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飄塵

一生豪情掃江湖,劍氣曾為社稷初。飄落米國不老心,塵埃散盡無漢楚
個人資料
一劍飄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殺丞相殺誰

(2016-03-08 20:34:24) 下一個

不殺丞相殺誰

一劍飄塵

現在適逢兩會。據說李總理做報告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好事啊!說明人民代表們雖然已經都是億萬富豪了,申老太的鼓掌慣例還是沒有忘。但是啊,據說,這裏麵有一人全程沒有鼓掌,而且麵有不悅之色。紮!誰人如此膽大妄為呢?

因為公眾號被封殺了13個。實在是厭倦了被封殺,所以呢,一劍今天這個當朝故事呢,就講到此處。偶開始講明朝。

許多讀者問一劍,說:一劍老師啊,中國為什麽就沒有走上英國那樣的憲政道路呢?也有讀者自問自答:中國人素質低,所以沒有搞起來憲政。

其實不對!

憲政的主要作用就是限製掌權者的權力,特別是最高行政人員的權力,擴張民眾的權利。在中國曆史上,最高行政權一直是在皇帝的手裏,但是一直到明朝之前,這個行政權名義上屬於皇帝,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是屬於丞相的。由丞相統管其他各個部門,然後把這些部門的報告匯報給皇帝,和皇帝商議行政政策,再傳達給各個部門。所以,丞相的權力是非常大的,也就是所謂的一人之下。在曆史上,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製皇權的作用。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如此大牛的皇帝,連兄弟都殺,見了丞相就沒有脾氣了,甚至幹了壞事以後,會躲著丞相。如果唐朝時候,丞相的權力能夠得到擴張,特別是在法律上得到保障,中國也許要比英國更早進入君主立憲。當然,這隻是一假設,中國的儒家文化,就不是一種思變的文化。有時候,文明太成熟也不一定是好事。歐洲經曆了中世紀的黑暗,看起來那段曆史非常野蠻、沒有文明可言,但是幾乎一夜之間,文藝複興就讓歐洲進入了憲政時代。而中國的儒家文明,卻一直發酵,最終吞沒了中國。

在宋朝以前,丞相和皇帝之間議政的時候,都是有座位的,這一方麵屬於尊重,也說明了丞相的權力對於皇權的鉗製。到宋太祖趙匡胤,找個借口撤去了丞相的坐凳,這是中國曆史上皇權的一次明目張膽的擴張。

我每每看到這段曆史的時候,就不由得感歎:宋朝在中國曆史上,屬於一個仁義之朝,而且是尊重知識分子的。趙匡胤甚至給子孫訂立規矩:“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免以死罪”,這等於是讓文臣這個階層有了一定的言論自由。這和清朝那種動輒文字獄、滅九族的作風,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就是這樣情況下,丞相被撤去了和皇帝“坐而論道”的權利的時候,竟然也沒有任何的抗議!許多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說得好像宋朝的中國人多麽勇敢似的。實際上,如果一個丞相都不敢再被皇帝侵權的時候,表達抗議,這個崖山之前的中國人,估計也勇敢不到哪裏。

但是,到了明朝就更不得了了:直接廢了丞相,皇帝的手一下子就伸到各個部門裏麵了!再沒有哪個大臣能夠約束皇帝了。可以說,明朝是中國皇權大擴張的一年。而且這個擴張,是通過宰殺丞相的方式實現的。

明朝剛剛立國的時候,實行雙丞相製:左丞相、右丞相。實際上,這個製度僅僅實行了13年,也僅僅有四個人當過丞相:徐達、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除了徐達善終,其他三人都是被皇帝朱元璋處死。可見,這個末代丞相要比末代皇帝難做得多。溥儀雖然說被關戰犯所改造了多少年,畢竟還是有了個善終。而末代丞相,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當然,這也與朱元璋這個人的個人經曆有關。比如,學曆不高。看到丞相們個個才高八鬥,正規大學的學曆,不是那種帶職博士,朱皇帝這個內心啊,估計每次朝會的時候,都是羨慕嫉妒恨滴,一定是連給丞相鼓掌都不會滴。

當然,這隻是開個玩笑啦。畢竟明朝還沒有北大呢。清華都沒有。朱元璋殺丞相的真正動機,當然是為了皇權的擴張。朱這個人生性多疑,根本就不相信手下的大臣。丞相位置的設立,成了他大權獨攬的絆腳石。殺了丞相以後,明朝的皇權一下子就把手伸進了各個部委之中,各部大臣就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了。中國曆史也就失去了限製皇權的機會。憲政?當然更是不可能了。

寫到這裏,一劍不由就會想啊:明朝這段宰殺丞相的曆史,估計會不會讓後來的朝代的丞相心驚膽戰呢?中國曆史是一種循環史。連螺旋式上升,都做不到。當然後來的朝代中,清朝和民國都沒有設立丞相,總算沒有再發生宰殺丞相的故事。

啊,現在正在開兩會呢,我們還是關注一下兩會新聞吧。對了,文章標題是啥:不殺丞相殺誰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一劍飄塵,美國出版、第一部8x8事件長篇小說、禁書“天an門情人”作者,美國作家、哲學思想“無限主義”創始人。微信公眾號:yjpc14;新浪微博:一劍飄塵9;

2016 03 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洞庭人家 回複 悄悄話 這次公開的羞辱李大官人往好的方麵說是宰相肚裏能撐船,往另一方麵說是李大官人完全沒有了雄激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