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心靈之道

(2008-07-15 21:04:31) 下一個
心靈之道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人生有了缺憾之時,我們應該用一種什麽樣的心態來對待生活?2000多年前的《論語》對我們當今社會中的問題有哪些啟示呢?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孔夫子與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人人都有遺憾。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就遺憾自己是家中的獨子,沒有兄弟(圖1)。同學子夏就勸他(圖2),麵對一件遺憾的事情,不要糾纏在裏麵一遍一遍地想,為什麽這件倒黴事偏偏落在我頭上?化解遺憾的前提是認可這個遺憾的存在,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接受下來。第二就是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君子敬而無失”是指內心保持一種端莊、正直的態度,使大家都尊敬你,做事情盡可能少一點失誤;“與人恭而有禮”是指與別人共事,內心要保持著一種恭敬,彬彬有禮,真正對別人有一份尊重。這樣一個君子,到處都會有兄弟。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它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人要能夠正確地麵對人生的遺憾。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麽你也將失去星星。任何一種遺憾,如果我們將它放大,那它可能會變得很大很大,甚至有可能變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對你的生命質量造成損害。有一篇報道,英國著名的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在小的時候經曆了一次意外。她蹦蹦跳跳地跟媽媽一起去看牙醫,可是媽媽因牙科手術引發心髒病死在手術椅上。這在一個孩子的心中留下的陰影是很大的。她一直采取回避的態度,當她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後來她成了著名的明星,擁有了富足的生活。一次她被疼痛的牙齒折磨得受不了了,還是不敢去診所。家人勸慰她,可以把牙醫請到家裏,讓私人律師、私人醫生和所有親人都陪著,她才勉強答應了。結果當牙醫在她豪華的寓所中整理手術器械時,一回頭看到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了。當時報紙上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她是被自己40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這就是一個人心理暗示的力量,生命中一個至極的遺憾能夠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其實我們不見得會麵臨這種極端的例子,但每一個人都會麵臨生命的缺憾。這個缺憾有時會變成對自己的一種暗示,影響自己生命的質量。
  然而,如果你能正視內心的遺憾並且改變它,這種改變也是驚人的。有一個寓言說,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會做手工品,卻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漂亮衣服和首飾,因此她很自卑。在她18歲那年的聖誕節,媽媽破天荒給了她20美元,讓她給自己買聖誕禮物。她欣喜若狂,但沒有勇氣走小鎮中間的路,她繞開人群,貼著牆角,走在路邊(圖3)。一路上她看到很多人,認為別人都生活得比她好。她看到了自己特別心儀的小夥子,酸溜溜地想:不知道誰是他聖誕舞會上的“新娘”。她就這樣一路嘀咕著、躲著人群來到商店。櫃台上擺著漂亮的頭花,她看呆了。售貨員對她說,你的亞麻色的頭發配這個淡綠色的發花很漂亮,來試試。她一看價簽,16美元,就說我買不起,別試了,這時售貨員已經把頭花給她別上了。當她看到鏡子裏的自己,驚呆了——她覺得這朵頭花改變了她整個的容顏,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決定買下這個有如此神奇力量的頭花。她飄飄欲仙地戴著頭花往外飛跑(圖4),撞到一位老人,老人向她喊著,她都渾然不覺。她不知不覺就跑在了小鎮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見所有人都用驚訝的目光看著她,議論說這個女孩多麽漂亮呀。她又一次碰到了暗暗喜歡的男孩,男孩驚訝地叫住她說:我能請你今晚做我在聖誕舞會上的“新娘”嗎?女孩子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再用剩下的4塊錢給自己買點東西。她又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一進門,就看見一位老人微笑地站在那兒。老人對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就掉下來了,我在等你取回它。
  
  這個女孩子的自卑是被一個頭花改變的嗎?是被她自己的自信心驅除的。當然,我們不可能都有幸遇到這樣的機緣改變自己的心態,但是每個人都會得到心智的啟迪。孔子在《論語》中的觀點很多與這個故事的道理不謀而合。孔子說,真正的君子,他內心的坦然與淡定,可以讓他化解生命中很多的遺憾,前提是不要把現實中的陰影看得過重。泰戈爾說,烏雲自己遮住了太陽,但是它卻怨天氣不明朗。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心遮住了陽光,太在乎得與失。在孔子的價值判斷體係中,在乎得失的人被斥責為“鄙夫”,幾乎等同於小人。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像這樣一個小人你能跟他一起侍奉國君共謀國家大事嗎?
  誰的生命中沒有遺憾,當憂煩、迷惑和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聰穎,變得更加勇敢無畏,外在的一切就不算什麽了。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圖5)。
  
