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毛澤東 與 杭州龍井茶 (圖)

(2007-08-09 23:50:29) 下一個

1963年4月28日,毛主席在劉莊采摘龍井茶

——————

毛澤東康山問茶

2007-8-10 7:03:33

  毛澤東幾度杭州之行,皆下榻於康山。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表達出了他那深摯的詩情與茶情。尤其是康山問茶,更給中國茶壇留下了許多稀世的茶道軼聞並茶道佳話呢。

  毛澤東生性就喜歡山。許是從小就在韶山衝的山溝裏滾大的緣故罷,他一見到山,每每就詩思橫溢,激情難收。至於蒼然蜿蜒,如詩如畫的西湖茶山呢,他當然也是早就心向往的。如今他下榻的地方,竟然就有康山在焉,這自然教他更是喜之望外呢。盡管從自然景貌上看去,康山並不壯觀,並不險奇,實在是頗不起眼的。然而毛澤東卻偏偏喜歡在公餘之暇,每每往康山那一帶去散步。他對於康山的如此青睞,很快就被周圍的人們察覺了出來。

  毛澤東幾天散步下來,卻發見康山並非茶山。這是完全出乎他意想之外的。他看到山上山下,大約總有百十畝地塊荒閑在那裏,這實在太可惜了哇!呃呀,座落在西湖茶鄉的這麽一座好端端的康山,卻何以獨獨沒有種茶呢?

  無奈是,康山不語……

  康山的山腰處,有一座老舊而樸陋的方亭,那是歇腳的涼亭。涼快安靜。於是乎毛澤東就把這座涼亭,當作他每天上山讀報和讀書的地方。他在這裏讀英語,讀政治經濟學,還有西湖之類書籍。而西湖龍井茶,則成了他唯一的伴讀茶。

  不過這涼亭畢竟不是長久的讀書處呀。其後不久,這裏領導經過再三研究之後,決定把昔日那幢廢舊的軒式精舍,特地作了一番修繕,並且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設備,包括文具和茶具之類。因而這裏每天下午,便是毛澤東的讀書之處並啜茗之處。從此,毛澤東在康山的讀書處終於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有一次,他在其讀書處讀英語,這裏的服務人員走來給他沏茶。那是新炒的西湖龍井茶。未曾啜飲,就先聞到那股清馥的茶氛,沁心沁脾,香韻繞梁而不已。他呷了呷茗汁,不由自言自語地誇讚說:“杭州西湖的山好,水好,這茶也非常之好呐!”


  事隔數年之後,即到了60年代初葉的一個暮春時節,毛澤東再次來杭州視察。他下榻的當天,就發現康山上下的那八九十畝荒地,果然都被墾辟了出來,東坡山腳下那大片平坦的地塊,則統統種上了茶樹。就連那座老舊的涼亭周圍,也種上了茶樹。此外在幾處山坡上,還種了一些果樹和蔬菜。原來這裏遠遠近近的茶戶人家一聽說康山那裏響應毛主席號召,正在著手墾辟茶園,準備種茶,於是乎立即伸出支援之手,送來了精選的良種茶苗,並還悉心指導灌溉,施肥,治蟲,整枝。曆過三年五載之後,但見蔥蘢的茶蓬拔高好幾尺,竟得以提前開園采茶啦。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時節,但見碧色的條條茶壟間,許多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采茶,不時傳來笑語喧聲。

  此刻毛澤東一見這裏的采茶場麵,不由欣喜之至,立即走到茶園裏來,熱情地向大家揮手,並用他那純粹的湖南口音,一字一頓地說:“同誌們,你們的茶園真出色啊!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們這是種茶得茶噢!”

  一陣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頓時響徹茶園,響徹康山腳下。

  采茶的人們紛紛離各自包幹的茶壟,直向毛主席這裏圍攏了過來,探看他老人家采茶的情景。並且有給他遞來竹編茶蔞的,有給他遞來竹編鬥笠的;接待員小楊攔也攔不住。而此刻毛澤東卻格外興高采烈呐。但見他戴上了一頂鬥笠之後,卻又立刻取了下來,並且不無詼諧地笑說道:“我這個人是從小就曬慣了的,曬不壞的,還是不戴它好。對口伐?”說得大夥發出一陣笑聲,夾帶著一陣掌聲。

毛澤東一邊采茶,一邊詢問小楊有關茶園的情況。比如問他這茶園是什麽時候墾辟出來的,栽種的是什麽品種呀,請誰來當指導老師的呀,小楊都一一作了清楚的回答。

  但到後來,他則往往被問得無言以對,張口結舌的。譬如問到是施肥是施的什麽肥,究竟是餅肥,還是灰肥,或者泥肥,或者糞肥;澆水是采用的老辦法,還是新辦法,澆的是湖水,還井水,還是自來水;炒茶是手工炒的,還是機器炒的,這茶是不是也叫西湖龍井,請人鑒定過沒有,合格不合格,評茶師是怎麽說的,到底好在哪裏,差在哪裏。

  諸如此類的問話,啊呀,叫小楊聽得直發惑,根本就答不上來。他沒有想到毛主席竟會問得這麽一樣。小楊盡管聽得直發懵,卻不免又是感動,又是自愧:“主席,都怪我太粗心。”他說,“凡我答不出來的,我再去請問別人,而後再向您老人家報告。”

“不,不是‘報告’,我這是請教你嘛!”毛澤東微笑著說,“種茶我是外行,你們才是內行呐。”

  然,他們的這番對話,當時並沒有被一一錄製下來。然而他倆對話的鏡頭並采茶的鏡頭,卻被新華社記者拍攝下來。不日之後,就刊載在《浙江日報》的顯著版麵上。——那是攝下一個極其清晰、極其不凡的曆史瞬間啊!


