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三集) 2001/1/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23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三集) 2001/1/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23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接著看《內典研學要領》第三段:
【丙、至於研究辦法】
這一段講方法。
【於經文長者,必先識其綱領,大段章節,克定進度,恭恪從容,終始莫懈。研究要領,略舉其端凡十:】
經文短的,它的段落、層次很容易看出來;經文長的,就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學經,對於大部的經論,我們要放在後麵,從小部經學起;或者稍微長一些,不要超過兩萬字的,這樣的經文我們學起來非常方便,像《金剛經》、《彌陀經》、《無量壽經》,這是比較容易。如果像《法華》、《楞嚴》就太長了,我們初學的時候確實會非常困難,經文太長;它一部經的文字差不多都在六萬字左右,六、七萬字,我們辨別它的段落、層次、章法、結構,都不是初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先從小部下手。
下麵這兩句話,我們要記住。學東西一定要有進度,要「克定進度」,譬如我這部經書、這個科目,多少個小時把它學完,一定要有進度,進度自己去定。要「恭恪從容」,恭恭敬敬的,很慎重的來做。
底下舉了辦法裏頭十個綱領。第一個是:
【釋科題】
尤其是一般流行的這些經論,在中國人,幾乎不分宗派、不分道場大家都喜歡念的,像《普門品》人人都喜歡念,《心經》、《金剛經》、《彌陀經》、《地藏經》,幾乎是在中國佛教界非常普遍,這些經典古今注疏都很多,這些注解我們都可以參考,但是決定不能有成見,有成見你就學不到東西。「隻提供我參考」,必須自己拿定主意。不能完全跟著人家走,那你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我們要學著自己能夠獨立。所以古今這些大德,他們講經我們可以聽,他們的文字我們可以看,隻提供自己做參考,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
我們依據什麽?一定依據經文,這就是世尊滅度之前教導弟子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我們直接跟佛學,我們是佛的學生。其他人所講的、所注疏的,那都是佛的學生,都是我們同學,連菩薩都是同學,他是早期的學長,我們是後期的小學弟,學長的東西可以給我們做參考,提供我們做資料,我們直接向佛陀學習。直接要學經典,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不跟人走。
我們的老師,老師他真正懂得佛法,我們尊稱他「老師」,的確我們尊師重道。可是老師對我們的態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老師把我們當作同學看待。古時候通信,老師寫給弟子的信、學生的信,後麵具名是「友生」,這不僅是謙虛,這是事實。「我們是朋友,我們是同參道友」,老師用這個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生,稱「友生」;朋友的「友」,學生的「生」。我們一看到他這個署名,我們就曉得這個人有學問。所以世出世間的學問都在謙敬,佛陀對人都謙虛、都恭敬。
孔老夫子,我們在《論語》裏麵看到的,他老人家處事待人接物「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決定不敢懈怠,沒有一絲毫驕慢;節儉、忍讓。這是聖人的德行!聖人德行就是我們自己的性德,換句話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佛法裏頭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這樣的。我們把性德忘失、迷失,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絕對不要認為現在這個樣子是正確的、是對的,完全錯了!這個要知道。佛菩薩、聖人所表現,那是完全正確的,我們現在要改邪歸正,就得向聖人學習。
一部經拿到手,這是講我們開始學習,總是要看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一定有科判,所以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科題。
【明科意由來及前後照應,使貫通全經血脈。】
一個完整的注疏,經書的注解,前麵一定有總科。總科通常是畫成表解,叫總科。也有不用表解的方式,用高低層次的方式來排。一定有總科,那個比什麽都重要,特別是用在大經上。所以要常常看科判,要把科判熟記在心中,你對於全經前後經文照應,你一目了然,這樣子你整個精神才能夠貫注全經。這部經再長,講的時間再久,你都能貫注。第二:
【明宗用】
通常一部經前麵講玄義。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賢首的「十門開啟」,都是在未講經之前,先把這部經的概要做一個總說,將全經做一個總介紹,這一部分非常重要。講經的人,他自己的功力、他自己的學曆達到什麽程度,都在這一部分完全表現出來。所以老學的人,他不聽講經,因為他聽的遍數太多,經文都很熟,聽它幹什麽!他專門聽玄義,專門聽你的心得報告。玄義是他的心得報告。每一個注解都不一樣,這就看到每一個人修學的心得不相同。雖然都是五個科目,五個科目他說的不會完全相同,很值得我們去做參考的。我們要把五重玄義這幾個科目,應用在小科上。它那是全經的五重玄義,我們現在學一段,這一大科,每一大科裏頭有大科的五重玄義,每一小科有小科的五重玄義,再跟諸位說,每一句經文有一句經文的五重玄義,你上台就有得講,不至於上台不會講。
【每一大科,皆須明記其主旨及功用,以識其要也。】
這一大段精華之所在。「要」就是精華之所在、精彩之所在。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一個段落裏頭的宗旨,這一個段落裏麵的功用。功用是什麽?它有什麽用處。如果沒有用處,我學它幹什麽?學了就有用,這個教誨才是真實的,我們才能真正在經論裏頭學到東西。第三:
【釋名典 名詞術語典故】
『典故』,佛家常講「公案」,一般人講「故事」。名詞、術語、典故。
【必不憚煩,依疏注或佛學辭典查明之。】
這個不能夠隨便說話的,這有根據的。所以我們的工具書要完備,這個要查資料的。『名詞』,譬如經典裏麵講的「六度」,是哪六條?什麽意思?佛學辭典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名詞什麽意思?甚至於普通大家常常掛在嘴上,但是講不清楚,「禪定」,什麽叫禪定?會講的人很多,但是能把「禪定」兩個字講清楚的人不多,含糊籠統,這個要不得。所有名詞術語我們都要去查,古人注解裏麵有,查了注解,如果有時間再查佛學辭典。佛學辭典多半是概說,而且如果這個是重要的名詞,各家的說法有不相同的地方,它統統都節錄到。這個是要費時間,決定不能夠偷懶,而且一定要自己去做,不要仰賴別的同學自己偷懶,別的同學查好的,我們借個筆記來抄一下。為什麽?自己查一遍印象深刻,你得的東西不一樣,借別人筆記抄,敷衍塞責,修學態度上就打了折扣,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做。第四:
【釋義理】
義理可以參考古今大德的注解。
【章句有道理精華之所在,須為探玄抉微。】
往往經中有很重要、微妙的開示,但是我們一般讀經的人疏忽了,隨便看過,沒有留意到。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不是古人在注解裏頭提醒我們,或者老師為我們指點,我們很難看出來。但是看不出來沒有關係,你一遍一遍的學。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一部經絕不是說「學一遍我就學會了」,這個話說不得。什麽叫「會了」?宗門祖師大德勘驗學生:「會麽?」你會了,那還得了?會了就明心見性、開悟了,那才叫「會了」。我們老老實實答是「不會」,不會,就從頭再學。
你在這一部經典上什麽時候開悟了,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叫會了。如果沒有到大開圓解,一遍一遍的學,一直學下去,一門深入,絕不改變。「我一生就念一部經,就學這部經,就講這部經」,心就定在這部經上,你戒定慧三學就成就了。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這是戒學;你心定在這一門上,這是定學;有戒、有定,你遍遍開智慧,所謂「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到大徹大悟的時候,這才真叫會了。會了之後有個什麽樣子出現?你沒有學過的經論,一拿到手上,你統統都會了,那個叫真會。許多經論我沒有學過,拿到前麵:「這個難,不會。」那你就沒有會。三藏十二部擺在麵前,任何一部經拿給你,你統統都會,那才叫會了。古人講的話是正確的:「一經通,一切經通。」怎麽知道自己這一部經通了?所有一切經展開來都通了,我這一部經通了。這是一個標準。
今天佛學院為什麽出不了人才?它方法錯誤。同時學許多經論,他的心力是分散的,他不是集中的。換句話說,他沒有戒定慧,他所學的跟世間一般學校一樣,佛學常識。你要問起來,他頭頭是道,好像什麽都會;仔細一問他,他什麽都不會,門門通、門門鬆,他不起作用。這個跟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恰恰相違背。我們古聖先賢教學的方法是先求根本智,後求後得智。今天我們講根本智、後得智,這也是佛學名詞,懂得的人不多了。