  
  君子之勇以義為上
  
  孔子有個弟子叫子路,特別率性勇敢。孔子調侃他,說如果有一天我的道理真推行不了,我就帶著子路泛舟江海去,因為子路除了勇敢別的什麽都沒有(圖6)。
  子路向老師求教(圖7):老師,您說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孔子說(圖8),君子崇尚勇敢這沒錯,但是武功並不代表勇敢,君子的勇敢是有約製的,是以“義”為前提的。隻有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仁義之勇。如果沒有這個字,會以勇犯亂。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一個小人身上就更麻煩,他就會直接成為小偷、劫匪,那就成為盜了(圖9)。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意思是,內心有所約製,而在社會上還經常有過失的人不多。孔子提倡,一個人對自己要每日三省,反躬自問,看看自己今天有什麽事做得好,做得不好;看看周圍的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向賢德的人看齊,對於缺乏道義的事情,反省一下自己,有錯就糾正,這就是君子之勇。
  蘇軾在《留侯論》中曾這樣論述“君子之勇”:“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真正的豪傑誌士心靈之勇,其過人之節就是能夠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是一個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如果經常無緣無故地遭受別人的冒犯和傷害,你能做到不怒嗎?當我們遭遇這種意外的、甚至無聊的傷害時,一瞬間繃不住了,拔劍而起,挺身而鬥,這不是勇敢,這是做不了大事的。“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很不容易。豪傑之士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們有很大的抱負,有遠大的誌向,所以才能有一種胸懷。他們的勇敢有時候表現為氣度,有的時候表現為一種理性製約下內心的自信與鎮定。泰山崩於前而不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每臨大事有靜氣,這就是一種力量(圖10)。
  
  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不合理。 我們雖然不能憑借個人的力量去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憑借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當我們遭遇人情有所不能忍、無故加之之事,應該有的態度就是讓這件事盡快過去,要把這個傷害縮到最小,要找一個更為積極的事情去抵消負麵的意義。這樣會騰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價值的時間和一種更美好的心情讓你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你內心有美好的東西,你看外在的世界,才能氣定神閑。
  
  宋代的筆記小文中記載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蘇東坡有一個好朋友叫佛印(圖11)。一次蘇東坡回家高興地跟妹妹說,佛印今天又吃虧了。我們倆打坐參禪,我問他看我像什麽,佛印說我像尊佛,我大笑說我看他坐在那兒就像攤牛糞。蘇小妹對自鳴得意的蘇東波冷笑說,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見心見性,心中有什麽眼中就有什麽。佛印看你像佛,說明他心中有佛。你看你心中有什麽?
這個故事可以適用於每個人。一樣的生活為什麽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整天指責抱怨?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心世界是相通的。他心裏有什麽,他看到的就是什麽。同樣是半瓶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麽好的酒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麽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態不同,就在於你內心有什麽。樂觀主義者內心是一種由德、仁而生發出來的曠達的勇氣。在今天的時代,這種心靈的勇敢更加重要。這種心態在《論語》中,被表述為“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心有大誌,心有定力,有心靈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沒有一點驕矜之氣;而小人張揚,處處驕傲、攻擊別人,少了一種氣定神閑。人的一生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小人的驕傲表現在外,而君子的驕傲是內心的風骨。一個人有風骨的驕傲,在外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是一種氣勢(圖12)。
  
  
  用歡欣的態度做一個可教之才
  
  我們遇到每一個人都是機緣,誰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是不可教之人,沒人一定要追著、趕著告訴你。孔子在《論語》中說(圖13),一個人可以和他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相反,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的人,你卻追著趕著跟他說話,你的話就多了。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才,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琴,追著不可教之人多說話。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之人。當你麵對世界,有一種敞亮的心懷,那麽,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教育你的,所有的東西都會幫你具有一種剛柔並濟的勇敢,看到一切能夠被自己化解的最大效率,彌補先天的遺憾,糾正後天的過失,使自己有定力,飽滿、充盈,同時把這些新鮮的養分輸送給他人。這種心懷可以讓每一個人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係統中保持著一種飽和的狀態,每天進行著新鮮的輪回,有一種大歡心。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圖14)。
  《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係統的、動態的人生教誨,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截取任何一個橫斷麵,我們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所有古典、聖賢、思想的精華無非要化入我們每一個生命,當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歡欣的態度本身就是今人對於古典最高的致敬。
  
  論語之所以流傳2000多年而不衰,就在於它對人的內心本性的理解。現在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更近了,也可以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麵對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