梅家塢茶葉經營部
電話:0571-87871438 0571-81877111 13065711779
傳真:0571-87096348
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鄉梅家塢村168號 聯係人:鄭傳堯

——————

毛主席到過梅家塢

2006-11-21 11:09:59 杭州日報

  今年10月28日下午,毛主席的外孫女孔東梅來杭州簽售《改變世界的日子》一書,後來在與她的言談中,她說:“外公(毛澤東)、外婆(賀子珍)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個好地方,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孔東梅女士的話,道出了毛主席對杭州山山水水是懷有深厚感情的。


  這些年,讀了一些有關毛主席在杭州、西湖上的人和事的書,看到有毛主席在爬山途中到過梅家塢的記述。我便拿給太太看,太太說,她自小在梅家塢長大,對梅家塢的事情是有所了解的。五十多年來,從沒聽人說起毛主席到過梅家塢,要是到過梅家塢,梅家塢村應該有一筆記錄的。

  近讀《王芳回憶錄》書中也提到了毛主席到過梅家塢的事,而且有板有眼地作了記述:1953年12月27日——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起草我國第一部《憲法》期間,工作是相當緊張的,而毛主席有個習慣——白天睡覺,晚上工作。由於這個習慣未能改掉,因此就睡不好,休息不好,毛主席的眼皮有些紅腫,偶爾還感到有點煩躁。時任省公安廳的王芳廳長,當時是毛主席的警衛,王廳長出於對毛主席的關心,建議毛主席去爬爬西湖邊的山,以調劑調劑睡眠。毛主席很高興地接納了他的建議。

  1953年底,毛主席在王芳的陪同下,開始爬西湖邊的北高峰。1954年3月又兩次爬五雲山。一次從錢江果園經獅子峰上五雲山,往天竺下山;一次是上五雲山後,從龍井茶主要產地梅家塢下來,還視察過梅家塢。毛主席登上五雲山時,他極目遠望,群山環抱;天高雲飛,長堤拂柳;草樹野花,鳥鳴山穀……心境相當好,後來,龍飛鳳舞地揮筆書下《七絕·五雲山》:“五雲山上五雲飛,遠接群峰近拂堤。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的詩句。

  王芳是當事人,應該說《王芳回憶錄》是切實可信的,毛主席肯定是到過並視察過梅家塢的。然而,幾十年來,梅家塢村竟然都不知道嗎?這是何種原因呢?後來在王芳的另一篇回憶中,終於尋找到了其中的緣由。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毛主席到杭州是極其保密的,當時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長羅瑞卿,千囑咐、萬關照王芳廳長,對毛主席的安全,千萬不能有半點疏忽。就這句“囑咐和關照”,王芳廳長采取了嚴密的警衛措施。毛主席在爬西湖群山的時候,是看不到一個人的。有一次,毛主席從北高峰經留下下山途中看到一戶農家,心裏很是高興,想叩開農家的門。然而,無人應答。這時一隻大公雞從房後飛出來,毛主席見狀,就對王芳說:“廳長,廳長,你把群眾管住了,卻沒有把大公雞管住。是這隻大公雞不聽你管,還是你管不住它?我們到這裏,沒有群眾歡迎我們,還有大公雞歡迎我們呢。”毛主席用這風趣的話語,表露出他見不到群眾的遺憾,他還就此寫下了《五律·看山》:“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

  噢!原來如此,是王芳廳長為了確保毛主席的安全,對群眾采取了疏散和布控的警衛措施,難怪毛主席爬山到過並視察梅家塢的事,就無人知曉了。

  《王芳回憶錄》佐證了毛主席是到過梅家塢的,毛主席生前也知道龍井茶區有梅家塢這個地方。我想通過此文能為梅家塢村補個遺,同時,謹以此文表達對毛澤東主席113周年誕辰的紀念。

——————

人民網>>讀書>>連載>>前公安部部長王芳回憶錄>>品讀

第二部分 第六章 警衛領袖
《王芳回憶錄》:毛主席首次赴杭州
《王芳回憶錄》 王芳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2006年11月27日14:34

毛澤東主席一生在杭州住了40多次,我直接負責警衛接待的就有38次。每次到杭州時總是說:“到家了!”他的確把杭州看成是他的第二故鄉。建國後,除了北京,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杭州,讓主席住得那樣長。

在20世紀90年代,浙江先後出版了《毛澤東與浙江》、《周恩來與浙江》,後來又出版了《鄧小平與浙江》、《陳雲與浙江》等紀念一代偉人的叢書。在這些叢書裏,有當時省裏的領導同誌、有地市縣的領導同誌、有警衛接待人員、有偉人身邊的同誌寫的紀念文章。我感到這些文章都寫得很親切、很感人,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偉人的崇敬和懷念,也勾起了我對一些往事的回憶。因為許多事我可以說得上是一個“見證人”。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第一次來杭州。隨主席一起來的有公安部部長羅瑞卿,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秘書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還有負責警衛工作的汪東興,負責機要工作的葉子龍,江青也來了。主席抵達杭州時,是譚啟龍、李豐平同誌和我去火車站接的。主席被安排住在劉莊。

