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郭汝瑰的抗日生涯

(2009-02-11 15:47:29) 下一個

胡言亂語,看到哪兒拷貝到哪兒. 不管他在內戰中的作為該如何評價,不論"貳臣"的名稱是否屬於他, 無論如何, 他在我心中,是一個抗日的中國人!

郭汝瑰的子女評價到:“他在軍事上的是一個大學生,但在政治上卻是一名小學生”。
郭汝瑰的一生可謂"驚險曲折、豐富深刻"---中共中央軍委語.

郭汝瑰原名郭汝桂,重慶人。1926年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1927年春受吳玉章指派四川,郭汝瑰在其堂兄郭汝棟軍中任排、連、營長,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蔣介石“清共”。一向為人圓滑的郭汝棟,對一些自認為是共產黨員的軍官以禮相送。郭汝瑰雖然不承認是共產黨員,但郭汝棟也不敢再留,而是勸他們去日本士官學校讀書。

郭汝瑰於1930年冬進入日本士官學校第二十四期學習。前後學習時間雖然不到一年,但日本軍隊的軍事思想、軍事製度、連隊教育 和練兵精神,使之獲益非淺。但是時隔不久,就發生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的九一八事變。 郭汝瑰等一批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群情激憤。自發地結隊去日本陸軍省申請退學回國。日本憲兵前來驅趕,中國大使館也派人來勸郭汝瑰等回校。中 國留學生堅持不走,日本陸軍省無奈,派人出來宣布:“你們可以退學,但退了就不能再入學了。”郭汝瑰等眾多學生齊聲高喊:“亡國奴才再回來” 。憤然放棄學業,毅然於1931年11月返回祖國共赴國難。
   回國後的郭汝瑰通過郭汝棟的關係進入了陸軍大學第十期學習。在陸軍大學的三年,他如饑似渴地把戰術、戰史、參謀業務、鄰邦軍備、野戰築城、諜報勤務等必 修課學得細致深入,觸類旁通。對馬術、汽車駕駛、飛機駕駛也有所涉及。同時他還自修日文、德文,從而在日、德兩個當時軍事強國的戰史寶庫中吸取了較多營 養。 就這樣,從1926年至1936年的整整十年,郭汝瑰先後進入黃埔軍校、日本士官學校、陸軍大學學習,經曆了一位青年軍人所能受到的全部正規軍事教育。
  
由於郭汝瑰受過全麵的軍事教育,1937年5月,國民黨國防部正式調任留校任教不到一年的的郭汝瑰擔任陳誠的第十八軍十四師參謀長。郭汝瑰到職後不久,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郭汝瑰所在的第十四師,奉命參加華北的抗戰。中途因日軍進攻上海,又奉命回師參加淞滬會戰。十四師奉命開赴蘇州加入陳誠指揮的左翼兵團。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布 防在南塘口一帶的十四師四十二旅旅長曾粵漢臨陣膽怯,四十二旅旅長曾粵漢夜不能眠,食欲大減,不願當旅長。時任十四師師長的霍揆彰怕他誤事,要副師長淩兆堯去代理,得到的回答是:"這種狀況叫我去,我才不幹呢。"
  就在這種狀況下,郭汝瑰立即代理旅長一職,代替曾粵漢去前沿指揮四十二旅作戰。此後戰局越來越險惡,好幾次 日軍都突進到了四十二旅的前線指揮部,形勢相當嚴峻。郭汝瑰決定身先士卒,以鼓舞部隊的鬥誌,親臨前線督戰。在數十架敵機狂轟濫炸下,率部堅守陣地,每到下級有人叫喊“頂不住”時,就衝出掩蔽部督戰。並在戰局危急關頭,親臨鬥誌發生動搖的八十四團 指揮作戰。前沿指揮所在敵人槍炮的射程之內。炮聲震耳欲聾,電話成了廢物。郭汝瑰配備一個團正麵對敵迎戰,另一個團作預備隊。第一線陣地失守,預備隊立即反衝 鋒,奪回陣地。如此幾次反複,傷亡很大,一個團連衝三次就快打光了。戰局危急時,八十四團團長鄒毓南來到指揮所,力主退卻。隻見郭汝瑰搖搖頭,不說話,一會兒,拿出紙筆,給師長寫信留下遺囑:師座鈞 鑒:
  今天適逢我三十歲的生日。舉目四顧,我八千健兒已犧牲殆盡!而敵勢未表,前途難卜。若陣地存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也戰死疆場,身膏野 草,再無見麵之期了。他日抗日戰爭勝利後,你為世界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倘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我有兩支鋼筆,請給我兩個弟弟一人一支。我那 隻手表,就留給我妻子方學蘭作紀念。臨穎匆匆,順頌軍祺。

