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潛滇考
摘要:建文潛滇,正史未載,而稗官野史、誌乘傳說,紛紜眯目,致使真偽難辨。今幸得李浩等人所著述,記載確鑿,合情合理,有如撥霧見天,遂引以為證,草就此文。
關鍵詞:建文帝朱允炆、出亡、潛滇、武定獅山、雞足山、鶴慶、李浩《三迤隨筆》、玉笛山人《淮城夜語》、張繼白《葉榆稗史》、高奣映《雞足山誌》
明朝第二代君主建文皇帝朱允炆,登極之次年,即被其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名義興兵奪權,史稱“靖難之役”。三年後,燕軍攻占皇都金陵,朱棣登極,改元永樂。建文出逃,輾轉到達雲南,朱棣派人追捕,終未得手。朱棣死後,追捕一事得以消停。自此以後,曆明、清、民國,以至於今,建文在雲南的傳說延續不斷,尤其在其長期潛伏之地,即武定獅山、賓川雞足山,以及洱源、鶴慶等地,傳說尤甚,一些地方且留有“文物”,至今吸引著無數關心建文下落的遊客。然而自明代以來,就有若幹學者對於建文潛滇多方考證,或懷疑,或肯定,意見不一。近年來,一些地方文人,摭拾舊誌,雜以傳說,或載於小報,或傳於網絡,率多一鱗半爪,難窺全豹,而鴻博之士,或無暇顧及,或不屑關心,致使建文潛滇真相,終如霧裏看花,不能明朗。餘也滇人,愛鄉愛土,不忍置此於不顧,遂不揣淺陋,草此文以與有心者談。
一、 建文下落的最初記載及最初的懷疑
《明成祖實錄》如此寫道: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靖難”軍隊打到南京金川門,“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己,乃歎曰:‘我何麵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實錄》繼續寫道,朱棣立即派遣太監前往救援,無奈來不及,太監把“建文君”的屍體從火中找出,報告燕王,燕王哭著說:“果然如此癡呆?我來是為了扶翼你為善,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
這個“記載”已然明白無誤地詔告天下:建文皇帝已自焚而亡。
然而這樣的“實錄”確頗受世人懷疑。
從史書的記載看,最初的懷疑者為明神宗朱翊鈞。
隆慶六年(1572年),朱翊鈞繼位,以次年為萬曆元年。
神宗即位伊始,即下詔為建文朝盡節諸臣建祠廟而加以祭祀,並頒布《苗裔恤錄》,對盡節諸臣的後裔給予撫恤。
萬曆二年十月十七日,神宗在文華殿與內閣大學士們談起建文帝的事,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聞建文當時逃逸,果否?”內閣首輔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當靖難師入城,即削發披緇從間道走出,人無知道。至正統間,忽於雲南郵壁上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有一禦史覺其有異,召而問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歸骨故園。’乃驗知為建文也。禦史以聞,遂驛召來京,入宮驗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終。”神宗聽畢,要張居正背誦此詩全文。聽罷,慨然興歎,又命張居正抄寫進覽。
