速的F-111A無可奈何。
越戰證明,F-111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生存能力最高的戰鬥轟炸機。它不僅能作為戰術核攻擊機,還能夠攜帶大量的常規彈藥,執行戰場阻斷、近距空中支援和戰略轟炸等任務,其極限載彈量達16噸(最多掛50枚340公斤攻擊炸彈,或者26枚454公斤炸彈),是一般戰術飛機的2.5倍,高空衝刺速度達到M2.6,低空衝刺速度也能達到M1.2,遠勝於蘇聯同級別的蘇-24。即使在今天,西方也沒有任何一款戰術飛機在載彈量和速度方麵超過F-111。據計算,綜合航程和載彈量等因素,1架F-111的對地攻擊效能相當於3架F-16C。需要製空戰機F-15C、反雷達的F-16CJ和電磁壓製的EA-6B協同作戰才能完成的戰場突擊任務,係統完備、武器齊全的F-111一身便可擔當。
到70年代中期,美軍開始淘汰其亞音速的EB-66/RB-66防區外電子戰飛機,將40架F-111A改造為EF-111A電子戰機。EF-111A的彈艙內容納了10台獨立的幹擾發射機,其效能是海軍EA-6B的2倍。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精確打擊戰術的推廣,美國戰術空軍司令部對其F-111F進行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改進--彈艙內加裝AVQ-26鋪路釘熱成像觀瞄/激光指示係統,使之能夠使用各種激光製導炸彈和電視製導炸彈,作戰效能得到了本質上的提高。澳大利亞通過硬件升級還獲得了AGM-84魚叉反艦導彈的發射能力。
1986年是F-111最風光的一年。這場震驚世界的萬裏空中大奔襲,似乎就是專門為F-111這種遠程、重載、高速的戰鬥轟炸機而設計的。美空軍第48飛行大隊的F-111F從英國起飛,經過4800多公裏的遠航,橫跨歐洲大陸並飛到中亞地區,成功地支援了海軍艦載機部隊對利比亞的外科手術式的襲擊。EF-111A也對該次作戰提供的強有力的電子戰支援。美軍對F-111F的轟炸效果相當滿意。
越南戰爭的實踐,讓美國對於空中戰爭趨勢的判斷更加自信。而F-111戰機的表現證明,美國繼在戰略轟炸機方麵取得總體優勢之後,在戰術飛機上也大幅度領先蘇聯。借助強大的機械工業和新興電子技術的領先,除了加速研製多用途新型戰鬥轟炸機F-15、F-16、F-18外,1976年美國還製訂了一個稱霸21世紀天空的"黑計劃"--即隱形飛機計劃。
尼克鬆在越戰後期寫了一本著名的書,叫《1999,不戰而勝》。如果說冷戰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個拖垮蘇聯的超級政治陰謀,軍備競賽就是這個陰謀的核心,而空中軍備競賽又是這核心中重要的一環。
為了讓蘇聯在錯誤道路走得更遠,美國不停地在高空、高速方麵創造技術記錄,但卻隻在戰略偵察機上應用且隻少量生產,如SR71,誘使蘇聯把軍事航空的著重點和大量航空研製經費,投在對未來空中戰爭幾無用處的截擊機上。蘇聯果然上當,米格23之後,是米格25,圖-128-138-148係列,直到20世紀九十年代研製出近乎完美的重型截擊機米格31。但這時世界政治形勢正醞釀巨變,蘇聯帝國已經瀕臨末日。
蘇聯采取緊逼盯人的籃球戰術,一邊盯住美國的戰略偵察機大力研製新型截擊機,另一邊還瞄準美國的多用途戰機一對一"廝殺":米格29對F-16,蘇-27對F-15,熱火朝天地"賽"起來。但由於被美國聲東擊西的戰術迷惑,蘇聯空軍在不知不覺中誤入歧途,以至於蘇軍在第三代戰機平台上雖然基本上趕上美軍,但在預警機和空中指揮自動化係統方麵,則遠遠地落在了後麵。
雙方在軍事航空領域並駕齊驅你追我趕地拚了40多年,蘇聯終於敗下陣來。到20世紀末,美國新一代空戰平台--隱形飛機問世,作為蘇聯繼承人的俄羅斯連追趕平台的力氣也幾乎耗盡。就如蘇聯的垮台不僅僅是經濟原因一樣,蘇聯在軍事航空方麵的落後,也不僅僅是技術原因。對空軍軍種本性的認識,對自身戰略的理解,對對手真實意圖的判斷,才是今天俄羅斯在軍事航空和空軍理論方麵落後的根本原因。
美、蘇在軍事航空方麵的角力,深刻地影響了未曾進行過大規模空中戰爭的中國空軍,連帶地也影響了以軍品生產為主的整個中國航空工業。
(二)殲八誕生的中國背景
新中國空軍是蘇聯空軍之"子","血緣"關係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
朝鮮戰爭之初,蘇聯空軍像老鷹帶小鷹一樣,領著速成型的中國空軍與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展開格鬥。無論裝備、技術或戰術,中國空軍都是深得蘇聯空軍真傳的第一個。
蘇聯是大陸軍主義傳統深厚的國家,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將空軍作為一個完全獨立軍種的理解不一樣,蘇軍將空軍的作用限定在掩護支援陸軍上。半是出於傳統因由,半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偏執,蘇聯解決反對杜黑理論,既不像美、英那樣重視轟炸機對敵國深遠後方的戰略進攻,也不像德國那樣注重強擊機對敵地麵目標的直接摧毀和壓製,而格外注重殲擊機--空中格鬥客觀上也比較符合蘇聯人尚武的民族特性。
所有這些,都完整無缺地遺傳給了中國空軍。
中國空軍在朝鮮戰爭的三年空戰中,隻對一個小孤島進行過兩次小規模的戰術轟炸,而使用強擊機突擊"聯合國軍"的事情,一次也沒有發生過。超過99%的空戰都是空中格鬥。就戰術水平而言,基本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殲擊機誕生時的狀況。中國空軍對這場被世界稱為"噴氣機首次大規模空戰"的總結,迄今仍基本停留在對英雄主義的浪漫頌揚和局部戰術勝利的滿足,而鮮有客觀、冷靜、全麵的學術探討。這也和"一戰"後的情形類似。
