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曆代的內外長城 (圖)

(2007-05-30 23:22:59) 下一個

中國曆代的內外長城

——————

一。說明:此文題目錯誤,南陽楚方城不是中國最早的長城。

中國最早的長城——南陽楚方城

■河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肖華錕

  摘要 文章認為中國長城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河南南陽,並在戰國時期發展到中原和北方。南陽楚方城就是楚長城,南陽楚長城是中國長城的發祥地。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中國長城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河南省南陽,並在戰國時傳播到中原和北方。南陽春秋楚長城是中國長城的發祥地。

  一、南陽楚方城就是楚長城

  長城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戰的產物,是大規模的、係列的軍事戰略防禦工程。長城一開始出現並不叫長城,而叫“方城”。《汲塚周書·作雒解》曰:成周“城方千七百三十丈,郛方七百裏”。齊《考工記》雲:“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國就是方形的都城。不僅都城為方形,其他城也為方形。按照周禮天圓地方的思想,周諸侯國的城都是按周天子規定,依爵位等級建造的方形城,這在《考工記圖》王城圖以及周代各諸侯國城遺址上都得到證實。春秋時齊桓公稱霸,楚文王為與齊桓公抗衡,北上拔申(都在南陽市城區)滅鄧(都在鄧州市城區)後,即在南陽北方地勢險要之處建築許多方形城,或作關城,或作為≥望台和烽火台
  
  如在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處,就有七個15米見方的方城遺址,在此不遠還有鄫關城,再依山相築了城牆,把城與望台連結一體,構成強大的軍事防禦工程體係,號曰“方城”。其他諸侯國也依照楚國人的說法,稱當初的長城為“方城”。在《左傳》和《史記》記載中,始終稱楚國的長城為“方城”,方城之名由此流傳下來。楚方城和其他諸侯國以及秦漢以後的長城所不同的是,楚方城南北牆體最寬相距380米,並有大大小小許多方形城和烽火台,而其他諸侯國和秦漢以後的長城,南北牆體比較規範和平行,方形城也較少。

  無論從曆史記載還是從方城遺跡來看,楚方城決不是孤立的城堡和一般的城垣,而是大規模的軍事戰略防禦工程,即戰國以後所說的“長城”。《漢書·地理誌》載:“南陽郡……有長城,號曰‘方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葉東有故城……號為方城,一謂之長城雲。”唐《括地誌》中記載:“故長城在鄧州內鄉縣東七十五裏,南入穰縣,北連冀望山,無土之處,累石為固。”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中說,楚方城就是楚的長城。如今,在內鄉縣、西峽縣還有“長城鋪”、“長城河”的遺跡和地名。以上充分說明:南陽楚方城就是楚長城。

  二、春秋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

  春秋南陽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從楚國始築長城把它叫方城,到《春秋》、《左傳》、《史記》中一直稱楚長城為方城,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因為長期有長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們並不認為方城是長城,甚至以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更不知道楚方城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長城。據《左傳》記載:“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東周列國誌》中說:“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4年”,楚王回至方城,夜叩城門。《南陽地區誌·方城》說:“楚文王時於方城山(今小頂山)修築長城,曰‘方城’,以守衛其北境,方城縣由此得名。”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

  從史書記載看,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伐申滅鄧占領伏牛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後,為防稱霸的齊桓公南侵,即在現南陽市北方建築長城。長城從方城縣北起,南至泌陽縣再折向西南唐河縣,對峙著齊國的方向。後在戰爭中不斷展築,西邊沿南召、嵩縣、西峽、內鄉、鎮平鎮,到鄧州市羅莊鄉土穀山止,綿延起伏三四百公裏。如今,在內鄉縣、西峽縣、方城縣,還有長城遺跡存在。

  《左傳》寫於春秋末期,關於楚方城的記載有許多處,除了在“文公十六年”中的“楚廬戢黎侵庸(今湖北省竹溪縣),及庸方城”有一處方城外,其中沒有其他諸侯國有方城或長城的記載。說明在春秋時期,隻有楚國和庸國有長城,其他諸侯國均無長城。(從《左傳》記載看,庸方城比南陽楚方城出現得晚,並且不在“夏路上”,對其他諸侯國和長城的傳播沒有影響作用。)
  
  直到300年後的戰國時期,各諸侯為爭強稱霸,或加強防衛,才學楚國在邊境的地勢險要之處築造長城,但已不叫方城,而形象地稱為“長城”。

  在《史記》中已有確切記載,例如:

  《史記·秦昭襄王·莊襄王》載:“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0年),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

  《史記·趙》記載: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2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8年),中山築長城”。

  《史記·匈奴》中載:“秦昭王時(約公元前305年),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同時期的燕國(約公元前300年),“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

  《史記·六國》和《田敬仲完》載,齊威王時(約公元前375年),齊有長城………“趙歸我長城”。

  《史記·正義》中有:“《齊記》雲:‘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裏,以備楚,(約建於公元前332年)。”

  《史記·蒙恬》載: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2年),“築長城,因地形,用製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裏”。

  顯而易見,南陽春秋楚長城,比齊國長城早約300年,比魏國和中山國長城早約310年,比趙國長城早約340年,比燕國和秦國長城早約370年,比秦始皇統一華夏後修長城早約460年。無可置疑,南陽春秋楚長城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長城。

