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飄塵

一生豪情掃江湖,劍氣曾為社稷初。飄落米國不老心,塵埃散盡無漢楚
個人資料
一劍飄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波伏娃的悲劇

(2020-05-11 19:22:50) 下一個

波伏娃的悲劇
一劍飄塵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又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這句話在中國人理解,大多數會認為是:“自古寒門出將相紈絝子弟少偉男”的翻版。其實這是女權運動的名言,是波伏娃在她的名著“第二性”裏的一個總結。波伏娃認為女性是第二性,其形成是後天文化造成的。除了男權對於女性的壓製,也指出女人對於自己弱勢地位的造成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波伏娃認為她們被動、屈服、缺乏雄心。

波伏娃所說的情況,是她所生活的年代,二戰前後是她的巔峰時期。那麽到今天,女權運動已經顯然與她的時代不可比擬。女人不再被動、不會屈服、更不乏雄心壯誌。科技的發展,也讓女性更加適應。甚至在某些方麵,比男性還要優秀。但今天的女權運動為什麽反而會遭人討厭呢?幾乎成為潑婦的代名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代女權運動隻要權力,不承擔責任。這和西方左派思潮是非常一致的。波伏娃認為男人比女人的人生道路更艱苦,但是也更能夠獲得權力。但今天一些女性,卻完全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隻是因為自己有子宮有陰道,就要求平等的甚至超越男性的權力。這種以生理特征要求特權,和波伏娃的女權完全風馬牛。所以,現在的西方女權運動幾乎不提她們的始祖波伏娃。

不承擔責任卻要權力,不是真正的女權。在波伏娃看來,真正的女權是女性要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並由此獲得權力。

波伏娃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一生出版了5部小說。一部4卷本的回憶錄,3本純哲學論著。提到她就不能不提到她的終生靈魂伴侶薩特。薩特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也被譽為法國近代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但當初波伏娃和薩特是同一個大學畢業,1929年,他們同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 薩特是第二次參加此種考試,而波伏娃卻是一次通過,也是當時通過該考試的最年輕的學生。雖然最後薩特是第一名,但實際上,這個第一名本來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波伏娃的。

在我看來,波伏娃自己就是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無論從波伏娃的學業還是她在職業生涯中的成就,我覺得都要比薩特出色。如果諾貝爾獎當時沒有性別歧視的話,波伏娃顯然比薩特更有理由,憑著她的“第二性”獲得文學獎。這本書,相當於吹響了女權運動的號角,讓女性重新思考自身的社會定位。是符合曆史以及科技進程的需要的。這樣巨大的貢獻,顯然不是薩特的可以媲美的。

雖然波伏娃對於女權運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她自己也對性別歧視有著非常深刻的體驗。但是在和薩特的關係上,我們卻可以看到作為女性的她,竟然心甘情願成為薩特的附屬品,而這正是她自己一再批判的。當然,有人會說兩個人是一種特別的關係,他們自己稱之為契約式婚姻,現在我們更願意叫它開放式婚姻。要知道當他們開始這種關係的時候,波伏娃僅僅20歲,薩特也不過23歲。這是讓我非常敬佩的勇氣。在這麽小的年紀,就已經決定了一生的在當時如此叛逆的生活方式,這個得佩服,牛人就是牛人。

兩個人居住在非常相近的住所,開始時樓上樓下。可以分別帶異性回自己的住所發生性關係。我大學的時候讀薩特的自傳“詞語”,特別偉光正。但後來,看別人寫他的傳記,完全不是那麽回事。薩特的性生活非常混亂,這一點,我不做批評。因為隻要對方同意,兩情相悅,沒有問題。我說的是,我非常懷疑他對波伏娃並沒有波伏娃對他的那種愛情。甚至我會懷疑,他一輩子隻是在利用波伏娃。比如在性關係方麵,雖然兩人都可以有其它性伴侶,但是在3p這個問題上,波伏娃曾經幾次帶女學生一起和薩特共同生活,而從來沒有一次,薩特和另外一個男人服務波伏娃。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我就不由得不思考:波伏娃的局限性,是由於男女的生理結構造成的。波伏娃的女權主義,直到今天還具有重大曆史意義。但是,她完全否認男女生理、心理結構的區別,是不對的。比如,成年男性腦重平均約為 1400克,女性則約為1250克。少了12%。因此,現代女權把男性在科學研究方麵的成就僅僅歸功於性別歧視,有道理嗎?