劉莊,位於西湖西岸著名的丁家山下。晚清光緒年間,廣東豪富舉人劉學洵看中這個地方,遂用巨資購地建築了莊園,即為劉莊。後因迫於債務被官府拍賣。1905年康有為在丁家山上又造了別墅,名曰“一天園”,占地30餘畝,曆時4年,到他死前3年才完工。1954年劉莊由人民政府改建,“一天園”並入劉莊,成為現今西湖國賓館的一部分。主席來時劉莊還未改建,當時是鐵路部門管轄的一幢房子,是臨時騰出來的。我和警衛人員也住在劉莊。羅瑞卿、楊尚昆住南山路113號。這裏解放前是蔣介石的別墅。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幾位秘書住北山路84號30號樓。這幢房子曾是國民黨將領湯恩伯的別墅。杭州解放後譚啟龍同誌住在這裏。毛主席來之前,譚啟龍同誌堅持要讓出來,準備給主席在杭州期間辦公用。如今別墅前那座平房就是當年主席辦公的地方。主席每日白天在這裏辦公,晚上回劉莊休息。

毛主席這次來杭州的主要工作,是親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建國初我國雖然沒有憲法,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到1953年,《共同綱領》所規定的目標基本實現,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製定中國人民的根本大法――憲法的條件基本具備。中央決定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委員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等33人。

毛主席率起草小組來杭州後立即開始工作。首先主持製定起草憲法的工作計劃,並於1954年的1月15日致電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征求意見,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在京各中央委員閱讀一些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近代的一些憲法。劉少奇於翌日複電稱:“此間同誌同意主席所定憲法起草工作及討論計劃。即將來電印發給在京各中委及候補中委,並要他們閱讀所列參考文件。”

憲法起草小組於2月中旬完成初讀稿。為深入研究和修改初讀稿,中央又成立6個討論研究小組,各小組經研究討論,將初讀稿、修改稿多次送中央政治局審議。2月25日,憲法起草小組提出二讀稿。2月28日和3月1日兩天,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並基本通過決定由董必武、彭真、張際春等同誌進行專門研究修改,又經政治局擴大會議多次討論修改形成憲法草稿初稿。

1954年3月23日,毛主席回北京後主持召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代表中共中央將憲法草案初稿提交大會並在全國範圍開展討論。1954年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了中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總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製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毛主席領導起草的這部憲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經驗總結。這部憲法的誕生在中國曆史上具有開天辟地的偉大意義,它開創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法治國的新天地。

那一次,毛主席在杭州住了兩個半月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在北山路84號30號樓辦公。在他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書籍、資料和文件,其中包括蘇聯、東歐一些國家的憲法譯本,還有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譯本。這些都是當時主席閱讀研究的內容,起草新憲法參考的資料。主席工作起來精力非常集中,思考、研究問題到忘我的地步。他辦公室的窗口終日冒著縷縷青煙。一天下來,他辦公桌上的煙灰缸裏堆滿了煙蒂。這些煙蒂短到不能再短,因為主席抽煙的習慣是抽到快要燒著指頭了,剩下的再用煙嘴繼續抽,一直抽到煙熄了才摳到煙缸裏去。還有,主席下班後茶杯裏總是空的,他喝光了茶水後,連茶葉也掏出來吃了。他說茶葉有營養,倒了可惜。

那年毛主席60周歲,兩鬢已有一些白發。12月26日是他的生日,正好在來杭州的火車上,大概他是有意避開這一天的。到了杭州住下後,江青對我說,主席不願人家向他祝壽,但我們得有個表示。她建議,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請浙江省委以慶祝元旦的名義,請主席吃飯,並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壽。我告訴了中共浙江省委,大家覺得這是個好辦法。

30日晚,中共浙江省委請主席吃飯。我和主席坐同一桌。桌上除平時用的菜外,特地擺了花生、紅棗和麵條,意為慶賀華誕,祝願長壽。席間氣氛熱烈愉快,大家輪流向主席祝酒,主席高興地一一作答。他平時很少喝酒,那晚也喝了不少。他對杭州菜很感興趣。他在1921年從湖南到上海、浙江嘉興參加中共“一大”之前,特地到杭州住了一天,對杭州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這實際上是他第二次來杭州了。追往撫今,怎不令他高興和感慨萬分。

  我除了向主席祝酒以外,還要和北京來的其他隨行人員互相敬酒,差不多已經喝了一瓶多茅台。可是快到結束時,在主席麵前還有四杯茅台酒。估計主席已發現我的酒量不小,就說:“這裏還有四杯酒,不要浪費掉,我看還是請王廳長喝掉它。”主席說了,我也不好推卻,鼓起勇氣,把四杯酒一口氣喝了下去,足有二兩。主席高興得大聲說:“好!”
在本書首頁的“開場白”中寫到,時任公安部部長的羅瑞卿同誌,覺得我的名字“王芳”像女人似的,提議改一改,大家讚同,但主席不同意,說等你老家山東的綠化搞好了再改。這就是那天晚上陪主席喝酒後談論的一件事。

那晚我喝了將近兩瓶茅台,並無醉意。大概是那次我給主席留下了喜歡喝酒的深刻印象,所以後來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幫”關押在北京時,主席知道後說,王芳我很熟悉,他的缺點就是喜歡喝酒,叫他以後別喝了。

元旦後的初春,我陪主席上莫幹山。主席又講起我改名字的事,他說,你老家山東的綠化有一半的地方搞得像莫幹山這樣,你的名字就可以改了。

那天,主席去莫幹山,雖然氣候還比較涼,但陽光明媚,天朗氣清。到山上後,先看了蘆花蕩、劍池等景點,然後就到山莊別墅——皇後飯店吃中飯。稍事休息,又興致勃勃地到了塔山、炮台山等主峰觀賞山野風光。主席對莫幹山的植被,林濤竹海,遍山綠蔭,讚歎不已。

