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的醜惡還是你不了解規則?

(2008-03-28 12:17:38) 下一個
美國的醜惡還是你不了解規則?

3 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成為美國次貸危機中又一“超常”新聞。一家有5000億美元資產的知名投行為何如 此低價賤賣?難道這世界上沒有別人可以出得起更高的價格嗎?

正如沃倫•巴菲特所警告的,投資者已從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發生的事情中認識到,這些證券可能是“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 器”,如同弗朗肯斯坦創造的怪物。是的,美國創新了一個怪物,美國人住上了房子,還不起錢就跑了;美國的債券卻賣到了全世界,這些銀行、基金等無處可跑, 於是各國“央行直升機群” 來了,向美國銀行大把撒錢。美國人不說主權基金不好了,他們歡迎這些錢進來挽救美國,但是他們其實不會把任何一家哪怕危機累累的銀行賤賣給你。這就是美國 式危機的表現和邏輯。

千真萬確,美國不會賣自己的銀行給外人。

Hold on! 怎麽和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論調怎麽都反了?這次次貸危機和97金融風暴幾個不同值得反思。

1. 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IMF提供貸款,並限製苛刻條件,基本上控製了一國的經濟命脈;而美國的次貸危機,卻要全世界央行紛紛無償捐錢救市。同樣是幫助出現危機的國家,辦法怎麽就這樣不同呢?
2. 亞洲金融危機中,被稱為美國財政部的橡皮圖章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所有受援助的國家開出的救助藥方清一色的是取消外貿補貼、實行金融自由化、開放市場、取消進口管製、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提高利率、減少財政赤字等等。因而在金融危機的救助中許多由IMF強加的改革措施不僅沒有緩解危機,反而促使危機進一步惡化。而美國自己出現危機的時候,沒有升利息,而是大幅降息;沒有試圖減少財政赤字,而是擴大;沒有把金融市場更開放,而是把信息緊閉,致使到今天,沒有人知道到底次貸會造成多少損失!
3. 對待陷入危機的企業的態度最有意思。美國(名義上是IMF)要求亞洲危機中各個國家要以自己的戰略資產作為抵押,並把幾十年辛苦來建立的企業私有化(在最危急的時刻私有化),把這些戰略企業推向屠宰場,讓西方國家低價購買用以緩解逆差,把亞洲幾十年來的成果全部攬入手中(稱之為“剪羊毛”手段),美國政府幕前、幕後大力協助這一過程,比如:GM廉價得到韓國大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亞洲國家(除了韓國)隻能眼睜睜看自己的企業極度賤賣,國際競爭力大幅下滑;而美國,即便是危機中岌岌可危的企業,也不允許被外國公司兼並。
還有多少對比,請大家自己來說說!

新西蘭版結尾:

對待外資的並購,國家要聰明一點,最近奧克蘭機場的並購案就是一個例子,政府在關鍵時刻確實起到一定阻止作用,但是,這也反映了長期對海外投資失控的事實。政府還是要明白,經濟自由化是本身是虛偽的騙局,每個推銷自由化的國家隻是遊說別的國家開放他們最強大的產業,讓前者可以控製後者的市場而已。自由化從來不會推行在對自己有害的地方。這一點是還在不斷推高利息率的儲備銀行行長博士學曆的波特所沒有能力理解的—很悲哀!

中國版結尾:

最該反思的是龍永圖。當全國人中懂全球化的還不多的時候,他碰巧學了一點,但又過於幼稚不能理解。所以才有了,中國不需要自己的品牌汽車的論調。汽車工業隻是一個小問題,關鍵是這個人參加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並擔任重要責任,他的見解,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的企業一個個私有化,合資了,有的已經被外國消滅了。我們以為外國推行的自由主義,使外國自己也執行的,所以我們應該和世界接軌。我們錯了!這是為什麽我們買不到美國的企業,華為還是中國石油,都會失敗,因為這個遊戲規則是偽的,是狐狸鼓勵母雞的騙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