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生病為什麽不隱藏?這次大選也非曆史僅有
一劍飄塵
最近,習近平在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講話過程不停地咳騷。大家看一下這個視頻。實際上,在咳騷之前,他就已經明顯講話速度比平時緩慢,還多次喝水。這顯然不正常。而且大會原定是早上10點開幕,但不知原卻推遲了半小時。所以,現在大家都在關心:習近平是不是生病了?
但是我們知道,獨裁者的疾病,都是國家最高機密。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他的大便就被蘇聯的特工收集了,拿去分析。當然,也不是毛澤東一個人享受這樣的待遇,前蘇聯情報部門KGB, 就是普京當時的工作單位,專門建有這樣的秘密實驗室,分析所有世界領導人的糞便。
他們不僅僅是根據這個了解這個領導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甚至包括他的心理狀態,都跟分析出來。比如,糞便中發現高含量的色氨酸,就說明這個人心態好,平和,容易接近。但如果糞便中缺少鉀,則說明這個人心情焦慮。如此等等。所以,當1949年12月毛澤東訪問莫斯科時,他入住的賓館的房間裏麵的廁所經過特殊改造,沒有和下水道相連,而是連著收集器,被KGB收走。
斯大林正是在研究了毛澤東的大便的情況下,和毛澤東簽訂了讓中共非常難堪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按照中共今天的標準,那是典型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後來的獨裁者,就學乖了。比如朝鮮金三胖,出國的時候,連自己的座車裏麵,都有個自帶的馬桶。就是為了防止糞便落入外界。
由此可見,獨裁者的身體狀況,對於國家政治影響重大。這也是為什麽,我們會更關心獨裁者身體健康的原因。民主國家領導人如果出現健康問題,有法定程序安排後續工作。國家政策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所以,獨裁國家一般對於領導人的健康狀況,隱藏的非常深。總是展現最健康的一麵給外界。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向自己的奴隸們展示自己超人的一麵,不同凡人。而這次習近平竟然在如此重要的,麵對全國轉播的大會上,咳騷不止,一反常態。肯定是病得比較厲害,實在掩藏不住。否則我們都知道,現代醫學,連拜登這樣的老年癡呆症,都可以通過藥物的方法,讓他硬挺一個半小時的總統辯論。何況習近平隻參加了1個小時的會議?後續應該密切貫徹。有人說習近平死了,誰加速啊。還需要什麽加速?獨裁者死亡,整個國家的政治體製都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習近平要真是突然死亡或者重病,顯然就是加速最好的結果。中國的政治進程,會出現極大變化
今天早上最大的新聞,當然是紐約郵報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拜登涉嫌為兒子以權謀私的證據曝光,是一份烏克蘭Burisma公司的負責人Vadym Pozharskyi的感謝郵件,他感謝亨特拜登,安排自己和他的父親、當時的副總統拜登見麵。而在這份email之前一年,亨特拜登就擔任了這家公司董事,享受月薪$5萬美金的待遇。比美國總統的薪水高。這份郵件如果是真實的,顯然就證明了拜登通過自己的職位,為兒子謀取經濟利益。這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腐敗。
首先,一貫的,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爆料的紐約郵報,因為現在自媒體實在太多,胡編亂造也多。所以,看到新聞,應該追查新聞來源。但是紐約郵報,是一份非常嚴肅的大報。現在屬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大家對默多克,應該很清楚了。鄧文迪的故事,就不需要我多說。即使現在互聯網時代,這份報紙,還是美國排名第七銷量的報紙。所以,這不是什麽街頭小報,這種報紙對待政治新聞的嚴謹性,是值得我們相信的。美國媒體確實存在問題,但一般來說,都是思想偏向性的問題。而對於事實報道,基本不敢胡編亂造。
不過,我倒是覺得這份報紙也很有意思。因為與今天的選舉,非常相似。我就多說兩句。紐約郵報的創始人,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亞曆山大,漢彌爾頓,真正的英文姓名的Alexandera,不是網絡調侃壓力很大那個亞曆山大。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在美國曆史上,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就是華盛頓內閣的。今天美國的10元紙幣上,還是他的頭像。而他還是美國的開國元勳,而且本身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潛在的總統候選人。這種人對於政治的影響力,顯而易見。所以,他很容易就卷入1800年的總統選舉。當時的總統選舉,和現在非常不同。總共隻有73張選舉人票,。而且,隻有總統候選人,沒有副總統候選人。選舉結果,得票第一名是總統,第二名是副總統。所以,當時美國曆史上,總統和副總統基本上是政治對手,而不是同黨的戰友
1800年的選舉,和今年的選舉非常像,就是對立非常嚴重。當時的民主共和黨人,獲得了73名選舉人的支持。雖然排名第一第二的都是民主共和黨候選人,但民主共和黨為了利益最大化,限製競爭對手聯邦黨,安排計劃讓一名選舉人將其中一票棄權,隻投一票給傑斐遜,這樣可以使得傑斐遜比伯爾多得一票,使他們分別成為總統與副總統。但在實際投票的時候,所有選舉人都投下了兩張選票,導致兩個人都獲得了73張選舉人票,按憲法規定將由眾議院從二人中選擇一人成為總統。但問題來了,眾議院是聯邦黨控製的,多數聯邦黨議員不願投票給傑斐遜,他們試圖選伯爾為總統。結果,眾議院投票陷入僵局,一共進行了35輪投票!這也可以說是吉尼斯紀錄了。但是,還是選不出總統。這時候,創立了紐約郵報的亞曆山大·漢密爾頓進行了遊說,他極力反對伯爾,最終在第36輪投票中部分聯邦黨人改變主意,將傑斐遜送上總統寶座。由此伯爾對漢密爾頓非常不滿,導致在1804年和漢密爾頓進行了決鬥,並殺死了漢密爾頓。可以說,美國失去一個非常好的總統人選,而伯爾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因此蒙上汙點,最終結束。
而1800年的選舉,聯邦黨人一蹶不振,從此,民主共和黨人連續六次成功當選總統,執政24年。我今天講這樣的一段曆史,是因為看到現在許多人出現了選舉焦慮症。明明拜登民調領先,民主黨和川黑們,個個還是提心吊膽,夜不成寐。而這邊,即使川普信誓旦旦要排山倒海地贏,川粉們還是忐忑不安。看看網絡上,一點中立的聲音都不能有。隻能選邊站。這種情況當然不正常。但是,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樣嚴重撕裂的狀態。比如我這裏說的1800年的選舉。眾議院經曆了36輪的選舉,才選出總統。
所以,我們重視這次選舉,但也不能變成隻有這次選舉。該吃的飯,得繼續。該約的炮,也不要忘了裝上炸藥。更多內容,請點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