和中國幾千年的陸軍傳統完備的戰略戰術,以及解放軍漫長而壯觀的發展史比起來,朝鮮戰場上這點極其有限的空戰經驗,當然不足以成為中國空軍立軍的理論基礎。但緊接著朝鮮戰爭結束而到來的更加嚴峻的蔣介石反攻大陸、中蘇反目、中印衝突、中美交火,讓中國四麵受敵,難有喘息之機以從容反思。中國空軍就這樣在蘇軍老師和自己有限經驗的引導,和迫在眉睫黑雲壓城形勢的逼迫下,沿著防空軍的方向走下去了。由於深受蘇聯技術、戰術的影響,中國空軍的思維慣性並沒有因為中蘇政治關係的徹底破裂而停頓,反而陷入了蘇聯對美國的戰術怪圈:試圖在模仿中超越,卻隻能在超越中模仿。殲八及其係列改進形的誕生,就是中國空軍這一建軍思路走向極端的證明。
中蘇蜜月期,中國擔憂的是美、蔣的空中騷擾;中蘇反目之後,中國擔憂的是蘇聯戰略轟炸機和前線航空兵的殲擊機。和美國優越的空中進攻態勢不一樣,中國無論地麵還是空中,都處在蘇軍直接的沉重戰略壓力下。這一壓力,導致中國軍隊的整個軍事方針"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全黨、全軍、全麵都備戰備荒,國家的整個經濟體係、行政體係無不因此改變,軍事工業體係更不待言。可以說,美國人卸下的戰略負擔,被中國自己主動地擔了起來。解放軍三軍武器裝備,都圍繞這一戰略方針設計製造,殲八隻不過那個時代中國軍備思想的一個空中縮影而已。
朝鮮戰爭的意外失敗,讓美國對新中國忽然心生恐懼。而新中國由於受盡美國的核訛詐,朝鮮戰爭之後,更傾舉國之力研製原子彈。這反過來又大大地刺激了美國的神經。利用蔣介石急於反攻大陸的心理,美國一麵假手國民黨空軍駕駛美製高空偵察機深入中國西北腹地,搜集軍事情報,一麵出於對東南亞勢力範圍失守的憂心,尋機發動了越南戰爭,從戰略上封鎖中國。
從東南到西南,整個南部中國天空一片告急之聲。空軍司令劉亞樓曾親赴一線,共同協商以殲六擊落越境騷擾的無人戰術偵察機,但對於U-2等高空戰略偵察機,即使引進蘇聯最新型的米格-21也無可奈何。中國雖然也引進了蘇聯的"薩姆-1/2"地空導彈,但出於和蘇聯防空軍同樣的機動不便的原因,不得不動起研製新型高空高速戰鬥機的念頭。
此時--1965年,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殲六剛仿製成功,殲七的仿製剛提上日程,研製殲八的計劃就得到批準。
(三)殲八的誕生。
在新飛機研製的幾套方案中,航空研究院最後首肯了沈陽飛機設計所提出的設計思想: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
經過反複論證,航空工業部門認為,按照"摸著石頭過河、初戰必勝" 循序漸進的思想,以殲-7為基礎進行改進的方案最可行,決定采用與米格-21類似的"機頭進氣"方案,外形則參照米格-21,不作大的改動,采用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學布局形式;選用兩台渦噴-7甲發動機為動力。
1969年7月5日,從外觀上看幾乎就是殲七放大版的殲八成功首飛。但接著一係列技術難題和政治困繞,讓研製進度慢了下來,直到1979年12月31日才設計定型。一年後,被北約賦予編號"長須鯨"的殲八飛機開始裝備部隊。但此時中美已經建交,殲八在設計時準備攔截的美國高空偵察機早已不見了蹤影,而中蘇不和卻已經20餘年,其冰冷程度遠遠超過蘇、美和中美之間。特別由於中國剛剛開始的西南邊境自衛反擊戰,使中蘇軍事對抗形勢自十年前珍寶島衝突結束以來,再一次升高到戰略層麵。在中國軍隊幾乎所有的準星都瞄向蘇聯的時候,剛剛問世的殲八,也不得不不掉轉機頭,對準蘇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和為其護航的最新型戰鬥機米格-23。
於是,殲八原型(白天型)機進行了第一次改進,安裝火控雷達等十一項電子設備;艙蓋、座椅、氧氣係統和組合儀表重新設計;武器係統改裝為23-Ⅲ型雙管航炮、掛裝4枚霹靂-2乙近距格鬥導彈或4組火箭。改進後的飛機稱殲八I型,又稱殲-8全天候,於1985年7月定型。
殲八I問世的時候,中國已經結束文革,大開國門改革開放。中國軍隊從臨戰狀態轉入和平建設,中國空軍第一次回過頭來打量世界空軍,發現此時世界各國戰鬥機主流設計思想,早在十幾年前就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注重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係統。為了適應這一潮流,沈飛公司在殲八I的基礎上再次立項研製殲八Ⅱ飛機。
殲八Ⅱ采用兩側進氣方式,這也是該機與殲殲八I最大的外觀區別。這一改進為加裝大型火控雷達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同時,殲八Ⅱ還換裝了兩台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增加了推力。
1984年6月12日,殲八Ⅱ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10月設計定型。
殲八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在殲八Ⅱ的基礎上,隨著中國航空領域新技術的發展和中國空軍的戰術需求,該機又進行了一係列改進,迄今已有殲八III/D/E/F/ /H/M等眾多型號問世。
二、殲八的價值
和同時代戰機相比,殲八(係列)飛機最大的不幸,是沒有參加過一次實戰,因此也無法驗其作戰性能的優劣。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殲八內在曆史價值的肯定。
