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國際先驅導報》:美國“糧食武器”逼近中國

(2008-06-18 14:32:48) 下一個
《國際先驅導報》:美國“糧食武器”逼近中國

“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係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 

  今年世界糧食危機,成因已近乎教科書式語言:發展中國家需求量增大、氣候變化與生物能源搶占耕地造成產量減少、資本投機與美元貶值使糧價據高不下。但實際上,一整套“陽謀”卻被國際輿論忽略了。 

  “全球食品巨頭對糧食的壟斷性操控才是糧食危機的推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周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周立曾在美國做過一年的田野調查,在采訪了諸多美國消費者、農民與非政府組織後,完成了題為《美國的糧食政治與糧食武器》的報告。 

  “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食品巨頭形成了‘糧食帝國’,控製了諸多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周立認為,糧食危機不過是這一帝國擴張的結果,但現在問題正在變得更加嚴重。

美國總統布什早在上任之初,就簽署一項農業補貼計劃。高補貼政策下的美國低價糧食是擊垮發展中國家農業的利器。


  兩大法寶,操縱糧價
 

  周立所指的“帝國”,是美國大型食品公司,它們首先控製了全美大部分糧食,而後獲得國際影響力。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它們采用兩大手段操縱糧價:一是推行糧食自由貿易,二是通過糧食援助控製發展中國家的農業。” 

  美國政府對糧食生產予以高額補貼,因此糧價比一般國家低,食品公司想盡辦法推動各國實現糧食自由貿易,以便順利出口牟取利潤。但這對進口國而言卻意味著一場劫難。 

  糧食援助是食品帝國常用的“毒品”:在諸多非洲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香蕉、可可等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淪為帝國附庸。 

  海地的悲劇十分生動:20年前,該國年產大米17萬噸,可滿足95%內需,但1995年向美國敞開大米貿易,比海地米便宜一半的美國米迅速占領市場,農民失去土地和生計,如今海地3/4的大米都來自美國。 

  官商勾結,不擇手段 

  曾任美國裏根政府農業部長的約翰·布洛克曾說:“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係在我們身上,他們就不會搗亂。” 美國糧商與美國政府互相需要,當局將糧食視為戰略武器,糧商要靠政府撐腰,推行利於自身的貿易政策。 

  “官商勾結”體現在美國政府利於糧商的一貫農業政策。調整耕地麵積是關鍵招數。美國農田長期有1/3處於休耕狀態,以便調節糧價。據最新一期日本《選擇》月刊透露,去年美國有意將小麥產量減少到7000萬噸,從而維持小麥價格高位。 

  糧商始終試圖影響美國的內政和外交。周立告訴《國際先驅導報》,1987年到1989年任嘉吉公司執行總裁的丹尼爾·阿姆斯特茨,是“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美國農業首席談判代表,正是因他推動,農業首次被納入關貿總協定體係下,並由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繼承。此外,糧商還與政府攜手影響國際組織。當初海地允許美國米進入,便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發放貸款的硬性條件。 

  強強聯合,通吃弱者 

  近年來,美國食品業的結盟,大大加強了其市場壟斷力度。周立在報告中指出,在北美,康納格拉冷凍食品公司與杜邦公司,穀物巨頭嘉吉與種子公司孟山都,諾華公司與糧油公司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已經形成了三個食物聯合體,控製了北美的整條食物鏈,影響力擴張到全球。 

  孟山都控製全球穀物與蔬菜種子23%到41%的份額,與穀物巨頭嘉吉結盟後,如果農民需要貸款購買孟山都種子,就得去嘉吉旗下的埃爾斯沃思銀行。 

  無論糧價漲跌,它們可旱澇保收:漲價會使糧食初級產品受益增加;跌價時食品加工貿易則可受惠。受糧食短缺之苦的,則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此外,美國國民也是受害者,因為這些食品帝國研製出的加工食品令本國農民受惠甚少。周立在艾奧瓦州一個農民家庭調查時發現,一盒麥片中農民收益還不到售價的1.5%。 

  糧食陰謀逼近中國 

  “當多年前中國選擇了開放農產品市場,又無力和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等國進行補貼競爭的時候,就注定今天會看到農業無利可圖的現狀了。”周立認為,美國的糧食陰謀已經影響到中國,為確保糧食安全,中國應該堅持糧食主要由本國提供的原則;在扭曲的國際市場上,糧食自由貿易也需謹慎對待。 

  周立建議,中國可以在局部地區,改良性地推出一些替代方案,在小範圍內建立一個本地化食品體係,讓傳統農業有繼續生存的空間。這一點可以借鑒美國經驗:為應對農業產業化負麵效果的挑戰,美國中北部摸索出以消費文化革命為精神內涵、以創建本地化食品體係為實際行動的替代體係。最終實現了三個替代:用天然食品替代人工食品;以公平貿易替代自由貿易;以本地化食物體係替代全球化食物體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