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隨遇而安 順其自然
個人資料
正文

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2009-06-10 07:58:36) 下一個
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我非常喜歡捷克的那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愛狄塔•格魯貝羅娃(Edita Gruberova)的演唱,她的聲音位置一直在上麵,高音的麵罩技巧那麽好,輕鬆自如飄逸。

看看這個視頻,
愛狄塔•格魯貝羅娃(Edita Gruberova)演唱貝利尼的《夢遊女》的詠歎調《啊, 花已凋零》
("Ah non credea"):
Gruberova's Ah non credea
The most beautiful melody in Opera, Munich 198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VaDrHkYPU

下麵是網上查詢的有關這位歌唱家專輯的介紹,我需要去買這個專輯。



專輯介紹:

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7年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1970年起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任主要演員。任職期間,除在《後宮誘逃》等德奧歌劇中有出色表演外,也曾演唱過意大利作曲家唐尼采蒂所作的《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和《帕斯誇萊先生》等歌劇。

1978年在漢堡演出經多年準備的《納索克斯島的阿裏安德涅》(飾澤比涅塔),唱、做均獲好評,尤以花腔技巧嫻熟、出音吐字無懈可擊見稱。1980年又以在《拉美莫爾的露契亞》一劇中的卓絕表演,在柏林歌劇院

埃蒂塔·格魯貝洛娃——驚天動地的花腔女皇

唐尼采地的歌劇《拉美莫爾的露齊亞》,我已在現場欣賞過十數遍。喜歡這部歌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女主角出類拔萃的表演。這部意大利美聲學派的代表作對女主角提出了極其嚴格的聲樂技巧上的要求。其樂譜的版本因此也多種多樣。

二十二年來,在維也納、慕尼黑和蘇黎士的歌劇舞台上,斯洛伐克花腔女高音格魯貝洛娃(Edita Gruberova)是聽眾最鍾愛的露齊亞,她在女主人公發瘋時的那段著名唱段,盡情地發揮唯其獨有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花腔。許多歌唱家畏懼高音C,但格魯貝洛娃能像天女散花似的將更高的高音E大把大把地撒向聽眾。不少歌唱家在唱最高音時往往點到即止,而格魯貝洛娃能將高音任意延長還仍然保持錯落有致的收放變幻。對她來說,這些高音是那麽不費吹灰之力那麽理所當然,每場演出她還都能有變化多端、出其不意的驚人招數。在華彩樂段,任何精心推敲的導演手段都成了多餘。她置身於舞台中央,運用深厚的氣息控製功夫,在高音長句子上奇跡般地抑揚頓挫,回旋轉動。時而從漸弱至極弱;時而從漸強到極強;時而作出珍珠串的花腔,粒粒銀光燦燦,顆顆晶瑩透明,同時她將自己的頭部慢慢地從左轉向右,再從右向左,讓每個觀眾都真切地從她所創作出的人聲極限中得到高度刺激的充分享受。歌劇結束,格魯貝洛娃出台謝幕,全場便開了鍋。人們給予她的歡呼、掌聲和在慕尼黑巴伐利亞歌劇院上下六層木質地板上的跺腳聲匯合成的混響,就是一段沒有樂譜的現代派音樂巨浪。

格魯貝洛娃年輕時從斯洛伐克來到維也納,起先在國家歌劇院擔任住團演員,演唱了無數個小角色。1976年大指揮伯姆(Karl Bohm)慧眼識寶,在薩爾茨堡音樂節啟用她擔任理查·施特勞斯歌劇Ariadneauf Naxos《歡樂人間》中高難度的花腔角色Zerbinetta.演出完畢,伯姆對她說,孩子,要是施特勞斯還活著,他定會說,這個曲子是為你寫的。演出的成功,使她走上了世界各地的舞台。幾年後,在伯姆去世悼念典禮上,她再度演唱此曲。又使指揮家索爾第大為動容,可以說格魯貝洛娃是當今歌劇舞台上無以匹敵的花腔女王。她的出場總能保證歌劇院票房100%的銷售率,同時也給她的同行出了難題——由於她的出色表現,從此這裏隻有年輕新秀來擦槍試火,再也沒有一個明星用露齊亞來班門弄斧。