殲八誕生於內憂外患的年代,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一點。外部世界兩大國際政治集團對中國的全麵封鎖,內部文革對航空工業和軍隊--空軍的全麵衝擊,在此情況下,殲八沒有胎死腹中,並且還艱難問世。關於這一點,我們隻要回想一下那一曲令人仰天長歎的運十悲歌,就能夠領會了。
中國無論轟炸機還是直升機,在引進蘇製飛機並仿製後,幾乎都後繼無"機",強擊機在殲六的基礎上改造成強五之後亦然,惟有殲八在殲六、殲七後麵衝出來了。這也是中國航空人跨時空的成功突圍。殲八(係列)是新中國建立至今,中國航空工業100%自主研製生產的唯一一種戰機,即使現在剛剛裝備或準備裝備的幾種國產戰機,也不敢如此誇口。客觀上,美、蘇的封鎖,迫使中國隻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主觀上,中國僅憑有限的經驗和脆弱的工業基礎,就敢於瞄準當時世界軍機最高性能指標,研製新型戰機,屢敗屢戰直至成功。這種不迷信國外,不自暴自棄,敢爭天下先、不折不撓的精神--我稱之為殲八精神,是值得認真挖掘、大力宏揚的。
殲八精神,是長征精神的延續。這樣說並不是牽強附會。美國作協主席索爾茲伯裏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裏寫到:"長征是一曲舉世無雙的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殲八的問世難道不也是中國軍事航空工業"求生存的凱歌"?長征精神是一個民族奮進不息的引擎,靠著這種精神的強大推動,中國以神奇的步伐邁向更遠、更高。殲八和同時代的兩彈一星就是同一個奇跡、同一種精神的再現和延伸。殲八精神,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空軍英雄氣概的再一次煥發。50多年前,人民空軍從初教機,跳過中教機和高教機,直接到噴氣式戰鬥機,速成上陣,實現了震驚世界的奇跡,也使新中國空軍"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空軍強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空軍隻用了十幾年,就追上了西方空軍40年的發展水平,靠的就是這種敢於創新的精神實現跨越式發展。殲八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在航空領域裏的體現。中國航空的出路在自研,而中國航空自研努力之始在殲八。在殲八的身上,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航空工業所有最新科技成果,如大麵積使用複合材料,發動機改進,防雷擊、防靜電火焰噴鋁等不少技術甚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毫不誇張地說,殲八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創新的第一座裏程碑。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在殲八的起飛線上,騰起了此後的殲十、"飛豹"和"梟龍"。
當很多人一再關注歐盟是否對華售武解禁並為此患得患失時,我很不以為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當年的原子彈、衛星、運載火箭可以引進,中國會有今天核大國和航天大國的地位嗎?在當年如此困境中,中國居然可以成就兩彈一星的壯舉,今天中國還有什麽可"畏懼"的呢?關鍵是要有那股"英雄氣"在!
未來中國追趕世界航空先進水平,仍需要發揚殲八精神,重鼓那股"英雄氣"。今天中國的國際環境遠比殲八年代寬鬆得多,但越是在國外先進技術觸手可及的條件下,越應該特別注意引進、仿製與自研的關係。把大量的外匯,用於成品的大量購買是不明智的,但引進其生產技術大批仿製是否就是趕超的捷徑?--殲六、殲七的教訓證明,全盤引進、大批仿製,雖然可解一時燃眉之急,但從長遠看隻能孳生爬行主義,永遠跟在被引進(仿製)國後麵。這一點從四十年後,我們還在改進殲七就能看出來。而從雖然勇敢地衝出,仍然沿襲別人思路的殲八身上,看得更清楚。今天沈飛在俄羅斯的生產許可證裝配蘇-27。如果從殲五算起來,中國航空工業的這個老基地,除去殲八研製生產的二十多年,幾乎一直在扮演蘇(俄)戰機海外生產車間的角色。
在今天沈飛集團的大門前,有一架實物殲八Ⅱ作為雕塑,鏽跡斑斑地淩空展翅。也許沈飛是想說:機體可以鏽蝕,但精神永遠在衝刺。希望在未來某個不太久遠的時間裏,那架生鏽的殲八Ⅱ可以鳳凰隉磐般地複活,為中國空軍孵化出一隻完全擁有本族血統的鐵翼雄鷹來。
三、殲八的反思
如果說殲八的價值多是抽象上的,殲八的教訓則都是在縱向和橫向的對比中,直觀地呈現著的。
首先是空軍戰略視野狹窄,對新機戰術要求沒有預見性和提前量,致使殲八裝備之時即過時,此後不得不走上"緊追慢趕總落後,修修補補過日子"的道路。
殲八係列的研製生產,從一開始就是應急思想的產物,後來的改進型一直沒有擺脫"應急"的痕跡。原型機瞄準的是美製高空偵察機,後來的殲八Ⅱ則是瞄準蘇聯的戰略轟炸機和米格23戰鬥機。結果當原型機和改進型出來的時候,原來針對的對手,都已經退役;於是又瞄準眼前新的對手,試圖與最初設計時完全沒有考慮的F-15、F-16和幻影-2000進行空戰。經過不停地改進,到今天,某些技術性能自認為接近新對手了,可以設計定型投入生產了,卻傳來美國F-22A服役,F-15、F-16大批退出現役的消息。曆史上那種試圖連續"超車",卻總是落在後麵的尷尬局麵再一次出現。我不知道,現在有關部門是不是又在改進殲八,以對付F-22A?