張居正所背誦並進覽的建文詩如下:
淪落江湖數十秋,歸來白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張居正是飽學之士,且為朝廷重臣,他不會不讀過《成祖實錄》,然而他卻說“國史不載此事”,表明他不相信《成祖實錄》關於建文自焚而亡的“記載”。而神宗君臣們也必然讀過《成祖實錄》,但卻無人對張居正所謂“國史不載此事”加以反駁,且聽他講“先朝故老”的傳言。張居正此一番話,以及神宗的認同,載在《神宗實錄》,實質是史家以“先朝故老”的傳言,更正《成祖實錄》的“記載”。
二、 明朝文人對建文下落的記載與考證
張居正對神宗的一番話,與祝允明《野記》①所說大體相同,而祝允明則是弘治朝的舉人,累官至應天府通判,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為“吳中四子”,則張居正所謂“先朝故老相傳”,有可能來自祝允明《野記》,也有可能是建文出亡的事跡早在弘治朝就廣泛流傳於民間,而張居正也熟知這些傳言。
可以推測,神宗頒行《苗裔恤錄》之後,朝野對於建文君臣下落的傳言,已然開戒,文人們可以公開研討,著述問世。於是,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中,就有一篇《建文君出亡》的文章,考證此事。
文中提出四個問題,而與本文有關的是:永樂帝朱棣是否派胡濙、鄭和等人四處搜捕建文君臣?文中說:“少帝自地道出也,蹤跡甚秘,以故文皇帝遣胡濙托訪張三豐為名,實疑其匿他方起事。至遣太監鄭和浮海,遍曆諸國,而終不得影響。則天位雖不終,而自全之智有足多者。”又說:“胡忠安公之出使也,自丁亥(永樂五年)至丙申(永樂十四年),遍行天下,凡十年而始報命。觀《忠安傳》中雲:‘窮鄉下邑。無不畢至。’”
由這些敘述,可知在萬曆及其以前,朝野就知道建文出逃,而永樂帝於永樂五年派胡濙等追捕十年,終無所獲。更重要的是明代所編《忠安傳》裏,明確記載了胡濙追捕建文君臣的事實。
此外,明朝人所作《續英烈傳》一書,也順便提及。該書以建文帝出家為僧,至正統時又被迎入大內,而演議為小說。其中所述建文君臣在雲南的情況,反映了明朝人所知道的有關此事的幾乎全部細節。但從書中所寫,可以斷定作者未到過雲南,且對當時雲南人所著的有關此事的書籍,未曾寓目,因而錯誤極多。
三、雲南誌乘稗史對於建文君臣出亡的記述與考證
滿清入主,標榜“為明報仇”,所以對於明朝的曆史,一般不加歪曲醜化,故而史家可以繼續對建文君臣下落加以考查、記述,而且所記述者更細致,更接近事實。
康熙二十九年十二月,《雲南通誌》具題進呈,次年雕版,而後頒行。
康熙《雲南通誌》對於建文君臣出亡,乃至於最終回到宮中,直到壽終,所記尤為詳細。鑒於此記載對於本文的重要性,遂全文照錄於下:
宮中火起,皇後崩。帝倉卒間,內臣舁一篋至,且述高帝遺命: “後有急,即出此。”啟之,得度牒三,曰:應文、應賢、應能。僧服如之。於是帝及禦吏葉希賢、吳王教授楊應能並為僧。編修程濟為道人。從宮中隧道出,期從亡諸臣。史仲彬、郭節、馮潅、寥平,金焦、黃直、程亨、梁良玉、王質等自秦淮水關出。諸臣稱帝曰“大師”。
明年癸未為永樂元年,由吳曆楚經蜀乃至滇,居永嘉寺。惟應賢,應能及程濟從。
二年,去滇入蜀,由楚經吳至天台。
三年,複入蜀。郭直迎居大竹縣善慶裏。
四年三月,入滇,居西平侯沐晟家。旬日去。
明年,有言建文匿晟所者。使使察,無跡。是年,結庵白龍山。