  三、南陽楚長城是中國長城的發祥地

  楚長城築成以後,楚國恃以守衛其北境,並把方城作為北伐的橋頭堡,在戰爭中屢次發揮了巨大作用。《左傳·僖公四年》載:齊桓公稱霸,率諸侯之師伐楚,打到陘時,楚派屈完迎敵,屈完對齊桓公說:“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吳眾,無所用之。”齊桓公見楚方城果然堅固,遂與屈完在召陵結盟而退。楚穆王二年(公元前624年),晉國的處父伐楚以救江,打到楚方城便被阻擋回去了。

  又如,公元前557年,晉國的荀偃、欒黶帥師伐楚,進到方城,見方城固若金湯,隻好退避三舍。楚方城在戰爭中的作用舉不勝舉,在春秋戰國時使用長達400年,直到國破都移壽春為止。正因為楚長城在戰爭中屢次發揮了防禦作用,並有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屯兵儲糧,互市通商,易通訊聯絡,能快速調動軍隊的特點,到戰國七雄爭霸時競相效仿,在邊境的險關要隘之處築造長城。

  長城最先傳播到齊國,齊威王時在公元前375年左右築造長城,西起黃河,中到泰山,東到諸城,以防燕國和楚國。齊威王沿長城長驅直入,打敗趙國入侵,各國為之大振,“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年”。1

  之後,中山、魏、趙、燕、秦等列國,在不到70年的時間裏,相繼築造了大規模的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防匈奴入侵,便更大規模修築長城,把秦、趙、燕長城連接起來,加築成萬裏長城。楚方城的建築方法和形式源遠流長,到秦漢時期,還把長城中的某段或關城叫方城,如漢武帝長城中的“方盤城”、“大方城”等等2。

  直到明朝修長城時,還保留著建造方形城台、烽火台和關城的做法。綜上所述,南陽春秋楚長城是中國長城的發源地,在戰國中期傳播到中原並盛行於北方列國的戰爭防禦,到秦始皇統一後修築成了著名的萬裏長城,長城從此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南陽春秋楚方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是中國長城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1.見《史記·田敬仲完》
  2.見《居延漢簡》
長城文化網工作室版權所有

——————

二。

輝縣的趙長城和姚樞墓
中國新鄉 日期:2007-5-25 16:58:56 來源:大河新鄉網 作者:大河新鄉網

  在輝縣盤上境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司寨東山上的趙南長城,它南北走向,穿山嶺,跨河穀,盤旋遊臥於群巒峻嶺之上。站在司寨東山上的至高點向北望去,宛如一條巨龍,躍躍欲向天空飛去。氣勢宏偉,異常壯麗,觀之令人咂舌有聲。長城因地製宜,就地取材,逢石石壘,遇土土築。雖經2200餘年的滄桑變化,但至今仍清晰可辨。位於輝縣市的一段,長約數十公裏,基寬2~3米,高1~2米,全用青石壘成。 趙南長城的修築,對當時趙國的防禦確實起過重要作用。今天站在高山上遠觀長城的曲折蜿蜒,隱隱覺出長城經過之地到處迷漫著戰爭烽火之氣氛,又明顯透現出趙國為擴展自己的領土的覬覦之心。那麽,趙國為什麽把長城修到當時處於魏國境內的輝縣來呢?

下文是輝縣市文物局長張有新同誌經過實地考察,並翻閱了大量資料後,寫出來的。

公元前403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三家世卿立為諸侯,晉國滅亡,戰國時期開始了。戰國是七個獨立的強國並存的局麵,各自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相互進行攻擊或者防禦的戰爭。戰勝了,就忙著擴大自己的地盤;戰敗了,就忍痛割讓土地給對方。因此,或大或小,疆域常有變動。同時,由於戰爭的頻繁,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運動戰略的開始運用,各國不得不防備敵人的突然進攻,因此,防禦手段也跟著進步。在邊境形勢險要之地修築長城,成為重要的防禦手段之一。
長城的修築,起源於大量的水利堤防工程。從春秋到戰國,由於農民在生產鬥爭中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提高了建築堤防的技術,各大河流都陸續建築了大規模的堤防。當時統治階級在進行戰爭中,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戰爭方式的運動性,很需要建築大規模的防禦工程,於是就利用建築堤防的技術,把邊境上原有的大河堤加以擴建,把原來的水利工程改造成為軍事上的防禦工程。戰國七國中,位於西方的秦國早在公元前461年就開始不斷地在黃河旁構築防禦工事,目的在於防止魏國的進攻。關東六國,也都在各自的險要之地修築了長城。位於輝縣境內南村鎮司寨村東山上的趙國南長城,便是修於那個時期。〔趙國長城有二,一是趙南長城,即本文所說長城;二是趙北長城,趙北長城約在公元前306年修築,東起今河北宣化境內,經過今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今內蒙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長約1300華裏。後來秦始皇修萬裏長城時,曾利用了這一段趙國長城中的一部分作為基礎。(見《中國名勝與曆史文化》葛曉音著)〕
趙南長城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修築的?修築的具體起因又是什麽呢?《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肅侯是趙國君王,是趙成侯的兒子,成侯在世時,曾不斷用兵的打仗,以圖擴大自己的疆域,但取勝的不多。成侯死後,兒子肅侯即位,趙肅侯繼承他父親的衣缽,繼續向周圍他國擴張。趙肅侯十七年,即公元前333年,趙肅侯出兵圍攻魏國的黃城。(今河南內黃縣西北)黃城,在肅侯的爺爺趙敬侯的時候就被拔為趙國地盤,後來魏國收複。肅侯此年又想將黃城奪過來,但是沒有攻下。這一仗沒有取勝,肅侯便有了顧慮,唯恐魏國報複用兵,於是便想辦法采取防禦措施。在此前提下,便開始修築長城。