從殲八的身上,中國空軍應該反思:研製下一代新型戰機的時候,依據眼前現實空中威脅的思路是否正確?應該不應該打出一定的提前量?打出多大的提前量?這種反思對我空軍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意義是直接的:比如,現今美國的F-22、B-2隱形戰鬥機和戰略轟炸機已服役,我下一代飛機應該怎麽設計?如果針對眼前F-22、B-2,等我之隱形戰機問世,則別人的新一代戰機又問世了。如此,總有20-30年的時間差,我們永遠也追不上。戰鬥機格鬥中有個術語叫"切半徑",我們始終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所以,在殲八上出現的過的問題,今天在殲十上似乎又有重現的跡象:當我以克製F-16為主要作戰對象的殲十開始定型裝備部隊時,F-16正大批退出美空軍作戰係列。原來裝備F-16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已紛紛計劃裝備F-35。當我殲十大批成軍的時候,東亞地區的主戰飛機將基本實現隱形化(包括隱形無人戰鬥機)--這一點從《美國空軍2020構想》和許多國家公開的空軍裝備計劃就可以知道。顯然,這是殲十設計之時沒有料到的,但現在卻不得不麵對。怎麽辦?當年殲八問世時麵對的難題,現在又擺在了殲十麵前。當然,我發展殲十並非是準備與美國空軍作戰。但作為新一代主戰裝備,毫無疑問必須瞄準世界最高水準,否則就隻能處在"代差"的狀態。自越戰之後,美國軍事裝備的發展,似乎已經到了這樣一個戰略境界:不再使用同時代的武器平台,進行對稱、對等式的格鬥作戰。或者在和平發展中,把對手甩到一代以後;或者在戰爭中以係統對係統。不對稱作戰的思路,幾乎貫穿到與軍事有關的各個方麵。中國軍機使用和研製部門,一定要明了美國這一戰略思維方式。曆史上美國一直引領世界航空發展潮流,未來很長時間這一情況也不會發生變化,把準了美國的脈搏,就是握住了世界航空發展的潮流。而要把準美國的脈搏,首先就要揣摩透美國人的心思。
據說中國航空部門又在設計第四代戰機,希望殲八、殲十的"學費"沒有白交。根據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現狀,一代新機一般需要15-20年的時間問世。那麽,第四代戰機的技戰術指標,是應該針對美國現已裝備的F-22A呢,還是應該針對15-20年後美國未來戰機的指標?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部門長期以來有一種非常奇怪的習慣性思維,那就是在設想我未來戰機的性能時,假定別人的航空技術是靜止不動的,像寓言中的那隻兔子一樣睡在那裏,等著我們這隻"烏龜"爬過去。
幾天前看到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關於中國研製第四代隱形戰機的報道,我最擔心的事情,果然就在這則消息裏出現了。文章說:將在2015年裝備中國新型隱形戰機,不僅外形"有點類似"F-22,其超音速巡航等等技術性能指標(概念階段)也類似美國F-22。如果英國人的猜測是真的,試問:當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問世時,真能與它設計計劃時的F-22空戰嗎?美國人會這樣做嗎?我猜想在我們對準F-22A設計第四代戰鬥機的時候,美國人一定沒有終止戰鬥機的發展計劃,而在思考2015年將使用什麽飛機作戰。這個新飛機--我暫且稱之為F-2015--的圖紙就在波音公司和洛馬公司的保密櫃裏,它才是我們第四代機的作戰對手!我們今天瞄準F-22的超音速巡航,到時候美國會不會用已經實驗成功的超八倍音速技術?會不會使用太空軌道?我們瞄準F-22的內置彈艙掛載空空導彈,那時候的F-2015會不會裝備激光炮、電腦槍?到時候我們怎麽辦?再走上殲八修修補補不停追趕不停落後的老路嗎?如果不這樣,我們又有什麽樣的路可走?更重要的是:在隱形空軍時代,還會不會有隱形戰機之間的空戰?不知道新一代中國戰機的設計和準備使用者,是否都已經拉直了這些問號。
哲學家說:世界上最笨的人是在同一個地方絆倒兩次的人。在中國戰機發展史上,我們絆倒過何止兩次!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殲八不遠,在四十年之前。
當然,會有人反駁我:中國沒有美國的那些先進技術儲備,不能好高務遠,瞄準"F-2015"。
可是,我們也沒有F-22那樣的技術儲備,那我們為什麽要趕超F-22?
殲八研製的曆程,暴露出中國航空工業基礎薄弱的病根。這一弱點,苛刻地要求中國空軍戰略科研部門和航空工業技術設計部門,不能出現方向性的戰略錯誤。殲八從設計到勉強符合當代作戰要求,經曆20餘年,瀝瀝拉拉,羊拉屎一般。這一狀況,迄今沒有根本改觀。美、蘇(俄)失誤了可以一切扔掉,另起爐灶從頭再來--美國就是發現F-4對付不了米格21,才立即研製F-16、F-18的;蘇聯當年就是發現蘇-15對付不了F-15才立即開始研製蘇-27的。中國則不行。中國沒有這樣做的資本。中國如果扔了殲八將一無所有。這也是殲八同時代戰機蘇-11、蘇-15,米格21、米格23,F-4、F-106、F-111等多已經退役,而殲八仍在不停改進的原因。
毛澤東在論述戰爭指導時有一句戰略名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用在軍用飛機的設計上,這句話完全適用。每個國家的戰略目標不同,軍隊的作戰對手不同,戰爭方式也不相同,因此,武器發展思路也不應該一樣。
這一點,瑞典戰機的發展,就值得中國學習。
瑞典的超音速戰鬥機的發展是從J35"龍"式開始的。和中國一樣,J35"龍"最初也是針對前蘇聯空軍的威脅而發展的截擊機。和中國一樣,瑞典也看到了蘇聯戰略轟炸機的威脅,所以要求研製出的截擊機,可以攔截高空高速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不低於1.4馬赫。但是,瑞典空軍的戰略視野要比中國空軍寬廣,他們同時還看到了蘇聯整體性強大的軍事力量,認為瑞典軍隊根本不可能頂住其第一波攻擊。如此,快速反應、極力減少損失和在惡劣的環境中增強軍事對抗能力,尤其是持續反擊能力,就成為與高空、高速性能同時重要的考慮。為了快速反應,要縮短起降距離,能夠快速起飛;為了避免遭受一次性毀滅打擊,要能夠分散隱蔽部署,因此要求截擊機應該具有從公路起飛的能力,從而可以利用瑞典發達的公路設施。為了能夠持續抗戰,飛機構造不能過於複雜,要易於維護、價格低廉、操縱簡單。根據上述總體戰略要求,無尾雙三角翼的J35"龍"全天候戰鬥機於1955年10月25日首飛成功,並於1960年3月正式進入瑞典空軍服役。之後,又連續成功研製出五種改進後續型號。從1955年至1972年J35"龍"係列截擊機共製造了612架,還出口到到丹麥、芬蘭和奧地利。
最重要的是,J35"龍"的研製奠定了瑞典戰鬥機發展的基礎,在美、俄、英、法等傳統航空大國壟斷的軍事航空領域,殺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之後,沿著J35"龍"的設計思想,瑞典又成功延續發展出AJ37"雷"鴨式布局多用途戰鬥機和最新型JAS39"鷹獅"輕型多用途戰鬥機。令瑞典感到自豪的是,最新型JAS39"鷹獅"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服役的第四代(瑞典自己的標準)戰鬥機。不久前,印度購買21世紀的戰機,還將瑞典的JAS39"鷹獅"納入考慮範圍.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的殲八係列一架也沒有賣出去,殲八的研發也沒有對殲十的問世有任何技術和經驗貢獻,教訓倒是一大堆,可又沒有被充分吸取。這不是以一句物質基礎薄弱就可以解釋得了的。中國總體經濟實力,即使是在20世紀六十年代,也不會比瑞典差啊!