六年,金焦、郭節、黃直來。
七年,去滇入蜀,居善慶裏。
八年三月,還白龍山。史仲彬、郭節來。七月,避偵者,他去。
九年,有司毀白龍山庵。應賢、應能更結庵於浪穹,師居之。
十年三月,應能卒。四月,應賢卒。十一月,馮潅、黃直來。
十一年,南行至灣甸。
十二年,在浪穹。
十三年,去滇入衡山。還,至馮潅家,不遇。歸,值潅及黃直於途。俱病,留視之。二人卒,葬之,乃還。
十四年,在浪穹。
十五年,別築室於鶴慶山中,名大喜庵。史仲彬來。郭節弟子了空來,雲節已卒。
十六年,至黔,來往鎮西、廣順間。
十七年,在黔。
十八年,入蜀,登峨嵋。
十九年,去蜀入粵。十一月,還鶴慶山。
二十一年,去滇入楚。
二十二年,入吳,遇史仲彬,因至其家。是年,太宗②崩。仁宗③立,為洪熙元年,師渡海登普陀岩,遂還鶴慶。仁宗崩,宣宗④立,師乃憮然曰:“吾知免夫!” 時出亡二十五年矣,涉曆幾遍天下,恒以滇為家。
先,永樂八年,使給事中胡濙、劉傑,禦史史濡、工部尚書嚴震、太監鄭和,假以他事,往來南中物色之。一日,震遇師於清水關上,相持而哭。師曰:“何以處我?”對曰:“上自行,臣計之熟矣。”是夕,震至驛亭,自縊死。是時,偵者頻至。師作《四愁》詩以自傷。胡濙奉使伺察凡七載,而駐湖湘久,頻遇師,亦不迫之。及報命,太宗夜召入問狀。濙對曰:“某固在,然天命人心去之已久,無能為也。不若姑置之度外。在陛下,成就聖德;在彼,獲終餘年。”太宗頷之,遂罷四出之使。
宣德元年,師在鶴慶。使程濟往河南視王質、金焦,未至而質、焦卒。
二年八月,麓川寇至,師去滇。
三年,道聞史仲彬獄死,哭之。五月,從西陵入陝。十月,至漢中。
四年五月,還浪穹,庵毀,仍還鶴慶。
五年,在浪穹。為文哭從亡諸臣之死者。且命程濟各為之傳,藏山岩中。
六年二月,去滇,曆秦、蜀、楚、吳、粵。逾嶺至桂林。凡六年而後還。是年,宣宗崩,英宗立。
明年為正統元年,師年已六十有二矣。遜國初為僧十二年,學易五年,觀佛書,疏《楞嚴》、《法華》,署曰“文和尚”。又二年,蓄發為道士,講老、莊。又七年,複為僧。又二年,複蓄發為道士。未幾,仍為僧。時,從亡諸臣略盡,每一念及,輒悲感累日不食,故有東歸之誌。程濟力諫阻之,乃止。
三年,師有主庵弟子應知遁。慮跡露,與程濟急行入粵西,居橫州之山寺。
四年,濟請還滇,不許。
五年,複入黔,至貴州之金築司,題詩羅永庵壁。會有同寓僧,竊詩詣思恩土知府岑映所,自詐言是建文帝者,械入京。同寓諸僧俱逮,遂及師。時,程濟已九十餘,發盡白,荷橐以從。九月,至北京。禦史鞫他僧,坐誣罔論斬。英宗使舊中官吳亮來視。師言亮嚐舐食鵝子肉事。亮伏地哭,不能仰視,歸而自縊。或曰:吳誠非亮。詔迎師入大內,呼曰“老佛”。居數月卒,葬之西山,不封不樹。
以上記述,大體勾勒出建文出亡的過程,可信度較高。
之後,到乾隆年間,有流寓雲南的文士倪蛻著《滇雲曆年傳》,書中全文摘引上述康熙《雲南通誌》全文,而後對若幹疑問,作了考證,此取其中有關雲南的幾個問題,加以引述。倪蛻說:
“考新、舊誌及《易知錄》並諸書,俱雲元年正月至雲南永嘉寺,惟《滇考》曰五華寺。今察新、舊誌,無永嘉寺,而五華寺即元之憫忠寺也。”
建文君臣到雲南之第一個潛藏地,諸書皆謂永嘉寺,然而永嘉寺在雲南何處?倪蛻認為是昆明的五華寺,但又不敢肯定,於是又說:“誌稱:‘沐晟、沐磷增修,有聚遠樓,泰然堂、真意亭,正殿有建文帝獅子座,今止存正殿’等語。想獅子座雲者,當是建文曾坐處,而沐氏尊之耳。但昂是晟弟,尚當物色之時,且岷王又與晟構釁未已,且‘獅子座’三字亦當是後人指稱,昂未必敢也。但不知永嘉即五華乎?抑別有永嘉在他處乎?”