趙南長城是從哪裏開始修起的呢?讓我們先看看趙國的地理環境:趙國當時的都城在邯鄲(今河北邯鄲縣),西麵有黃河;南麵有漳河,與魏國為界;東麵有清河(今河北清河縣西境),與齊國為界;北有易水,與燕國為界。既然趙國此時修長城,主要目的是防禦魏國,那麽就應該在南麵有的漳水附近開始修起。張守節著《史記正義》上說:“……(趙肅侯所築)長城在漳水北,趙南界。”趙肅侯的兒子武靈王也說:“我先王因事之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漳、滏之險,立長城。”(《史記•趙世家》武靈王十九年)大意是:我的先王趁著時代變革,稱雄於南方藩屬的地方,連接漳水、滏水的險阻要塞,修築了長城。據此,楊寬著《戰國史》上說:“公元前333年所築長城,是由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連接擴建而成的。……從當時的形勢來推斷,大體上這條長城從今河北省武安縣西南起,東南行沿漳水,到今磁縣西南,折而東北行,沿漳水到達今肥鄉縣南。”

  但是,趙南長城並不僅僅是上述的一段,而是又另有所延。清人王士俊等人纂修的《河南通誌》和清乾隆十七年(1752)《林縣誌•古跡》雲:“秦王堤,在縣西十裏,南接河內(今河南沁陽縣),北至滏陽(今河北武安縣滏陽河)。古誌雲,‘秦趙分界堤’。”這裏的意思是說:在今河南林州市區西邊十裏處,有一道堤防叫做秦王堤,南邊通向今河南沁陽,北邊到今河北武安縣,古人說這是秦國與趙國的分界堤。清道光《輝縣誌•關隘》雲:“鹿嶺口,在侯兆川東北隅,山上有牆,牆東為林縣界。”這裏邊說的“牆”,應是趙南長城的一段。以上是文獻記載。

經過實地考察,得出的結果與文獻記載相印證準確無誤。它的實際路線是:從今河北武安縣起,向東南到達磁縣西南,分成了兩道,一道折向東北,沿漳水到達今肥鄉縣南;另一道卻折向西南,向今林州市延伸過來,經林州市〔林州市市區西北15公裏的西豐村東存留的一段長約100米,基寬4米,殘高1~2米,向南向北都有延伸。市西高家莊東至河間鄉西20餘公裏的堤嶺村之間存留10公裏,基寬8~11米,殘高1~2米。(見《河南省文物誌•趙南長城遺址》,張增午文)〕直向輝縣而來,到達林州與輝縣市交界的鹿嶺村西北山坡上,又一直沿著鹿嶺與南村鎮司寨村東山上的峰嶺蜿蜒行走,綿亙20餘公裏。鹿嶺村的一段即清道光《輝縣誌》上說的“牆”,當地群眾皆稱其為“邊疆嶺”,後來侯兆川人把司寨東山的長城統稱為“邊疆嶺”。

姚樞是誰?

您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樞就是忽必烈的開國元勳呢!並且為保護和繼承中原傳統文化,恢複宋代程朱理學作出了突出貢獻。他1238年在輝縣的百泉擴大了當時已經衰落的太極書院,聯合趙複等人,成為了理學傳播的先驅者。

  千裏太行直挺挺斜臥在華北平原上,卻在輝縣拐了個彎,撇下了一個風水寶地來。姚樞隱居在輝縣百泉的太極書院裏著書講學,傳經送寶,倒也自得其樂。

  可是,南征北戰忽必烈怎會放過這樣一個人才呢!終於將姚樞招至麾下,姚便一直輔佐忽必烈到元朝的建立,姚樞也被任命為中書左丞。

  後來,他告老還鄉,但並沒有回到他的祖籍遼寧去,而是又選擇了輝縣,在輝縣的城北有一座山叫韭山,山似雄鷹展翅的模樣,山後是綿延的太行群峰,山前是廣袤的華北平原,姚樞選擇了這裏作為他最後的歸宿。1280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按照夙願被葬在了韭山之前,元世祖忽必烈還給他加封了許多美名,陵墓很是排場,還派大小官人專門為他守墓。

  曆史如煙起塵落,幾百年過去了,姚樞的曆史功績漸漸被人遺忘。

  但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姚樞墓還是一片鬱鬱蒼蒼,翠柏掩映,墓前的石馬石羊整齊地排列在墓道的兩側。可是後來,隨著縣城規模的擴大,姚樞墓被湮沒在了鋼筋水泥之中,以至於後來,當城建部門測繪縣城的北環路時,完全不知道這裏還有一個縣級的文物保護單位,當姚樞墓赫然驚現於北環路正中央的時候,有關部門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它!

  所以,馬路上的車輛隻從一邊經過,而另一邊則圍繞著姚樞墓變成了一個垃圾場。(見照片)

  確實棘手!姚樞墓隻是一個縣級文物,遠不像其他王侯將相貴族皇陵顯赫,所以,以他這樣一座塌陷了的、肯定已經被盜挖過的墳墓怎能阻擋得了現代文明的隆隆車輛呢?所以,隻能打破這裏的寧靜,將已經沉睡了幾百年的一代宗儒喚醒了。

  姚樞太不聰明了,竟沒有想到幾百年後自己將被喧鬧的現代文明所包圍,竟不得安寧地沉睡在垃圾堆裏!