「根本智」是什麽?是「無知」,世尊在《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我們求學要先求無知,然後才能無所不知。無知是什麽?一部經,其他的經我都不知道,無知。這一部經通了的時候,所有一切經展在麵前,無所不知;不但佛法你都知,世間法也知了,世出世間法全通了。為什麽會通?他一部經上戒定慧成就了。
我們在一部經上下功夫,是搞什麽?是搞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今天佛學院用的方法,是把戒定慧三學全部都破掉了,這是我們佛教的衰弱!我們過去在台灣,也聽一些老法師很感慨的跟我說:「我這個徒弟剛剛出家,沒有上佛學院,還很好,很乖,教他幹什麽都行,很聽話。佛學院去了幾年,回來的時候不認識師父了,眼睛長在頭頂上,瞧不起人了。」以後感歎著:「你的徒弟不要送佛學院,送佛學院就完了。」你說教人聽了多難過!這是佛學院的失敗,不是成功。常識豐富了,眼睛慢慢就向上長了,成什麽話!實在講,傲慢習氣養成之後,到什麽地方都不受人歡迎,你瞧不起別人,別人瞧不起你。「敬人者,人恒敬之。」佛為什麽受廣大群眾歡迎?佛沒有傲慢,佛比任何一個人都謙虛、都恭敬,對貧窮的乞丐都是那樣的謙虛恭敬,所以他得到一切眾生的愛戴,不管跟什麽人都能和睦相處,都以真誠心相處。
我們跟其他宗教往來,為什麽我們能夠贏得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的尊敬?我們先尊敬他們,就這麽一個淺顯的道理。我們愛護他們,我們幫助他們,絕不可以以為我們佛教比你們其他宗教都要高一等,那就完了,你變成孤家寡人,孤立了,你就沒有朋友。我跟他們往來,我說:「佛教是第一,基督教也是第一,回教也是第一,個個都是第一。」他聽了歡喜,平等!真的是如此。
我舉比喻說,我說:「我們佛教像眼睛,基督教像耳朵,回教像鼻子,我樣樣都第一,身體健康。」如果是佛教第一,我眼睛第一,耳朵不行、鼻子也不行,你人不就生病了嗎?全身隻有一個第一,其他都不行,這人快要死了,活不成了。個個第一,我們的社會健康,我們這個世界健康,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個個第一,我們才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和平才能達到。和的根是要平等,不平等絕對沒有和平。和怎麽樣?和就是個個第一。不管大國、小國,每個國家都第一,不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第一,每個族群都第一,每個宗教都第一,沒有第二的,這是健康的。他們接受我這個說法,所以很歡喜跟我往來。我沒有把他看成第二,我們也沒有把自己貶低成第二,都是第一。
經論裏頭往往一句、兩句,那個義理精華之所在,我們要能夠發現,要能夠把它拈出來,解釋透辟,這個樣子自己得受用,也能夠幫助別人。第五條:
【研究科判 於大科中,細分小科,愈細愈好,以觀其章法結構也。】
過去我們將《無量壽經》做了一個科判。《無量壽經》,這是一部大經,雖然不是很長,初學還是有困難。好處是過去慈舟老法師,是前一代的,不是現在的慈舟法師,這是前一代的慈舟老法師,他給夏蓮居的會集本做了一個科判。我過去在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把這個科判送給我,我也怕遺失,所以印在經本上,這樣就可以廣泛流通。
從他的科判來看,他不是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本子。我們知道夏老居士會集成功之後,這個本子曾經修改過很多次,他是早期的本子。早期最早會集的,它是分三十七品,大概我想是用「三十七道品」的這個數字,他翻成三十七品,現在是四十八品。所以他是三十七品的那種科判,但是這個就可以給我們做依據,我們從他那個科判重新來做,依他那個為底本,重新做一個科判,提出來給我們同學們一起來研究討論。這個科判,你們同學將來學經的時候,首先要花一點時間,把這個科判重新檢討一次。你們不要認為我們前麵分的,那就沒有錯誤,就可以照這個,不必。你可用自己的,你去分,你也去判;就是這個科判提供同學們做參考,你們自己去做。
正如同這一本書,你們現在看到有個注解的本子,那是悟聞法師筆記的,從我講演的錄音帶裏頭寫成的,那時候我叫他寫的。寫完之後,我看了並不很滿意。你們學習這個課程得重新再寫,就是把他這個本子重新再訂正。該補充的,可以把意思補充進去,如果嫌它有累贅的,可以把它刪改掉,希望這個注解的本子能夠做得愈精愈美,提供以後的人做參考資料。所以這個注解是我們可以改動的,這不是一個定本。你們做,做出來的時候給我看。第六:
【試講經文 以驗研學經文是否暢達,又可練習講態也。】
前麵這麽多準備的工作,你都做完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講經文。由此可知,你要在講經文之前,前麵舉的這幾條,你都要有充分準備。否則的話,你上台,你講經文的時候,如果有行家在座,他一樁一樁你的過失都給你指出來。所以說毛病百出,自己並不曉得,行家一聽:「毛病百出。」這個話絕不過分,從前李老師跟我們開玩笑,我體會到這個意思,我才跟老師講:「怎麽是毛病百出?譬如這部經講十天,一天講一個鍾點,十天講完。一天給你挑十個毛病,不止十個毛病,一天給你挑二、三十個毛病,十天的時候,兩、三百毛病。這不是毛病百出嗎?」一點不錯!
