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人是太平洋土著的祖先 原始人吃海鮮先煮(圖)
2007年07月27日 13:10
這就是五千年前原始人住的地方本報記者田米
古人采用夯打方式,用許多堆積層壘起土坯,做出牢固的房屋地基
兩位美國考古專家,從福州跑到泉州,再鑽進晉江深滬灣裏的一個小村莊——顏厝村,而他們這一路的顛簸,都是為了解顏厝村裏正在發掘的“庵山遺址”。這兩位致力研究“環太平洋南島語族起源”的專家,很肯定地說:早在五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裏的原始人,是太平洋群島某一支土著的祖先。
但這處沿海文化究竟影響了太平洋群島土著中的哪一支民族,現在仍保留些什麽……諸多的未解之謎還需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和研究一步步揭開。昨天,本報記者跟隨兩位專家,獨家向您披露這處遺址發掘進展,複原5000年前原始人生活場景的片斷。
專家說玉器是有身份的人戴的
http://www.ce.cn/culture/archeology/200707/27/W020070727477866869023.jpg
專家從居住地發現不少貝殼,由此推測當時人們愛食海產品
從挖掘機鏟下救出新石器遺址
據記者了解,此次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今年4月,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晉江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做舊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及保護工作時發現的。初步調查後認定這是一處以新石器為主要文化內涵的遺址,另外,還有少量商周時期文化遺物。當時遺址正不斷遭受嚴重破壞,每天都有挖掘機把沙取走,專家聯名向晉江市政府提交緊急報告。晉江市政府非常重視,撥專款進行發掘。
負責本次發掘的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範雪春說,庵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我省首次發現的規模宏大的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沙丘類型遺址,也是目前我國東南沿海發現的最大的史前沙丘遺址。
範雪春告訴記者,遺址文化內涵豐富、規模大、時間跨度長(約從距今5500年到距今3500年),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當今國際上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是,南太平洋眾多島嶼語係和文化的來源問題,多數學者認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是其源頭,庵山遺址的發掘有可能提供更多、更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外,這次庵山遺址考古發掘中,專家除了發現打製石器、陶片外,還發現了不少玉器。就此,範研究員強調說,玉器在晉江流域史前考古中還是首次發現,它是身份比較高的人才能佩戴的。
其實古人壘鍋支灶的方式和現代人差不多
李熙慧 田米 文/圖
福建沿海史前文化是太平洋文化源頭
此次發掘中,還有兩位美國來的專家,其中一位是美國畢士普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焦天龍博士,另一位是佛羅裏達大學生物教授約翰。“我們寄很大希望在這處遺址上!”焦博士認為,福建沿海任何一處史前文化的發現,都是非常重要的。庵山遺址不僅是沙丘遺址,也是一處貝丘遺址,兩種遺址的組合經過幾千年很難保存到現在。
焦博士說,五千多年前,南島語族由台灣分七個階段向東、南、西擴散。由台灣先到菲律賓,再繼續到馬來西亞、印尼,向西到達馬達加斯加島,向東擴至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在此期間,他們的航海術不斷改進,到了2000~1000年前,開始有了遠航的技術,由此開始向太平洋島嶼分散。
在國際上,考古界主流觀點認為太平洋文化約是六千多年前從中國東南沿海發源,經台灣島向外擴散,而離台灣最近的福建最有可能是最早的發源地。
從2001年開始,美國專家與福建博物院考古專家開始合作,重點放在福建與台灣的曆史文化交流上,以此來推論福建史前文化向太平洋島嶼傳播的曆史。現已確定幾個重點史前遺跡作為研究點,但規模都不大。
此行同來的生物博士約翰,準備對福建沿海地區食性、食源從動物骨骼、人骨骼上進行研究。通過同位素測定,可以知曉古人食用海鮮、肉類、植物等食物比例,也能夠測定出貝殼是多大時被采集等一係列信息。
□名詞解釋
南島語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係,包括1000到1200多種語言,其主要分布地區東至太平洋東部的複活節島,西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台灣島,南到新西蘭,主要居住地區包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等地,屬於南島語係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情景重現】
五千年前晉江人生活場景
昨天,記者在發掘工地看到大量出土器物,千餘片大大小小的陶片、碎石片以及各式各樣的貝殼……說實話,這樣的東西若丟在路邊,普通人早把它當作垃圾清了,可如今在專家的眼裏,它們個個是寶貝!“哪怕是一個小貝殼,上麵都隱藏了大量的古代信息,是研究古人生活的蛛絲馬跡。”
他們夥食不錯 吃海鮮前還煮煮
兩個形狀奇怪的紅色“燒土塊”分別裝在標本袋內,單獨和一大袋貝殼放在一側,專家說這個很有價值,記者感到奇怪,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範雪春說:“別小看它們,這叫陶支腳。2個陶支腳和1塊陶斧的殘片,就能說明古人是吃熟食的!”