文革後期,中國空軍司令吳法憲喊出"殲六萬歲""殲六打遍天下"。在當時世界各先進國家都在準備研製第三代戰機時,中國空軍卻催促航空工業造出了一隻"大麻雀"--殲12,某元帥還以詩意的讚許稱之為"空中李向陽"。結果由於機體小,航程近且不能裝雷達,連"二戰"時的一些戰機性能都不及,終成兒戲。中國空軍那時的戰略視野於此可見一斑。如此,在J35"龍"之後發展,卻遠不及J35"龍"戰機成功的殲八,成為今天中國空軍攥在手裏的曆史"雞肋",又有什麽奇怪?
往者已矣,來著可追。在新軍事變革中前進的中國空軍和軍事航空工業,既不應該學美,也不應該學俄,而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還以我第四代機的設計為例:我認為有關部門設計之前,首先應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20年後反隱形技術的發展如何?能否克製隱形技術?如可以,則我完全可以跳過這一階段發展後隱形時代的飛機;如不能,則我發展隱形機的戰略、戰術動機是什麽--是為了進行空戰還是為了進行空襲?中國整體軍事戰略是怎樣賦予空軍戰役和戰術使命的?20年後我軍會前進到什麽地步,空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將有怎樣的提高?作為飛機平台,能否與空軍整個作戰體係相協調?自古不足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足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從整體上把問題思考清楚,是不會在局部上執行正確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殲八研發的曆程,再清楚不過地證明了這一中國古訓。希望這一古訓就在殲八上終結吧。
其次是航空設計部門思維守舊,難以跳出蘇式窠臼。中國航空工業是蘇聯時期打下的物質基礎,不幸的是,馬克思物質決定意識的理論,在這裏也得到了證明:中國軍機設計人員的思路,也與蘇聯一脈相乘。看看殲八的原型機和改進型殲八Ⅱ的外觀就知道了。前者酷似殲七的放大,後者則與蘇-15難分彼此。如果說殲六、殲七中國空軍的蘇聯"養子",則殲八可說是中蘇空軍戰機發展的"混血兒"。
在中國空軍隻見樹木不見森林般地提出新型飛機的技、戰術要求時,中國航空工業設計部門的思維,不僅隻在技術數據的框子裏打轉,還隻盯著蘇聯戰機的設計尋找靈感。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絕不缺少創新的勇氣和智慧,但最後總是像一個學徒似的,由於實力不濟沒有主見,闖蕩半天最後又回到師傅身邊。
本來在臨摹型的殲八研製的同時,還有一個革新式的殲九研製計劃也同步展開。
1960年末至1961年春,為了緩解與美國對峙的巨大壓力,赫魯曉夫以向中國贈售米格21戰鬥機,表達了緩和兩國關係的意願。但僅僅過了一個夏天,在1961年秋蘇共召開22大時,因中國反對批判斯大林中蘇再度鬧翻並徹底決裂。由於毛澤東的倔強個性和新中國缺乏外交經驗,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從此失去強大的外部技術支持和最新裝備來源。中國空軍軍備發展,此後不得不走上大批仿製和改進殲六道路,同時以米格21戰鬥機(被中國空軍冠"殲7"編號)為起點,開始了自己設計發展戰鬥機。
在1964年10月召開的"米格一21和伊爾-28改進改型預備會"上,沈陽飛機研究所曾經提出了米格-21的兩種改型方案:一是米格21漸改型,飛機氣動外形參照米格-21飛機隻是發動機則由單變雙;二是米格21大改型:采用機身兩側進氣模式,以留出機頭空間安排新型機載雷達,發動機則繼續采用單發布局,為保證足夠的動力以滿足飛行性能,發動機選用沈陽所新設計的推力為8500千克的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即渦扇6。從最初的設計指標上看,兩種方案的飛行性能均與美國的F-4B相當,即升限20000米,最大馬赫數2.2,基本航程l600千米,重量約10噸。兩種方案各有優劣,但考慮到當時國際航空業上對於渦扇發動機的研究剛剛起步,我國航空業僅具有仿製和改進蘇式渦噴發動機的經驗,出於新發動機的研製周期可能會因此而延誤的擔心,多數人同意以米格-21為原型機搞雙發設計的第一方案,最後,由德高望重的錢學森一錘定音。這就是殲八。
雖然如此,考慮到技術儲備的需要,同時也抱著為部隊提供另外一種選擇可能的良好動機,上級主管部門決定在進行殲八戰機研製的同時,在小範圍內開展對於新型單發戰鬥機、渦扇發動機和PL-4型中程空空導彈的技術論證工作。
這個"新型單發戰鬥機"就是殲九。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計劃和設想--特別是從今天的角度看起來,完全有可能在繼承、借鑒蘇式飛機設計思想的基礎上,搞出自己的東西,從而盡早踏上自主創新之路。
1965年,航空工業某主管部門下達《關於開展殲九飛機方案設計》的通知,要求對兩個方案進行論證和比較:1、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作戰和對付低空高速目標,最大馬赫數2.3左右,升限20000米左右,航程要大,作戰半徑大於450千米。2、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作戰,最大馬赫數2.4~2.5,升限21~22千米,作戰半徑350千米。飛機總重量則要求控製在14噸左右。後上級決定按第一方案研製殲九,並在設計指標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最大馬赫數2.4,升限21000米,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續航時間3小時。
由於殲九在設計之初便被設定為米格21的大改型,在對蘇聯技術繼承性上要低得多,但同時因為創新成分加大,卻也增加了研製難度。而由於中國空軍對性能指標的不斷更改,使航空工業的研發部門被迫一再修改設計方案,客觀上也對殲九的正常研發造成了不小的人為困繞。直到1968年3月,才最後決定采用V方案(即兩側進氣的無尾三角翼飛機,外形上和法國"幻影"係列戰機和瑞典的J35"龍"頗為相似)。由於文革年代的政治狂熱,新方案剛敲定,卻又提出力爭1969年十月一日前把殲九送上天,向國慶20周年獻禮。終因時間倉促,不少技術問題難以克服,V方案不僅沒有提前上天,還被迫提前下馬。
1969年10月10日,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決定繼續研製殲九,並決定先試製兩側進氣的正常布局三角翼--即殲九 IV方案(頗類似後來的殲八II),要求1971年底上天。正當各項工作熱火朝天地展開並取得較大進展時,1970年6月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又對殲九的性能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動半徑900~1000千米,重量13噸,使用過載8g,升限25000米,飛行馬赫數2.5。即通常所說的"雙二五"方案。到11月,空軍領導對正在研製中的殲九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雙25太小,雙28太高,應該是雙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2.6,靜升限26千米"。如此,殲九原有布局均不能滿足這一新要求,不得不再次對氣動布局進行重新設計。一切又重新開始。
