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美次按預言家稱優先級貸款危機在2-3月將爆發

(2008-06-09 13:40:23) 下一個
美次按預言家稱優先級貸款危機在2-3月將爆發

  “2007年的局勢,印證了我的說法。年初我預言房屋次級債危機有引發潛在信用危機的風險存在。”1月5日,美國次按危機預言家——千禧波公司(Millennium Wave Advisors, LLC, MWA)總裁約翰·墨登(John Mauldin)接受本報記者的越洋電話采訪時表示,“美元貶值、能源漲價,我都說對了。但是對股票市場的預測上我錯了。我本認為情況會更糟,現在看來這會發生在2008年。”

  “優先級貸款危機將會在2月和3月浮現出來,銀行因此會有更大的資產減值。” 約翰·墨登表示。

  對於2008年,約翰·墨登預測:“風險將變得更貴。”

  美聯儲能對付技術破產

  <21世紀>:2008年美國的銀行是否會暴露出更大的損失?

  墨登:我認為未來的問題會出在優先貸款市場(prime market)上。當美國樓市下跌,違約率在優先市場同樣會上升。不僅如此,很多優先貸款和次級貸款一樣,麵臨利率上調的壓力。更加沉重的月供會給優先貸款借款人施加同樣沉重的壓力。優先級貸款危機在2-3月也將爆發,銀行因此會有更大的資產減值。現在這一部分損失還沒有暴露在陽光下。

  <21世紀>:有知情人士對我們說,一些華爾街投行次按相關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高達70%,此部分資產的減值幅度不少於三成,為此,除了高盛以外,很多歐美大投行的損失都超過了其自有資本,他們是否已經在技術上破產?

  墨登:美國的銀行都已經在盡力引入新的投資者。花旗、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都在引入投資補充資本。如果未來中國還有新的資本加入美國的銀行,我絲毫不會感到驚訝。

  技術破產有個先例,在1980年到1982年間,所有的美國銀行都持有大量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債權。但是拉美公司無法償還貸款。那時所有的銀行在技術上都已經破產。美聯儲怎麽做呢?美聯儲要求銀行保留那些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債權,把它們都反映到賬麵資產上來。美國的銀行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才從這泥潭中走了出來。這的確會帶來一些會計問題,但是美聯儲會給技術破產的銀行留下籌集資本的時間。

  <21世紀>:還有哪些損失沒有見光?

  墨登:信用違約掉期(CDS)中的對手風險,是真正沉睡的威脅。這些風險會在2008年逐漸顯示出來。損失會比幾個月前估計得要高得多。許多金融機構在2008年的前幾個季度都會蒙受很大的損失。在每一個季度結束的時候,投資者都希望噩夢已經結束,但是結果是更多的損失還會陸續浮現。

  <21世紀>:能否解釋一下CDS?

  墨登:CDS類似一個保險合同,當對手公司出現無法償付的危險的時候,合同的賣方就要付出賠償。大部分CDS中包含的資產都是和3B級抵押貸款相關的衍生品。像保險公司一樣,合同的賣方在違約沒有發生的時候會收到風險補償,類似保費;當違約發生的時候,合同的賣方就會虧損。CDS可令CDO(擔保債務組合證券)原來需要耗時幾個月的組建過程變短。一項十億美元的CDO可以在一周之內組裝完成,因而被廣泛運用。

  <21世紀>:SIV(結構性投資載體)的未來呢?

  墨登:從根本上說,SIV已經是個過去的名詞。現在銀行已經陸續把SIV資產挪回資產負債表上,加上信用卡、汽車貸款等信貸資產質量惡化,逼迫銀行不得不尋找更多的資本金和收緊放貸標準。這可能會需要大半年時間,所有潛藏的損失才會暴露出來,並最終從資產負債表上剔除出去。

  表外資產應更加透明

  <21世紀>:銀行將怎樣應對?

  墨登:對於銀行來說,需要的是籌集更多的資金並且必須更加透明地運作。目前銀行籌集資金的重要途徑是引入外來投資者。這是主權基金能夠成為美國重要公司大股東的一次機會。如果不是次債危機,它們不可能有機會。盡管這在短期內有一定風險,但是對於投資期限為20到30年的主權基金來說,這不是問題。另外銀行隻有更加透明,特別是表外資產上會更加透明,人們才會在購買債券的時候感覺安心。這需要一段時間,但隻有這樣才會恢複證券市場的信心。

  <21世紀>:監管層是否會有新的改變?

  墨登:美國監管的傳統就是出台新的政策來解決舊的問題。我們很難見到監管層出台政策預防問題發生。但是當新問題出現的時候,總是會有新的規矩,但新規矩出來後,所解決的問題已經變成舊問題。現在已經有很多新政策出台了,申請次級抵押貸款比一年前難了很多。一年前,你不需要提供任何資產證明,隻要告訴借款人你要買什麽就好了,這種貸款被稱作“騙子貸款”。

  這很蠢,但是因為每個人都這樣做,為了市場份額就不得不這樣做!現在監管層禁止這樣做。監管層禁止銀行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做出愚蠢行動。

  對於監管來說,這是4年前就應該這樣做。可惜亡羊補牢是人的天性。

  就業數據比媒體預期還嚴重

  <21世紀>:美國是否已經走入衰退?

  墨登:是的。我認為2007年12月開始,我們就進入了衰退。美國經濟的曆史告訴我們,若失業率在12個月內上升超過0.5%,衰退就會來臨,2007年12月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0.6%。

  有價值的問題是什麽時候會複蘇。我相信,第三季度經濟會從衰退中恢複過來。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擁有對經濟形勢的最終解釋權,包括是否進入衰退這個問題。但是他們做出一個類似的決定需要1年到18個月的時間。

  <21世紀>:是否有數據表明衰退已經來臨?

  墨登:1月4日,美國就業統計辦公室(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給出了月度就業情況報告。此前,輿論預計會新增7萬個就業崗位,統計結果卻隻有1.8萬個新增崗位。道瓊斯工業指數隨即下跌256點。因為每個月需要有15萬個新增崗位才能覆蓋新增就業人口的需求。目前的就業數據甚至比新聞頭條的悲觀預期還要嚴重。

  BLS的調查覆蓋了1/3的非農業機構,因此足夠反映真實的情況。但這不包括小型公司和新興產業。由於小型和新興公司是美國就業市場增長的引擎,它們應該被考慮在內。BLS通過新生死亡比(Birth/Death ratio)模型來估計不同類別的小型和新興公司新增崗位。由於新生死亡比的估值是基於曆史數據。在經濟平穩時期會非常準確的反映就業情況;但在經濟減速時,會高估就業;在經濟複蘇時,低估就業。目前年輕人的失業率已經增加了17.1%,這些還是包括兼職在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