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方言詞匯研討初探
(2007-06-12 05:16:08)
下一個
楚堆方言,曆來研究者甚少。就筆者所知,僅宣統《楚雄縣誌》中,略有涉獵,但淺嚐輒止,難窺全豹。近年出版之《楚雄市誌》,始開楚雄方言研究之先河,其誌可嘉,其功不朽。
筆者為楚雄鹿城人,生長於斯半個世紀,平時講話多帶方言,外地人甚至本地青年,時有聽之茫然者,且閱讀同伴“鄉土文學”作品.其中方言,亦時感齟齬,此實乃“地方文化”發展之障礙。鑒於此,僅將筆者所知之楚雄方言詞匯,稍加整理,略帶研究,公諸於眾,以求教於有識者也。
《楚雄市誌》已從方言分區、語音、詞匯、常見句式詞組、諺語俚語歇後語五方麵,對楚雄方言作了研究,但大約限於篇幅,其中記錄之詞匯不多,且其中一些字,在寫法上似可再予推敲,故本文不揣淺陋,就所知之楚雄方言詞匯,傾其所有而為《楚堆方言詞匯表》,並於表前說明如下: 任何語言,皆隨曆史發展而變化,楚堆方言亦然。語言之變化,以詞匯之變化為巨,語音次之,語法再次之。楚堆話之詞匯,其中一部分為古漢語詞,來自古代中國內地,讀唐詩宋詞,或偶見之,而宋代話本、元代雜劇及明清小說筆記,則時常可見;另一部分,由於研究不深,一時難以找到出處,相信隨著研究之深入,可以發現,還有一些由本地人所造,似亦大有可能。 下麵談談筆者於“研究”中之若幹體會。
一、楚雄話中之古漢語詞:
“生怕”一詞,現多以“害怕”代之,而宋懦朱敦儒有詩“教人生怕到黃昏”之句。其中“生怕”,即便硬解為“產生害怕”,亦與楚雄話之“生怕”無異。
在楚雄,無論城鄉,數年前常用一個“折”字,其音為“zha”。該詞為度量單位,義指拇指、中指伸開之距離,亦以動詞用。宋代話本《碾玉觀音》中有句曰:“蓮步半折小弱”,這說的是該女子的小腳,不足三寸;因為通常以兩折為一尺.而《金瓶梅》中作“叉”,義同音異。 同篇還有“從後大踏步尾著崔寧來”。這個“尾”字,是“跟隨”、“跟蹤”之義,與楚雄話中常用的“尾”字,含義亦一樣。 又同篇“從小伏侍郡王”,其中“伏侍”一詞,楚雄話亦常用,隻不過或寫作“服侍”而已。 又同篇“崔寧不合在逃”,此“不合”,亦楚雄話常用。 宋代話本《錯斬崔寧》中有句:“府尹巴不得了結這段公案”,今人注釋“巴不得”,說:“殷切地盼望。‘巴’,盼望。”這也與楚雄話的“巴不得”,用法和意義無異。 宋話本《快嘴李翠蓮》中,有足占”字,今人注釋為“俗寫作‘踮’,欠起腳輕一點走路。”而在元雜劇《西廂記》中,今人王季思先生注,其義亦相同,並謂為“浙東方言”。此“踮”字,楚雄話中常用。 宋話本《萬秀娘仇報山亭兒》;“把那現錢懷中便搋”,“搋”之義,即“把東西放在懷裏”,亦與楚雄話所用不爽。 楚雄人常稱摔為“摜”,這字在來話本《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裏也有,道是:“提起玉智往船板上一摜,折做兩段。” “相因”一詞,指價格便宜,而宋話本《陳禦史巧勘金釵鈿》中,就有句:“又見價錢相因,有些出息。”今人注“相因”為“合式”,可理解為“公道’,筆者以為還不妥,但即使如此,也與楚堆話“相因”指“價格便宜”相近. 楚雄話說“開交”,義即“分開”,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也說,“不如早早開交為上”,亦“離開”、‘分開”之義。 “作伐”,楚雄話即“作媒”,此詞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亦用,而其語出岜《詩·伐柯》則極顯然. “泡漲”,指鞭炮,但很少見於書麵,偶有人寫作“炮仗”,其音不同.而宋話本《錢秀才錯占鳳凰儔》中有句說;“一路流星、炮漲,好不興頭”。看來寫作“炮漲”,才與楚雄音一樣,可見楚雄人過了一千餘年,還沒讀走這個音,倒是有現代文人,把它錯寫成“炮仗”,連音不合也不管了. “落後”,即“後來”、“之後”之義。宋話本《張廷秀逃生救父》中說:“落後回了兩三遍”。 “話靶”,義即“談笑的題目”,有人寫作“話把”。而《昊衙內鄰舟赴約》中說:“三來恐婢仆聞知,反做話靶”。看來,“話靶”才有出處,而“話把”則是一種變化,其義約指“把柄”,與“談笑的題目”有了差別。 “倒灶”,指運氣不好、倒黴,看似個“土產”詞,其實不然:《疊居奇程客得助》中說:“我說你福薄!前日不意中得了些非分之財,今日就倒灶了。” “打平火”,義謂“湊錢吃包,分攤飯費”。現有人寫為“打拚夥”,意思相近,但音不合。而《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中,則曰:“平日與眾道士相好,常合伴打平火。”這“打平火”三個音,和現今楚雄人說得一樣,意思亦全同。 “包彈”指“批評”、“挑毛病”,楚雄人常用,但因為“彈”字,其讀音為“攤”,所以常以為“包彈”一詞無來曆,不“規範”。然而《巧妓佐夫成名》中,竟說:“畢竟有人議論包彈著你。”看來這“包彈”一詞,“鄉土文學”的作者,可以大膽落筆了。 其它如“一轂轆”、“將就”等語,也在《疊屠奇程客得助》中出現。 楚雄話常說:“這步田地”,意即到這地步。《金瓶梅》第一回中有言:“假如一個人到了那窮苦的田地。”亦相同用法。 “不消”,意即“不用”。《金瓶梅》第二回中:“西門慶道:‘你不消費心’。” 楚堆話說“腳扭傷”為“歪”,音 “wai”。《紅樓夢》第七十六回:“方才大老出去,被石頭絆了一下,歪了腿。”其中“歪”字,音、義皆與楚雄話相同。 總之,就筆者所見,楚雄方言中不少詞語,在宋代話本、明清白話小說中屢見不鮮,此處一來限於篇幅,二來筆者亦未全部查對,僅略舉以上數例,見其一斑而已。 可以想見,許多楚雄“方言”詞匯,原先並非楚雄方言,而是來自內地。由此想到楚雄城鄉常用的“老表”一詞,筆者在大約屬於中原的古代詩文中,未見出現,而知江西人常用之,以此推測,是否楚雄人多有來自江西者?這個問題,早有楚雄人提出,但至今無人深入研究,現重申於此,望有心人注意。
二、多音字發音:(略)
筆者對楚雄方言之初步“研究”,僅此而已,搜索枯腸,得其詞匯而列表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