而後,倪蛻又提出一個疑問:
“《易知》、《補遺》俱雲:‘四年結庵於白龍山,後為有司所毀,既而卜築浪穹之鶴慶山中’。今查誌中惟永昌有白龍山,疑建文於此山結庵也。據史,是年建文到晟家,是年結庵白龍,亦是年使使察之無跡,自必去之絕遠如永昌,而後始得無跡。誰謂武定獅子山之鄰近,而足以保風聲之不漏乎?參考群書,俱無建文潛獅山事。惟《滇考》雲‘送至武定府。今獅子山龍隱寺詩與像猶存在’。《滇考》大概本之《野史》,然《野史》亦未嚐雲建文隱獅子山也。”
以上倪蛻所引諸書,《易知》指《綱鑒易知錄》,《補遺》指康熙《雲南通誌·補遺》,《野史》指倪輅《明野史》。
從倪蛻的敘述,可以知道他曾廣泛對照所能找到的書籍,而對永嘉寺、白龍山、獅山作過一番考證,不讚成建文君臣潛伏武定獅山的說法。而明人小說《續英烈傳》也說白龍山在永昌。且這個疑問至今無人解答,一似默認倪蛻等人的說法。
然而近年雲南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四部書,不僅解答了上述疑問,而且對於建文君臣在雲南的活動,有著空前準確、生動的記載。這四部書是:明人李浩的《三迤隨筆》、明人玉笛山人的《淮城夜語》、明人張繼白的《葉榆稗史》和清人高奣映的《雞足山誌》。
李浩其人,據其後裔李蓴《李氏藏書始末及明代三本佚書傳抄經過》中說:“雲南平定後,李浩受封為沐英直屬部隊的天威徑鎮撫使,鎮守下關,子孫世襲軍職。沐英和李浩,自幼與太子朱標⑤為結義兄弟(原注:他們結義時朱元璋還未登基)。”由此可知,李浩為建文的長輩,他所記載的有關建文在雲南的事跡,無論目睹還是聽建文口述,都具有無以倫比的真實性。
李浩《三迤隨筆》中有一篇《德勝驛留程濟詩》,其中這樣記載:
“炆落發為僧,出水門,於朝真觀遇程濟、王升二道人。時與葉希賢、楊應能、史彬五臣,著裝三道三僧,於次年至滇。炆有恩於沐家,與沐晟有交情,並有密詔。晟誓為死臣,匿帝於獅子山龍潭寺。事為馬三保⑥父知,而告密至京。永樂派衛士胡濙入滇緝帝。晟知,星夜派人往獅子龍澤告之。炆等三人逃出獅山,夜走姚州小道,七月至德勝驛。至餘家,隱於後書樓三日。”
鑒於李浩與沐英、太子朱標那樣的關係,我們對於這段記載的真實性,實在找不出一絲懷疑的理由。此外,這篇文章還記載了程濟一首詩《姚安道中》:
青蛉河畔古渡頭,江水濁浪蕩小舟。
艄公七十猶守渡,瘦手執竿江驛頭。
驛城空蕩無人守,古寺空蕩蛛絲飛。
寺中老僧指左路,普淜大道西南走。
姚安為武定通往大理的必經之路,且詩中所述青蛉河、普淜,與及西南方向,以及當時的見聞等,生動地記述了建文君臣“逃出獅山,夜走姚州小道”的過程及情景。
玉笛山人為李浩五世孫,名以恒,字靜瑛,其《淮城夜語》中有《應文高僧潛隱南中軼事》,記建文入滇之始,潛武定獅山,過程比《德勝驛留程濟詩》更為清晰。其文說:
“建文出走,於永樂元年正月抵滇。見沐晟、沐昂於書室,求苟安之地。沐晟三次與父沐春入京,與炆交往密。見帝已祝發,釋門弟子,始心落。知已更法名應文,隨行有應能、應賢二僧,皆心腹隨臣。餘祖時在西平侯府沐老夫人身邊,稟告滇西雜事。謁建文於後廳,君臣痛哭。帝求安身之所,餘祖直言:‘點蒼自古為藏龍之地,可以棲身。’帝曰:‘燕王已派人追捕,必至點蒼暗察,非棲身之地。餘師無極師兄無依禪師,多次入京。道衍探知底細,曾入蕩山寺暗尋,不去為好。’老夫人曰:‘永嘉寺離省城百餘裏,可先至永嘉寺棲身。若有風吹草動,也好周旋。’居三月,胡濙派人入滇,馬三保父下人通風大內,濙派人擒應文三僧,幸鄉人搶先報信寺僧,得由後山小路出走,繞道姚安,插安南坡,夜走洱海衛,越九鼎山至德勝驛。”