在我看來,性別歧視是不對的。實際上,任何對於先天特征的歧視,都是不對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先天不同造成的一些功能方麵的差異。比如男女在某些能力方麵的不同。這些天生的差異,至少目前來說,我們還搞不清楚如何產生,但是至少可以對這種產生的結果保持敬仰,而不是否定。男性有男性的堅強,女性有女性的婉約。



202005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9)
評論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To nightrider: 您描繪的仍是舊時代大多數的情況,那時女人的教育工作機會不足。

其實今天許多女性去dating, 也是希望對方男士能崇拜自己的知識學識和工作能力,並且英俊帥氣,聽話溫柔,還能進廚房炒菜,上房清洗屋頂類型的…:)

男性,最重要的是,不做作,不自戀。:)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osaline' 的評論 :

Really? When a woman choose her husband or even boyfriend, does she not choose one that she admires even worships for accomplishing something that she places a great premium on far superior than her? Compare this to when a man chooses a wife or girlfriend. He usually focuses far more on her physical looks than her accomplishment.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iBravo5' 的評論 :

你不就是說男女生殖器是陰陽互補嗎? 像這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in_and_yang#/media/File:Yin_and_yang.svg
viBravo5 回複 悄悄話 男女的生理結構在數學上是內外翻轉對稱反演
viBravo5 回複 悄悄話 男女的生理結構在數學上是內外翻轉對稱反演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To 土豆-禾苗,現代女性自己已經有同等的機會成為各領域的學者,所以不存在需要去“仰望、崇拜異性學者”。平等的。
共-產-黨 回複 悄悄話 對。現在女權運動的歧路就是:隻要權利,不擔責任;或者稍好一點:多多的權利,少少的責任。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這樣推導吧:“知識就是力量”,隨著教育的平等化,女性有了對“知識”的渴望,“學者”就是“知識”的代名詞,所以,現代女性中有一種對“學者”的仰望、甚至狂熱崇拜情節,於是被套牢了……

相信這隻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會越來越好轉的。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zhuniang:

腦量與身體重量的比例 does not work either. The ratio of human brain to body weight ratio is about 2% whereas those of chrews and molelike mammals reach 10%. Even some birds beat us in this measure.

This Scientific American article explains why the business of finding a single and simple measure for predicting intelligence is difficult.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brain-size-matter1/



zhuniang 發表評論於 2020-05-12 02:06:22
"成年男性腦重平均約為 1400克,女性則約為1250克。少了12%。"

-------- 嘿,先生! 你知不知道男人的平均身高體重都比女性的高? 以前有過文章論述到,單純的看腦重量不科學,因為人的腦重量不如大象等巨大哺乳動物的腦量,但人卻比那些動如聰明,所以應該看腦量與身體重量的比例,而女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要高於男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
鴻鵠生而有翼 回複 悄悄話 zhuniang 發表評論於 2020-05-12 02:06:22
"成年男性腦重平均約為 1400克,女性則約為1250克。少了12%。"

-------- 嘿,先生! 你知不知道男人的平均身高體重都比女性的高? 以前有過文章論述到,單純的看腦重量不科學,因為人的腦重量不如大象等巨大哺乳動物的腦量,但人卻比那些動如聰明,所以應該看腦量與身體重量的比例,而女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要高於男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