從莫幹山回來後,主席興猶未盡,作《七絕》一首——

莫幹山

翻身複進七人房,

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

風馳又已到錢塘。

毛主席在杭州工作期間沒有回過北京。中央的日常工作由劉少奇副主席負責處理。少奇同誌每天晚上打電話向主席報告當天情況。重大事情由周總理、小平同誌到杭州當麵向主席請示匯報。機要部門每天有大量文件送到主席這邊來。

主席工作很忙。在杭期間,他還聽取了中共浙江省委負責同誌關於浙江試辦農業合作社的情況匯報,先後視察了新登縣(現屬富陽市)鬆溪鄉、德清縣莫幹山、紹興縣東湖農場、杭州梅家塢茶葉村和錢江果園。

除了處理這些事情以外,主席把主要精力仍放在起草憲法的工作上。他幾乎終日伏案工作,和秘書們一起討論研究起草憲法的有關問題。由於主席的高度重視,起草班子的人員工作更是非常緊張,絲毫不敢懈怠,連星期日也很少休息,經常工作到深夜。

這一次主席在杭州住的時間最長。一直到第二年3月14日才回北京。此後主席每年都來杭州,有時一年就來二三次,最多一年來五次。主席來杭州不是來休息,是來工作的,而且是來處理黨和國家事關全局的重大事情的。如改造資本主義的決定;1957年的反右決定;後來的關於“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簡稱《農業發展綱要40條》);“大躍進”後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國民經濟建設的方針;關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決定(簡稱四清運動《前十條》);以及關於開展“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等等,都是在杭州討論和形成的。中央在杭州作出重大決定,主席都在杭州主持召開政治局或政治局擴大會議,屆時中央各常委、大區書記、中央各部委和省市委書記,都來杭州參加會議。這時杭州就成了全黨全國政治活動的中心,此時也是我們警衛工作任務最重,責任最大的時候。

討論《農業發展綱要40條》時,因為是研究農業問題,開始時沒有叫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同誌參加,到會議快結束要通過決定時,才叫他來杭州的。會議代表都住在大華飯店,住房很緊張,羅瑞卿同誌隻好住在如今老北樓樓梯口的半間房裏。羅瑞卿對農業發展綱要內容很關心,在大會討論時,他提出要加一條,把農村地、富、反、壞、右這些當時作為專政對象的人員管理和教育工作,也列入農業發展綱要的內容。主席說這一條很重要。還在大會上表揚羅瑞卿同誌,對製定農業發展綱要作出了重要貢獻。本來綱要隻有39條,加上羅瑞卿提出的這一條,就成了40條。

我看主席辦公累了,就勸他休息一下,陪他一起散散步。他對我說:“這次來杭州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過去在戰爭年代養成白天睡覺、晚上辦公的習慣想改變一下。你看我這段時間都在改,可是效果不好。舊的習慣勢力太頑固了。看來要一下子改變長期形成的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我也看出主席這些天晚上沒有睡好覺,眼皮有些紅腫,偶爾還顯得有點煩躁。我根據自己的體驗,請主席去爬山,這是調劑睡眠的有效辦法。

——————

毛 澤 東 與 茶

——倡導“茶為國飲”,打造“杭為茶都”的精神動力

李大椿

欣聞目前我國有許多有識之士,正在大力倡導“茶為國飲”,杭州正傾力打造“中國茶都”,我這個為新中國茶葉事業奮鬥了幾十個春秋,深愛杭州,並對龍井茶情有獨鍾的茶人,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今特將平時收集、珍藏的毛主席有關茶的教誨、軼事等方麵的資料,重新整理成文,與大家共勉。

“以後山坡上要多多開辟茶園”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毛主席生前高度重視農業,十分關心茶葉生產。早在五十年代,毛主席親自主持製訂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中,不僅規定了農作物的發展要求,而且對發展畜牧業、林業、水產養殖業和多種經營也都作了全麵的規劃。隨後,毛主席又明確提出要努力發展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等十二項生產,要實行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的方針。從而把茶葉生產正式列入黨和各級政府領導農業生產的重要議事日程。

“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是毛主席對我國林業建設提出的宏偉目標。而大力發展經濟林是毛主席談論林業的重要話題,僅1958年這一年,毛主席就六次談到要發展經濟林。1月,毛主席將陝西省商洛專區每戶種一升核桃這件事寫進他親自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要求將這個經驗推廣到種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經濟林木方麵去。特別是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由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省長黃岩陪同,到舒城縣舒城人民公社視察。毛主席不顧旅途勞頓,隨即察看公社的展覽室和茶葉初製廠,詳細詢問了當地生產、生活情況。視察快結束時,他手指周圍的山戀,指示說:“以後山坡上要多多開辟茶園。”這段指示雖隻有12個字,但對時間、地點、數量、質量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毛主席的這一號召,為我國當時的茶葉發展指明了方向,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我國南方山區廣大幹部群眾發展茶葉生產的積極性,全國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建設茶葉生產基地的熱潮。視察當年——1958年,全國茶園麵積僅有524萬畝,至1973年即突破一千萬畝,到1976年,已接近1500萬畝(80年代以來,一直穩定在1600萬畝水平上),從而為振興我國茶葉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據最新報道,2004年我國茶葉產量已一舉突破80萬噸大關(達84萬噸),進一步確立了產茶大國的地位。