經過反複的"科學折騰",殲九終於最後選定鴨式布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方案,稱之為殲九VI。這個方案很大膽。此時,世界上第一種采用鴨式布局的瑞典的AJ37"雷"式戰鬥機還沒有服役。在殲九VI方案中,體現了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和聰明才智。可惜的是,航空工業的基礎實在薄弱,配套設施無法跟進。由於渦扇6發動機性能不過關,"雙二六"標準仍顯太高,殲九又一次趴窩。
1975年殲九研製指標適當下調,1976年初據此形成殲九VI-Ⅱ方案,仍保持了殲九VI的鴨式布局,但加裝了一部205雷達,探測距離60~70千米,跟蹤距離45~52千米。主要武器為4枚PL-4攔射導彈,該導彈按導引頭不同分為兩種型號--半主動雷達型PL-4A,最大射程18千米,被動紅外型PL-4B,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如此,殲九VI-Ⅱ在各種性能指標上,都大大超過殲八方案,事實上已經具備和美國F-14等早期第三代戰機正麵抗衡的能力。如果後來殲九研製順利按時問世的話,中國在20世紀八十年代就將擁有自主開發的第一種達到國際標準的第三代戰鬥機,而不是等到21世紀初由殲十來填補這一空白,中國空軍將一舉贏得20多年的時間!
非常可惜是,由於中國航空工業落後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低效的生產機製,無法實踐新型的設計思想。研製過程中層出不窮的困難,導致進展緩慢,有關部門因此產生畏難情緒。更主要的,1978年,由於某所承擔的殲7Ⅲ設計發圖工作要求緊迫,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殲九VI-Ⅱ的研製工作開始收縮。1980年,為貫徹國家國民經濟調整方針,殲九的研製工作全部中止。
殲七"擊落"殲九,模仿戰勝創新,大有希望的一代新型戰機就這樣胎死腹中。
同一時期,試圖撇開蘇式血統的強五另起爐灶的強六也和殲九一樣,"死得很難看"。很多人知道中國航空史的運十悲歌,豈不知殲九悲歌和強六悲歌一樣驚心動魄。
轉了一個大圈,經過了一番近乎可歌可泣的努力之後,中國航空工業終於又回到了因襲蘇製飛機的老路上。
為什麽會這樣?我認為有技術和物質基礎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拿來主義的懶惰心理、爬行主義的倚賴心理和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作祟。即使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被奉為時代精神的當年,這些負麵的東西,依然頑固地附著在某些人潛意識的深處。正是這些負麵的東西,讓殲九搖籃夭折、強六功敗垂成、運十已茁壯降生又被活活扼死,而殲八雖然頑強苟活,卻先天不足。也許我們今天拷問這一頁並不久遠的曆史顯得不厚道,但看看今天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部門,仍在大力引進和仿製俄式戰機,並翹首期盼歐盟武售解禁的樣子,又似乎如骨鯁在喉。
我曾經稱頌過殲八精神,那是從陽光下的正麵看過去中國航空工業部門閃光的部分。在殲九死胎的屍骸上,投射著的是殲八精神的陰影。
第三,對外合作中暴露出中國式的幼稚。
無論中國空軍還是中國航空工業部門,都知道"自己孩子"殲八II先天不足的諸多"生理缺陷",於是,利用中美良好的政治關係,想為其做一番洋手術。眾所周知,1986年中國與美國政府達成"和平典範"的軍事合作計劃,同前格魯曼公司合作改良50架殲八II。該計劃主要內容是,將F-16AB戰機用的ANAPG-66雷達和機載設備整合到殲八II上,並加翼前緣襟翼,以提高飛機的空中轉向能力,使用結構油箱以增大飛機航程。雙方還就采用F404渦扇發動機改良殲八II展開談判。美方聲稱,經過美國先進技術整和後的殲八II,其基本性能將與F-16早期型號相當。海外推測中國空軍希望在最新型的殲十戰機服役前,最終用150架經過美國技術改裝後的殲八裝備1至2個航空兵師,部署在中蘇邊境附近以防止前蘇空軍的可能入侵。但1989年後因為一個政治事件雙方政治關係急轉直下,"和平典範"隨之流產。中國數億美元打水漂不算,幾架樣機還被美方賴下不還,並做機械和技術解剖,將數據贈送給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合作的夭折也許事出偶然,但"和平典範"計劃的確反映了中國有關方麵的思維幼稚。航空工業是國家戰略工業,除非雙方有著深厚而相對久遠的共同利益,否則,潛在對手必以毀滅、壓製為最高目的。"和平典範"計劃即暗含此意。盡管中美當時已建交7年,但畢竟美國是出於聯中抗蘇的政治動機,根本上並未視我為真正的全球戰略夥伴,豈肯以全力助我?想想之前美國怎樣以贈售波音-707和MD90客機合作製造計劃扼殺中國"運十",後來又如何操縱以色列延誤中國預警機計劃的,就知道美國是怎樣的戰略動機了。
由於中國軍事工業的全麵落後,對外合作是必要和必須的,但必須力戒單純的一相情願。特別是將自己戰機飛到別人車間接受改裝的做法,從一開始就處於戰術上的受製於人狀態。同樣的錯誤後來在預警機計劃時又重犯一次,不,還有"空軍一號"的竊聽器事件。我就不明白:改裝為什麽不能在中國自己的飛機製造廠進行呢?說起來這不過是一個技術細節問題,但想想中國在"和平典範"和預警機事件中的經濟和國際形象損失,就知道這個"技術細節"的背後,是孫子"製人而不製於人"的大道理了。
最後,敝帚自珍,大嚼雞肋。中國航空工業有個職業習慣,一旦某個型號問世,接著就是愚公移山式的深挖不止,改進改進再改進。殲六是這樣,殲七是這樣,殲八亦然。原因是創新需要冒失敗風險,而翻新則總能成功,從勝利走向勝利,從而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可以雙"豐收"。把時間和金錢都浪費在不斷翻新上,哪還有可能創造出新東西?中國航空工業56年來之所以乏善可陳,原因多多,但敲敲打打逢縫補補過日子的思想,是重要原因之一。"和平典範"計劃終止後,中蘇關係又突然轉暖。中國開始大規模引進蘇聯第三代戰機SU-27。此時,原殲八研製單位深怕殲八II係列遭冷落,因此帶來巨大經濟和政治損失,竟快馬加鞭地提出把準備應用於新一代戰機上的技術--即鴨式前翼和線傳操縱加裝在殲八-II上,成為殲八-III,並毫無實戰根據地宣稱殲八-III將具有與F-16CD相抗衡的總體戰力。於是,在蘇式戰機大批引進和生產的同時,八-II係列竟又一次獲得新生。但這種新生,究竟是國家利益、軍隊利益的勝利,還是部門利益、本位利益的勝利?