所以我們初學要很小心、很謹慎、很謙虛,要向人請教,我們是來學講經的,台上是學生,台下是老師,把台下都看作老師,都看作我們的監學,我們上台是來做心得報告的。報告完之後,要真誠、謙虛向聽眾請教,請求批評指導。聽到人家的批評,一定要誠懇接受,千萬不可以表麵上:「請你指教。」人家提出批評的時候,心裏就不高興,麵孔就顯得很難看,以後還有什麽人批評你?沒有人批評,你永遠不會有進步。所以一定要真誠。他批評錯誤,錯誤也接受。為什麽?其他人才真肯批評你。他批評錯了,不接受,下一次可能有一大半的人不敢批評你。錯誤的批評都接受,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
我們在《貞觀政要》裏麵看到唐太宗,這是個了不起的帝王,一個領導人,他是非常歡喜接受人批評的。有批評錯誤的,唐太宗也非常歡喜,旁邊的人講:「他講的話不對。」唐太宗說:「如果我要是駁斥他,以後誰還敢給我建議?」這了不起的人,雖然是帝王之尊,隻要看到他本人的過失、國家的過失的時候,都可以隨便在他麵前講,他絕對不會怪罪你,說錯了都不會怪罪你,「貞觀之治」得來不容易!一個不接受批評的人就完了,他沒有不造罪業的,他所有的過失他自己不知道,所謂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定要接受批評,歡喜接受批評,你決定有進步,你進步才快。第七:
【選誦金句 全文過長未易記誦,選其精要經句背誦之。】
這是經文長的,經文長的『未易記誦』,「記」是你能夠記住,「誦」是背誦。太長的,對於記憶背誦感覺到困難,那怎麽樣?這裏麵重要的教訓、重要的句子,這一定要能夠背誦。像我們現在編的《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我們將《無量壽經》這一部經裏麵重要的教誨,我們節錄了六十二句,全經節錄下六十二句,這六十二句一定要會背,天天背,常常記在心上。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立刻就會想起來,我有沒有違背經典的教訓?我這樣想、我這樣說、我這樣做,佛許不許可?同不同意?我們心裏頭就有數了。符合經論宗旨的,我們是在菩薩道上行,我們走的是正道;違背經典的教誨,我們就走邪道,我們已經步入歧途了。
對於一切經論裏頭好的句子,一定要把它記下來。自己準備一個小冊子,可以隨身攜帶,這個功夫不能不做。將來到自己為別人講解的時候,引經據典。你記得多、記得很熟,自自然然就能運用。第八是最重要的:
【修法行事】
學習這部經,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方法。『行事』是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是真的學到了。
【經者鏡也】
『經』字古人有把它翻成『鏡』,像一麵鏡子一樣。
【誦研皆照心行。印知見,正行持,方得實益。】
我們研究、我們讀誦都照心行。『心行』是念頭、起心動念,我們的起心動念與經典上所說的相應不相應?『印知見』,印是印證,我們的知見是正、是邪?是善、是惡?用經論來做證明。我們的知見與經上所講的相應,這是正知正見;如果與經論上所講的相違背,那我們是邪知邪見。特別是初學的同學,決定要放棄自己的成見,要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隨順佛陀教誨。我們現在沒有開悟,沒有見性,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辨識道路,隻有跟著佛走,決定不錯。
佛行的是正道,聖人行的是正道,凡是聖人東西都能合得起來。譬如儒家孔老夫子,孔、孟所教人的,它的總綱領就是《大學》前麵的一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四個字就是佛家的四弘誓願。你們想想,「在明明德」就是四弘誓願裏麵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明德」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就是斷煩惱、學法門;「在親民」,親民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在止於至善」,至善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把它會通起來都一樣,說法不一樣,意思都相同。
後麵幾句話,那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教導我們「知止而後有定」。我們的心散亂,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什麽原因?不知止。聖人心是定的,為什麽?他知止。他止在哪裏?止在至善。換句話說,他的人生他有一個方向,他有一個目標,他有目的,他一點都不亂。我們今天像船行在大海上,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不知道往哪走,所以他心不定。過去儒家,人家心也是定的,所以能夠成就大德大能,成就無量功德,它有道理的。
