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上古史的"五帝"與"六帝" ——討論之一

(2007-08-02 22:07:53) 下一個
中國上古史的五帝與六帝 ——討論之一

——————

《唐虞之道》“六帝”新釋

作者:鄧建鵬

  郭店楚簡《唐虞之道》載有“六帝”說,其文曰:“六帝興於古,鹹由此也。”①

  先秦典籍如《國語》、《左傳》、《論語》、《墨子》等書均未有“六帝”記載。

  與“六帝”說相類的“五帝”說,至戰國後期則頗為流行。②

  相較而言,“六帝”說鮮見於史書。

  作為《子思子》佚文的《唐虞之道》是目前發現的先秦典籍中最早涉及“六帝”的文本。③

  “六帝”指哪六古帝?子思稱引“六帝”依據何在?就目前發表的有關論文來看,僅見周鳳五先生引鄭玄注釋“六帝”為軒轅、少昊、高陽、高辛、陶唐、有虞(又作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④

  依筆者愚見,其解釋頗有商榷之處。

  本文試圖通過《唐虞之道》的主旨思想,結合先秦曆史背景及文獻,對“六帝”說作一考釋,以就教於方家。

一、“六帝”說探討

  周鳳五先生考釋“六帝”,其說源自西漢末年出現的《世經》,⑤按五德終始說依五行相生次序排定的古帝係統得來。

  《世經》所定古帝王係統前八位為:

太昊炮犧氏—(共工)—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摯)—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該順序由木火土金水五德確定,共工、帝摯不在五德之內,故不計入。漢代自《尚書大傳》以下幾種緯書將伏羲 、神農列為三皇,於是在通行五帝說中多出了少昊。

  孔穎達《尚書正義》引鄭玄《中候·注》說是“德協五帝座,不計多少,故六人亦名五帝”。

  該“六帝”說晚出自西漢末,依五德終始排定,以之作戰國中期子思“六帝”說的解釋,並不可靠。

  顧頡剛先生論斷少昊為漢人將之插入五帝的組合而有成為“六帝”趨勢,⑥可信。至於是否如顧頡剛先生認為的少昊氏加入古史係統自劉歆始,學界有爭議,⑦非本文所能定論。

  另外,漢人將金天氏、少昊合二為一,這在先秦史料中是沒有的。崔述曾言:

  金天氏之名見於《春秋傳》,但雲“裔子為玄冥師”而已,未言為少昊也。……少昊氏之子雖為玄冥,然烈山氏之子柱為稷,周棄亦為稷,顓頊之子亦為火正,高辛氏之子閼伯亦為火正,則玄冥 一官亦不必少昊氏之子孫而後可為也。⑧

  上古傳說中的帝不可勝數,各帝的神性、功德、特征不一。

  但是,《唐虞之道》論及“六帝”當依據有共同標準即共性來特指,以表達子思強調禪讓、愛親 、尊賢、仁、義的神聖化及合理化的學說。⑨

  否則子思可直接以“帝興於古,鹹由此也”論述,毋須“六帝”連稱。

  簡文“六帝興於古,鹹由此也”,意為“六帝”興起於遠古,都是由於這個原因。“鹹由此也”中的“此” 代指這個共性所在。

  依字上溯,可以推知,“此”指代上文“堯舜之行,愛天下之民。禪之流,?B10?世亡隱德。孝,仁之冕也。禪,義之至也”。

  該文道出“六帝”共同特征在於“愛親”與“尊賢”。隨即《唐虞之道》以具體事例深入闡述:“古者虞舜事瞽叟,乃弋其孝;忠事帝堯,乃弋其臣。愛親、尊賢,虞舜其人也。”

  該文以“古者虞舜”為例,強調遠古六帝的突出特征是“愛親”與“ 尊賢”。並進一步細化此二特征的具體內涵:“愛親故孝,尊賢故禪。”子思由“愛親”推導出“孝”,將“尊賢”擴展到“禪”。

  下文之“愛親忘賢,仁而未義也。尊賢故禪,義未而仁也”,知“愛親”內含“仁”意;“尊賢”包容“義”舉。

  此即是子思征引六帝的共同特征:愛親,由之推廣到孝及仁;尊賢,由之延伸至禪和義。

  因此,鄭玄注涉及的“六帝”說與子思按其特定標準稱引的“六帝”不相及。

  除此之外,《左傳·昭公四年》另有“六王”說:“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用命也。六王包括夏啟、商湯、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及周穆王。”

  《左傳》冠之以王而非帝,時間下限延至西周早期,與子思生活年代僅相距數百年。名之以古帝,不合事理。“六王”非子思“六帝”無疑。

  其次,在古人看來,帝與天神有某種對等關係。

  《禮記·曲禮》雲:“措之廟,立之主曰帝。”鄭注謂:“同之天神。”帝具神格特征。

  考察子思“六帝”共性,皆汲汲於人事,反映出帝具有世俗人的存在形式,人格特征顯然掩蓋了神格,道出了儒家“不語怪、力、亂、神”?B11?、“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B12?的理性務實價值取向。故而“六帝”不與 神對等。

  典籍中有“六神”的記載:“含五嶽與八靈兮,訊九魁與六神。?B13?