說話間,範雪春現場向我們演示了古人燒煮食物的模樣。隻見他把殘缺的圓柱形放在地上,另一個小些的支腳比劃著放在上麵,最後用陶片代表整體器物表示它是架在小支腳上麵的。陶片上黑色痕跡是火燒後留下的。
範雪春說,這種比較粗糙的陶片叫夾砂陶,是原始人製作出專門用來烹煮食物的,這樣的陶片在火燒的時候,不會裂開。陶支腳起的作用就像現在用的灶,下麵用來燒火。
此外,專家在清理遺址中還發現大量的貝殼及少量鹿骨頭。“這是古人吃過後丟棄的。”範雪春說,“因為當時住在海邊的原始人,抵禦自然的能力較差,主要依靠揀貝、狩獵為食,這樣的沙地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幾乎沒有農業。”
住“欄杆”房屋基礎夯結實
站在遺址上,北麵和東麵靠近深滬灣海邊,最近地方不到1000米,一條小河從西北麵流過。福建博物院研究員陳子文說,這裏食物豐富、地理環境優越,在古人看來這是賴以生存的理想之地。
“比如看起來像裂縫的分層,其實是人為的。”陳子文帶咱來到一個正在發掘的探訪剖麵,他說,古人為讓地麵更平整,采取夯打辦法,做出牢固的房屋基礎。沿著陳子文所指,記者看到探訪剖麵上有五個不同顏色的堆積層,經由不同年代沙丘堆積而成:山體頂部夾雜著植被和雜草是地表層,第二層黃沙層和第三層紅沙層是宋元、唐五代堆積層,第四層的灰色沙層才是新石器沙丘文化層,第五層則是堆積離地麵有四米多深的老紅砂層。
就在淺灰色新石器地層與老紅砂地層之間有一塊突出的硬土。看到這,陳子文很興奮:“看到沒,這塊硬土就是人工夯打的,也就是古人的房屋基礎。”他說古人在剛開始準備居住時,地麵並不平整,他們就采用夯打的方式,使地麵變平整結實。那時的房子主要是欄杆式建築,是用柱子支撐,房屋地麵和土地有一定距離,人們可以在房子下麵活動的那種樣式。
原始人也懂環保
經過3個月的考古發掘,庵山遺址出土了不少玉器、打製石器、陶片、海生無脊椎動物(螺和貝)、陸生哺乳動物遺骸等。其中,陶片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另有少量泥質陶;紋飾有繩紋、葉脈紋、方格紋、刻劃紋、曲折紋、柵籬紋、蓆紋和素麵等;器型有釜、罐;貝類有麗紋蛤、青蛤;螺類有嶸螺、荔枝螺、鏽凹螺、粒花冠小月螺、褶牡蠣以及泥蚶等,其中少量貝殼和螺殼有被火燒過的痕跡。商周時期的遺物有黃土侖文化類型的拍印紋條紋、刻劃勾連雷紋和戳點紋等。
其間,有兩件玉器殘片引起我們注意。因為一般玉器都在墓葬出現,而生活遺跡則很少發現。專家告訴我們,玉器是有身份的人佩戴的,因此他們猜測,也許這處建築遺跡與古代祭祀有關。
有趣的是,人們吃過的貝殼並不是隨意丟棄,而是選擇一個地方,挖個大坑,埋進去,看來那時候的人也懂得環保。
來源: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