後麵一直教導我們,關鍵都在「知止」。由此可知,「知止」是多麽重要。我們過去講《華嚴經》,特別拈出「知足天王」這一章單獨流通,那一章講得也特別詳細。知足天王知止,他心是定的,心定就生智慧,智慧開了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經論印證我們的知見,修正我們的行持。「行持」就是言行,這個樣子你才得真實的利益,這叫真正修行。「修行」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行為。
邪與正之分,絕對的標準就是心性。與心性相應的是「正」,這是「是」;與心性相違背的這種心行是「邪」,是「非」。所以這不是哪一個人的標準,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標準,也不是孔老夫子的標準,是自性本具的標準。任何一個眾生,隻要他明心見性,他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這樣,所謂是「佛佛道同」,他是自然同,不加絲毫勉強在裏麵,學經要這樣學法才有受用。第九:
【討論問題 如有若幹同學共修,日相研討,亦可助入佳境也。】
現在在我們這個班裏麵,我們同學多,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互相交換心得,能夠提升自己境界,亦可助入佳境。第十,末後這一條:
【參考資料 廣集諸疏及有關經論,精讀其要,采長補短。】
這是在學習一個階段之後,把自己往上提升,就不能不常常去閱讀這些參考資料。參考資料是補助自己主修的這一門經論,所以賓、主要分清楚。
【忌以情見,當以智擇,則必能助妙悟也。】
關鍵在這兩句。決定要有智慧,不能夠感情用事。我偏愛哪一個法門,偏愛某一個善知識,這是『情見』。要以智慧,智慧裏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律平等,就是清淨心、平等心,這是智慧。智慧才會有正確的選擇,正確的選擇幫助你開悟。則必能助妙悟也。下麵一段:
【丁、理明則迷破,是謂看破,看破貴放下。】
放下錯誤的知見,放下錯誤的言行,是教你放下這個。
【此為真實功夫。必能放下,而後得自在隨緣,自行化他,作彌陀使者,誓誌宣化,普令群萌,同歸淨域,此研經之果用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彌陀使者』,諸位仔細在經典裏麵去看,你會發現。等於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十方諸佛都在各個地方替阿彌陀佛招生。有能夠信受的,直接就送去,保送到學校去了,這就是修淨宗法門。不相信這個法門的,佛教其他法門,拐個彎把你先送到華藏世界,然後從華藏世界,普賢、文殊菩薩再引導你到極樂世界,拐個彎去。所以我們知道,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彌陀使者,不可思議!這是我用很短的時間,把大意跟諸位提示一下,後麵這篇《講記》是比較詳細一點,諸位自己可以參考,可以多看看。
今天我很感謝大家,你們給我送了一個賀年卡,大家都簽名了。我們曉得,現前這個社會災難很多。昨天晚上,我跟會長、有幾個居士晚上晚餐,也談論到整個世界在今年經濟情形都不好,連美國都會經濟衰退,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全球。經濟衰退,失業率會提高,失業率高的話,會造成社會動亂,所以今天世界社會很不穩定。在亞洲這個地方,最近菲律賓出了問題,如果菲律賓的總統真的被推翻,會造成一個很不良的後果。我們看到周邊這些國家,對於國家領導人持反對意見的,印尼有,馬來西亞也有,這是很不好的一個例子。
我們希望社會安定,希望世界和平,要達到和平安定這個目標,確實不容易。人們希求和平幾千年、幾萬年了,和平並沒有落實。什麽原因?和平是果報,因是平等,「和」下頭是「平」,不平哪來和?佛家說話是先講果,後說因。你看四諦,講「苦、集、滅、道」。世間法,苦是果,集是因;出世間法,滅是果,道是因。為什麽先說果,後說因?說果大家容易懂得,果報你看到了,容易懂得。果怎樣求得,一定有因。和,和睦相處一定要平等對待,沒有平等決定就沒有和平。人與人之間要平等,國與國之間要平等、要平等相待,族群與族群之間要平等,宗教與宗教之間要平等。
古聖先賢用什麽樣的手段達到這個目標?用教學。釋迦牟尼佛選擇的行業就是社會教育,今天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因為世尊的教學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跟孔老夫子一樣,「有教無類」,隻要你肯學,都熱心教導,決定沒有歧視,一律平等對待。我們今天極需要做的工作,是要把世尊這種教學理念落實。我們在新加坡,以及我在澳洲,都是做宗教族群的團結,我們是做這個工作,這是將《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義落實在生活、落實在這個社會,我們學佛沒有白學。佛法對於世界和平、對於社會安定、對於人民幸福,有積極的貢獻,要我們做出來才行,光口說不可以。