  輝縣人民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把曆史拋在了一邊,不尊重曆史的民眾不能算是個優秀的民眾!大小官莊的村名是怎樣來的,恐怕大小官莊的人知道的沒有幾個?

  姚樞墓折射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輝縣自古就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許許多多的名人曾隱居於此,齊王田建、孫登、竹林七賢、曹魏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曹芳、理學大師邵雍,反清名士彭了凡,儒學大師孫奇逢等等,甚至連竊國大盜袁世凱也將家鄉輝縣當作他避世的港灣。他們或者為了避亂,或者為了求得安閑,或者是養精蓄銳,總之,他們選擇了輝縣。所以,輝縣的文物之多讓人有些熟視無睹,以至於竟然暴殄天物!

  當年,輝縣在開通文昌路時,省級文物共城遺址被開膛破肚,文昌路縱向穿城而過,使得殘留不多的南城牆瞬間化為烏有。可笑的是,2006年3月,共城遺址晉升為國家級文物,這是在輝縣文物局局長張有新的一再爭取下取得的成就,可是這種成就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該為共城遺址慶幸呢?還是該為其悲哀?就好象是我們國家常常在一個英雄死後給他加封諸如“模範共產黨員”等稱號一樣,已經死去了,你縱然是給他加封天大的美名,也變得毫無價值,毫無意義了!

  姚樞墓還在,雖然已經被垃圾所包圍!

  想起了餘秋雨所寫的《遙遠的絕響》,他寫到了竹林七賢,寫了阮籍、嵇康等,寫了山陽的竹林泉!可是,餘先生把山陽的地址全弄錯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知,他將位於輝縣吳村的山陽村寫成了“焦作山陽”!看似漫不經心的一筆,卻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餘秋雨是誰?當年不是他的一篇《抱愧山西》讓山西旅遊一下子走紅的嗎?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不都是餘秋雨從落後貧瘠的晉中發掘給了世人嗎?

  不要埋怨餘秋雨了!

  輝縣的山水、輝縣的曆史遠比焦作秀美悠久得多,可看人家的旅遊搞得多紅火喲!他們早就設立了“山陽區”,建造了豪華的“山陽賓館”,早就打出了“山陽”的牌子,難怪餘秋雨會錯認為山陽就在焦作!

  焦作人正在將山水旅遊打造成山水文化旅遊呢!焦作人一定會為餘先生的文章忍俊不禁!

  錯了,真的錯了!餘先生!真正的山陽是現在的輝縣山陽,而不是焦作山陽!不信您來我們輝縣看看?!可是,讓他看什麽呢?

  看我們輝縣的地圖上錯將“竹林泉”印刷成“珠林泉”嗎?看破敗的竹林寺,還是看頹廢的七賢堂?曆史已遠去,曾經在中國魏晉時期頗為喧鬧的竹林早已經不複存在了!泉水也幹涸為垃圾坑!隻有幾個目不識丁的鄉間老太太守著幾個麵目猙獰的泥塑掙幾個香客的零花錢!

  當年,諸葛亮的籍貫有豫鄂之爭,現在,端午節有中韓之爭!我們輝縣絕不跟焦作有什麽“山陽”之爭!我們輝縣的文物多著呢,讓它幾個又何妨?

  扯遠了!還說姚樞墓吧!怎麽來處理這個縣級文物呢?有點像曹操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2006年元月,借給全縣初三語文期末考試命題的機會,我將它作為一道綜合實踐活動題目寫在了試卷上,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還可以提出解決方案。沒有想到的是,學生的答案驚人的一致,他們說城市建設不能以犧牲文物為代價!現代文明的發展不能以破壞曆史為前提!有學生還提出建一個街心花園什麽的。學生的想象力是最強的!他們最有創新思維!

  文物是凝固的曆史,是可以觸摸的,它將許多遠去的東西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給世人,它是彌足珍貴的,如果失去,將永無再生的可能!而且,文物的巨大價值還遠不如此!那是曆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啊!

  在輝縣北環路的正中央,躺著一個曆史偉人,一個政治家,一個理學家!這裏曾經是荒無人煙的郊野,這裏沒有耕田時,他已躺在這裏!這裏沒有馬路時,他也躺在這裏!這裏沒有樓房時,他還躺在這裏!有人盜竊了他的珍寶,他沒有吱聲!有人用去了他守墓的雕像,他也沒有吱聲!有人在他的周圍堆滿了垃圾,他沉默不語!當現代文明的隆隆車輛從他身上疾速碾過的時候他還能沉默嗎?

  讀一讀墓碑上幾個依稀可辨的文字吧!

