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路的改良
一劍飄塵
公眾號23又被封殺了。已經小心再小心,還是被封殺。
好吧,我現在講曆史。雖然我在無限主義裏一直說:曆史應該忘記。但是沒有辦法,不講曆史就隻有被封殺的命。所以咯,隻能說曆史。
我現在經常想的一個問題:為什麽清王朝的改良,最終會失敗?
年輕的時候,我也覺得辛亥革命了不起,讓中國曆史上延續的封建王朝一去不複還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也許,中國這個國家,就適合有皇帝。立貼為證:我們會在今後幾年裏,看到皇帝的雛形越來越明顯。
但是,清朝沒有那個命,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就斷送了大清幾百年的江山。關鍵在哪裏?
曆史書上的結論說:人心思變。清朝人民希望推翻皇室。
不對!
想想看,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都還有那麽多愛國賊那麽愛護這個國呢,舉報我的公眾號,要求封殺我的公眾號,也就可以知道大清晚期的狀況了。就在辛亥革命之前12年,清朝可以說已經是風雨飄渺,王朝民間組織起來的最大的一次人民運動”義和團“,口號都是公然的“扶清滅洋”。12年後,就人心全變了,要滅清?清滅了之後,辮帥張勳還能夠複辟、溥儀還可以滿洲稱帝,都說明大清皇室在相當一部分人心裏,一直持續很久,都有著它的地位。當然,想滅清的不是沒有,比如孫中山,革命黨。但是,那絕對是人民群眾中的少數。多數人,應該都是要改良不要革命的。很簡單啊,怕亂啊。改良多好?再說,中國曆史從來就不是人民群眾書寫的。而大清的所謂精英階層,都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誰會主張革命呢?康有為就曾經在“與南北美洲諸華商書”中就把清朝吹噓為:“此唐、 虞至明之所無,大地萬國所未有”。看看,是不是比現在的愛國賊們吹噓的還厲害?
但是,清朝說滅,還是滅了。
清朝不是沒有機會延續下去的,也不是沒有改良。現在看,清朝的改良要比當今快馬加鞭得多了。在辛亥革命之前的1906年,慈禧太後就下詔,要行憲政。看看,現在憲政直接就不能在媒體上提了。當時慈禧已經是71歲高齡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慈禧還能夠痛下決心行憲,決心不可謂不大。
然並卵。
即使清廷組織了各種討論會,省市地方也紛紛請願,甚至到辛亥革命前幾個月,還成立了行憲內閣,但是,該來的還是來了。
為什麽?
如果把國家比做一艘船,政府就是船上的船員。但是,航行方向必卻並非是船員們能夠決定的,而是製度決定的:要麽指向西方,要麽指向東方。如果西方代表民主,東方代表專製的話。
所以,國家這艘船一旦固定了方向,無論專製還是民主,都不容易掉頭。即使政府想掉頭,也非常困難。一般來說,一個製度建立最開始的二十年時期,是最容易改變的。曆史上有過這樣的例子。比如一戰以後的德國,是民主製度。希特勒就把它改造成為專製獨裁了。而專製製度要想改變成為民主製度,也是困難重重。基本上都要經曆一場革命。隻是,現代社會下,革命中流血的情況越來越減少。不再像法國大革命那樣,整個變成了屠城。但是,沒有發生革命,而能夠讓專製製度變成民主製度的,好像還沒有見過。這才是辛亥革命爆發,並且推翻了清王朝的曆史邏輯。(作者一劍飄塵,”天安門情人“作者,文責自負)
如果一艘船航向是固定的,你修補船帆、油漆船身,有什麽用呢?所以,改革也罷,改良也好,都不可能改變一個國家的製度。因為這個國家的製度的改變,無論是否流血,都是一場革命。
當然,也不能說清王朝時期的人們就沒有想變。隻是大家想變的,都是改良:修補船身。卻隻有很少人認識到:需要徹底的革命。但是,就是這部分人,最終推翻了龐大的帝國。因為他們才真正順應了曆史發展的邏輯。
雖然今天我覺得中國如果實行君主立憲,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但是,當時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那些立憲派的悲哀:他們看到了國家必須變革的需要,卻又想保持這艘大船繼續運作。這顯然是違背曆史發展規律的。所以,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革命爆發,看著大廈傾覆。到底哪根稻草壓垮了帝國?這個時候,誰還關心呢。保命要緊。
再強調一遍:一劍飄塵這裏說的是清朝!不要跨國追捕!
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