所以我到澳洲,時間雖然不長,在那邊都是做這些工作。澳洲是政府主動帶動在做,我們在旁邊協助。現在我們最期望的,就是能夠有一個正規的教育體係,所以我希望能夠辦一所多元文化大學,我們不叫宗教大學,叫「多元文化大學」。每一個宗教成立一個學院,佛教有佛學院,基督教有基督學院,伊斯蘭學院…,培養全世界各個宗教的弘法人才。不管將來你弘揚的是哪一個宗教,你們都是同學,一個學校,不過就是念的科係不一樣而已。團結,用這種方法來團結,是很有意義的。所以我現在到澳洲去,主要促進這個工作。當然,辦這個多元文化大學,師資是問題。所以先辦研究所,先在大學裏麵設「多元文化研究所」,研究所是培養師資,將來研究所的學生都畢業出來了,可以作老師了,再來辦學校,這些人都是大學教授。我在澳洲幹這個事情,所以跟幾個大學密切的聯係,希望在大學辦多元文化研究所。
在本地,聽說,李木源居士告訴我,總理公署一些部長要訪問我們,我們也會把這個意思向他建議。假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裏麵也有「多元文化研究所」就好了,將來至少大學裏麵可以成立一個「多元文化學院」,每一個宗教都成立一個學係,有佛學係、基督學係、伊斯蘭學係…,都是好事情,都是真正要解決這個世界的社會問題。希望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何必天天打架?搞得大家都不安。這是我們積極努力在做的一個工作。我無論到哪裏去,絕對沒有休閑,都是在做工作。謝謝大家,今天晚上我到那邊去。我們過了農曆年,回來再見。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四集) 2001/2/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24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四集) 2001/2/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24
各位同學,大家在這邊進修的狀況,我雖然不在此地,但是諸位修學的情形我都知道。這一次離開學會,在澳洲住了二十一天,這是我們離開學會最長的一次,過去大概都不會超過十天。一方麵是休養身體,可是實在講,最重要的是把澳洲的道場建立起來。
老同修們都知道,自從韓館長往生之後,到第二年,圖書館的同修多半都離開了,多數都到新加坡來。李木源居士跟新加坡這邊的同修非常慈悲,收容我們。這兩年很快的過去了,我自己沒有什麽感觸。可是常常聽到有一些在家同修跟我說,這些人心裏不能夠安定下來,原因是總覺得自己無家可歸,寄人籬下。我聽了之後,想想也不無道理,因為常常有人說:「你的常住在哪裏?」我們都答不上來。我們在這裏作客,作客總有個常住,因此這才決定選擇在澳洲。澳洲圖文巴這個小城市,我們建立一個道場,做為自己安居修道的一個場所。
選擇這個地方,也是這個地方的民風淳樸,是個小城。這個城市隻有八萬人,四分之一的人從事於教育工作,可以說是教育水平非常高的一個小城。這個地方的人純樸、保守,沒有貪心,非常難得,正是我們古人所講的「知足常樂」,所以選擇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生活水平很低,房地產的價錢都很便宜,正好到那個地方碰到一個天主教堂要出賣。這個天主教堂非常興旺,信徒一天一天增加,本來是個小教堂,人數增多了,小教堂不能容納,他們把小教堂移到後麵院子;把整個房子搬家,搬到後麵院子去了。在原來的地址建立一個新的教堂,這個新教堂可以容納三百人,大概使用了不少年。現在信徒可能又增加一倍,它沒有辦法容納,所以必須另外找一塊土地去建大教堂,這個教堂就出賣了。我們一看,可以容納三百人,在我們來講是足夠了,所以就把它買下來。
它的土地麵積是五萬平方米,建築有很多棟,有三棟寮房,住人的,兩棟教堂,我們看起來很適合。價錢五十七萬五,五十七萬五在新加坡買這一層樓都買不到。現在我們的同修,有十幾位已經住進去了,我把他們安頓好,而且今天開始上課。現在有十幾個人,離開圖書館「悟」字輩的。這個道場沒有佛事,沒有法會,沒有任何宗教活動。換句話說,也不會有信徒。於是大家就想,你們靠什麽生活?「我們靠修行證果」。
往年我在台北,給同修們提出七門基本的課程,現在我要求圖文巴道場的同修,五年當中務必要完成,所以也相當的緊張。這七門功課裏麵,有四門是佛經。第一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部《無量壽經》,第三部是《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的,第四部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這是佛經,一定要能夠背誦,要能夠講解。所以他們那邊功課,跟你們此地學習的方式一樣,完全相同。另外儒家的,我們把《了凡四訓》也算成儒家的,選擇的有《了凡四訓》、《四書》,都要背,都要講。最後一種是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是七門功課,五年當中務必完成。你要不能夠完成,你怎麽能對得起施主們的供養?
