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物價飛漲的思考

(2008-07-07 16:02:06) 下一個
關於物價飛漲的思考

國家統計局2008年4月16日公布了最新統計數據,今年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總水平同比上漲8.3%。同一天,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要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說,中共政府認為中國目前在CPI漲幅達到8.3%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還不算是真正出現通貨膨脹的狀態。

物價飛漲 -- 是“結構性上漲”,還是通貨膨脹?

CPI,實際是英文詞語Consumer Price Index的縮寫,直譯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它是各個國家用來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比如衣食住行這些商品的物價及勞務價格的狀況。它是一種衡量老百姓的錢多頂用的一種概念。你比如說,如果說CPI增長5%的時候,就意味著去年你用100塊錢能買到的商品和服務,今年你可能要花105塊錢才能買到。 CPI是通貨膨脹的描述指標之一,它相對通貨膨脹有些滯後。但是因為它是跟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關,所以很多國家把它做為最重要的通貨膨脹的指標在使用。一般國際標準認為,如果CPI達到3%,這個國家就已經進入了通貨膨脹的狀態;如果達到5%以上,那麽就已經進入了嚴重通貨膨脹的狀態。

中共一再強調這一次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物價上漲”,而不是通貨膨脹。它所謂的原因是目前的物價上漲主要是食品類和資源類的價格上漲,而不是物價全麵上漲。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8大類的商品當中,5類商品價格在上漲(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3.3%,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10.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3類在下降(衣著同比下降1.3%;交通通訊同比下降了1.7%;文化娛樂同比下降0.5%),所以它說並沒有出現全麵性物價上漲的情況,故不叫做通貨膨脹。

5類已經上漲的商品價格上漲幅度很大,其中最大的一類是食品。中共在計算CPI時食品是按照34%的權重來計算的。但是,就是按照中共虛報的全國平均工資,按照目前的食品價格,一個雙收入的三口之家,一個月的食品消費超過其收入的34%。而對於大多數收入較低的老百姓,吃在他的生活中可能會占整個收入的50%甚至更多。食物漲價23%,對於這樣的老百姓來說,對其整個生活的影響就相當驚人了。

在CPI 計算中有3類按中共的統計結果沒有上漲。哪3類呢?第一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交通和通訊,它下降了多少呢?隻下降了1.7%,是食物上漲幅度的十幾分之一。而這交通和通訊類中間還有子條目,單獨看這些子項目,其中大多數子項都是漲價的。而把整個交通和通訊類變成下降的子項是其中的通訊工具價格的大幅度降價。但是請注意,通訊工具,比如說手機等電子科技產品的價格下降與通貨膨脹與否沒有任何關係,它是科技迅速更新等因素造成整個的通訊工具下降。也就是說,這是技術原因,而不是經濟的原因造成的。另外,還有一個下降的類別是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下降多少呢?下降了0.5%。這樣微弱的下降幅度在統計概念中到底有沒有統計意義還很難說。因為統計是隨機量的一個描述,有一個叫做誤差範圍的概念,這個類別隻下降了0.5%,而如果誤差範圍是0.7%的話,那事實上,這個類別是不是真的下降了還很難說哪。還有一個下降的類別是衣服類,說是下降了1.3%。可是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很多中國的衣服價格折算成美元比美國人的衣服還貴。這個1.3%的下降也不知道對中國的老百姓有什麽實際上的意義。

也就是說,中國上漲的價格都是實實在在的,讓老百姓觸目驚心的上漲。而中共這所謂的價格下降的3類,不但其下降幅度微乎其微,而且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類別還是拜全球科技進步之賜。盡管如此,也不妨礙中共堂而皇之的說:“我們沒有全麵的物價上漲”,所以“我們沒有通貨膨脹”!

物價飛漲,原因何在?

那麽中國目前的物價飛漲到底是不是因為中國經濟通貨膨脹造成的呢?也就是,中國到底有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呢?