——————

三。

楚長城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楚長城在曆史文獻記載上稱作方城。《左傳》上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齊國要進兵攻打楚國,軍隊已經到了陘這個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敵,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對齊侯說,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話,楚國有方城可以作為城防,有漢水作為城池,足可以抵擋一陣子的。齊侯見楚防禦工事果然堅固,隻好收兵。

像這樣別的諸侯國家去攻打楚國,到了方城就被阻擋而回的情況,在古代文獻上還有不少記載。如《左傳》上記載公元前624年(楚穆王二年),晉國的處父楚攻打以救江,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晉國的荀偃欒帥師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於防禦嚴實,沒敢攻打,結果隻好攻打了一下別的地方就回去了。這些情況不僅說明了楚方城在防禦其他諸侯鄰國侵擾上的功用,而且也說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連綿不斷的城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這便是長城的開始。

關於楚方城就是楚長城的記載,在古代曆史文獻中,得到證實。《漢書·地理誌》上說:南陽郡,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上記載更為詳細。《沅水》條上記載:葉縣東麵有故城一道,從魯山縣(今魯山縣東南五十裏)開始,東至泌水(今泌陽縣北),西達比陽(今唐河)界,南北連聯數百裏,號為方城,也稱作長城。酈縣也有故城一麵,未詳裏數,號為長城,也即是這一道長城的西段,其間相去六百裏。

楚長城的位置,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它的西頭從今天湖北的竹山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縣,往北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縣,往北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葉縣,往南跨過沙河直達泌陽縣。總長將近一千裏。從地理位置上看,這一道長城正好處在當時楚國都城郢都的西北和東北麵,對於防禦較為強大的諸侯鄰國秦、晉、齊、韓、魏等的進攻是恰當的。

——————

四。

戰爭與和平的紐帶——古代長城

■朱耀廷 郭引強 劉曙光

   第一章

  上下兩千年 縱橫十萬裏
  ——中國的曆代長城

  在我國曆史上,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開始到明代為止,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王朝修過長城,曆時長達2700多年。在東北、華北、西北、中原的16個省市自治區,都有長城的遺跡,單是內蒙古境內的長城就有3萬華裏。如果把各個地區曆代所修的長城連結在一起,總長度可超過10萬華裏,真可謂“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裏”。其工程之浩大,無與倫比。

