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以來美國對外發動的戰爭
(2009-05-23 14:35:39)
下一個
1989 年以來美國對外發動的戰爭
美國是一個隻有200多年曆史的年輕國家。美國的發展史是一部戰略性擴張的曆史,曆史上共有四次較大的戰略性擴張。根據美國官方統計資料,無論是冷戰期間或冷戰後,美國一直對外頻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間,美國以武力解決衝突的案例高達234次;冷戰期間美國對外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約有 125次。1990年以來,美國以執行聯合國決議、維持和平、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反對侵略以及保護美國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等各種借口,先後對外出兵達40 多次,其中對他國進行強力軍事幹預就有10次。
1983年,閃電入侵格林納達
1983年10月,美國為維護其在加勒比地區的霸權地位,對格林納達發動武裝入侵。戰爭起因是格林納達發生了軍事政變,美國以應加勒比國家“緊急要求”和 “護僑”為由,出動“快速部署部隊”,采用突然襲擊手段,使用了衛星、精確製導武器和現代化的後勤保障裝備等。而格林納達高技術裝備幾乎為零,美軍以很小的代價速戰速決,8天內達到戰略目的。為此,美軍嚐到了軍事高技術的甜頭,更加肆無忌憚地以武力推行其全球戰略。美國的入侵行動,遭到各國人民的譴責。
1989年,乘夜突襲巴拿馬
1989年12月20日淩晨,美國政府以“保護美國僑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借口,出動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的2.6萬名精銳部隊,趁著夜色對巴拿馬實施代號為 “正義事業”行動的突然襲擊,作戰行動在48小時內完成,巴拿馬國防軍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組織有效的抵抗。1990年1月3日,巴軍政府首腦諾列加走出梵蒂岡駐巴使館向美軍投降。“正義事業”行動於1月12日結束。在此次行動中,美軍首次動用了6架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采用了新的作戰方法,戰鬥中僅死亡23人。1990年1月12日至1991年1月,美軍在巴拿馬轉入“促進自由”行動。
1990年,利刃刺向利比裏亞
1990年6月3日,美國以利比裏亞內戰威脅到本國僑民的安全為借口,宣布實施“利刃”行動,派遣一支由4艘戰艦、27架作戰飛機和2335名作戰人員組成的兩棲作戰軍隊,從地中海駛抵利比裏亞附近的海域待命。8月4日,在利比裏亞反政府武裝領導人揚言逮捕所有該國境內的外國人後,美海軍陸戰隊從海上和空中侵入利比裏亞首都蒙羅維亞,控製了美駐利使館及周圍地區,並開始實施撤僑行動。此次行動一直持續到1991年1月9日,共從利比裏亞撤出 2600名外國僑民,包括330名美國人。
1992年,武力幹涉索馬裏
1992年12月4日,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美國打著“人道主義援助”的旗號,宣布派遣一支2.8萬人的部隊,參加在索馬裏的援助行動。12 月底,美軍完成了在索馬裏的軍事部署。按照原來計劃,美應於1993年1月底向聯合國維和部隊移交控製地區,撤出其緊急幹預部隊。但是,1993年初,駐索美軍開始多次卷入武裝衝突。6月30日,美軍下令懸賞捉拿索馬裏艾迪德派武裝頭目艾迪德。10月3日,美軍士兵與艾迪德派武裝發生衝突,美軍動用了武裝直升機。而艾迪德指揮2000名武裝人員,與兩萬餘名維和部隊周旋,共有56名維和部隊士兵和500多名索馬裏人在衝突中喪生,其中美軍死亡18人,損失 3架武裝直升機和部分軍車。1994年3月21日,美軍從索馬裏撤出。
1994年,大兵入侵太子港
1991年9月30日,海地發生軍事政變,民選總統阿裏斯蒂德被推翻後逃亡美國。海地軍政府與逃亡總統於1993年7月3日達成協議,要求聯合國派遣軍政人員協助海地恢複秩序,為阿裏斯蒂德回國複職做準備。然而海地軍政府並未履約。
1994年6月—7月間,美借海地軍人政府驅逐聯合國民事調查團之機,促使安理會在7月31日通過第940號決議,決定組建以美軍為首的1.5萬人的多國部隊,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海地軍政府下台。8月15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對海地軍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並命令美軍部隊準備出兵海地。9月18日,在美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海地軍政府與美國達成了一項協議,規定1.5萬名以美為首的多國部隊從9月19日開始進駐海地,實施“堅持民主”行動。19日,當首批美軍士兵在太子港登陸時,海地軍隊與示威群眾發生了小規模衝突。此後,雙方多次發生武裝衝突。駐海地美軍兵力一度達兩萬人。1995年3月,美軍向聯合國維和部隊移交任務,1996年4月美軍全部撤出。