首先,我們先簡單談談通貨膨脹到底是什麽。通貨就是流通中的貨幣,“通貨膨脹”顧名思義就是流通中的貨幣過多。而“通貨膨脹”的最顯著後果之一就是物價全麵上漲。

中國目前流通中的貨幣過多,也就是“流動性過剩”,這是從中共政府到民間都普遍承認的事實。中共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施行不斷擴大外匯儲備,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以便擴大出口的政策。在過去幾年中國外匯儲備爆發式增長,目前已達到了一萬六千億美元,是人類曆史上最高的外匯儲備數額。而中共的金融政策同時要求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內投放相應數量的人民幣。也就是說,僅僅是外匯儲備增加這一項,在過去十幾年中,中共就給中國國內投放了十幾萬億的人民幣。這是造成目前人民幣“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這些年一直要求中共放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認為中共的這個金融政策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虛假的保持的非常低,而這樣的政策對中國和美國的經濟都是有傷害的。那麽中共為什麽一定要幹這種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情哪?原因是中國內需嚴重不足,所以中共隻好依賴出口型經濟來保持它的生命線---GDP 增長速度。換句話說,中國經濟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內需不足。

那麽為什麽中國的內需始終提不起來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貧富分化」,另一個原因是「國富民窮」。也就是,從個人收入的角度上來看,中共在它的經濟改革的這幾十年中,以“和國際接軌”為理由推行的種種卸包袱式的改革政策,再加上其官員的管理運作方式不受監督和製約,使得全國人民創造的財富迅速的向少數人手中聚集。在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裏,把中國變成了一個世界上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為篇幅的原因我們對此不進入深入討論)。雖然13 億中國人參與了經濟改革,但是創造的財富卻隻讓大約20%的中國人真正的從中的受了益。而80%的人口還是隻能維持其最基本的“活著”。這樣的國家的內需必然不足。

另一方麵,從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分配的角度來看,中共對中國社會的過渡盤剝造成了「國富民窮」的現實。一個正常的政府的政策應該是以「富民」為本的。但是,中共的政策卻是反其道而行之。連續許多年,中共的財政收入都是以中國GDP 的兩到三倍的速度在增加。按照中共自己的統計數據,2006年中國GDP增長了10%,而當年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22%,是GDP 增長速度的2.2倍;2007年GDP的增長速度是11%,而中共財政收入的增長是GDP增長速度的將近3倍。到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增長速度是10.6%,而中共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是GDP增長速度的3倍多。換句話說,中共的統治機製使其政府從社會斂的財占GDP的份額逐年上升,而同時中國百姓的收入占GDP的比例卻在逐年下降。

「貧富分化」和「國富民窮」的直接結果就是中國沒有一個占國民大多數的中產階級來推動中國的內需。我們知道美國的內需主要是靠其巨大的中產階級促成的。但是中國隻有大約20%的人口是能夠從中共經濟改革中獲利的富裕階層。雖然這個20%的富裕階層的消費能力確實提高了很多,但是因為他們所占的人口比例畢竟很小,他們還是無法改變中國因為民窮而造成內需不足的現實。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中共想保持高速的GDP,它就得依靠出口。而依靠出口就要控製匯率。其結果就是目前的這個現實:出口越多,創匯越多,人民幣在國內投放越大,通貨膨脹越嚴重,而通貨膨脹又進一步侵蝕老百姓的購買力,進一步惡化「民窮」的現實,惡化內需不足的現實。整個經濟就由此走入一個死胡同。

剖析中國食品瘋狂漲價的真正原因

當然,中共的媒體對這一次食品價格上漲也有它的解釋。它認為國際市場的糧食漲價是導致這次國內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下麵就這個說法進行一些深入的剖析。

從2007 年中期起,連續多個季度,中國的食品價格的漲幅都在兩位數,到今年第一季度,食品價格和去年同比更增加23.3%。這一輪的食品漲價的導火線是2007年 5月開始的豬肉漲價。在那之前的相當長的時間裏,中國的豬價被壓的很低,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豬積極性,空欄現象相當普遍。2007年5月,藍耳病疫情使豬業生產雪上加霜,導致豬肉價格暴漲。而以肉價暴漲為導火線,從而引發中國食品價格風漲的連鎖反應。所以這一輪食品漲價的誘因是來自國內而不是海外。