 一、春秋戰國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防禦其他諸侯國和外族入侵,各自修建了邊界江城。從防禦建築工程發展的過程推測,長城可能是由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等單體建築發展而成的。
  春秋戰國特別是戰國七雄時期,戰爭連綿,硝煙不斷。各個諸侯國紛紛劃界分疆而守,為了保衛自己國土的安全,有的以河堤為防,有的沿山嶺置障牆,修建長城以自衛。隨著諸侯兼並戰爭的日益加劇,作為有效的軍事防禦工事的長城,不斷得到大規模的修建。秦、齊、楚、韓、燕、趙、魏諸國,都規模不等地築有長城。除楚國在長江流域外,其餘大部分都在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各諸侯國所修的長城加在一起,其長度將超過萬裏,這對研究戰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曆史等都是非常寶貴的。
  (1)楚國長城
  早在春秋時期,楚國最先在今河南省伏牛山因山設險,利用山嶺高地再連給河流堤防,將一係列小防禦城堡連成條狀防禦體係,稱為方城或連堤,這是最早見於記載的長城,也是我國靠近長江流域的長城。
  楚國立國之時,在今湖北荊山一帶,建都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後移都於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紀南城)。原來楚國是一個小國,春秋時期逐漸發展起來,吞並了周圍的一些弱小國家,躋身強國之列,把矛頭直指中原,企圖爭奪霸主地位。
  楚國最初修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禦晉國和齊國。後來秦國日益強盛,楚長城又具有防秦之意。楚長城究竟修自何年何月,史書尚無明確的直接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他文獻中間接地知道其大致年代。《左傳》魯僖公四年載,齊桓公率領魯、宋、陳、衛、鄭、許、曹、齊等8個諸侯國的軍隊攻打楚國,兵至陘山(今河南偃城東)時,楚國派大夫屈完率兵迎擊。屈完對齊桓公說:“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這裏屈完提到的“方城”,實際上就是楚國的長城。魯僖公四年為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楚長城的修築當在此之前。
  楚國長城之所以稱“方城”,是基於它的形式和結構而言的。楚長城是利用山河之險以為城。因山為壁,臨水為塹,連山相接,“無上之處,累石為固”。1又據《春秋·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載:“許迂於葉者也。楚盛,周衰,(莊王)控霸南上,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字”。列城就是一係列防禦性城堡,屯兵戍守,是後來演變為長城的一種重要的防禦形式。經考察遺址可知,春秋時期,楚國長城從今河南魯山西南魯陽關起,向東再折向東南,至泌陽縣東北,利用陡峭的山嶺、河流的堤防兼築長牆,將列城連結成矩形防禦體係。戰國時代楚國又將方城自魯陽關向西擴建,連接欒川縣東南境翼望山,再向南折,直至鄧縣北境,形成完整的矩形。
  綜合考察楚方城的具體位置及其走向,楚長城西起湖北省竹山縣,向北經河南內鄉縣、魯山縣、葉縣,然後一直向南,到河南泌陽止,呈戊形,所以稱為方城。其長度近千裏。這條長城正好處於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的西、北、東三麵,對於來自北方的強大的諸侯國秦國、齊國、晉國等的進攻,構成了十分重要的防禦體係。
  在今河南方城縣東北大關口,還保存有一段1000餘米的楚長城遺跡,依山而築,雖已是殘垣斷壁,仍不減當年氣勢。1983年,我國的文物工作者在陝西省東南部與湖北省交界的旬陽、白河縣境內,曾發現了石砌長城遺跡。據說,有的地方,城門還比較完整。參加考察的文物工作者認為,這是當年楚國長城的一部分。從地理位置和防禦需要來說,這和前麵所述的楚長城倒是一致的。
  (2)齊國、魏國長城
  齊國長城 齊國是春秋時期的大國,曾雄踞於各強國之首。位於今山東省北部,建都營丘(後稱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其疆域東到海,西到黃河,南極泰山,北到無棣水(今河北鹽山縣南),是當時華夏諸國中最強的國家。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齊國的勢力有所削弱,為了抵禦西方韓、趙、魏等國的侵襲,齊國開始修築長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入長垣”。2這是齊長城見於文獻的最早記載。
  還有一段文獻也印證了這一時間。《水經注》汶水注中引《竹書紀年》雲:“晉烈公十二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齊康公元年,公元前404年),王命韓景子、趙烈侯及我師伐齊,入長城。”從以上兩條文獻記載我們可以認為,至遲在公元前5世紀齊國就已修築了長城。
  齊國最初的長城是利用濟水的堤防再築牆連結山脈而成,史稱“長城钜防”,“足以為塞”。3被列國諸侯視為重險,引為畏憚者。至齊宣王時(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乘山嶺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裏,以備楚”4由此可以想見,當時齊長城的規模很是不小。
  關於齊國長城的起止地點及其走向,在一些曆史文獻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再結合今天尚存的遺跡考察得知,齊漢城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古濟水之濱,東北行入長清縣南境,經五道嶺入泰安縣界。統泰山西北麓山嶺(長城嶺,一名大橫嶺)東行,經曆城縣南界梯子山,沿章丘、萊蕪兩縣市交界之劈林尖山東南行,經博山縣南境。入臨朐、沂水兩縣交界地曲折東行,逾穆陵關,經安丘縣西南界太平山,傍莒縣高華嶺而入日照縣北境,沿昆山、諸城縣雷石山,東至膠南縣小珠山之東入海,長達千餘裏。
  齊長城的遺跡如今在上述諸縣市經過地方還可辨認,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長城中迄今保存較好的一條。齊長城有夯築和石砌兩種建築結構。一般情況卜,平地多用黃土夯築,山區多就地取材,用自然石塊壘砌,現在殘高1——4米,寬約4——5米。黃土夯築部分多已不複存在。
  齊長城中部的重要關隘——穆陵關,遺跡尚存,在今山東臨朐縣和沂山東南,蔣峪與馬站之間的大峴山上,此處地勢險要,人稱“齊南天險”,為魯南與魯北交通往來之門戶。
  魏國長城 魏國位於今河南西部和陝西東部,在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變法之前魏國是一個較強盛的國家。後來,魏國西麵的秦國和南麵的楚國,通過變法圖強,勢力日漸強大,經常進攻魏國,魏國便由先前的攻勢變為守勢。另外,魏國的西北角又與犬戎相連。魏國以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為都時,修了一道河西長城;後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又在今河南境內修築了一條長城,分別是為了防秦,防犬戎和防楚的。