        職 郭汝瑰負弩頓首
民國。十六年九月十三日於南塘口陣地

  鄒毓南團長見此信此情,無地自容,轉身跑回前沿,投入戰鬥......。八十四團第一營營長宋一中,帶一個營反衝上去,又被日軍打退。郭汝瑰命令士兵將宋一中 綁來槍斃。宋說:"請讓我去奪回陣地,奪不回你再槍斃。"郭說:"奪不回,人就不必回來了!" 宋又帶兵衝了上去,果然奪回了陣地,而且他本人未曾負傷。但 幾天之後,他卻癱了!在郭汝瑰的率領下,該旅與日軍反複衝殺七天七夜,陣地仍未丟失。等到奉命撤退時,全旅八千多人隻剩下兩千多,而且多是傷員。這一仗,使郭汝瑰成了上海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此,被一些同僚視為書生的郭汝瑰,就成為全軍著名的戰將。宋慶齡、何香凝組織的慰問 團專程來到四十二旅,特別送給他一件毛衣。

如 果說在淞滬戰役中,郭汝瑰還是以戰鬥中的勇敢機智,受到陳誠的器重,而到武漢會戰時,陳誠就以善於戰役謀劃的眼光看待郭汝瑰了。

1938年7月,日本開始進攻武漢外圍廣大地區。大戰總司令為畑俊六大將,投入陸海空三軍35萬兵力,另以新增調40萬大軍配合作戰。調動飛機 500餘架,軍艦120餘艘,作戰經費32.5億日元。據戰後發現日軍文件證明,連日本本土僅留的一個近衛師團,也待命隨時增援武漢大戰。日本大本營陸軍 部文件說:“陸軍為漢口作戰傾注了全力,沒有應變之餘力。”8月22日,日軍大本營下達188號、參謀總長第250號命令可以歸結為兩點:第一,“攻占漢 口附近地區”;第二,“把蔣政權逐出中原”。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確表示:“此次大戰所期待的是使蔣政權降為地方政權。”
  國民政府則調集全部海空軍,計有戰艦40餘艘,飛機100餘架,陸軍120個師總兵力約110萬人。蔣介石親自坐鎮武漢直接指揮。蔣親自到中央 廣播電台發表極其悲壯的講話:“中國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壓迫到最後限度,中國軍隊為了民族之生存,決心在武漢地區與日軍決一死戰。抗戰爆發以 來,已經作戰的經曆,足以證明在陣地戰上我軍力量之堅強,將士作戰之勇敢無畏。”不過他也強調了另一個目標:“我軍此次作戰,將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進退為 重,而在於自動地選擇有利的作戰地區,達成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1938年7月,郭汝瑰作為剛升任的五十四軍參謀長參加了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主持召開的保衛武漢的作戰會議。起初,蔣介石和陳誠並沒有 接受淞滬戰役,特別是南京保衛戰失敗的教訓,還是根據德國顧問的建議,在武漢三鎮構築環形工事,準備死守武漢。當陳誠召開作戰會議,宣布已擬定好的武漢三鎮環形工事作戰方 案時,郭汝瑰把那個方案譏諷為“這是一個要遭殲滅的樣子”。陳誠聞言十分 不悅,便當眾點將,要他講出理由。時年三十一歲的郭汝瑰直挺挺地站起來,操著川東語調呈述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郭汝瑰鬥膽直言: “此方案是步南京保衛戰的後塵。這樣的環形陣地,有一點被突破,必將全軍崩潰,有下河吃水的危險”。他以南京失守的經驗教訓對比分析武漢的作戰情勢, 提出國軍要脫離原先一貫執行德國軍事顧問團所倡導的陣地戰,應該從南京保衛戰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要一味與日軍死拚濫打,以運動戰和消耗戰為宗旨,他建議盡量利用山地,在武漢外圍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層層設置阻擊陣地,進行積極防禦。同時配合國軍部隊機動和敵後襲擾,逐步消耗和瓦解日軍攻勢。提出“保衛武漢又不戰於武漢”這個新的戰略防禦方案。他的方案得到了參加會議的中央軍和雲南部隊的一致讚同。
郭汝瑰實事求是的作風,使得老蔣和陳誠非常滿意,陳誠不但沒有因為郭汝瑰的唐突而感到不快,反而郭汝瑰言之有理,他們隨即同意以郭汝瑰的軍事報告為核心,對他的這個“不重核心而重外圍”的方案拍案叫絕,采納了他的方案,並請郭汝瑰也參加從新製定了武漢會戰的作戰計劃。