-----------
zhuniang 寫的和我想的一模一樣。我正要反駁博主,沒想到你已經寫了。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有沒有結婚、性向、有多少性伴侶等,這類話題在我看來在評論哲學家時無關緊要。
漂泊信天翁 回複 悄悄話 波伏娃是雙性戀,她介紹給薩特的女學生中,好多也是她的情人。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確實並完全不平等,但是單純基於性行為的模式質疑薩特是否有真意,似乎有點武斷了。他們在精神層麵還是互為知己的。真情也是無法客觀衡量的,當事人的感受才算數。
偶爾一說 回複 悄悄話 考慮到男女性激素的不同對男女性之間的生理和心理影響,我覺得她也不例外。何況她那個時代對這方麵的了解有限。另外幾千年來人類社會中,男性總體更Dominant,女性在各個社會層麵都被壓製,波伏娃的自醒可能不夠給她需要的心理支持,和薩特的關係可能fill the gap
枕寒流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挺好。拙見以為,沒有相互成就的心,多少個性伴侶也隻徒有開放的形式。
開放式婚姻的形式可以多樣,但是其內含應該是雙方相互尊重,共同成長,在綿長的歲月裏,持續地溝通交流,滋養靈魂,以令伴侶和自身最大程度地實現個人理想和社會價值。
zhuniang 回複 悄悄話 蠻荒時代終將會逐漸終結,人類的兩性最終走向平等互愛,因為蠻荒的生活方式雖然能產生大量後代,但後代的質量不可能高,隻有真正的兩情相悅的愛情的結合才會產生高質量的結晶。例子見現在發達國家一般女性地位較高,人口少,但質量高;不發達地區,人口多,質量~~~~......
zhuniang 回複 悄悄話 哺乳動物都是雄性力量大於雌性,可以看出誰都不喜歡承擔懷孕養育的重任(誰都喜歡有後代,但麻煩的工作最好別人做)。 我們可以假設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有那麽一種哺乳動物,雌性的力量要大大超過雄性,可是就因為這種力量的懸殊,雄性無法通過蠻力高效快速地征服雌性讓她們懷孕,隻有一個途徑就是討雌性的歡心,可是雌性如果討厭懷孕生產的痛苦,同時又力量強大足以自我生存,而且性欲還不夠強(除了力量不同,其他雌性雄性的特點保留),這個物種的繁殖率就會非常低,再加上別的動物爭搶資源地盤,慢慢地,這個男弱女強的部落就滅絕了。
zhuniang 回複 悄悄話 我們也應該尊重先天不同造成的一些功能方麵的差異。比如男女在某些能力方麵的不同。這些天生的差異,至少目前來說,我們還搞不清楚如何產生
----------- 這是大自然為了讓生命延續下去的安排! 是生命進化在某一個曆史階段的必然。如果在蠻荒時代兩性其他方麵都保持不變,但力量相反 - 雌性的力量大於雄性,那麽雄性就無法迫使雌性就範,就無法讓雌性懷孕,從而達到種族延續的目的。愛情,溫柔纏綿的求愛過程,隻是人類漫長而艱辛的曆史中某些少數地區最近才可以達到的狀態(這個地球上就是現在絕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仍然不是因為愛情而結合)。在漫長的蠻荒時代或者經濟不足以支撐love marriage的地方,由於‘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根本不可能產生和實行那種文明的溫柔的漸進的兩情相悅的性的結合,可是沒有這種文明的兩情相悅的結合,難道就不結合了嗎?很多時候是勉強的甚至是強行的結合,古代不就有搶婚嗎?!如果男性的力氣不如女性的話,哪裏搶得到?就是雇來親戚們搶來了女人,由於力氣不如女人,兩人同居一室時,照樣是無法上位,搞不好還被女漢子一拳打殘,如此,怎麽產生後代延續生命?!
zhuniang 回複 悄悄話 "成年男性腦重平均約為 1400克,女性則約為1250克。少了12%。"

-------- 嘿,先生! 你知不知道男人的平均身高體重都比女性的高? 以前有過文章論述到,單純的看腦重量不科學,因為人的腦重量不如大象等巨大哺乳動物的腦量,但人卻比那些動如聰明,所以應該看腦量與身體重量的比例,而女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要高於男性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率。
海澱網友 回複 悄悄話 Very good. Very interest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