  魏國和秦國本以黃河為界,在河西原僅有少梁一城。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後,先後任用翟璜、李悝、魏成子為相,任用吳起等為將,實行變法革新,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魏文侯曾幾次大舉進攻秦國,占領了秦國的幾座城池。而秦國後來居上,在秦獻公執政時期開始反攻魏國。魏惠王八年(公元前362年),魏同韓、趙兩國發生大戰,秦乘機而入,大敗魏軍於少梁,迫使魏國東遷大梁。此時,魏國的河西諸城,雖未失守,但已處於秦軍的嚴重威脅之中。在此情形之下,魏國在黃河西側的洛水之濱修築了一條長城用以防秦。關於這條長城,《史記·秦本紀》載:“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水經注》濟水條亦引《竹書記年》載:“梁惠成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龍賈率師所築長城於西邊”。《史記·魏世家》雲:“(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從以上文獻可知,從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51年的10年間,魏曾不斷地經營河西防務,修築長城。可能從南邊的洛水之濱一直向北延伸至今內蒙古的固陽,因而這條長城還有防西北西戎入境掠奪之作用。經實地考察發現,這條長城的南端起於今陝西省華陰縣華山峪口,順長澗水而卜,經縣城西北古城村,向北跨越渭河,然後循洛水東岸北上,經大荔、澄縣、洛川、延安等地,直到綏德附近的黃河岸邊,長達數百公裏。它是利用洛河的高岸堤防結合夯土牆版築而成,故曆史上也稱作“濱洛長城”。這條長城的遺跡今天在有些地方還清晰可見,華陰縣華山峪口至縣城西北古城村有一段長城遺跡,夯築,還十分堅實。在大荔縣城東高城區蜿蜒而西至長城村,長有10餘公裏。韓城縣自北龍亭村向東還保存一段,斷斷續續直達黃河岸邊,雄峙高聳,宛然如舊。另外,在這段長城附近,有一段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的小城遺跡,似為當年駐軍屯糧之所。
  此外,魏國還修過一條河南長城,亦叫魏河外長城。這條長城是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以後,在中原大地上修起的。關於這條長城,曆史文獻均有記載。《水經注》卷7載:“濟瀆又東逕陽武縣故城北。又東絕長城,魏築也。”
  《後漢書·郡國誌》曰:“長城自卷逕陽武到密者是矣。”這條長城雖然修在魏國與韓國的邊界,但當時秦國的勢力逐漸東擴,越過崤關以後,該城牆除了防韓以外,也有防秦作用。據考證,魏在中原修築的這一長城北起魏卷城西北黃河東南岸,東穿魏卷、安城南境與韓垣雍、修魚北境之間,至今河南原陽縣南折向西南行,跨越古濟水,經鄭州東南,達於密縣東北起伏的山腳下止,全長約300華裏。由於它起於黃河南岸卷城,曆史上又稱為“魏卷長城”。黃河在這一地區的頻繁泛濫已使這條長城蹤跡難尋。若要調查一下,在這條長城的南段,今密縣、滎陽的丘陵地帶,可能會找到一些線索。
  這裏順便提一下鄭、韓長城。鄭國是地處中原的小國,因勢小力薄,為了防止強秦的入侵,曾修過一條防秦、防魏的長城。《竹書紀年》雲:“梁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
  自亥穀以南,鄭所城矣。”“梁惠王十五年(公元前355年)築也。”後來,韓國滅掉了鄭國,仍繼續使用,所以叫鄭韓長城。這條長城修在鄭國、韓與魏國之間,其主要用意在於界邊,修築規模不會很大,但“鄭韓故城”遺址尚存,今仍被人們憑吊。
  (3)秦、燕、趙及中山國長城
  秦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秦國,先後修築過兩條長城,一條是東西和魏國接壤的“塹洛長城”,一條是西邊防禦西北遊牧民族襲擾的邊地長城。
  春秋時期,秦國建都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占有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部的一片地域。公元前五四世紀之交,秦國力不振,常受到周圍鄰國的欺負。對秦國威脅最大的就是它的東鄰魏國。秦國東部黃河、洛河之間的上地屢被魏國攻占。為了抵禦魏國,秦國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築了一條長城。《史記·秦本紀》載,簡公六年(公元前409年),“塹洛,城重泉”。這裏的“塹”,就是掘的意思,即削掘洛河河岸使之變成高崖以利防守。重泉城故址在今陝西蒲城縣東南鈐鉺鎮,東距洛河3公裏,可能為當時的駐軍之所。這段長城的修築方法是築牆與削掘崖岸相結合的工程,所以史書上稱作“塹治長城”。它是戰國時期秦國修築的一條防魂長城,比魏國的河西長城(濱洛長城)早56年。
  關於這段長城的位置及具體走向,《水經注》卷19記載:“渭水又東,沙渠水注之。水出南山,北流,西北入長城。城自華山,北達於河。”再結合實地考察得知,這條秦長城南起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之下的小張村,逶迤而向東北,再經華陰廟東北,跨過沙渠河而到渭河之濱,渭河以北則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
  今天在渭河以南華陰縣小張村至華陰廟東城子間存有一段低矮斷續的城牆,夯土層清晰可辨。
  在今天的陝西富縣城西南2公裏處洛河東側的監軍台有一段長750米的長城遺跡,這是秦國防禦趙國而在洛河中遊修築的上郡塞長城的一段。洛河中遊的河穀是由陝北通往關中的必由之路,當趙國擁有今山西、陝西之間、河套以南大片土地之後,對洛河以南的秦地構成了威脅。秦惠文王時(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25年)“築上郡塞”5以對付趙國。這段長城的位置在今陝西富縣、洛川兩縣間的洛河西岸,東西兩端分別止於黃龍山和子午嶺。
  秦西北的邊地長城,始建於秦昭王時(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這是為了防禦活動於西北草原地區的西戎等遊牧部落的侵擾而修建的。《史記·匈奴列傳》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後亂,有二子。宣太後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段長城準確的修築時間,這裏沒有明確告知,但《後漢書·西羌列傳》中間接地給我們以提示:“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後誘殺義渠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周赧王四十三年,為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由此可知,秦昭王的防戎長城,應修建於此時。