那麽,為什麽一個豬肉漲價就會成為食品全麵漲價的導火線呢?這是中共長期以來對農業不是傾斜扶持而是壓榨的政策的累積效應,是中共的殺雞取卵式的農業政策直接造成了中國農產品抗價格波動的能力極其脆弱的現狀。

由於糧食安全的高度敏感性,當今世界很多工業化大國依然努力保持其農業大國的地位,這些國家都盡量保證本國糧食能夠自給自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對農業補貼是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對農業產業的一個基本政策,歐盟、日本、韓國乃至美國都是如此。也就是說,農業對一個國家來講,不應該被當作一個“賺錢”的產業,而是應該被看成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產業,是應該由政府財政貼錢扶持的產業。

而長期以來,中共走了利用人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業推動其GDP高速發展的經濟模式。為了創造低廉的勞動力價格,中共就人為的壓低食品價格。例如,農民所能拿到手的糧食收購價因為中共製定的政府收購糧價而被人為的壓低;而且農民還要麵對的地方上的各種苛捐雜稅。這些都嚴重的打擊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使中國農業近年來一直沒有長足的發展。很多農村勞動力棄農而進城務工的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國的農業產品產出和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農產品被中共壓低,但是這樣的政策是不可持續的,它造成的整個中國農業的脆弱性由這次豬肉漲價直接暴露出來。

而且,中國農產品無法持續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耕地麵積近一二十年的持續下降。自從中共開始推行它的所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耕地麵積就一直在迅速的減少。到了1999年,中共為了遏製這種危險的耕地減少的趨勢而實施了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提出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必須“占一補一”,以實現耕地的占補平衡。但是,由於中共的官僚體製自上而下完全以利益為驅動力,而喪失了基本的社會服務和管理功能,同時,中共又拒絕老百姓和媒體對其官員進行監督,所以中共的各級官員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來輕而易舉的鑽各種政策的空子。其結果就是,中國的耕地麵積還是從1999年的19.38億畝銳減至2006年的18.27億畝,七年間減少了一億多畝!其中,有因為農民失去務農積極性而決定退耕還林的,也有許多是被各級政府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圈地搞各種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而損失掉的。根據2006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推算,要滿足國內農產品需求完全自給,中國至少需要21億畝耕地。這個數字遠遠高於2006年中國實際的18.27億畝的耕地麵積。也就是說,中國已經永遠失去了在農產品上實現完全自給自足的土地條件了。

由此看來,中共長期的農業政策,以及中共不允許人民監督的管理特性是造成中國農產品的價格極其脆弱的根本原因。

漲價和漲工資

中共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是由於職工工資上漲。

根據中共官方的統計數據,4年來中國職工工資扣除物價因素平均年增長12%。可是很多工薪階層隻見物價漲,但工資沒有動。那麽真實的情況到底是如何呢?中共官方的統計數據老百姓經常會看得莫名其妙,感覺和自己周圍看到的情況相差甚遠。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共的統計局為了搞出中共需要的統計結果,無恥的玩了許多文字和數字遊戲。例如,在衡量工資水平時,國際慣例是以整個社會收入的中間值來算的,這樣是為了防止社會上少數的高收入的人把整個社會的收入水平虛假的拉高。但是中共就一定要用平均值。中共的統計局非常清楚,在中國,統計學也是需要為黨的需要而調整的。每個人都知道中國目前收入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社會上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低收入人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用中值計算,中國的工資水平看起來會很難看,而其每年增長的百分比也不可能符合黨的政治需要。但是一旦使用了“平均值”,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中國網民有一個打油詩來描述平均值的概念非常直觀:“張家收入一千萬,鄰居九個窮光旦,平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所以2007年,全中國城市職工的月工資一下就被平均成了2千多塊錢。當然這個數字是被全國大多數城鎮的網民大大的嘲笑了一番。這個“平均值”的計算方法對中共來說實在是太符合黨的需要了。因為,一“平均”,不但整個社會的巨大的貧富分化就消失了。而且,社會上少數的高收入人群,還可以從具有中共特色的收入統計數字上幫中共一個大忙。