這段記載中,有“永嘉寺離省城百餘裏”一句,更說明永嘉寺絕非昆明之五華寺,而對照前麵所謂“匿帝於獅子山龍潭寺”,可推測永嘉寺可能又名龍潭寺,也可能永嘉、龍潭為兩寺,老夫人建議建文君臣匿永嘉,而到獅山之後,實際是藏於龍潭寺。再說,所記“老夫人曰:‘永嘉寺離省城百餘裏,可先至永嘉寺棲身。若有風吹草動,也好周旋。’”最合情理。
前麵提到,倪蛻認為建文結庵的白龍山在永昌,而不在獅山,然而《應文高僧潛隱南中軼事》接著記載道:
“丙戌年(永樂四年)夏,返滇,居西平侯家半月。有人密告馬三保父。由應能、應賢、程濟陪至獅山白龍洞,居三月。永樂派三保父率兵二百搜山,幸寺僧見官兵人山,而逃脫。
“至永樂五年,重返白龍庵。馬三保父得知,三次派人搜山,應文等藏身密林得免。戊子年(永樂六年)夏,因白龍庵被馬三保父派人焚之,層林全被焚,一片荒蕪。重入點蒼,居段居士家。應文三僧重遊襄陽,居廖平家。至永樂八年,暗返白龍潭。而胡濙追兵至,遇嚴震,震不忍,釋應文三僧,夜自縊驛中。文知白龍庵難以棲身,從此舍棄,題詩於牆哭別。”
這些記載,雖然沒有“白龍山”,卻有“獅山白龍洞”、“白龍庵”、“白龍潭”數種稱謂。那麽,白龍山到底是不是指獅山呢?
正好,我在英特網上發現一個2005-4-14的帖子,不著作者姓氏,標題為《獅子山》,是一個神話傳說。據說獅山最初叫通天山,而後改稱誰劈峰,而後,“不知過了多少年,有九十九條白龍雲遊到誰劈峰,看見這裏山清水秀,奇峰異境,留戀不願離去,便在山下住了下來。從此,誰劈峰的四周流出九十九股泉水,滋潤著武定壩子,造福於人類。人們為感謝白龍,就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龍庵,終年祭祀。於是又將誰劈峰改名為白龍山。”此後,一隻雄獅來到白龍山,與白龍搏鬥,最終占山為王,遂改名為獅山。
據我推測,這是武定一帶流傳的神話故事,它在無意中反駁了倪蛻的意見,證明了建文數次藏身的白龍山,就是武定獅山。
《應文高僧潛隱南中軼事》逐年記載建文出亡情況,其詳細、生動超過康熙《雲南通誌》,其原因在於此文來自於李浩的《長生錄》,作者玉笛山人在文章結尾說:
“英宗五年,應文至德勝驛辭餘先祖,曰:“葉落歸根。此行雖
有程濟等相隨,未知吉凶。”居驛中,詳述往事三日,餘祖記於《長生錄》。嘉靖二十四年,餘重抄《長生錄》,始知建文始末,特摘記之。”
《葉榆稗史》的作者張繼白,也和李浩一樣,曾親身與建文打過交道。他在《應文和尚》一篇中,詳細記述了他首次認出建文君臣的情景:
“明永樂元年,餘與蘭雪道人寓居達果棲霞樓。冬至,圍爐夜話。沈萬三至,其隨三僧一道,示沐晟修書。知僧即應能、應賢、應文,道者為程濟,為靖難出走雲南,皆京官。稱應文為師。文年三旬,方頤,氣宇非凡,尚文,著紫袈裟,執赤金缽盂,健談而慎言。次日,楊黼、蘭室居士至,與論文,答對如流。居士以詩探之,答以:‘行雲步雨過點蒼,來時促促路淒涼。別卻金陵第一院,夢斷景陽寒梅開。昔日燕巢化塵土,野火青燈夢殘延。深山古刹是歸路,南中賢士慰平安。’居士觀沐晟書,知僧即建文帝。”