在計劃經濟年代,中國工業根本沒有一點競爭機製的萌芽,漠視優勝劣汰自然規律的結果,自然是徹底窒息創新的一切可能。美國從"二戰"時即引入競爭機製,無分國有私有企業,有實力者皆可公平參與。中國的政治體製不許私有企業存在,當然不存在其與中國國有企業競爭的問題。而就是國有企業,一般民品企業也休想分軍工企業一杯羹。在不多的幾個飛機設計研究所和製造廠,基本上是一家抱著一張大"餅",你生產強擊機,我生產重型殲擊機,他生產輕型殲擊機,另外一個生產轟炸機。都有"大餅"吃,誰也不去奪別人的,所以高枕無憂。在這種體製下,"大家"考慮的不是我比你的好,而是井水不犯河水,你生產你的,我生產我的,隻有手裏總是有東西,就總是會有經費,有飯吃。這就是中國各個飛機製造廠都熱衷於改進不積極於創新的原因。政治學上有個權力產生腐敗,腐敗導致滅亡的公式;經濟學上也有一個壟斷導致停滯,停滯必然帶來落後的公式。
筆者去年去某軍工廠,竟發現一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某強擊機,還在進行最新改型,被裝上了精確武器打擊係統,讓筆者驚訝得目瞪口呆--導致此機型過時的主要原因乃是航程和載彈量,不從這裏做文章,就是給這隻"老麻雀"裝上一雙"鷹"眼,又有什麽用呢?明知沒有用,為什麽還要裝?話題追到底,就追到了機製。很多人總對中國戰鬥機比國外戰鬥機性能落後痛心疾首,豈不知每一架飛機的背後,都不僅僅是技、戰術性能的較量,而是雙方戰鬥機所在國之工業實力、技術實力和生產機製之間的較量!一個在孕育中就已經處於弱勢的孩子,試圖在成長和搏鬥中戰勝別人,其難度可想而知。
具體情況是我這個外行永遠也不可能知道的,但我總有一種杞人之憂揮之不去:這種機製不破,中國航空工業創新的潛力是有限的,而中國空軍的雄心壯誌也永遠無法得到技術和物質支撐。
四、殲八的前景
世界上廣受爭議的戰機不少,但像殲八這樣從開始設計一直到使用、改進、延壽,四十多年始終在爭議的,卻是不多。除了國內有關方麵和人士,國外對這款戰機也頗多評論,最著名也最全麵的,當數巴基斯坦著名試飛員納迪姆巴哈德中校。該中校曾試飛中國殲八II飛機並對該飛機作出評估,在他和其他飛行員的建議下,一向有購買中國武器傳統的巴基斯坦最終沒有購買殲八II。
最近在接受《航空俱樂部》雜誌采訪時,巴哈德說:雖然殲八II的高空高速性能優秀,但這已經沒有實戰意義。F-16、幻影-2000裝備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和射後不管導彈,即使殲八II在最大速度與最高升限超出它們,也很難擺脫導彈的追蹤。巴哈德說,殲八II機動性與使用經濟性很差,不是多用途空優戰機的選擇,還不如中國成都飛機公司由殲七改進而來的雙三角翼帶前緣襟翼的J7MG或J7E。巴哈德還很內行地說,由於沿用純三角翼,造成殲八II機身非常非常細長。但現在飛機的發展趨勢是尺寸小而推重比大,尤其突出的是中、低空性能和機動格鬥能力。殲八II是世界上細長比最大的戰鬥機,但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隻有17.8噸,低於蘇-27的20.6噸,F16的最大起飛重量是23.1噸,歐洲陣風、台風戰鬥機,和F16差不多,但蘇-27和F16都要比殲八II短。通過對比,我們認為殲八II的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與其身長不成比例,這就好比一個修長的人並不說明他是強壯的。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們認為一是發動機推力小,中國現有的WP-7或WP-13發動機都是50年代蘇聯的P11、P13渦噴發動機仿製品,比渦扇發動機推力小、噪聲大、油耗高;二是機翼形狀和增升設計不合理;三是複合材料很少,機內油箱體積很小,有效空間很少;四是缺乏優化設計和修形,包括操縱係統、掛架布局、起落架收放形式,座艙太低,風擋視野不好,腹鰭太大,機翼的翼刀,水平尾翼有防振顫配重;五是武器載荷不高,主要是一門23毫米雙管炮,2-4枚格鬥導彈,2具火箭發射巢或4-10枚炸彈,這些武器並不比J7多;六是火控雷達不夠先進,我沒有見到中國的殲八II攜帶精確製導武器和反艦武器的情況,那意味著我們的對手可以輕易地攻擊我們,而我們隻能挨打。巴哈德說,我們不願購買它的理由,還因為80年代末,根據中國和美國達成的"和平典範"計劃,中國曾經把這樣的飛機送給美國人進行非常詳細的研究。我們的研究顯示,美國人把它拆解後做了非常細致的研究,然後又重新組裝,美國人甚至還自己仿造了一架,所以我們認為它對整個世界而言已經沒有任何技術秘密可言。這樣的武器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是有巨大風險的。中國軍隊可以接受這樣的武器,但我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這個巴基斯坦的空軍中校最後總結說:總體上我認為殲八II是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它不僅落後於米格-23,和F-104,F-5、F-4、幻影F1、J37相比也處於下遊。我知道中國人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和金錢,但我不認為它是一架成功的先進戰鬥機。如果非要對殲八II進行改進的話,我想可能是徹底的改進,重點在於翼型改進、縮短機身、換裝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前移、抬高加大座艙、改變腹鰭、改變主落架支柱、縮短機身、改變垂尾形狀。但這樣的改進等於重新設計一架飛機。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其他的選擇,JF-17(CF-1梟龍)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台灣《軍事家》雜誌,對殲八II的評價是:性能不佳的"空中美男子",認為殲八-II進行了配備兩具WP-13AII發動機、換裝新式雷達、加裝攔截用射控電腦和頭盔式瞄準具、加裝自動駕駛儀、裝備雷達導引中程空空飛彈和空對地火箭,相對於殲八總改率達70%,488項成品中有157項創新的情況下,其總體性能已優於F-5E,但與米格-29,F-16,幻影2000等第三代多用途戰機匹敵仍有不小差距。
關於殲八係列的過去和現在,人們已經說"累"了。除非殲八係列某一天突然出現在某一世界注目的現代戰場,並奇跡般地一鳴驚人,否則是無法杜悠悠之口的。但這個天方夜談般的設想,隨著時間的流失,似乎越來越飄渺。現在人們以最後的力氣在爭論的是:殲八還能在未來的歲月裏飛多遠?