與茶結下不解之緣

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偉大的學問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他非常熟悉我國茶的曆史,知道茶源於中國和陸羽《茶經》,認為“這也是中國人對世界做的貢獻”。在一次談話裏,曾引經據典地講到“茶可以益思、明目、少臥、輕身,這些可是藥學祖師爺李時珍說的”。基於對茶葉曆史、文化和茶的營養、保健功能的深刻認識,毛主席一生中除吸煙之外,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他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也無論在國內生活還是出國訪問,每天都離不開茶。他不僅自己喝茶,還宣講飲茶的好處,大力倡導飲茶。可謂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

解放戰爭初期,毛主席曾率領黨中央機關主動撤離延安,開始轉戰陝北,領導西北和全國的解放戰爭。1947年8月,他策劃了對西北戰局具有決定意義的沙家店戰役。戰役打響後,毛主席廢寢忘食地指揮戰爭,在持續三天二夜激戰中,他一直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為了提神,他煙一支接一支地抽,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據說,他先後抽掉五包香煙,喝掉幾十杯茶。這一仗全殲號稱國民黨王牌“鐵軍”第36師,俘敵六千餘人。茶為贏得沙家店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3月4日,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通常莫斯科的早餐是牛奶、煮雞蛋、麵包、魚子醬、黃油。其它食品毛主席都能接受,就是不喜歡喝牛奶,仍按他的老習慣,喝一杯熱茶。

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他每天早晨醒來並不急於起床,先用毛巾擦擦手臉就開始飲茶,這樣一邊喝茶一邊翻閱報紙。一般要過個把小時才起床。就連開國大典這一天也不例外。

1963年春天,毛主席視察杭州期間,曾指出:“茶葉是個寶,多吃有好處。茶葉可以治病,幫助消化、清涼,可以提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毛主席甚至把茶作為“藥”來看待。他對保健醫生徐濤多次強調,“我的生活裏有四味藥:吃飯、睡覺、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順利,比什麽別的藥都好”。晚年時刻,為了保證毛主席每日能吸收足夠的營養,工作人員有意在茶水裏摻兌葡萄糖、檸檬汁,這一做法一直保持到臨終之際。毛主席終年83歲。他的健康長壽和晚年仍然思維敏捷,可能與良好的飲茶習慣有關。

“虎跑水泡龍井茶,天下一絕!”

我國是世界上茶類豐富、名茶眾多的國家,但毛主席最愛西湖龍井茶。毛主席視杭州為第二故鄉。他曾說,“杭州這個地方環境好,不嘈雜,適合工作,適合休息”。據有關部門統計,從1953—1975年的22年間,毛主席曾40餘次到杭州工作、休養,每次大都住在位於龍井茶區的劉莊。“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獨厚,劉莊占西湖風光之靈秀”。

這裏三麵瀕湖,一麵依山,景色分外宜人。毛主席曾在劉莊主持起草新中國的第一部治國大綱——憲法,撰寫了《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和《送瘟神》等許多光輝的哲學著作、詩篇與重要文件,經常通宵達旦。在緊張、繁忙的工作間隙,毛主席也常抽身出來散步、遊泳、爬山。他的足跡幾乎遍及龍井茶區。毛主席生前曾五次登臨北高峰。1954年的一天,毛主席從錢江果園上山,翻五雲山,過龍井獅峰。茶區風光使毛主席留連忘返,到天竺時,已暮色蒼茫。最後,警衛人員向農民買了一根竹竿給毛主席作手杖模黑下山。

1955年5月一天,毛主席在劉莊把浙江省警衛處處長伍一叫到身邊說:“我們國家現在還很窮,你看這麽多空地,荒著多浪費,應該多種些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不但能觀賞,還可有經濟收入。這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後來,警衛處幹警把劉莊一進大門的80畝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茶樹和果樹。幾年後的春暖花開季節,毛主席又一次來到杭州,一進劉莊大門,看到原先雜草叢生,砂礫遍地的荒地已茶果滿園,一片鬱鬱蔥蔥,十分高興。1963年4月28日下午,毛主席在劉莊散步,看到警衛戰士正忙著采茶,他也走進茶園,興致勃勃地采起茶葉來。還爽朗地笑著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是種茶葉得茶葉嘍!”第二天,警衛處把包含毛主席親手采摘的鮮葉加工成龍井茶送他品嚐。毛主席抓了一些茶葉放在手上仔細地觀賞,又聞聞香氣,然後送進嘴裏咀嚼起來,滿懷深情地說:“龍井茶泡虎跑水,天下一絕!” 他還特別指出:“浙江資源很豐富,出龍井茶、高山茶。這個茶葉是杭州龍井茶,是有名的茶葉,你們要管好”。

為了緬懷毛主席對西湖龍井茶的深切關懷,1997年杭州西湖龍井茶葉公司在龍井茶區修建了“嘉木清芬”的紀念碑亭。原浙江省委書記江華揮毫題寫碑文。亭畔遷植了當年毛主席親手采摘的茶樹,供國內外遊客瞻仰、遊覽。

西湖龍井茶代表國家特征

茶是我國南方山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毛主席生於茶區,老家產茶,對茶葉生產情況比較熟悉,也很關心。

