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飄塵

一生豪情掃江湖,劍氣曾為社稷初。飄落米國不老心,塵埃散盡無漢楚
個人資料
一劍飄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男性女性(三)

(2015-12-13 16:42:36) 下一個

(三)

我曾經說過:女性地位問題,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社會環境的因素。這當然是肯定了波伏娃的理論,而另一方麵又覺得補充了她的不足。但是今天看,這種思維本身就不是科學的態度,而是所謂辯證法思想。由於中國從中學教育就開始辯證法教育,所謂的一分為二思想已經灌輸進入人民的血液,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會或多或少受其影響。包括思辨能力強悍如我者,也不例外。

 

麵對一個問題,分析它的多種因素,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避免沒有分析就下結論說:女性問題既有...又有...。這種不經過具體分析的判斷,和賭博無異。辯證法之所以無用,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一切事件幾乎都可以找到各種關聯性。要想找到問題的答案,恰恰需要一對一的分析,需要把每個因素隔絕地進行分析。

 

如同我前麵(二)所討論的,養育子女曾經是束縛女性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女性的生理特性決定的。在討論這個因素的時候,我們也牽涉進了社會因素,社會養育孩子的因素。這是自然而然的進程,無需辯證法來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如果說,社會養育孩子,從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性。而從反方麵考慮,女權解放運動也是西方國家生育率極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承擔撫養孩子的任務,已經是一項必須。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從一個獨立的高度、超越時間的地位看待問題,我們就可以看到社會發展的軌跡,是有清晰的邏輯基礎的。也就是說,我們人類自己的欲望、哪怕是在過去的曆史中沒有被發現的欲望,在指導著社會進步的方向。這其實就是我提出的無限主義的觀點:人類文明有特定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被我們的人性所左右的。而文明發展進程,隻是在發掘出我們人性的深度。並不是辯證法提出的什麽相輔相成的關係。

 

回到女權的話題。從波伏娃時代以來的女權運動,已經有接近半個世紀的曆史。男女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完全消失。在社會地位上,我們可以看到,男性依然占據絕對主導的優勢。如果我們對照一下民權運動,這個問題就顯得非常有意思,似乎也更能表現出性別差異的生理學基礎。

 

由美國黑人民權引發的平權運動,基本是和女權解放運動同期開始的,都是發軔於上世紀中期的兩場革命。這個比較曆史的話題,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說人類由17世紀的英國大憲章開始,累積了三百年的時間,完成了社會製度的革命。那麽,上世紀中期開始的民權革命和女權運動,會不會也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夠真正實現人性的自由呢?我的年紀,已經很難看到。當我今天再回頭在網絡上看波伏娃、薩特的文章的時候,我很好奇的一點就是:他們如何有那麽強烈的自信,他們的哲學思想就是人類社會的終結呢?或者,他們隻是作為社會運動的先鋒,不得不虛張聲勢地表達一種舍我其誰的勇氣?坦白地說,今天的我不能完全認同他們的哲學。在兩性關係上,波伏娃把女性的弱勢僅僅怪責於這個社會,顯然是出於一種自怨自艾的女性心理。

 

到了今天,可以說民權運動碩果累累。不僅僅是有了黑人總統,關鍵是在社會的各個層麵,不同種族的人都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平等機會。即使偶有一些不和諧的個案,也隻是在於當事人的修養問題,而並非社會性的問題。如果說人種之間的差異還很巨大的話,我認為更多的是緣於種族文化的取舍。比如亞裔在美國經濟上取得的成功,不僅遠遠超出早於他們定居美國的黑人、西班牙裔,而且也超過了白人。但是,另一方麵,又可以看到他們在政治上的弱勢。這樣矛盾的情況,顯然不能說是社會環境在政治上打壓亞裔。而更多應該歸因於亞裔文化上熱衷於經濟、冷漠政治。

 

相對於民權運動,女權運動的成果其實要弱得多。同族男女之間沒有文化上的差異。當然,有性別差異,而這正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到底是什麽阻礙了女性取得更高的社會成就。

 

我找到了2012年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數據。對比起來,很有意思。

 

 

 

 

 

 

 

 

 

 

 

 

 

 

 

 

 

 

 

 

 

 

 

 

 

 

 

                  

 

 

圖1,按照性別的勞動力人口比例        圖2,按照性別的世界500強CEO比例

 

 

 

              

圖3,按照族裔的勞動力人口比例        圖4,按照族裔的世界500強CEO比例 

 

  

 

美國是一個商業文化的國家,因此,用企業CEO這個職位,很能夠說明社會地位的問題。我們由這四張圖,不難看出,雖然女性工作人員已經占據了全體勞動力人口的47%,但是她們在世界500強大公司的比例隻有可憐的3.6%。與此對應,有色種族的就業隻占36%,CEO比例卻達到了4.2%。雖然這也是一個並不理想的的數據,但是即使按照有色人種的比例,女性CEO比例也應該達到5.5%。如果這個將近50%的差額,在整體上還不夠醒目。我們可以看看下麵的圖:

 

 

女性在標普500公司裏,不同階層的比例。

 

這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但是,卻充分說明了女性,在商業領域社會地位的變遷情況:越往上層女性比例越低。從基層的占有45%的比例,到CEO層級的隻占有4.4%的比例,是一個遞減的過程。而特別是從Board Seats這個層級的19.2%,到需要獨當一麵的CEO層級的4.4%,是一個幾何級數的衰減。就是說,即使女性在一般管理層級的衰減可以歸結為社會性歧視的話,也沒有道理在需要獨擋一麵的CEO層級,社會性歧視就突然增加了5倍。

 

女性社會地位的這種突然變化,到底原因是什麽呢?值得我們的深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海智子 回複 悄悄話 女權就知道瞎叫。。。瞎叫了這麽多年了,還在叫。。
你為何不比較一下,男人為社會付出的,男性的壓力,男性的自殺率,男性的死亡歲數
這些都是硬指數。。

隻看到男人的成功,但是不自身分析自己的不足。。
實際上西方已經很多女人已經注意到這些了,站出來。。為男人說公道話。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無論男女都一樣。
依稀可見的夢 回複 悄悄話 文章提到黑人總統是指奧巴馬嗎?其實他母親是白人血統是外黑內白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人總統。骨子裏依然是從小受良好教育的白種思維模式。我覺得文章分析的女性基於生理上因素還有家庭社會分工做為母親的角色都是阻礙女性不能更大限度發展自身的潛力很有道理。同時不可否認曆史長河中傑出女性優異的智慧可與男人相比毫不遜色,如英女王治國讓日不列顛帝國繁榮昌盛還有中國曆史上唐代的女皇!不好意思說多了,最後欣賞樓主寫文章的嚴謹態度,用數據論證讓人信服觀點!
可為可不為 回複 悄悄話 女ceo少不完全是歧視造成的。女性對於高收入但是強度,壓力大的工作,是否有向男性一樣的渴望呢?這裏麵是否有宗教和傳統的因素在裏麵呢?多數西方宗教還是主張女人服從丈夫等等。有沒有中國的數據可以對比呢,可以篩除宗教和傳統的因素,因為中國一沒宗教二沒傳統,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