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把“危機”強加給世界

(2008-06-13 19:30:20) 下一個
美國把“危機”強加給世界

當前經濟形勢、金融形勢中的熱點和焦點就是次貸,這個話題從國際到國內都非常敏感。但是我覺得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來比較的話,還是有差別的,因為主體和主導不一樣,經驗、經過和經曆也是不一樣的。

說到次貸危機,我不太同意這個說法,我覺得次貸叫問題,而不叫危機,這個危機是美國人強加於全球金融市場的。為什麽這麽說?次貸是前所未有的,過去我們所經曆的金融危機是一次性的,價格急劇下跌,經濟急劇下滑,金融嚴重失控,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爆發。但到目前為止,這次次貸全在美國的掌握和控製之中。次貸是由房地產引起的,但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是有序下調而非急劇下跌,這是一個基本認知。目前,美國房地產每年的下降幅度在8%到10%,第一季度出來的指標雖然是13%,但是未來會調整。遙想當年日本出現金融危機的時候,房價、股價下跌70%,在幾周時間內急劇下跌。所以說美國目前由次貸所引起的房地產價格的下跌是在美國的控製力範圍之內的,並沒有形成危機。

第二個角度,就是看美國的投行和商業銀行。因為次貸問題是因房地產價格變成一個金融衍生產品而來,他涉及到了金融機構,行業的跨度給人們帶來的影響非常突出。而從美國金融體係來看,說商業銀行、投行出現了虧損,這是一個誤導,它不叫虧損,叫利潤大幅度下降。包括美林的CEO辭職,並不是因為它利潤虧損,而是利潤的指標沒有達到預期的水準。西方非常規範的市場經濟國家,是靠業績、利潤和指標來說事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林的CEO是要下台的。包括其他六大投行當中,真正利潤大幅度下降的隻有三家,更多投行的效益比原來預估的要樂觀。

再來看美國的資產價格。美國股市和美元匯率是美元資產價格的兩個窗口。去年七八月份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的股市急劇暴跌,暴跌的幅度是300到500點,到目前為止,今年美國股市的跌幅已經超出曆年年初的水平,原來跌100點以內,今年是200到400點不等,但是仍然沒有跌破12000點這個基準點。那麽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美國股市先暴跌的時候,我們看美元匯率,穩定在1.36、1.38對歐元的價格水平。美元不是下跌,而是小幅度反彈。這一漲一跌維持的是什麽?這是美國在經曆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格林斯潘,包括美國官方,總結出來的信心、心理,這四個字對美國經濟而言非常重要。到了10月,股市穩定了,從12000點又上到了14000點,創了一個曆史新高,美元匯率開始急劇下跌,從1.38對歐元,變成了1.47對歐元。在兩個月的下跌之後,12月,美國股市、美元匯率以穩定上調結束了全年的價格收盤,維持的還是信心和心理。所以我們觀察美國的市場,美元匯率和美國股票不是同漲同跌,基本上兩者是交叉著有節奏地調整,這個狀況對我們判斷美國的次貸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再就是看所謂的美國經濟衰退。其實,美國經濟並沒有衰退。美國是最講市場經濟指標的,去年全年四個季度的指標,0.6、3.8、4.9、0.6,全年2.2,4.9是發生在第三季度,美國次貸問題就在那時爆發。再看GDP總量,2007年14.9萬億美元,2006年13.4萬億美元。它的經濟是上去了還是下來了,不能光看GDP的增長指標。講到幹預匯率、幹預經濟,我個人認為,美國是最大的經濟幹預國家、最大的匯率幹預國家,隻是它表現的手法要高於我們國家和所有的新興市場國家。為什麽?因為它有市場的產品、市場的機構,它可以通過產品和機構來調節經濟和經濟結構。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再一個角度,為什麽次貸問題引起的市場恐慌這麽大?一個原因,這是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再就是美國的次貸問題有三個不確定:第一,時間不確定。過去的金融危機是一次性暴露的,而這一次從時間的角度看,它會延續到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因為他把房地產的價格變成了一個金融衍生產品,這些金融衍生產品是有時間連續性的,不是一次性的。

第二,規模不確定。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所有指標,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OECD、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指標都是不一樣的,這導致規模很難界定,而規模跟連續性有很大的關聯。規模難以確定,給市場造成的依然是恐慌。次級貸款的借款人是美國三類貸款借款人中最低端的客戶群體,他們收入低、債務多、信用評分比較低。如果美國的最低端客戶群體能夠導致美國經濟衰退,造成全球金融危機,這是不是對世界上最權威、最霸道、最大的市場化國家最大的一個諷刺?所以在這次次貸問題上,美國采取的戰略和策略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第三,機構不確定。過去的金融危機是從市場裏出來的,我們的矛頭直接指的是對衝基金,是對衝基金攪動了全球的市場。那麽這次次貸問題連接的是什麽?保險公司、房地產、商業銀行、投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甚至可能還有政府。這麽多的機構參與到次貸問題中,那麽它的連接是非常廣泛的,這進一步給市場造成了恐慌。而在這個恐慌的過程當中,美國、歐洲、日本,還有更多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不斷地向市場注資。政策、政府已經認可經濟出現了問題,那市場的恐慌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美國的次貸問題到底有多大,其真實性到底有多少,是非常值得我們理性和科學地按照數據去評估,去計算,去考量的。