1950年早春二月,毛主席、周總理一行結束了從1949年12月6日開始的長達兩個多月的訪蘇任務後,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從莫斯科乘火車回國。在途中,曾於2月24日在伊爾庫茨克市下車去該市茶葉加工廠訪問。毛主席之所以特地下車專訪,反映了對茶業的親切關注。因為這家茶廠加工的茶葉主要是從中國進口的。當時的背景是,蘇聯對中國茶葉需求殷切,剛剛在蘇簽訂的三億美元貸款,就要求以茶葉等物資還貸。在參觀訪問中,看到該廠不論紅茶、綠茶都被混合粉碎,然後袋裝銷售蘇聯各地。毛主席回到列車上後說:“真可惜呀!,把那麽好的龍井茶、毛尖茶與一般茶葉一起粉碎,不分良莠嘛!蘇聯人和中國喝茶的習慣大不一樣。他們對中國的茶葉不分春茶夏茶,不分花茶綠茶紅茶,全都混在一起壓成粉末,這樣就喝不出來茶葉的不同味道了,可惜了!”從毛主席這段“兩個可惜”、“三個不分”的評論中,我們不難看出毛主席非常珍惜名優茶,並且深諳茶葉生產、加工、品飲之道。

毛主席珍視西湖龍井茶,還反映在把它們作為饋贈外賓的高貴禮品。他認為,“禮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特征,這樣的禮品肯定受歡迎。”50年代初期,毛主席訪蘇時所帶的禮品中就有西湖龍井茶。從而把西湖龍井茶第一次提高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特征的外事禮品地位。

嚴以律自己,廉潔奉公

毛主席一生儉樸,嚴以律己,廉潔奉公。1949年初,中央機關在西柏坡準備進城前夕,毛主席對大家說,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我們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他還深情地說,進城是“進京趕考”,“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15年,擔任過衛士長的李銀橋同誌,最近談起毛澤東日常生活,深有感觸:“主席一生儉樸,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騎過的馬,用過的筆硯茶缸,一用就有了感情,舍不得換”。

毛岸英在朝鮮犧牲了,並且安葬在異國土地上。毛主席拖了很長時間才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兒媳劉思齊。一方麵毛主席又親自關懷,積極為劉思齊尋找伴侶,空軍軍官楊茂之被介紹給毛主席,楊茂之第一次見到他日夜思念的偉大領袖穿的是衣袖褲腿已磨得發亮的中山裝。毛主席為楊茂之遞上一杯白開水。首次會麵,就是開水一杯,楊茂之臉上顯出疑惑。主席歉意地說:“現在,全國人民正經曆著困難的時候,我已經不喝茶了,也不能以茶敬客了”。捧著這杯白開水,望著那身舊衣衫,楊茂之真正理解了為什麽全國人民會那樣熱愛自己的領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清廉如水,廉潔自奉,不飲用公家茶葉,還常用自備的茶葉招待來客,作為領袖人物,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2001年3月上旬,《毛澤東遺物展》在杭州展出。展覽顯示,毛主席飲用的茶葉完全自費開支。據他的生活帳記載,1968年3至5月,毛主席(包括江青)先後購買了6斤綠茶,其中西湖龍井茶5斤。

曆史事實證明,“進京趕考”的結果表明,毛主席不是李自成。他用自己的一生填寫了一份令億萬人民為之動容、歎服、崇敬和銘記的答卷。

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高尚禮節

毛主席重情厚誼,在漫長的革命曆程中,他與黨內外、國內外朋友親切交往中,總是以茶敬客,以禮相待。

在毛澤東的詩詞中,曾寫到過他與當代著名詞人柳亞子“飲茶粵海”的詩句。在1925年~1926年國共兩黨合作時期,毛澤東在廣州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與柳亞子共事。1941年柳亞子回憶當年情景,給毛主席寫過“雲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的詩句。1949年4月29日,毛澤東在《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一詩開頭,寫了“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飛黃”之句。廣州簡稱“粵”,臨海,故稱“粵海”。當地天熱,飲茶風盛。當年柳亞子與毛澤東都憂國憂民,常去茶樓品茶,縱論國事。

據隨同毛主席訪蘇的汪東興同誌回憶,1950年1月28日午飯後,毛主席對其說,這次來蘇聯訪問,蘇方派來保衛我的上校和兩位中校、三位少校晝夜值班,還有他們派來的司機、廚師、服務人員對我們態度十分友好,工作周到。你帶上兩瓶茅台酒、兩盒龍井茶、兩條湘繡被麵等禮品代表我去克裏姆林宮拜訪一下蘇聯衛戍司令,謝謝他們。主席在那樣緊張、繁忙的外事活動中,仍然想得全麵、周到,不忘為他服務的外方人員。

毛主席在平時接待國內外客人時,總是吩咐周圍的工作人員沏茶相待,他認為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高尚禮節。

“德高於人,人必敬之”。毛主席作為20世紀的一位偉人,將永遠活在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有關茶的教誨、軼事和高尚風範,是一份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今天倡導“茶為國飲”、打造“杭為茶都”的精神動力,應當在茶業界和全社會廣為傳揚,以教育和激勵當代茶人和全國人民,尤其是杭州茶區的幹部和群眾,為弘揚祖國茶文化,振興中華茶業而奮鬥。

——————

毛澤東與龍井茶 李大椿
2005-05

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偉大的學問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他非常熟悉我國茶的曆史,認為“這也是中國人對世界做的貢獻”。他在一次談話裏,曾引經據典地講到“茶可以益思、明目、少臥、輕身,這些可是藥學祖師爺李時珍說的”。基於對茶葉曆史、文化和茶的營養、保健功能的深刻認識,毛主席一生中除吸煙之外,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他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無論在國內生活還是出國訪問,每天都離不開茶,他不僅自己喝茶,還宣講飲茶的好處,大力倡導飲茶。可謂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

