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講學濂溪 述誌蓮池

(2009-02-15 06:42:16) 下一個

講學濂溪 述誌蓮池

理學開山祖的周敦頤,於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任南安軍司理,周在這裏創立了《太極圖說》。次年興國縣令程晌(程大中)調任南安軍通判,程晌對時年29歲的周敦頤的人品、學識欽佩有加,便攜兩個兒子程顥、程頤拜周為師。當時南安有千餘人在他門下,崇學之風,盛極一時。由於“二程”悟性極高學業大進,深得周敦頤器重與悉心培養,聲名與尊師齊並,後人稱為“周程學派”。名噪一時的南安軍學學堂亦改為“周程書院”。周程學說在此宏發完善,廣為傳播,南安成為道學發源地。淳v元年(1241年),宋理宗趙昀親書“道源書院”匾額,以表彰周程在大餘孕育理學之功。宋乾道年間,南安修建祀奉周程的“三先生祠”。

周敦頤在九江

周敦頤在南康任職期間,經常到廬山上下漫遊。他喜愛廬山北麓蓮花峰一帶的清雅環境。尤為喜愛從蓮花洞流出的一股清泉,“潔清紺寒,合於湓江”。這條溪流很象他家鄉的濂溪,遂寓名以濂溪,築室溪上,名之曰“濂溪書堂”。他來到南康的第二年,就要求朝廷為他解除印綬,以便在濂溪書堂定居講學。人們就稱他濂溪先生。他講學之所,名為濂溪書院。

周敦頤撰寫的《濂溪書堂》一詩,表達了他對廬山真摯感情和他所述的淡泊的隱居講學生活的感受。

“田間有流水,清沁出山心。山心無塵土,白石磷磷沉。潺來數裏,到此始沉深……芋蔬可卒歲,絹布足衣衾。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吾樂蓋易足,名濂朝暮箴”。

周敦頤除了在書院講學以外,即潛心著作,留下來的除詩文以外,還有《太極圖說》、《通書》等數種,後人編為《周子大全》。《太極圖說》講的是從宇宙到人類社會的生化過程。它改變了從《中庸》、《孟子》以來傳說的“由人及天”的思想體係和思維路線,創立了一種從宇宙本體到人類社會即“由天及人”的哲學體係,屬客觀唯心主義的體係。《通書》又名《易通》,著重對《大學》、《中庸》等書中提出的一些道德規範,從世界觀、認識論的角度加以說明,並提出一些道德原則,是一部闡述封建道德的哲學著作。總之,周敦頤在吸收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基礎上,對思孟學派以道德為中心的思想體係,作了重大的擴充和改鑄,形成了一種新的儒學形態,即宋明理學。作為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從十一世紀到十七世紀,曆時700年之久,比曆史上的經學、玄學、佛學統治的時間都長。

宋熙寧六年(1073)六月七日,周敦頤病逝,終年五十七歲,葬在九江南門外的栗樹嶺,距濂溪書堂約五、六裏。墓側有其母親、妻子和繼配的墓葬。周敦頤墓在曆朝都加以維修。明弘治年間還設置祭田,從道州遷來他的後裔周倫,負責祭祀和掃墓。他的後裔在墓周圍發展為兩個周姓大村落。村人提起乃祖,仍自豪不已。

南宋淳熙三年(1176),江州知州潘明擴建了濂溪書堂和祠堂,並立了周敦頤肖像。次年,請朱熹作了《濂溪先生祠堂記》和《濂溪先生畫像記》。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江州軍守趙崇憲,建築學舍26楹,書院規模不斷擴大。室內有周敦頤塑像和《太極圖說》石刻。明代弘治年間,經朝廷批準,重建周濂溪祠,並根據先生生前愛蓮有池,濯纓有溪,喜歡窗前有青草等嗜好,特地在書院周圍建了“愛蓮”、“濯纓”、“交翠”、“光霽”等四座小亭,疏浚了蓮花池。濂溪書院遂成為我國南方的一所重要學府,在傳播文化,探討學術,培養人才等方麵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周敦頤在贛州

北宋嘉v元年(1061年),45歲的周敦頤調任贛州通判。在任四年,周敦頤興辦書院,傳播理學思想,贛南的理學傳播與教育蓬勃發展。周敦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愛蓮說》,並勒石刻碑,今日贛州尚有“濂溪書院”、“濂溪路”。濂溪路是紀念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周敦頤先生的。周敦頤為虔城播灑了文明進步的種子,他在贛逗留期間,大約宋嘉v元年(1061)趙\、周敦頤在水東玉虛觀(現水東小學址)講學,講學後,稱為濂溪書院。在濂溪書院,趙並請周出任首任主持,招收學生,開院講學,宣揚理學。濂溪先生以其執著的教學精神與淵博的學問,將生命托付於教學與研究中,並在這一過程中,散發生命的熱能,散播精神與理想,也在釋放能量的同時,找尋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

直到明弘治十三年(1500),濂溪書院遷鬱孤台下郵舍,擴建房屋百餘間,崇禎十三年(1640),濂溪巷設光孝寺(巷),改濂泉書院。

縱橫曆史,屈指數來,贛州第一教育名人當數周敦頤。贛州因周敦頤而文化昌盛,教學成風,也因此成了宋理學祖地。他的學生程頤、程顥兩兄弟天資聰慧,不僅繼承而且發揮光大了周敦頤的理學體係,成了理學一代宗師,真正把理學的影響力貫穿到了整個社會與曆史。到了明代王守仁,對理學有深刻研究的他,在理學之祖地贛州、於都、興國、南安等地,深受理學之祖周濂溪、程氏兄弟之影響,從而對理學研究有了升華,遂在於都羅田岩、贛州通天岩開學講授,與全國各地追隨他的學子們研習、傳授他創立的良知學,並發展為心學,使得天下學子“以虔南為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