此外,該文還記載了建文的形貌特征:“文多須髯留之,取麵痣”,因而常能避開而官府的追捕。此若非親見,實難描述。又說:建文“每至,必與餘等應和。著詩詞數卷曰《青燈集》。遠遊必藏詩詞物於竹篋,寄存蘭室居士所。”“正統人京而未返,不知所終。留有詩詞二百餘,存居士所。應文善畫,蘭室多其蘭竹畫。無為寺存《十八羅漢圖》、《七子三僧一道圖》、《求雨圖》,栩栩如生,行筆入神。”這對於了解建文後在雲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造詣,無疑是難得的史料。
清康熙間姚安土官高奣映,為滇中著名學者,其所著《雞足山誌》,成稿於康熙四十二年三月,然而於2003年才初次刊行問世,故而從前的學者不能寓目。
高奣映雖然沒讀過上述三本明朝滇人的著述,但卻讀過《從亡錄》、《致身錄》、史仲彬的《痛哭紀事》,以及趙士喆的《建文年譜》,大約他根據這些書的記載,而且作了一些實地考察,遂在《雞足山誌》裏,專設一篇《建文皇帝》。該篇隔年或逐年記載建文在滇情況,雖然比康熙《雲南通誌》所記較略,但建文入雞足山的情況,似又更為清晰。文中說有關建文入雞足山的記載如下:
“永樂十五年丁酉春正月,自浪穹複至雞足山,謀營鶴慶山中靜室。”
“永樂十九年辛醜,帝自雞山複至浪穹。”
“宣德二年丁未,帝移鶴慶,命智空還主浪穹。夏四月,帝複至雞足山,祝發為僧,潛大士庵,假僧大本《楞嚴經》讀。”
“宣德十年乙卯,帝自新庵仍潛雞足。”
“正統元年丙辰,又自雞足還鶴慶,八月仍卜築浪穹。”
此外,高奣映還記載了建文在浪穹,即今大理州洱源縣的情況,其中說:“永樂十年壬辰,浪穹新庵成。三月,應能卒;四月,應賢卒,皆葬浪穹之彌茨河。奣映於此建潛龍庵,置常住,以永焚獻。”
由這個記載看,高奣映當年對於應能、應賢的葬地曾作過認真的考察,否則,他不至於花錢為他們置常住田。然而民國《鶴慶縣誌》說:“明建文從亡二臣墓在城西南龍門舍蘭若下,希賢、應能葬於此。”此外,在鶴慶還流傳著一人葬浪穹,一人葬龍門舍的說法⑦。對照《雞足山誌》的有關記載,似可更正後世的記載和傳說。
有關建文君臣在滇的傳說,自明代以來,或載於誌乘,或流於口頭,或用為小說,亂花眯目,至今不絕,許多記載和傳說近於神話,荒誕不經,於是反而使人對建文潛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究其根源,一因建文潛逃,行蹤飄忽,難以確載;二因正史所載,或有意歪曲,或留有懸念⑧;三因滇人著述,如李浩等人所著鑿鑿有據者,未能問世,而世人所憑,或道聽途說,或捕風捉影,始終不能確定。今李浩等人著作出版,一掃數百年疑案,有心於建文出亡事跡者,可以尋其書而研討之,勿為淺陋所惑,則幸甚。
注釋:
①祝允明《野記》:見《曆代小史》卷七十九。
②太宗:即明成祖朱棣。
③仁宗:即朱高熾,在位僅數月即逝世,年號洪熙。
④宣宗:即朱瞻基,年號宣德。
⑤太子朱標:即建文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