不久武漢會戰全麵展開,果然不出郭汝瑰所料,武漢戰役從戰爭的一開始就按他的設想有條不紊地進行。結果,武漢戰役各軍均因實施 外圍作戰,國軍在劣勢裝備的條件下,未受重大損失。而中國軍隊在整個武漢大會戰期間,雖未能保住武漢地區, 按照作戰計劃對日軍進行了大量有效消耗和殺傷,實現了蔣介石預定的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目的。徹底粉 碎了日寇企圖把蔣政府降為地方政府的陰謀,奠定了持久抗戰的基礎。日本“發動攻略漢口之戰,使其成為戰爭一決雌雄的最大機會”企圖再度落空,日軍自 1937年7月中國抗戰至1938年底,共傷亡14萬餘人,從此不得不陷入蔣介石“持久抗戰”的泥沼裏不能自拔,直至戰敗投降。

  1938年9月29日,毛澤東親筆寫信給蔣介石,盛讚政府及蔣本人之抗日決心與輝煌成就,這封由周恩來帶到武漢的信件,未載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故全文刊介如下:
  介石先生惠鑒:
  恩來諸同誌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餘。先生指導全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我國人無不崇仰。十五個月之抗戰,愈挫愈奮,再接再 厲,雖頑寇尚未戢其凶鋒,然勝利之始基,業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無窮。此次,敝黨中央六次全會,一致認為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 特點,將是一方麵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麵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於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在此過 程中,敵人必利用歐洲事變與吾國弱點,策動各種不利於全國統一團結之破壞陰謀。因此,同人認為此時期中之統一團結,比任何時期為重要。惟有各黨各派及全國 人民克盡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統一領導之下,嚴防與擊破敵人之破壞陰謀,清洗國人之悲觀情緒,提高民族覺悟及勝利信心,並施行新階段中之必要的戰時政策,方 能達到停止敵人之進攻,準備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漢緊張,故欲恩來同誌不待會議完畢,即行返漢,晉謁先生,商承一切,未盡之意,概托恩來先生麵陳。此時此 際,國共兩黨,休戚與共,亦即長期戰爭與長期團結之重要關節。澤東堅決相信,國共兩黨終必能於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克服困難,準備力量,實行反攻,驅逐頑 寇,而使自己雄立於東亞。此物此誌,知先生必有同心也。專此布臆。敬祝健康!並致
  民族革命之禮
  毛澤東謹啟
  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武漢保衛戰顯示了郭汝瑰的卓越軍事才華,也因此受到陳誠的特別青睞。此後,陳誠對郭汝瑰著重栽培。戰爭一結束,郭汝瑰就升任第二十集 團軍參謀長,1941年出任暫五師師長,1943年回到由蔣介石欽定的軍界精英組成的重慶國防研究院任研究委員。


1941年秋,長沙三次戰役中,眾將官裏,誰都不願意前去訓練和指揮新五師抗日,因為新五師是由各地方山寨武裝、土 匪武裝新編的“雜牌”部隊,恐懼失敗丟官舍命。但郭汝瑰自告奮勇地去了。郭汝瑰從18歲入黃埔軍校,23歲入日本士官校,25歲至28歲入中國陸軍大學和 空軍軍官校,軍校苦學10年除使他深知歐亞各國攻與防的戰略戰術外,更使他越來越深知,軍人為國奮戰才能體現軍人的最高價值。因此,他要求經濟、軍事、生 活“三公開”,運用官兵民主的方法訓練和指揮新五師,他以身示範,雨夜裏常與士兵共同守衛在最前線的牛棚內,指揮如何以五人為一戰鬥分隊的方式,“巧攻” 敵方中心陣地,大量消耗日軍精力與火力,切斷敵供應線。他鼓勵官兵像兄弟同胞那樣同住、同吃、同殺敵,誰消滅一個鬼子,他就授予一次抗日英雄的大獎。