  《楚辭補注》謂:“上問九魁六宗之神以照明之也。”?B14?

  “六神”為上下四方之神,與“六帝”異。

  同“六神”相似的還有“六天”說。這是緯書虛構的六個天帝,因古五帝傳說和《史記·天官書》載太微宮內有五星為五帝座之文,即黃帝含樞紐、蒼帝靈威仰、赤帝赤砆怒、白帝白昭矩、黑帝葉光紀,與天皇大帝耀魄寶合稱六天。?B15?

  “六天”說影響較為深遠,後世帝王郊天法儀,如唐朝顯慶禮即采“六天”說。“六天”說晚出自漢,以五色配五帝,且異於“六帝”濃厚的人格傾向。

  除此之外,古代還有“六宗”說:“肆類於上帝,禮於六宗。”?B16?

  六宗為古代尊祀的六位神,?B17?皆不同於六帝。

二、“六帝”釋解

  確認子思的六帝共性後,依此推斷其具體稱引的六帝。

  首先,《唐虞之道》多次頌揚舜“愛親”、“尊賢”,既“仁”又“孝”,舜顯係六帝之一。簡文以為堯“禪而不傳,聖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仁之至也。故昔賢仁聖者如此也”。具有仁、義聖德的堯亦屬六帝之一。

  其次,子思提出“六帝”說,有其學術目的,當經過縝密思考,借之作為宣揚政治觀點的史例,而非一時心血來潮,空穴來風。故其稱引的六帝應有所顯現於其他作品中。子思另一篇章

  楚簡《緇衣》有: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 豈必盡仁。”

  另,《唐虞之道》引有“禹治水”作為聖人利天下的事例 。禹辛勤治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其仁德合於子思“六帝”的共性。

  此外,儒家典籍《堯典》、《皋陶謨》頌揚禹平水土,沿用《國語》、《天問》尊稱他為“伯禹” ,被儒家推崇為古代最聖明最偉大的實行禪讓的三個聖王之一。《史記·夏本紀》所錄戰國資料稱禹為“帝禹”:“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

  子思傳承儒學,不能不受此影響,而將其納入“六帝”範疇。六帝除堯、舜、禹外, 其餘三者為何?不妨從子思所處曆史背景及學術傳承上作一探討。

  首先,子思以六帝興於古,則相對於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子思而言,?B18?六帝不可能出現於夏之後,這是六帝時間下限。?B19?

  作為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論的另一部古書《孔子家語》有兩篇文章分別論及“五帝”。

  其中,《五帝》篇雲:“季康子問於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為五帝?”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亦象其義。故其生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昊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昊配金,顓頊配水。” ”

  孔子以五行配五帝,五帝完全五行化。劉起釫 (轉貼注:此字 左金,右魚,此人名音:yu2. 另說文有同形字,音:hua2) 先生認為此種“五帝”說顯然是戰國之末奠定、至漢代形成和確立的陰陽五行說所創。?B20?

  持此說者,見於陰陽五行說的原始經典《呂氏春秋·十二紀》中。?B21?此其一。

  北宋劉恕在《資治通鑒外紀》明言: “六經皆不稱三皇五帝。……?或以包犧至舜為五帝,然 孔子未嚐道也,學者不可臆說也。”言之切切,此其二。

  羅運環師認為隨著西漢後期讖諱之學日盛,劉歆不考其詳,遂以五行相生之序為五帝先後之序,?B22?此其三。故而該五帝說不可能出自孔子之口,《孔子家語·五帝篇》當為孔門後學偽托孔子所撰,時間在子思之後。

  耐人尋味的是,《孔子家語·五帝德》?B23?雖篇名冠以“五帝”,文中卻闡述六位古帝功德 。將之同《唐虞之道》的“六帝”共性比較,兩者有很多一致處。

  首先,孔子認為黃帝“幼齊睿莊,敦敏誠信。長聰明,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知幽明之故,達生死存亡之說。播時百穀,嚐味草木,仁厚及於鳥獸昆蟲”。

  孔子讚譽黃帝“撫萬民”,“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為人仁厚,德行合於“六 帝”。

