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21世紀經濟報道:越南重大逆轉是如何發生的

(2008-06-13 15:31:23) 下一個
21世紀經濟報道:越南重大逆轉是如何發生的

一年前還被讚為新興市場翹楚的越南經濟掉頭直下。從2008年初開始,多項經濟指標亮起警報:連續數月通脹率超過兩位數,5月CPI更是高達25.2%。

  今日之越南與11年前的泰國,不無相似之處。更為甚者,當前阿根廷、韓國以及印度、菲律賓、泰國、印尼等新興經濟體都出現貨幣貶值征兆,人民幣遠期價格亦罕見回調。

  在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看來,越南的問題根源在於投資過熱,政策缺乏前瞻性。由於經濟規模較小,越南並不會對亞洲產生太大衝擊。但與越南同樣出現高通脹、雙逆差的印度一旦發生問題則會波及廣泛。

  印度問題或更大

  《21世紀》:對當前越南的經濟形勢,你如何判斷?

  謝國忠:銀行信貸快速擴張是此次越南資產泡沫的直接導火索,2006年越南信貸增速達25%,2007年達50%,如此大幅的增加必然會出問題。越南投資規模達到GDP的35%,但是其本身資金儲蓄不夠,加之外貿逆差,投資中很大部分需要依靠外資支持,而這部分資金並不穩定。

  而一年前,全世界對越南經濟還很樂觀,認為它將成為下一個中國奇跡。很多基金管理公司以越南為熱門話題融資,老百姓不知道越南的股市有多高,他們把錢給了基金,基金就拿著錢買越南股票,所以出現越南股票瘋漲,帶動了房地產的瘋漲。就在一個月前,有西方雜誌還在大讚越南經濟增長。

  但越南的政策缺乏前瞻性,在信貸增長很快的時候沒有通脹,並不說明沒有問題,通脹有滯後性的。經過多年積累,通脹到來時,再去阻止它是很難的。

  《21世紀》:越南由備受稱讚的VISTA(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阿根廷)之首,在很短的時間內,經濟出現了重大逆轉,不由讓人對新興市場國家發展產生疑慮。你如何看待新興國家的快速發展模式,以及越南對它們的影響?

  謝國忠:發展中國家近幾年金融市場發展較快,其背景是發達國家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歐洲、日本等都出現負利率現象,導致有很多資金流出來。這時候新興市場出現了很多概念,比如說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VISTA五國(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以及阿根廷)等,於是,很多熱錢流入發展中國家,主要進入資產市場、房地產和股市,在這一點上新興國家有一定的類似性。

  發展中國家主要麵臨的問題就是通脹問題,大家麵臨的情況非常類似。通脹怎麽解決?發展中國家大多采取補貼政策。依靠補貼政策維持增長,這有很大的問題。現在石油價格在發展中國家是50美元左右,這與當前國際油價相去甚遠。發展中國家麵臨很大的問題是怎麽從補貼政策裏解套,因為如此補貼下去,財政將難以支撐。剛剛印度尼西亞把汽油價格提了30%,雖然隻占實際成本不到一半,但這已經引起政策波動。所以,接下來,很多國家將麵臨的問題是由通脹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價格上升以後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政治波動。

  當下越南與今天的印度有相似之處,目前印度也存在高通脹、雙逆差現象。一旦發生危機,對資本市場的打擊會非常大。因為在全球化的資本市場,錢可以自由流動,且流動的數量巨大。很多市場信心建立於對中國、印度的經濟前景的看好,比如在國際石油市場,僅期貨基金就有2500億美元,還不算對衝基金,這個巨大的市場,依賴於對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信心。認為印度和中國經濟不受油價的影響,這是個誤解。其實中國一直在補貼石油價格,油價升高沒有進行調整,所以高價位、高需求同時存在。

  在印度,問題比較嚴重,比如,印度的煉油廠每周虧損10億美元,一年就是500多億美元,這樣的虧損很難持續。一旦印度財政支撐不住而放棄補貼,必然會引起通脹大幅度上升。現在印度通脹已接近10%,如果油價再上升,則可能出現與越南類似的情況。如果印度采取緊縮政策,必然造成經濟預期下降,而在印度的熱錢不會比越南少,熱錢退出對印度經濟會有很大的打擊。一旦印度出現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則很難做比較大的調整,因為印度的定位和影響力比越南高很多。

  通脹和物價補貼之說

  《21世紀》:越南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謝國忠:越南對廣西貿易影響比較大,但對中國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影響主要是對金融市場一些盲目行為的修正,越南經濟短時間內的快速逆轉,說明很多媒體熱門話題是靠不住的。這會引起資金流向的變化。最近人民幣遠期NDF有很大回落,說明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對熱錢有很大影響。但目前國內有多少熱錢很難知曉,如果要回流,對中國流動性到底有多大衝擊很難預測,這個不確定因素要警惕。另外,香港人每天可以兌換兩萬塊人民幣,每天可以向國內匯款。我認識的香港人大部分錢都在國內。我覺得這個門應該關掉。

  現在國內資金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房地產開發商去年高價購買土地,今年則沒有錢給政府。這個資金缺口是巨大的,對今年中國整個金融體係有很大影響。熱錢可能與此也有關。其中有多少是短期債務還不清楚,我覺得這是比較危險的事情。

  《21世紀》:可以把熱錢理解成目前影響中國經濟的主要因素麽?

  謝國忠:熱錢會對中國經濟有一定衝擊,但不是當前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國的通脹和物價補貼,我們現在是物價管製和低利息的結合。控製價格的主要後果就是出現短缺,一旦出現油荒、電荒、煤荒等情況,就要被迫做政策調整。

  《21世紀》:全球性通脹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謝國忠:全球化背景下,一國的通脹在很多時候是與世界聯動的,一個國家采取行動治理通脹,結果是壞處始終留給自己,好處卻給別人分享了。這個矛盾引起全世界國家都不太願意治理通脹。這樣一來容易引起全世界通脹。所以全世界央行要進行合作,才能有效控製通脹。如果大家都想讓別人控製通脹,這樣很危險,會導致以後全世界通脹處於高位。

  治理通脹是央行最重要的任務,但現在全球央行對通脹重視度不高,隻說而不采取行動,央行有目標多元化的現象。通脹的惡化在一年內可能不可避免,全世界央行一起加息的情況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出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