   1942年2月16日正月初二,郭汝瑰將軍訓練指揮“土”國軍雜牌新五師,神奇地打敗了日軍王牌師,奪回長沙戰役中最重要的陣地飄風山嶺至汩羅江防線, 俘虜一批日軍和槍炮,並以弱勝強,創造了抗日保衛戰中的經典戰術,使日軍狂叫1942年春節占領陪都重慶的狂夢變成惡夢。受到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的嘉獎。(薛嶽指揮的萬家嶺戰役,取得過輝煌勝利。萬家嶺戰役的前敵總指揮為第九集團軍司令吳奇偉。和薛嶽一樣,吳奇偉也是身先士卒,親臨第一線指揮。有次他正與第四軍軍長歐震通電話,敵機俯衝掃射,吳奇偉毫不理會,直至敵機把他的電話機打碎。)
薛嶽讓他兼任九戰區軍官訓練團校官大隊的大隊長,旋又被兼任副院長的陳誠調到為培養“全能將校”的國防研究院任委員,並被自任團長的蔣介石任命為中央訓練團的副大隊長,成為蔣介石心目中的“軍界精英”。駐陪都重慶的中外各國新聞界連續數周向中外宣 揚了神奇將軍郭汝瑰的奇跡。

1942年10月郭汝瑰回重慶參加中、美、英、蘇四國代表研討如何對日作戰的高級國際軍事會議,郭代表中方專題講授了“如何攻破日軍在亞洲的‘鉗形’戰略戰術”,受到四國代表的高度讚揚,後來英國還請郭汝瑰代表重慶政府去英國講授30天的破日軍的“神奇”戰術課。

  郭汝瑰離別新編五師回重慶時,國內外愛國人士慰問獎勵他5000個銀元,他卻未要一個,全部拿來獎勵給了每個士兵。當時,郭汝瑰不愛金錢的“神奇”性格在國軍上下越傳越“神奇”。宋慶齡女士多次用英語向外宣傳郭是“無野心無私心”的將軍。

1943年3月,日軍突破國民黨第六戰區四十四軍和八十七軍的江防陣地,進逼鄂西。企圖消滅鄂西中國部隊,奪取川江第一門戶——石牌要塞,以威逼重慶。
打通宜昌至嶽陽段的長江航線,使宜昌附近的船舶駛向下遊用 於軍事運輸。
日軍大本營陸軍部令第11集團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3個師團、1個獨立混成旅團、5個支隊和1個飛行戰隊,分別集結於長江兩岸的城陵磯、石首、彌陀寺、宜昌等地 區,準備進攻鄂西守軍。1943年5~6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在湖北西部地區抗擊日軍的作戰。開始了著名的鄂西會戰

