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飄塵

一生豪情掃江湖,劍氣曾為社稷初。飄落米國不老心,塵埃散盡無漢楚
個人資料
一劍飄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露的不僅僅是性侵案(二)

(2017-02-03 12:00:43) 下一個

揭露的不僅僅是性侵案(二)

一劍飄塵

就如律師Mitchell所說:在波士頓,教會控製一切。在我看來,可怕的是,這並非說的是教會像集權國家那樣掌握了公權力。不!法律、警察、媒體等等,統統不在教會掌握之下。波士頓地區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每晚7點看什麽新聞聯播。教會隻是通過它在波士頓地區1500名神父服務的教堂,提供人民有關信仰的服務。那麽,怎能說教會掌握了一切呢?

集體主義!

對於中國人來說,集體主義並不陌生。即使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討厭、甚至反對專製政權,但是每每提及國家、民族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掉進集體主義的坑裏。這些人無怨無悔地把自己歸類為中國人、漢族人,卻完全想不到:自己首先是一個個體的人!

Spotlight中的教會,在波士頓地區經營了幾百年,調查教會的波士頓環球報的53%的讀者是教徒。和中國這類極權國家相比,教會的控製能力已經是非常微弱了。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城市中的人、特別是那些牽涉其中的精英階層,已經被集體主義捆綁在一起了。

我一直認為,當我們行善的時候是不需要理由。為行善找理由,就是偽善,就是裝。因為行善是出於人類的同理心,我們願意把善分享出去,是因為我們自己從中獲得了滿足。但是作惡的時候,我們需要理由,需要擺脫約束我們的道德的羈絆。我的老讀者都知道我的一句名言: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於評價他人。而集體主義,無疑就是作惡的時候最好的借口。對於一個信奉集體主義的人來說,對於個體的作惡往往就是對於集體的行善。因為集體主義在他們設立了一架天平,一端是那些被侵害的個體,另一端是一個可以隨意添加砝碼的集體。這個集體可以是一個學校,可以是一個公司,可以是一個城市,更可以是一個國家、民族,甚至是全人類。這個集體的重量,完全是根據作惡程度定製的。所以,特定個體權益被侵犯的時候,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贏得勝利的。因為集體主義者甚至可以用“為了....而犧牲”這樣光榮的頭銜,把作惡變成可以歌頌的善事。隻是,做出這個判斷的法官,一定是作惡的集體主義者,而不會是被侵犯的個體。

在影片中,大主教在第一次跟新來的報社總編Marty談話的時候,就是如此說的:“整個城市的繁榮需要偉大機構一起合作。”

看吧,多麽崇高的願景!和城市相比,500多名受害孩童算得上什麽呢?而如果想到當時暴露的案例才是13起的話,那就更加無足輕重了。所以,主教這裏做出了他的審判:整個城市的榮耀和繁榮,比那13個受害兒童要重要得多。當權勢被這種集體主義者——無論他們是出於私利的偽善者還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掌握的時候,個體的悲劇就不可避免!這在中國的曆史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中國的曆史,就是一部集體主義屠殺個體的曆史。

相對於曆史上的中國人,波士頓的兒童們比較幸運地,是遇到了一個從這個係統外派駐來的新總編。他沒有被主教的集體主義願景說服,不!因為他沒有波士頓市民的歸屬感,他是一個外來的者。如果說我的讀者中,還有人對於我全盤西化的概念比較困惑的話,看到這裏就應該明白:對於中國那樣的封閉係統來說,西化就是一個外來者,如果現實世界中沒有哪個外來者可以占領中國的話,那麽至少可以從思想、文化上,通過全盤西化,打碎既有的封閉傳統。這並非是說要把傳統文化中一切因素都剔除幹淨,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報社的新總編也沒有把波士頓過往的精英階層驅逐出波士頓,他也同樣沒有這樣的能力。

他隻是一個外來者,撕破了封閉這個係統封閉幕布,把幕布之後的肮髒展示在被這個係統的集體主義觀念洗腦了的市民的麵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閱讀理解思考 回複 悄悄話 一直在默默跟讀,從您的角度看到了????的全貌,一些話帶來心底明朗的喜悅,一團漿糊的腦子似乎開悟清澈了些,感謝花時間來試圖打開盲人的????,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也非常理解,受教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