  接著,孔子認為顓頊“靜淵有謀,疏通以知遠,養財以任地,履時象天,依鬼神而製 義,治氣性以教眾,潔誠以祭祀,巡四海以寧民”。顓頊“製義”、“教眾”、“寧民”,辛勤為天下,含仁義之德。

  關於帝嚳,孔子認為其“ 博施厚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順天地之義。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撫教萬民而誨利之,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義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動也時,其服也哀”。

  帝嚳“博施厚利,不於其身”,“修身而天下服”,與《唐虞之道》的 “利天下而弗利”、“正其身,然後正世,聖道備嘻”相符。

  其次,孔子認為帝堯“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富而不驕,貴而能降”。子思在《唐虞之道》讚舜之舉為“聖之盛也”,“居草茅之中而不憂”,“身為天子而不驕”與之意思相近。

  再次,孔子認為帝舜“孝友聞於四方,陶漁事親。寬裕而溫良,敦敏而知時, 畏天而愛民 ,恤送而親近”。這與《唐虞之道》對舜的評價基於一個模式:孝、愛民、親民。最後,孔子認為禹“敏給克齊,其德不爽,其仁可親,其言可信。……其功為百神之主,其惠為民父母”。禹的仁德同於子思對其的評價。

  此外,先秦兩漢祭帝的禮也叫帝,後加示旁作砇,古代有“禘於太廟”、?B24?“ 三年一袷,五年一禘”?B25?之說。

  徐旭生先生論證 四國(有虞氏、夏後氏、殷、周)所禘為黃帝、舜、嚳,這三位應沒有問題。 ?B26?

  劉起釫先生例舉了六種“五帝”說?B27?,這三位 出現頻率較高。說明三帝在先秦已有很大影響。

  王曉波先生認為顓頊、嚳、堯、舜據說都是黃帝的後裔。但其中無一人父子相傳,也無一人兄終弟及。?B28?其身登帝位,恰可假設作儒家理想中的禪讓史例。子思歸之於六帝,當有此方麵的用意。

  《孔子家語》在流傳過程中受後人刪改,其真偽問題後人多有爭訟。因此,引錄《五帝德》時有必要對其可靠性進行探討。

  首先,近幾十年來在出土文獻中發現了與今本《家語》有關的資料,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漢墓出土的一批竹簡,其中有一種被整理者定名為《儒家者言》的古書,內容與今本《孔子家語》接近。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出土的漢代簡牘中,也有一種與今本《家語》有關的古書。

  這說明今本《家語》是有來曆的。但對具體內容的真偽問題應作具體分析。

  《孔子家語》在《漢書·藝文誌》中已有著錄,共二十七卷,列入《論語》類。說明《孔子家語》至少與《論語》一樣,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學的重要文獻。

  但是,現傳《孔子家語》已非《漢書·藝文誌》言及的二十七卷本,而是十卷四十四篇本。因此,《孔子家語·五帝德》是否闡述孔子思想,抑或後學假托,尚是一個疑問。

  無獨有偶,楚簡《緇衣》引孔子對禹的闡述:

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豈必盡仁。《詩》雲:“成王作孚,下土之式。”《呂刑》雲:“一人有慶,萬民賴之。”

  今本《緇衣》又作:

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豈必盡仁?《詩》雲:“赫赫師尹, 民具爾瞻。”《甫刑》曰:“一人有慶,萬民賴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孔子讚禹仁,與《五帝德》頌禹“其仁可親”意近。

  關於舜的孝行、“承受大命”之論斷,《中庸》引孔子之言:“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故大德者必得其位,……故大德者必受命。”可以說,後者繼承了前者並進一步發展。

  另外,《五帝德》中帝嚳“博施厚利,不於其身”,《論語·雍也》裏相似論調被移用於堯、舜: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五帝德》以帝堯“其仁如天”。《論語·泰伯》有:“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行文與句意似有相通之處。

  作為孔門後學,子思整理祖先對六帝的評論,進而係統性地提出“六帝”說,並在《唐虞之道》中暗示其稱引“六帝”的共同特征與標準。

  據此不妨作進一步大膽假設,即《子思子》佚文中很可能就有一篇專門論述“六帝”。

  綜上所述,有理由相信孔子闡述的六帝德行很可能是子思“六帝”說共性的本源。

  盡管《孔子家語·五帝德 》流傳過程中行文可能有過刪改,是否完全出自孔子已不可考。但可肯定其基本內容大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傾向。

  子思在此基礎上歸納、綜合六帝共同特征,並係統性地以愛親、尊賢、仁、禪讓、義等作為指稱六帝的標準。仲尼主張“述而不作”?B29?,《五帝德》並非出自孔子之手,很可能其思想內容一直口耳相傳,直至戰國後期成文。

  《五帝德》述“六帝”而紀之以五數,當受戰國後期“五帝”說及盛行紀數以五的影響。

三、“六帝”說向“五帝”說的轉變

  最後,還有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子思的古帝說以六紀數。在郭店楚簡中,另一篇多次涉及以六紀數的簡文《六德》提出“六位”、“六職”、“六德”。?B30?