1943年5月10日。日軍大本營陸軍部杉山元參謀總長親臨武漢視察,指揮鄂西會戰。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把指揮所推進到沙市前線。
  5月11日,在國軍第87軍和第44軍側擊救援下,第73軍殘部才從河湖港中拚死突出重圍,到達常德東麵的西港、沅江等地。常德大門已被撞開,危在旦夕。在當時大多數人都以為日軍的主攻目標是常德產糧區。
  第六戰區長官部和重慶統帥部頓呈緊張局麵。代司令長官孫連仲是新近才從第五戰區調來六戰區,對本戰區情況尚不十分熟悉。第六戰區原有精銳鄭洞國第8軍,李延年第2軍,方靖第66軍又於此前抽調去雲南遠征了。
  蔣介石急得坐立不安,決心再次親臨常德前線指揮督戰,保衛常德要地。
  正在雲南和美軍顧問一起組建和訓練遠征軍的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遠征軍司令官的陳誠,聞訊第六戰區告急,趕緊飛回重慶,力阻蔣介石作常德之行。
  陳誠說:“六戰區抽走三個精銳軍,兵力空虛,目前第73軍又受重大損失,士氣受影響,常德能否確保,已成問題。你若前去指揮,丟了地方,有損你全軍統帥的威望,我是第六戰區司令長官,赴湯蹈火,義不容辭,理應我去!”
  蔣介石大受感動,便打消了親往常德念頭。
    陳誠連夜擬定了個保衛常德的作戰方案。為慎重起見,他又派人召集參 謀人員和國防研究院的郭汝瑰等人商量對策。在當時大多數人都以為日軍是 “聲東擊西”其主攻目標是常德產糧區的情況下。唯有與陳誠一樣被人叫做小矮子的郭汝瑰,從在沙發裏,盯住壁上巨大的軍用地圖,一聲不吭。此時,陳誠見他默不作聲,知道必有原因,便點名問郭有何看法。郭汝瑰卻語出驚人反問 “如果日軍是聲西擊東會如何?” 眾人皆驚, 知郭小鬼必有謬論。郭分析到: 日軍若攻常德輕而易舉根本無需三個師團, 日軍聲西意在擊東,造成進攻常德之假象,以迷惑我六戰區將領。日軍此次重兵出擊的目的是仿效 德軍的閃電鉗形攻勢,一舉吃掉國民黨第六戰區主力。眾人才如夢方醒。當即,陳誠令郭汝瑰提供了具體作戰方案。
第二日,陳誠見了前線發來的急電,禁不住拍案叫絕:“這個郭矮子,真有兩刷子!”,戰局發展很快判明,向常德北麵進攻的那股日軍,僅為第17獨立旅團之一部,目的是佯攻常德,吸引中國方麵注意力,掩護其主力對第六戰區主力的鉗形攻勢。
陳誠按郭汝瑰提供的作戰方案。電令前線各部迅速調整部署:
  一、令長江南岸第一線暴露於敵前之部隊,立即向後收縮,避開敵強大鉗形攻勢,待敵深入至山嶽地帶後,再行截擊反攻。
  二、令原駐守桃源地區,擬為守備常德的王耀武第74軍,王甲本第79軍,火速調往石門地區,擔任戰區機動,相機側擊敵人。
  三、令駐於萬縣地區的彭善第18軍,火速趕赴宜昌以西,加強陪部門戶石碑要塞的防務。
  四、令宋肯堂第32軍以一部兵力,前出都鎮灣一帶,加強清江南岸防務。

  陳誠發出電令後,立即飛抵恩施前線指揮作戰。公安地區守軍第87軍,在日軍東西兩頭強大鉗形攻勢下,情況正危急時,軍長同樣初接到陳誠向後撤退的命令,立即率領全軍放棄陣地,向西南方轉移。數萬日軍在公安“鉗”了個空。但馬上掉頭向西南窮追猛進,終於咬住了第87軍和86軍各一部的“尾巴”,將其吃掉了。
  陳誠決定在清江沿岸和石碑要塞一線與敵決戰,決戰日期預走為5月31日至6月1日間。
  清江方麵夾擊決戰。日軍第3師團,第13師團等部約四萬人馬,加上偽軍第29師等部萬餘兵力,在遭到我守軍節節打擊之後,先後占領了漁洋關、長陽地區,鑽進了山嶽叢林之中,到達了決戰地帶。
  我守軍機動部隊第79軍立即從石門北上,第10集團軍從資丘南下,對漁洋關之敵夾擊猛攻。
  第32軍和第86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對都鎮灣地區的日軍施以夾擊。
  石碑方麵的阻擊決戰。(胡鏈)  5月23日。
  宜昌日軍第39師團和第34師團約兩萬多兵力,在長江北岸一百多門加農炮和榴彈炮的連續吼叫聲中,分乘上百隻舟艇,一齊撲向南岸,衝擊陪都重慶的門戶。
  守軍利用天下聞名的峽江天險,在即設陣地上與敵逐洞、逐壕對抗,日軍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在陣地前丟下累累屍體。
  石碑要塞守軍第18軍之11師和第5師等部,憑險固守,沉著應戰。敵出動飛機和艦艇,配合陸上進攻,猛打猛攻數日,要塞陣地巋然不動。而日軍卻在此丟下數千具屍體。石牌保衛戰的勝利,為“鄂西會戰”的全麵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月31日以後。
  備路日軍在遭到守軍夾擊、阻擊之後,傷亡慘重,又因久戰,疲憊不堪,乃不得不全線退卻。守軍士氣高昂,全線奮起追擊。
  清江方麵,擔任後退掩護的敵第13師團三個大隊,三千餘人,在漁洋關以南磨市附近被第10集團軍之新23師、55師、98師、121師各一部包圍,基本上被殲滅。
  日軍第13師團司令部及主力,以及第17獨立旅團一個大隊,在宜都城郊一條狹長的山穀中,被守軍第121師、第118師、第194師,第98師主力包圍,幾經激戰,被殲滅大半。1943年6月15日。各路日軍奪路而逃,守軍奮起追擊,雙方完全恢複到了5月5日之前的態勢。
  此次會戰,日軍死傷:二萬五千七百一十八名;斃傷和繳獲戰馬共一千三百八十四匹;擊落敵機四十五架;擊毀敵汽車七十五輛;擊沉、擊傷敵舟艇一百二十二艘……
  蔣介石來到恩施,慰勞得勝的第六戰區將士。
  在恩施舉行的慶功大會上,陳誠司令長官登台講話:“中國自抗戰以來,因武器裝備與日軍優劣懸殊,中國士兵與日軍在戰場上的對比,通常為一與五之比。但在此次鄂西會戰中,由於我方對敵情判斷的準確,將士的勇猛,再加上鄂西崇山峻嶺等有利條件,敵我之對比已轉變為二與一之比。就是說在此次會戰中。一個士兵即對付兩個日本兵,卻取得了巨大勝利。……”。 在此次鄂西會戰中,由於我方(郭汝瑰)對敵情判斷的準確,結果打了日軍一個出其不意,全麵粉碎了日軍的鄂西攻勢。鄂西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和陳誠更加器重郭汝瑰,1944年派他以副武官的身份,被派赴英國考察國防機構的組織情況。