另外,按中共的統計數據,在過去四年中,排除物價上漲的因素後,中國職工工資每年平均增長12%。那麽大部份人應該是能享受高於2003年大約1.6倍的工資。但在中國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享受到了這個呢?除了公務員,和一些中央級的壟斷企業的正式職工以外,1.6倍的工資增長幅度跟中國大多數老百姓的實際收入體會是嚴重脫節的。舉個例子,2007年底,數千名齊魯石化的工人冒著寒風在廠部要求漲工資,因為他們10年沒有漲工資了,10年來一直都是拿900多塊錢工資。齊魯石化是中石化的幾百個企業裏頭的第二盈利的單位,中石化一年的盈利就有500億。從這個縮影可以看到,中國其它企業的工人收入到底是如何。事實上,中國大學生在這兩年的首次就業的工資是逐年下降的。

其實,中共的數據有水份在中國從來都不是新聞。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就是一個“官出數據”、“數據出官”的體製。中央的數字是地方官員報上來的,而地方官員的政績跟它報的數據是緊密相關的。沒有媒體監督,也沒有老百姓正常的反映渠道,那麽地方官員報什麽數據就是什麽數據,所以說這個“數據”本身是有水份的。另外,中央自己也希望數據“好看些”,好讓數據直接跟黨的政策掛勾。例如,黨的宏觀調控政策出來了,你的宏觀數據就得跟宏觀政策相對應,不然的話,難道黨的宏觀政策不起作用?所以,中央對有水分的地方“數據”也往往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所以在這樣一個體製下出產的工資漲幅數據也隻能成為中國人民的笑料。

誰在承擔通貨膨脹的壓力

由於通貨膨脹而引發的物價上漲是中國的每個消費者都必須直接承擔的。

同時,一些中小企業和私人業主也會特別被中共拉來墊背。中共政府通過各種政策法規會強迫讓許多中小企業和私人業主硬性消化部份通脹壓力。比如說,蘭州的牛肉拉麵一直是4塊錢一碗。可是,因為自從2007年8、9月份以來,蘭州當地的油、米、麵等食品原料漲的很厲害的時候,很多小本生意的人都撐不住了,他不得不把一碗牛肉拉麵漲到4塊5了。中共蘭州政府立刻擺出了關心老百姓的飲食的姿態,和要堅決穩定價格的決心。立馬就出台政策嚴密控製牛肉拉麵漲價:誰敢漲5 毛我就讓誰關門。也就是說,這些小攤販被強迫承受了整個社會的物價上漲。

再舉個例子,2007年9月,中共在開17大之前,向人民保證:為了保證物價穩定,2007年剩下的幾個月要嚴格控製物價上漲。但是到了2007年10月底 17大一開完,中共的發改委就發布公告,答應中石油和中石化這些中央黨企對成品油漲價的要求,允許中國所有的成品油價格立刻上漲10%。但是,同時它卻又在公告中要求,不許相關產業跟風漲價,否則嚴懲。誰是成品油的下遊產業呢?其中很多都是搞貨運或者客運的小本生意人。他們的利潤本來就很薄,而成本中很大的一塊是汽油費。汽油漲價10%是為了保證象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黨產國企增加利潤,可是由此引發的運輸業成本的提高卻讓這些小業主硬性消化。

結束語

1959 年到1962年是中共所稱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可是從當時的氣象數據來看,中國在那三年基本是風調雨順的。從當今的經濟學觀點看,那三年實際上就是一場由中共的暴政和無能而引發的嚴重的經濟危機。當時,中共以餓死三千萬中國百姓的代價讓中華民族承受了其愚政的後果。如今的這一次物價飛漲同樣是中共政策的直接產物。當然,中共同樣會強逼老百姓硬吃下這個苦果,以挺過2008年這個經濟難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