解放戰爭初期,毛主席曾率領黨中央機關撤離延安,開始轉戰陝北,領導西北和全國的解放戰爭。1947年8月,他策劃了對西北戰局具有決定意義的沙家店戰役。戰役打響後,毛主席廢寢忘食地指揮戰爭,在持續三天二夜激戰中,他一直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為了提神,他煙一支接一支地抽,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據說,他先後抽掉五包香煙,喝掉幾十杯茶。這一仗全殲號稱國民黨王牌“鐵軍”第36師,俘敵6000餘人。茶為贏得沙家店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3月4日,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莫斯科的早餐通常是牛奶、煮雞蛋、麵包、魚子醬、黃油。其它食品毛主席都能接受,就是不喜歡喝牛奶,仍按他的老習慣,喝一杯熱茶。

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他每天早晨醒來並不急於起床,先用毛巾擦擦手臉就開始飲茶,這樣一邊喝茶一邊翻閱報紙。一般要過個把小時才起床。就連開國大典這一天也不例外。

我國是世界上茶類豐富、名茶眾多的國家,但毛主席最愛西湖龍井茶。毛主席視杭州為第二故鄉。他曾說,“杭州這個地方環境好,不嘈雜,適合工作,適合休息”。據統計,從1953年—1975年的22年間,毛主席曾40餘次到杭州工作、休養,每次大都住在位於龍井茶區的劉莊。“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獨厚,劉莊占西湖風光之靈秀”。

這裏三麵瀕湖,一麵依山,景色分外宜人。毛主席曾在劉莊主持起草新中國的第一部治國大綱——憲法,撰寫了《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和《送瘟神》等許多光輝的哲學著作、詩篇與重要文件,經常通宵達旦。在緊張、繁忙的工作間隙,毛主席也常抽身出來散步、遊泳、爬山。他的足跡幾乎遍及龍井茶區。毛主席生前曾5次登臨北高峰。1954年的一天,毛主席從錢江果園上山,翻五雲山,過龍井獅峰。茶區風光使毛主席留連忘返,到天竺時,已暮色蒼茫。最後,警衛人員向農民買了一根竹竿給毛主席作手杖摸黑下山。

1955年5月一天,毛主席在劉莊把浙江省警衛處處長伍一叫到身邊說:“我們國家現在還很窮,你看這麽多空地,荒著多浪費,應該多種些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不但能觀賞,還可有經濟收入。這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後來,警衛處幹警把劉莊一進大門的80畝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茶樹和果樹。幾年後的春暖花開季節,毛主席又一次來到杭州,一進劉莊大門,看到原先雜草叢生、砂礫遍地的荒地已茶果滿園,一片鬱鬱蔥蔥,十分高興。1963年4月28日下午,毛主席在劉莊散步,看到警衛戰士正忙著采茶,他也走進茶園,興致勃勃地采起茶葉來。還爽朗地笑著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是種茶葉得茶葉嘍!”第二天,警衛處把包含毛主席親手采摘的鮮葉加工成龍井茶送他品嚐。

毛主席抓了一些茶葉放在手上仔細地觀賞,又聞聞香氣,然後送進嘴裏咀嚼起來,滿懷深情地說:“龍井茶泡虎跑水,天下一絕!”他還特別指出:“浙江資源很豐富,出龍井茶、高山茶。這個茶葉是杭州龍井茶,是有名的茶葉,你們要管好。”

毛主席珍視西湖龍井茶,還反映在把它們作為饋贈外賓的高貴禮品。他認為,“禮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特征,這樣的禮品肯定受歡迎。”50年代初期,毛主席訪蘇時所帶的禮品中就有西湖龍井茶。從而把西湖龍井茶第一次提高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特征的外事禮品地位。

為了緬懷毛主席對西湖龍井茶的深切關懷,1997年杭州西湖龍井茶葉公司在龍井茶區修建了“嘉木清芬”的紀念碑亭,原浙江省委書記江華揮毫題寫碑文。亭畔遷植了當年毛主席親手采摘的茶樹,供國內外遊客瞻仰、遊覽。

(原載《西湖國際茶文化博覽會高級論壇論文集》,有刪節)

——————

1975年毛澤東在杭州的日子

蔣介石死訊傳來 毛澤東在杭州並沒有感到高興

人間天堂杭州並沒有使毛主席的身體很快康複。此時,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毛主席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

  最近幾年,周總理的身體越來越差,前幾年大便中偶有潛血出現,進行腸胃檢查,發現膀胱癌,經過兩次開刀、三次電燒,已能稍稍控製。最近大便中潛血每天都有,大便也不暢通。進行食鋇和灌鋇檢查,發現大腸內接近肝部有一腫瘤,類似核桃大,食物成便經此腫瘤處蠕動甚慢,通過亦窄。若此腫瘤發展,可堵塞腸道。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除了開刀取出外,別無其他治療方法。

  負責周恩來治療的政治局常委聽取了醫療組的匯報,看了X光照片和錄像電視,同意施行開刀手術並報告毛主席。毛主席看到報告,又仔細地詢問了隨身醫生,認真地聽了醫生對病情的分析後,才批準同意給周恩來總理做手術。