另: 1943年底,日軍主力26萬大軍再度圍攻常德!卻遭到三峽與長沙兩方麵共43萬中國軍隊的誘敵深入包圍,差一點就要全軍覆沒 . . . 然而此時,日軍前線的指揮官,已換成了日本陸軍最有才能的將領 - 橫山勇中將 ! 他為了要殺出重圍,竟然打破日軍傳統、不理直屬上級命令、直接越級報告日本帝國大本營,同時斷然下令撤退 . . . 後來的橫山勇、這個自武漢會戰六年以來、唯一能帶領日軍殺出江漢平原、大破國軍的悍將! 卻因為這種獨行專斷的個性,不能容於日本軍部,始終沒升到上將 ! 而兩場血戰,讓日軍突破長江三峽、直接進攻重慶的企圖徹底破滅!

1945年2月歸國後,已 經升任軍政部長的陳誠,在報請蔣介石批準後,即任命郭汝瑰為掌管全國各軍師編製、裝備的軍務署副署長、署長,兼國防研究院副院長;並以軍政部代表的身份, 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前往芷江和南京,參加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的儀式。
郭汝瑰在四年國共戰爭期間與中共間諜任廉儒接頭一百餘次,將國軍的大量軍事機密泄露給共產黨;其中包括:重點進攻山東計劃、徐州司令部兵力配置、國軍在大 別山的調度計劃、解圍兗州計劃、解圍長春計劃、解圍雙堆集計劃、國軍江防計劃、武漢、陝甘、西南等地區的兵力配備序列等等。

郭汝瑰的抗日生涯

郭汝瑰雖為中共在內戰中做出巨大貢獻,但在1949年以後僅予他校級軍銜,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員、軍事史料研究處副處長、研究員。南京軍事學院一位投降留用軍官“坦白”自己是“國民黨特務”,郭汝瑰則是國民黨潛伏特務組長;郭汝瑰隨即被逮捕,後因董必武等人作保而被“平反”。他為中共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不為人知。郭汝瑰恢複中共黨籍的要求也被拒絕。
晚年的郭汝瑰將軍懷著對曆史負責的態度主持正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便頂著很大壓力,開始編寫《中國抗日戰爭正麵戰場作戰記》一書。在這本書中,郭汝瑰將軍詳細的描述了380多萬國軍將士在正麵戰場與日寇殊死搏鬥,保家衛國的曆史史詩,表明了不應因為內戰而把國軍在抗戰時期締造的民族功績淡漠掉的觀點。


http://www.hudong.com/wiki/鄂西會戰
神奇將軍郭汝瑰
http://www.cqwb.com.cn/webnews/htm/2007/7/29/252740.shtml
抗日戰爭全部真實故事【三】 艱難歲月
http://tw.myblog.yahoo.com/jw!DuSBqBSWEkatxFG0E71XuQ--/article?mid=68&prev=70&next=63
等等,等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