  徐少華先生 認為其與《唐虞之道》等文有密切聯係。?B31?

  《六德》是否出自子思之手,筆者未作深入探討,不敢妄斷。但《六德》與備“六帝”說的《唐虞之道》俱出一墓,似乎在紀數上昭示著某種一致性。

  另外,先秦典籍(尤以成書於戰國中期前為甚)以六紀數較為流行。如:

  “六師” 、?B32?“六極”、?B33?“六府”、?B34?“六氣”、?B35?“六言”、?B36?“六蔽”、?B37?“六正”、?B38?“六誌”、?B39? “六物”、?B40? “六畜”、?B41?“六事”、?B42?“六卿”?B43?等。

  隨著戰國後期五行說及五德終始說的盛行,以五紀數逐漸占據上風。“六帝”說隨即被“五帝”說取代。

  這同時也說明先秦“六帝”說僅此一見的原因:約成書於戰國中期的《唐虞之道》,處於以六紀數向以五紀數轉變時期。“六帝”說最後在古帝五行化的籠罩下,迅速完成了向“五帝”說的轉變。

  本文承蒙羅師運環先生悉心指教,謹致謝意。

(作者為武漢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碩士生)


注 釋:

①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157頁。按,“ 六帝興於古, 鹹由此也”,除裘錫圭先生認為“鹹”應作“皆”外,大多學者對此句文字隸定無異義。北 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②見《荀子·大略》、《管子·正世篇》、《戰國策·秦策》、《戰國策·齊策》等。

③⑨關於《唐虞之道》作者及其稱引“六帝”的原因,參見拙作《〈唐虞之道〉的民本思想》,《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④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三分,囿於見聞,或存遺珠之憾。台北:中央研究院,1999年9月。

⑤又見於《漢書·律曆誌下》。

⑥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417頁,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⑦參見錢穆:《評顧頡剛五德終始下的政治和曆史》,收錄於《顧頡剛古史論文 集》第三冊,477頁。

⑧清·崔述:《崔東壁遺書·補上古考信錄》。

?B10?《郭店楚墓竹簡》整理者未釋讀原字,劉釗先生將該字釋作“流”,文意通,似可從。參見劉釗:《讀郭店楚簡詞劄記》,收入本集。

?B11??B29?《論語·述而》。

?B12?《論語·雍也》。

?B13?西漢·劉向:《楚辭·九歎·遠逝》。

?B14?宋·洪興祖:《楚辭補注》,292~293頁,中華書局,1983年。

?B15?參閱《禮記·郊特牲》疏引鄭玄說。

?B16?《尚書·堯典》。

?B17?“六宗”的解釋不止一種,一說天地四方,一說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參見清俞正燮:《癸巳類稿·虞六宗義》。

?B18?錢穆先生認為子思大約生在公元前483年—前402年,論證頗詳,可從。見 錢著《先秦諸子係年》,172~174頁及614~615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B19?另外,艾蘭考證周代文獻中“帝”有四種用法,其中一種便是作為從遠古到禹的帝王稱呼。艾蘭著、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曆史思想與文化》,34頁,遼寧教育出版 社,1999年2月。 ?B20?劉起*#:《古史續辯》,100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B21?以金、木、水、火、土配五帝之說,又見《禮記·月令》等。

?B22?羅運環:《戰國神農學派與神農及神農故裏》,收錄於《炎帝與炎帝文化》,185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B23?《五帝德》又見於《大戴禮記》。

?B24?《左傳·僖公八年》。

?B25?《禮緯》卷三《禮稽命征》。

?B26?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204頁,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年。

?B27?劉起*#:《古史續辯》,97~103頁。

?B28?張純、王曉波:《韓非思想的曆史研究》,序十一,中華書局,1986年。

?B30?《郭店楚墓竹簡》,185頁。

?B31?徐少華:《郭店楚簡〈六德〉篇思想源流探析》,收入本集。

?B32?《詩·大雅·砈樸》、《尚書·胤征》。

?B33?《尚書·洪範》、《史記·宋微子世家》。

?B34?《左傳 ·文公七年》、《尚書·禹貢》。

?B35?《左傳 ·昭公元年》。

?B36??B37?《論語·陽貨》。

?B38?《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

?B39?《左傳 ·昭公二年》。

?B40?《左傳 ·昭公三年》。

?B41?《左傳 · 僖公十九年》。

?B42??B43?《尚書·甘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