格魯貝洛娃的藝術巔峰期持續了二十多年,現年逾半百,嗓音與技巧絲毫沒有退步的跡象,甚至近年她還涉足“安娜·布蕾娜”這類戲劇性偏強的歌劇,這與她謹慎選擇,從不濫唱超過自己極限的角色不無關係。她每年演出場次不超過50場,盡量避免太多的長途旅行。此外她還演唱德國藝術歌曲,特別是舒伯特和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她演唱的歌劇主要集中於貝利尼、唐尼采地等美聲學派,也有莫紮特,施特勞斯,威爾第等的作品。 2001年5月她將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上演唐尼采地的歌劇“林達(Linda di Chamounix)”而男主角將由上海男高音歌唱家張建一出任。

說起花腔角色露齊亞,不能不提唱片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和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前者對露齊亞作了革命性的聲樂塑造,為這個美聲花腔角色注入了強烈的戲劇性因素(在此我特別推薦五十年代在卡拉揚指揮下EMI在柏林的現場錄音),後者則複興了美聲演唱技巧。卡拉斯的嗓音雖不清純,花腔技巧不敵薩瑟蘭或格魯貝洛娃,但隻有卡拉斯聲音中帶淚的悲劇性特質,溫暖且變化多端的色彩,帶有強烈激情的文字表述和完美的動態句法布局達到了聲樂表演中最高的境界——靈魂的歌唱。格魯貝洛娃擁有的技巧不亞於薩瑟蘭,在語詞表達上更為清晰。薩瑟蘭的色調較暖,音質柔軟。格魯貝洛娃的嗓音屬於冷色基調,音質較硬。有時在極端高音的延長和音與音的過渡連接處,出不了顫音。此時會出現一種陽光從利劍反光的刺眼效果。當然有史以來沒有哪一位歌唱家是完美無缺的。薩瑟蘭和格魯貝洛娃會使人目瞪口呆,驚歎不已。而卡拉斯的演唱則能感人肺腑。現場表演與唱片效果的差別之大,在格魯貝洛娃身上特別突出。她從不與大唱片公司簽訂專有合同,但幾乎每個大公司都有她的個別錄音。在上文提到的 Zerbinetta唱段,她為ORFEO公司錄製的CD中,甚至采用了音區異常高的1912年第一版。對這個版本,有人戲稱是作曲家對歌唱家的虐待。當前她在瑞士一家唱片公司(Nightingal)係統地灌製了許多歌劇和藝術歌曲,可惜的是她不具有那種所謂的麥克風聲音:她的聲音很難被唱片真實地記錄下來,盡管她的嗓音在歌劇院裏可以震動全場。從“露齊亞”到“安娜·布蕾娜”,從“清教徒”到“蝙蝠”,從“茶花女”到“夢遊女”,她的不少唱片中有張力極大的段落,登峰造極的完美技巧,但總給我一種距離感,冷颼颼的,像是機器。非但沒有現場表演時靈魂的觸動和音樂的強度,更享受不到現場的高度刺激。這也許是為什麽切力比達克終身拒絕灌製唱片的宗旨在許多音樂愛好者中引起共鳴的原因。

轉自伊美姬音樂論壇,感謝原作者禦風亭。

專輯曲目:

01. Le Rossignol Et La Rose, Vocalise From Parysatis (5:49)
02. Die Nacjtogall (6:35)
03. Bercuse (2:17)
04. Mi-A-O From Dolly (2:10)
05. Waltz Aria Of Mireille (3:32)
06. L'eclat De Rire - Aria Of Manon Lescaut (4:21)
07. Ombre Legere - Aria From Le Pardon De Ploermel (8:02)
08. Serenade (1:58)
09. Sun Dance (2:55)
10. Bell Song Of Lakume (8:03)
11. Traumerei Am Kamin From Intermezzo (6:13)
12. Villanelle (4:55)
13. The Gypsy And The Bird (3:01)
14. Overure Of Candid (4:34)
15. Gritter And Be Gay Aria From Candid (6:58)

(From http://www.verycd.com/topics/217101/)

葛貝洛娃(Edita Gruberova)的個人主頁:
介紹她的新聞、唱片目錄、演出日程安排等資訊。
http://www.gruberova.com/





(By Lunami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