除此之外,如果將來你要能夠深入經藏,要能夠有能力讀誦中國古聖先賢的典籍,文字非常重要,所以要學古文。我從《古文觀止》裏麵選擇了一百篇古文,這一百篇古文都要能夠背誦,要能夠講解。古文文字都不長,要在這裏麵學習做科判,就是一篇文章,兩三百字的,把它的段落、層次統統找出來,畫成表解,學習做科判。經文太長了,你要整個看不容易,古文容易。所以從這邊下手,總共八門功課。
在那個地方還得要學英文,那是外國的環境。所以請了一個英文老師,請了一個中文老師,請兩個老師。早晚課不要做了,用拜佛來代替早晚課。每天早晨拜一百五十拜,晚上睡覺之前拜一百五十拜,每天拜佛三百拜,用這個做早晚功課,全心全力認真的學習。我來當護法護持你們,讓你們身心安穩,無憂無慮,全部的時間、精力用功,發憤用功。自己的德行、學問不能成就,你就不能自度;自度都不能,怎麽能度他?這是我們這二十一天在澳洲做的工作。
原本我想到,將來我自己要是住在澳洲,我們的弘法講經,《華嚴經》決定不能中斷,我們利用網路教學。原先自己的構想,自己還要做一個發射台,做一個小型的轉播站。結果,這一次我們訪問當地的市長、當地的大學校長,去參觀學校,我們沒有想到,這個城市是南昆士蘭大學學校所在地,這個學校就是利用網路教學,是世界第一。它的學生一萬多人,都不在學校,分散在全世界各個地區,中國也有;我看到它的資料,總共有六十二個國家。我問他:「學生到不到學校?」他說:「學生不到學校,完全在電腦網路上學習,由學校提供教材。」它也分很多科係,有專門的老師在網路上指導。同學可以在網路上認識,做切磋琢磨的功夫;如果有疑難,在網路上向老師請教;考試也在網路上。畢業的時候,學校裏麵發學士學位、發碩士學位,可以頒發學位的。現在在校的學生有五千多人,不在學校,聽網路教學的有一萬多學生。
我參觀它的設備,這一看之後歎為觀止,是最現代化的。我曾經看過不少的衛星電視電台,都比不上它。我就問他,我說:「你學校這一套設備花多少錢?」澳洲錢跟新加坡錢差不多,一千多萬。我看了之後,我就不要再搞了,我怎麽樣也搞不過人家。這個網際網路,工作人員有一百多人,它分成很多部門,比一個電視台要強得多了。所以我就向他請教:「這個設備我可不可以利用?」他歡迎:「行!」我說:「收費是怎麽個收法?」他要去估計一下,然後把收費的單子告訴我。概略的估計一個小時,如果利用他們的網際網路向全世界廣播,一個小時兩百塊錢;如果不用網路,用它的錄像設備,就像我們在電視台,租借它的錄像設備,一百塊錢。我一想,如果我們借用他的教室,我們自己帶錄像機去錄,這樣就更便宜了。
所以我現在連教室都不建了,我利用學校的,我跟學校密切合作。這個學校跟我們的教堂是在一條街,我們在北麵,它在南麵;不過這條街很長,開車大概要五分鍾。這條街上有公共巴士,交通非常方便。所以我就想將來上課,我完全利用學校,跟學校密切合作,我運用他們的網際網路設備,我現在概略的估計,一個星期頂多三千塊錢。我們這個錢等於捐助學校、幫助學校,是好事情。我們就完全利用他們的設備。
另外參觀學校圖書館,圖書館非常好。他們確實是多元文化,你到這個學校看學生,什麽樣的麵孔都看到,來自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新加坡也有,好像中國學生也不少。我請教他:「圖書館對不對外開放?」他說:「不對外開放。」他們隻提供自己的學生,不對外開放。但是館長告訴我:「法師,你的學生可以來。」我聽了就非常歡喜,他主動提出來的。我們的學生可以跟他們的學生一樣,來利用這個圖書館。所以我就想,我現在手上還有一套《四庫全書》,我把《四庫全書》贈送給學校圖書館,再送它兩套《大藏經》。前年已經送了一套《大正藏》,準備再繼續送一套《龍藏》給它,跟圖書館結緣,利用學校的設備。
校長非常好。我們也有幾個資深的教授,認真討論「多元文化研究所」這個項目。他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願意增設「多元文化研究所」,研究所將來可以頒發碩士學位跟博士學位。多元文化研究所的構想,就是一個宗教的研究所,這裏麵全世界各個宗教我們都研究。學校既然有意願願意做,我說:「我把這個訊息帶回新加坡,我們跟九個宗教來商量。如果我們有這個意願的話,每一個宗教派兩個研究生,這兩個研究生一定是傳教師,是講道說經的。研究所裏麵的指導教授,由我們各個宗教來推薦,學校聘請。」
他對我們要求就是經費,我說這個可以,我們籌募一筆經費來辦這個研究所。研究生的生活我們也完全照顧,像公費生一樣,自己不需要帶一文錢進去。如果研究的期限是兩年,可以拿到碩士學位;如果研究四年,可以拿到博士學位。研究的內容,是各個宗教的經典。當然,經典的內容非常豐富,也相當的龐大,我們在經典裏麵選擇、選段。我們的宗旨有兩個。第一個宗旨,所選出來的經文一定要適合現前社會的需要,幫助現前社會解決問題。第二個重點,一定要求得宗教當中的和諧,所謂是「存異求同」,消除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誤會、歧視、摩擦,要把這些東西消除,走向宗教的團結、族群的團結,世界大同。這是這個研究所的宗旨跟目標,所以學校非常非常的歡喜。這個研究所將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高的宗教學府,我們希望把這一樁事情能夠落實,我們談得非常愉快。