  這些天鐵瑛見主席心情不好,有時間就過來陪主席聊一下天,在一次聊天時主席對鐵瑛說:國家麵臨著領導危機。

  對於這種危機,別人無法理解主席的這種憂愁。麵對無法抗拒的生死自然規律,一種無奈時常折磨著毛主席。沒有人理解他對國家的憂患意識,更沒有人敢在他的跟前談論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是無論如何無法回避的。在無奈中他隻好吟誦或聽讀一些中國古典詩詞,這些詩詞大多是民族英雄和愛國誌士們的詠唱,或激昂豪放,或悲愴淒婉。這些詞詩,成為毛澤東排解內心複雜而又難以言狀的愁緒的一種情感寄托。

  四月的西湖,春花綻放,柳枝搖曳,雀躍鶯啼,一派生機盎然的情形,毛澤東住在這裏已經兩個月了。

  毛主席最近一直在考慮一件事。祖國統一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夙願。1950年、1955年的三次台海危急,毛主席將對台方針從武裝解放台灣轉變為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爭取和平解放台灣。在1958年金門炮戰中,毛主席對中央領導同誌說,台灣是要胡適、陳誠,還是要蔣介石,我看還是要蔣介石好。

  從蔣介石退守台灣島所經曆的風波曲折中,不管出於何種政治動機和政治意識,他在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確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立場是一貫的。

  在這個重大問題上,蔣介石和毛澤東有著強烈的共識,蔣介石在晚年多次公開反對兩個中國的主張。

  1967年9月7日,蔣介石在與日本首相談話時說,美國由於不願卷入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漩渦,於是有了兩個中國的想法,借此苟安於一時,殊不知兩個中國的辦法,是我所絕對反對,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僅為一種幻想而已。

到了文化大革命後期,毛澤東又在進行促進國共和談與和平統一祖國的工作。1972年10月,他曾要求去美國的人前往紐約看望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常駐美國大使顧維鈞,邀請他來大陸看看,還要告訴他統一祖國是海峽兩岸愛國人士共同的願望。

  1973年春天,他又打算派專機送章士釗老先生飛香港,要架通溝通大陸與台灣的和平橋梁。章士釗先生不幸病逝於香港。

  1975年春節前後,蔣介石通過已經從美國回台灣擔任總統府資政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經秘密通道向中共中央發出邀請毛主席到台灣訪問的消息。

  陳立夫和談心切,在沒有得到回音的情況下,在香港報紙上公開發表了一篇《假設我是毛澤東》的文章,歡迎毛澤東和周恩來到台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和談之路,以造福國家和人民。陳立夫特別呼籲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開創再次合作的新局麵。

  這時,從海峽彼岸傳來一條消息:1975年4月5日午夜,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因心髒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警衛人員從收音機裏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高興,起床後,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毛主席。

  出乎大家的意料,毛主席聽後並沒有高興,相反一臉的凝重。他對身邊的人說:知道了。此時,沒有人能理解毛主席內心的複雜感情。毛主席還沒來得及將大陸的信息反饋過去,蔣介石已溘然長逝。而蔣介石的去世,對於統一大業來說是一個損失。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毛主席來杭州已經兩個多月了。春天給主席憂鬱的心情帶來稍許安慰。4月10日上午,一直陪同毛主席在杭州的中辦負責人汪東興、張耀祠通知毛主席警衛處負責人:金日成主席將率領朝鮮勞動黨和代表團訪華,毛主席準備在杭州與金日成會晤,警衛部隊要盡快做好準備。

金日成到杭州會見毛主席,鐵瑛立即責令警衛處製訂方案。根據以往的做法和經驗,警衛部隊很快製定了接待和警衛方案。兩天後,汪東興和鐵瑛一起聽取了警衛匯報,各項警衛工作均按要求就位。

中朝之間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毛主席同金日成有著特殊的友誼和交往。前不久,毛主席過81歲生日,金日成特地送來賀壽禮物朝鮮蘋果,毛主席收到金日成捎來的蘋果非常高興。毛主席知道金日成眼有病時,立即調派國內最好的眼科專家到朝鮮為金日成治病。專家在朝鮮期間,毛主席時刻關注著金日成的治療情況,並親自審閱有關診治情況的電報。

4月13日晚7時,原來的計劃突然改變了。當晚,警衛部門又接到通知,金日成不來杭州了,毛主席決定要回北京會見金日成。對如此突然的變化,一般都難免措手不及,但擔負毛主席警衛的部隊不愧是一支經驗豐富的部隊,他們在不到一個小時之內,將毛主席離杭州的車輛調配、行走路線、沿途警衛迅速確定。晚上8點,毛主席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緩慢地走出劉莊一號樓。毛主席步履蹣跚,送別的人都泣不成聲。毛主席以疲憊的目光環視了一遍周圍的人,無力地點了點頭,算是向眾人告別。

毛主席突然離杭,使得當晚正在省委開會的譚啟龍、鐵瑛兩位書記措手不及。在接到毛澤東要離杭的緊急通知之後,譚啟龍和鐵瑛立即停止了會議,二人迅即坐車趕赴劉莊。但毛澤東已經離去。

  於是,他們又直駛杭州車站。待趕到站台時,專列正徐徐啟動。他們跑著來到主席坐的車窗,這時隻見車廂裏的毛澤東隔著玻璃窗,向兩位書記頻頻揮手告別。

  從留在劉莊中辦另一位負責人口中得知,毛主席原本打算離杭州前找譚、鐵二人談一次話。毛主席要談些什麽?他對第二故鄉杭州還有什麽話要說?這些隨著毛主席的逝世,永遠成為了一個不解之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