次貸問題中,美國借題發揮,順勢而為

在這次次貸危機中,美國是借題發揮,順勢而為。為什麽這樣說呢?美國的內部結構是在改善和改觀,而不是在惡化。兩個指標——雙赤字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對美國經濟進行評價的基本點,但是2006年和2007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從7800多億變成了7000多億,占GDP的比重已經下降了3個百分點,美國是得到利益的。在次貸問題中,美元貶值,美國得到的是結構性的改善。財政赤字,2006年和2007年比,2400多億變成1600多億。當然今年它的財政赤字還會繼續上升,但它畢竟是改善了。那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利是誰?

再來看美元的霸權,是削弱了還是強化了?大家認為可能是削弱了,因為更多的中央銀行不願意單獨持有美元資產,要變成其他的貨幣。可是,誰調整了?包括中國,調整了嗎?沒有調整。為什麽?因為看不清方向。我把美元拋了,我變成什麽貨幣?歐元靠得住嗎?英鎊靠得住嗎?日元靠得住嗎?份額都太小,經濟的規模太小,金融的戰略都要順從於美國。於是我們看到,80多個國家有這樣的言論,調的國家隻有兩個:俄羅斯、伊朗。

從美國內部本身來講,它的戰略就是這樣。從美國外部來看,我做了六個詞的歸納:

第一,損人利已。美元貶值,誰都緊張,隻有美國人自己不緊張,美國人自己還非常高興,因為對他的利益是最好的。那麽這個時候值得思考的是,美元貶值對美國人有好處;人民幣升值,對我們意味著什麽。其實,是一種傷害。金融危機是由貨幣升值造成的,而不是由貨幣貶值造成的。那麽現在貨幣升值積累的是什麽?這裏麵有一個問號。

第二,聲東擊西。我們討論的是流動性過剩,美國注資似乎是流動性不足。那麽,怎麽看全球的金融局麵?到底是流動性過剩還是流動性不足?我認為是流動性過剩。理由是什麽?油價、金價都是理由,沒有錢,這些價格不會躍上135美元、1000美元,這就說明大家手裏非常有錢,資金的充裕程度非常大。那美國為什麽說流動性不足?它注資注給誰?注給金融體係。金融體係是沒錢嗎?標準普爾這個板塊上的股票,它的現金流的存量6000多億美元,如果一旦標準普爾股票的板塊發生問題,6000多億資金流完全可以支撐美國標準普爾的股票市場。還有銀行體係,500強裏麵美國人最多。那麽它為什麽要製造這種狀況?它是為了給它的體係製造一個調整的空間、調整的平台,而這些體係,並不是沒有錢,沒有流動性,隻是它的監管、它的預警體製非常嚴謹,跟中國不一樣。麵對風險,它不敢放資金,它要等待事態明朗了以後,才去放資金,這是美國體製有效性的體現,是體製的優勢。還有一個就是我前麵講的,投行、商業銀行是虧損還是利潤下降,我們要搞清楚。