所以我說今天籌募基金不難,難在人才。我們從研究所培養人才,有了人才之後,我們將來就可以辦「多元文化學院」;在這大學裏麵就設一個學院,研究所畢業出來的學生就是老師,學院裏麵這些教授、副教授、講師,培訓這個。將來人數再多的時候,就能擴展成一個獨立的大學,「多元文化大學」。我想從研究所到大學,最快也要十年。十年之後就能夠在那邊辦一所多元文化大學,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優秀的傳教師。在澳洲二十幾天,主要是做這些工作。
希望我們同修要認真努力,將來真的這個研究所能搞成功了,研究所教授到哪裏去找?研究員?我覺得佛教一定從我們這地方選拔,我們來推薦。大家要能學得好的時候,將來可以擔任教學的工作。我年歲大了,我願意退下來做護法,護持大家,把大家抬上去,佛教才會有前途,法運才會興隆。帶動宗教的和諧,種族的和睦,達到世界和平,這是我們主要在澳洲做的工作。
另外,我參加澳洲移民部的部長早餐會。我看了之後,有很深的感觸。移民部長跟我見過幾次麵,我們算是很熟了。這一次的聚會,他是接待新移民,就是最近批準永久居留的新移民,是在這一個地區,就是布裏斯本這個城市,一共有七十多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我也接受邀請參加這一次的聚會。我們開車到那邊,找不到州政府的辦公室。州政府就像中國的省政府一樣,是他們中央政府設立在省政府的辦公室,找不到。最後,找門牌號碼才找到。找到之後,我們都沒有信心,我們就打聽:「這是不是?」「是的,就在這裏頭。」我感覺得非常驚訝,它的房子是普通的民房,比普通民房還低一級。房子很小,大概就像我們平常講的兩房一廳這麽小房子,有兩三棟連在一起的,那是他們州政府的辦公室。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政府的節儉、樸實,一絲毫豪華、誇張都沒有。政府的官員廉潔,待人親切、誠懇。部長是中央政府的,到這個地方來接見新移民,一個個握手,親切的慰問,不容易!這在許多國家是你見都見不到的,頂多底下派一個科長、科員來跟你介紹澳洲一些狀況就好了,哪有部長親自來接見?這使我很感動。
我們看到別人的國家,無論在哪一方麵,確實它講求的是實用,沒有一絲毫的奢侈、浮華。我們看到的官員,都很親切,都很誠懇。我把這些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我回到圖文巴跟我們同修說,我們要學習,要知道樸實,要知道節儉。所以原本悟行法師想,我們住的舊寮房,把它拆掉,重新再建。我一想,沒有必要。別人能住,我們為什麽不能住?我們將這些房舍好好的整修一下,重新油漆粉刷就可以了,何必拆了再重建?所以看看人家州政府,政府的辦公室,我們自己如果做得很豪華,慚愧!人家看了瞧不起你。我們應當多多幫助地方建設,這個是對的。
所以澳洲普遍看起來,確實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這個地方地大,他們的土地麵積跟中國差不多大,人口隻有一千九百萬,比台灣還少;台灣有兩千大概一、二百萬人,他們隻有一千九百萬,所以人與人之間非常親切。這個地方沒有發生過戰爭,居民都很樸實,很難得,所以我們選擇這個地方做為修道的場所,讀書、修道的場所。
諸位同修,將來你們都有機會到那邊去,大家一定要非常認真努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改過向善、積功累德,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學問,把自己過去不好的毛病、習氣統統改過來,這叫功夫!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這就叫覺悟,佛家講「開悟」。什麽叫開悟?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肯把這些毛病習氣改過來,這叫功夫,我們要認真從這裏下手。《十善業道經》,這部經是行經。「教、理、行、果」,這是行經,教我們修行的,怎樣把十善業道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部經後麵這一段我們還沒講完,經文不長,但是它的意思太豐富了。我們才講到「三十七道品」裏麵的「五根」,「五根」後麵是「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末後是「止觀」,最後一條是「方便」。合起來講,就是把十善業道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部經是屬於行經,「教、理、行、果」,著重在修行。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