1998年,打擊蘇丹和阿富汗
1998年8月20日,美國為了報複恐怖分子對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的炸彈襲擊,分別命令遊弋在紅海和阿拉伯海上的作戰艦艇,用“戰斧”巡航導彈同時襲擊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目標。
美國以導彈報複恐怖活動引起世界關注。普遍認為,用國家恐怖來對付集團或個人恐怖,隻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恐怖和混亂。
1994年,“戰斧“導彈掄向波黑
為削弱波黑塞族的軍事實力,迫使其接受美國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北約以保衛薩拉熱窩等聯合國“安全區”為由,動用以美國海空軍為主的北約部隊,於 1994 年8月30日及9月20日連續兩周出動大批飛機對波黑塞族軍事目標及部分民用設施進行猛烈轟炸。9月10日,美海軍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向波黑東北部的塞族防空設施發射了13枚“戰斧”式巡航導彈。此次北約用於空襲的飛機約170架,其中美國約87架。行動代號為“審慎力量”。在為期兩周的空襲中,北約飛機共出動約3400架次(其中約850架次執行轟炸任務,投擲各類彈藥1000噸),摧毀塞族56個重要目標。塞族60%—70%的防空設施和作戰指揮設施被摧毀或陷入癱瘓狀態,近30%—40%的彈藥庫被炸毀,2%—5%的重武器遭到破壞。塞族最後被迫接受了北約提出的停止轟炸的條件,從薩拉熱窩周圍撤走了300件重武器,北約僅一架飛機被擊落。
1999年,悍然空襲南聯盟
1999年3月24日—6月9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為了謀求歐亞大陸,特別是巴爾幹地區的戰略控製權,悍然對主權國家南聯盟發動代號為“聯盟力量”的大規模戰略空襲。這是北約自成立50周年以來第一次對防區外、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戰爭,也實現了其由一個地域性軍事組織向全球性軍事組織的過渡。“聯盟力量”行動是一次高技術空襲作戰,北約運用了新軍事革命的階段性成果,將兵力投送、信息作戰、非線式作戰、精確打擊、防區外打擊、戰區外指揮等概念全麵運用於實戰。北約對南境內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民用目標實施了打擊。美國和北約在戰爭中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包括國際上禁用的集束炸彈、貧鈾彈和石墨炸彈等。
2001年,反恐首選阿富汗
“9·11”事件是美國有史以來遭到最大規模、損失最為慘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迅速把矛頭對準中亞的阿富汗,發起了代號為“持久自由” 的軍事打擊行動。美對阿軍事打擊於2001年10月7日開始。美及其盟國在阿周邊部署了近8萬人的兵力,其中美軍約5萬餘人,先後動用了5個航母編隊、4 個兩棲戒備大隊,以及500多架戰機。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軍出動作戰飛機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彈導彈1.2萬多枚,其中60%以上是精確製導彈藥。通過軍事打擊行動,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基本上摧毀了“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網絡。阿富汗戰爭是美國以“反恐怖”名義發動的一場戰爭,是一場以空中精確打擊為主要打擊樣式、實力對比懸殊的非對稱戰爭。它揭開了美國新世紀“反恐”係列戰爭的序幕。
2003年,大舉入侵伊拉克
2003年3月21日,在伊拉克南部塞夫萬,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站在一輛裝甲車上從公路旁的薩達姆畫像旁駛過。當日,美軍跨過伊科邊界向伊拉克境內推進。有消息稱,美英已經奪取了伊拉克海灣港口烏姆蓋斯爾,英國士兵已登上巴格達以南的法奧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