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現象(心率失常)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隻是發生不多,未注意罷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咕咚屬於生理性的。就象你吃飯,不小心咬了舌頭,雖然很疼,但無大事。發生個大咕咚,一下子起不來了,隻會發生在病理性咕咚。什麽是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呢?
生理性咕咚一般次數少,症狀輕,不影響工作。但也有嚴重的,如室上性心動過速,甚至房顫。這時基本就咕咚得不能動了。但有一點,不管怎樣咕咚,常都會恢複,一般不會永遠咕咚。因為生理性咕咚都是有誘發因素。常見的有:暴飲暴食(嘿嘿,就象我),精神緊張,工作壓力,不大活動,大量咖啡,藥物影響,等等。有些人感冒後會有咕咚,隻要感冒好後不咕咚就沒事。
咕咚有多種,都要看心電圖而定。看似複雜,實際上隻要掌握訣竅,連技術員都會成為專家。咕咚的機製分兩類:起搏點異常和傳導異常。心房有個天然起搏器,叫竇房結。它每分種大概放電70次。電脈衝通過神經束向心室傳播,刺激心肌收縮。咕咚的產生,都是起搏點異常或傳導常,使得心肌收縮異常造成的。
根據夏氏分級法(嘿嘿),咕咚又有低中高三級之分。低級咕咚有竇性心動過速和過緩,多沒大事。見於運動,發燒等。中級咕咚有室上性心律不齊和心動過速,多為生理性。高級咕咚有室性心律不齊和心動過速,病竇綜合症,房顫,室顫,等等,多為病理性。
到了醫院檢查,醫生用的是排除法。排除了器質性病變,你就不用著急了。例如瓣膜病,間隔缺損,聽診器就能聽出來。再高級些,用超聲心動圖還能查出心腔大小,室壁厚薄,及心功能態。其它還有實驗室檢查,如血清抗體,心肌酶等可查心肌炎,心肌梗塞。心電圖還可查出心肌血。如果這些都正常,壯起膽子,不要害怕。不管你怎麽咕咚,都有救。
生理性咕咚不需治療。找出誘發因素是關鍵。去掉誘發因素,就達到了預防的目的。除了精神因素,我要著重強調一下生理因素。白領人員需要定期鍛煉心髒。帶有心率監測的跑步機最好。根據年齡查出心率預期值,跑步時一定要達標。大概是每增加十歲,心率要減少10次。比如說,象涼粉兒這樣二十來歲,心率要達到每分150-200次。但象我五十來歲的人,心率就要控製在120-170次左右。當然,咕咚時別跑。不咕咚時酌情加減運動量。如果咕咚得難受怎麽辦?當然躺下休息。你還可試試我的土辦法。試著喝一兩瓶啤酒,或一杯葡萄酒。酒量大的喝幾兩白幹。我沒有醫學證據,但是有人試過管用。我想和酒後心寬有關。也不排除抑製細胞膜等生理作用。若酒後咕咚反而重了,就別喝了。
咕咚得厲害,且找不出原因怎麽辦?即使喝酒管用也不能老喝。除了會被人誤認為酒鬼,更危險的是不可逆轉的肝硬化。最好再訪專科醫生。現在治療心律失常的藥很多,也很有效。藥物控製不了還怎麽辦?醫生可使用電生理儀可以找出異位起搏點,用小電烙鐵把它燒掉。找不找怎辦?安上個備用人工起搏器,心髒驟停時,保證把你打醒過來。若你還是不滿意,換個心髒。實在不行?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