回答這個問題要看殲八的基本性能和現代及未來的空中作戰環境,還有多少可以適應的地方。我個人認為,殲八已成強弩之末,即將接近盡頭。
從世界空中戰爭大趨勢看,如果說1981年以色列襲擊巴格達核反應堆;1982年馬島戰爭,1986年美國萬裏空襲利比亞,都不足以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和思考的話,自海灣戰爭以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已很可以說明現代空中戰爭的基本概念是什麽含義了。
朝鮮戰爭時,空中格鬥雖然時有發生,但對整個空中態勢的影響是有限的,而對整個戰場上軍事態勢的影響,就更微乎其微。越南戰爭時,空空格鬥已不多見。這從12年的戰爭美國隻出現3個王牌的事實中也能得到證明。
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局部戰爭都證明,信息化的遠程精確打擊(對地、海),成為現代戰爭的主流。未來作戰,是係統對抗,不重平台之單項性能;在係統對抗失敗情況下,不會有對稱的空中格鬥,遠程、進程都不會有。科索沃戰爭,南斯拉夫空軍司令駕駛米格29在沒有發現目標情況下被荷蘭F-16擊落,就是明證。南空軍的米格-29尚無與對手平等空戰的機會,何況殲八?
由於天基雷達、預警衛星的一覽無遺,地空導彈和空空導彈射程空前增大和性能極其優良,高空已是極度危險的領域,高速也基本沒有意義的指標。注重遠航程,大載彈量,強突防性(隱形或低空),多用途是現代及未來戰機的發展方向。如此,以格鬥為主要能力的殲八係列的用武之地在哪裏呢?相對說來,我更看好"飛豹"。
從中國空軍攻防兼備的新戰略來看,以防空殲擊性能為主的殲八前景也不怎麽光明。如果作為重型戰鬥機的殲八係列,真的能夠擔當起"攻防兼備"這四個字的話,中國本無必要花費巨資引進蘇式係列飛機。事實上,中國航空工業要以國產戰機為中國空軍撐起這四個字,還需要若幹年艱辛的努力。我不知道殲八係列何時退役,但可以斷定未來中國國產新型攻防機隊裏,不會再有殲八係列的身影。我不相信這個渾身掛滿現代電器的時髦"老頭",還能繼續跑進第四代戰機的陣列。
當我凝視飛翔的殲八,那是一個橫陳在中國天空上跨世紀的感歎號。而當我注目靜止地方殲八,那又是一個斜畫在大地上的問號--比如,由於當年對殲六、殲七的不斷挖潛,導致中國航空工業失去研製第三代戰機的機會,丟掉了20年,從此落後世界軍機一代的時間;而在殲八Ⅱ緩慢發展不斷改型的20年,又是一代新型戰鬥機誕生的時間。應該不應該對這種軍機的發展思路進行必要的檢討?明知殲八Ⅱ不是好的飛行平台,改進潛力不大,卻依然采用貼花的方式,不斷把最新技術裝上去。有了錯誤,是斷然終止錯誤還是不斷地以技術試圖掩蓋、彌補或修正錯誤?未來戰機發展,是發展專用平台還是預留多種用途空間的平台?
我不想簡單地說,殲八係列的研發是一個貌似成功的敗筆,畢竟每一個事物都應該從不同的視角,作全方位的打量。其實,就殲八論殲八,無論正確與否,都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那已經是一個無法更改的事實。但"兵者,國之大事",對事關國家安危、興亡的重大戰略決策和國防裝備,以善意的願望進行必要的反思甚至批判,卻是我們素來欠缺而應該倡導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勝利,某種意義上說,研究失敗的教訓比片麵宣揚成功的經驗對於未來的發展更有價值。外軍非常關注敗仗研究,甚至開設失敗學。我軍最近也在呼籲改變各行各業千篇一律唱讚歌的現象。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不可怕,無視失敗甚至掩飾失敗,自欺欺人才可怕。直麵失敗,總結教訓,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不再有"教訓"。未來戰爭,空軍是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軍事力量,一些空軍實力強大的國家,空軍甚至已成為實現國家意誌的最佳工具。我們關注世界新軍事變革,首先必須關注空軍。空軍的背後是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曆經50餘年發展,中國航空工業成就巨大,但教訓也同樣巨大。在國家倡導科學發展觀,鼓勵自主創新的今天,在第三代戰機即將退出空中舞台,第四代戰機已經登場,世界即將展開又一場研製競賽的時候,回望殲八這一頁一言難盡的曆史,總結殲八係列發展的經驗、教訓,對發展中國軍事航空工業,建設一支強大的、攻防兼備的新型中國空軍,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