第三,煽風點火。煽風點火,是把歐洲人煽起來了。歐洲和我們都是美元貶值的最大受害者,他們原來是不參與壓迫人民幣升值的。但是最近,歐洲人的火也被它煽起來了。去年10月的G7會議,中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都沒有參加。當時的國際環境是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七國1978年創立峰會就是要解決國際金融的敏感問題,可是這個時候,它不提油,也不提美元,提了一個什麽?“人民幣要加快升值,增加市場的彈性,建立市場化的體製。”你七國討論的是你七國的問題,國際的問題,你為什麽把中國的問題加進去了?因為歐洲人開始認為,人民幣是對他們傷害最大的禍首,所以七國峰會之後,歐洲的三巨頭到中國來訪問、施壓。結果怎麽樣?我們抗住了,沒有讓步,那麽他也就這樣走了。
第四,一箭雙雕。這指的是美國在這次次貸危機中體現出的金融戰略。它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歐元。歐元在價值上挑戰美元,在市場上分割了美元的份額,所以它一定要打擊歐元。羅傑斯做了個預言:2012年,歐元要垮台。我非常同意他這個見解。現在歐元在所有層麵,不是在積累自己的優勢,而是在消化自己的合作,破壞自己的合作,所以未來它的前景是非常不樂觀的。它要達到貨幣的統一,是為了經濟,是要縮小經濟差別,但經濟差別縮小了嗎?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就經濟增長水平而言,歐元沒有啟動之前每年是3%;歐元啟動到現在,每年不足3%,最好的2006年是2.8%。在政治上也分化了。歐盟啟動的時候是10個國家,現在有27個國家。現在歐元區是15個國家,在這15個成員國當中,德國、法國的觀點是不一樣的,包括匯率、利率、政治、經濟。再看歐盟第三個主導國家英國,它現在也不參與了。歐元剛啟動的時候說一兩年加入歐元區,伊拉克戰爭之後說五六年加入歐元區,現在還有人聽得到英國加入歐元區的聲音嗎?沒有人提了。隻是在去年10月七國財長會議之後,英國財長布朗說了這樣一句話——在會上沒有人跟我們談及加入歐元區的事。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他向世界宣言的是什麽?這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原來日元是第三極貨幣,現在英鎊成了第三極貨幣。更重要的,在去年的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評選當中有兩個變化,第一個變化是,紐約這個以前的第一國際金融中心退到第二位了,倫敦變成了第一位。從交易量上看,倫敦可能會超過美國,但是從影響力的角度來看,美國仍是第一。因為我們看到,在價格變化的過程中,倫敦先開市,隨後是紐約,紐約開市以後,它都要高於倫敦市場的價格,起主導作用的仍是紐約市場。還有一個變化是,我們看過去國際金融的教科書,香港市場的外匯、股票、黃金都是非常亮麗的,在國際金融市場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去年的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評選當中,香港沒有進入前十位。誰進來了呢?是印度的孟買。這些都是有很重要的戰略和策略因素在裏麵。可見,美國煽風點火和一箭雙雕針對的目標是非常明顯的:價值上是對歐元,心理上是對人民幣。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放棄單一盯住美元,采取參考一攬子貨幣。它挑戰的是美元的信心。現在已經有三個海灣國家放棄了單一盯住美元。最近美元貶值,更多的海灣國家又在醞釀著要放棄單一盯住美元,跟我們一樣采取參考一攬子貨幣。我們是在信心和心理上挑戰美元。我們不是一個國際化的貨幣,不是自由化的貨幣,那麽我們改變貨幣機製,一方麵對本國有影響,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外匯儲備已經成為周邊國家不能公開的外匯儲備。它瓜分的是什麽?是美國的市場,是美元的投資的吸引力。這樣來看,美國一箭雙雕,打擊的兩個目標就非常明顯了。

第五,自我保護。美國經濟、金融、軍事、文化等方麵所有的利益都是為美國人自己設計的,而不是為外國人去考慮的。我們向外資銀行開放,允許外資銀行參股,我們設定的上限是48%。可美國人認為太低了,認為應該超過50%。那麽我們看美國最新出台的外資安全法,外資參股美國銀行業的上限是10%。麵對這樣一個指標,我們怎麽去看中美之間的戰略利益和金融利益?由此可見,美國的自我保護是非常明顯的。

最後,深謀遠慮。我們不能僅從價格、市場去分析美國,美國人貨幣政策的巧妙在於著眼未來,有很強的前瞻性、戰略性、防範性和預見性,金融政策也是如此。回想歐元啟動之初,在美元霸權的體係下,歐元麵臨的是一個生存問題。1998年8月,俄羅斯金融危機;1998年9月,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虧損,美國股市暴跌。很多人據此認為美國經濟不行了,美國的資產價值不行了,從而把所有的期望和籌碼放到歐元身上。1998年全年,無論社科院也好,中國銀行也好,國內所有研究歐洲問題的機構都認為,歐元對美元的價格1:1是最合理的。考察GDP也好,金融市場也好,地理板塊也好,人口也好,都支持1:1的比價,或者是0.98比1美元。但是,歐元卻以1.17起步。實際上,這個高度是美國人強加於它的。歐元從1.17起步到現在,最低的時候走到0.82,後來1.47,到現在的1.61,我們看到的現象是什麽?歐洲人高興。貨幣貶值的時候,他們認為對經濟有好處;貨幣升值的時候,他們認為對貨幣形象、地位有好處。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局麵?我總結了兩個字——無奈。對這個價格它沒法控製,是美國人控製的。今年歐元的價格會走到哪兒?應該還有兩輪,第一次是挑戰1.65,第二次是挑戰1.68,甚至1.70。這個價格是誰給造出來的?是德國的企業家。德國企業家認為1.65和1.68才能對德國的出口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美國人在極力尋找歐元的底線,所以今年美國人一定會挑戰德國的低線1.65和1.68,甚至超過1.70。那麽這樣一種局麵傷害的是誰?得到利益的是誰?我們應該看得很清楚了。所以在整個次貸問題中,我們不能僅從價格的表象去評估和分析問題,而要從價格表象背後的策略、戰略去考慮次貸中美國在做什麽,它想達到什麽,它想收益什麽。這是最重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