  依據曆史文獻結合實地調查,我們已基本搞清了秦昭王時修築這條長城的位置及其走向。它西起今甘肅省岷縣,即秦時臨洮,沿洮河東岸向北到今臨洮縣;然後再折向東南至渭源縣境,再折向東北沿著彎彎曲曲的群山峻嶺一路逶迤東去,穿過定西、靜寧之間的華家嶺地區而進入寧夏南境;跨過葫蘆河、六盤山,逕固原縣城北至清水河畔石羊窪折向東南,經碉堡梁和長城梁,到固原與鎮原間寧夏與甘肅兩省的交界處複折向東北;再由甘肅的環縣、長城源、營盤山進入陝西境內的吳旗縣境;沿長城嶺繼續東北行,循陝西靖邊、誌丹、安塞等縣境的橫山山脈,向東北延伸至靖邊縣天賜灣與安塞墾鐮刀灣之間的古塞門處,分作兩支。南邊一支沿大理河與淮寧河之間的分水嶺繼續向東方至綏德,然後傍無定河西岸北行,止於今榆林縣南魚河鎮,即古上郡治所膚施縣附近;北邊一支轉向東北經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縣境,然後入內蒙古南境,經準格爾旗,直到托克托縣南的黃河畔,長達千餘裏。
  秦昭王所修的這條長城,迄今還保存有幾段遺跡。在甘肅臨洮、渭源縣境,自臨洮縣城東峪溝北岸斜向東南,經渭源縣城北,長數十公裏,隨山巒起伏;在寧夏固原縣境,由城西南孫家莊東經縣城北至清水河畔石羊窪,全長18公裏;另一段在固原東南碉堡梁和長城梁上,長約7公裏,傍茹河北岸斜向東南。甘肅環縣,陝西吳旗縣境,內蒙古境內均有遺跡可尋。甘肅環縣城西南常塌坬附近,南北長約2公裏左右。環縣東北40公裏的營盤山至陝西吳旗縣西南28公裏的城牆村之間,共長30公裏。內蒙古準格爾旗和伊金霍洛旗交界處的書會川西岸也保留有一段。這段長城為土石相間的建築結構。其餘各段均為黃土夯築。
  燕國長城 燕國也修有兩條長城。南部邊境的長城是用來防禦趙、齊以及秦國的,北部的長城是用來防禦東胡等遊牧民族的。燕國的封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到遼寧西南部一帶,建都於薊(今北京),又以武陽(今河北易縣南)為下都。燕國初封之時,不在諸侯強國之列,燕昭王在位時,高築黃金台,延攬天下賢士,以樂毅為將,經過一次次征戰,最後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但由於連年與齊國開戰,結下了冤仇。另外,在燕國西南部的秦國,為了東進圖霸,常常驅使趙國威脅燕境。為了防禦齊國、趙國以及秦國的襲擊,在其南邊疆界修築了一條禦敵的長城。《水經注》卷11載:“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易水及東曆燕之長城,又東逕漸離城南……易水又東流,屈逕長城西……”這一大段將長城和易水交叉在一起描述的文字,說明這條長城是利用古易水的堤防與築牆結合而成,所以當時多以“易水長城”連稱。
  據考證,燕南界長城西起自今河北易縣西北方向的太行山下,向東南跨古易水,沿易水河南岸經今徐水、安新縣北境,再經雄縣南境,止於文安縣境,長50O餘裏。在今徐水縣解村瀑河上遊東岸,南起石龍山,北至黃山,沿河岸有土垣長10公裏,寬4——6米,殘高2——4米的遺跡。
  說到易水長城,人們會自然地想到一段催人淚下的曆史故事。
  燕國末年,秦國勢力日益強大,壯士荊軻受燕王喜的兒子太子丹的托付,帶領燕國勇士、13歲的秦舞陽去秦都鹹陽刺殺秦王,臨行前悲壯地告別燕太子丹,慷慨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這一千古罕見的送別,就發生在燕國下都城外的易水岸邊、長城腳下。唐代駱賓王據此有詩雲:“此地別燕丹,壯發上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燕北界長城是為了抵禦北部東胡、山戎等遊牧民族的侵擾而建。史家認為,這是戰國長城中修築時間較晚的一條。《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關於這條長城的具體位置和走向,除了文獻中記載的造陽、襄平兩點外,其餘均沒有明確記載。
  經過史學、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方考察認為,這條長城西起今河北張家口、宣化一帶,往東北方向經河北圍場,內蒙古多倫、獨石,再到遼寧朝陽,越醫巫閭山,直至遼東。其遺跡在河北圍場縣邊牆村向東,經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薑子灣村、敖漢旗土家營子至遼寧朝陽斷續保存的有300餘公裏。從建築材料看,有石築、夯土築、土石混用或利用天然岩壁加砌石塊而成。石築牆基寬一般在2——4米之間,殘高不足1米。土築牆僅能從地麵上看出一條黑土帶,寬約5——6米。在遼寧朝陽市境內的長城上還築有小城堡,長城遺跡內外的山上也分布有不少小城堡遺址。在這些城堡內出土了燕國同期的重線山形紋半圓形瓦當、“明刀”錢、“一刀”圓錢、銅鏃、雲紋瓦當、繩紋瓦、陶片等器物,說明城堡與長城在當時一起組成縱深防禦體係。6
  趙國長城 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東南),後又於公元前386年遷都河北邯鄲。占有今河北省西南部、山西省中部、陝西省東北和內蒙古河套地區。趙國東鄰齊國,東北鄰燕國,南麵和西南麵鄰魏國,西北麵鄰東胡、林胡。胡人要南下,魏國要北進,對趙國形成很大的威脅。因此,在其地域的南界和北界各修築了一條長城。
  趙國的南界長城,在今河北省與河南省交界的漳河北岸,因建於趙肅候在位時,又稱趙肅侯長城,是用來防禦魏國的;因秦國也驅魏攻趙,所以也起防秦作用。《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武靈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召樓緩謀曰:“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漳、滏之險,立長城。”戰國時代的古漳河河道,在今河北省臨漳縣鄴鎮以下的河段,位上今漳河以北,斜向東北流,左會滏水而入於黃河。趙南界長城當是利用漳水、滏水的堤防相連擴建而成。據勘察知,這條長城西起於今河北省涉縣東北、武安故城西南的太行山麓,沿古滏水南岸向東南方向延伸,到磁縣南的漳水河北岸折而向東北方向,沿古漳水西岸到今曲周附近一帶止,形成一個向南凸起的弓形。至今在河北臨漳、磁縣一帶尚有遺跡可尋。
  趙北界長城位於內蒙古陰山、大青山一帶,是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破林胡、樓煩,開拓燕、代、雲中、九原四郡之後為防胡所建。《史記·匈奴列傳》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水經注》卷3在描述高闕下這段長城時記載更詳細:“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峨然雲舉,望若闕焉,即狀表目,故有高闕之名也。”據記載和考察所知,這段長城東起今河北宣化附近,向西北方向經張家口進入內蒙古,然後沿陰山山脈西去,直到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高闕止,長約600餘公裏。
  目前這條長城還保留有兩段:一段自內蒙古卓資縣三道營土城村,沿大青山南坡山腳,迤邐向西,直到土默特右旗水澗溝門村。這段長城基本上為黃土夯築,也有土石相間的。另一段在包頭、呼和浩特、卓資縣北境,這段長城以石築為主,有此地段用石塊鋪作牆基,上麵用黃土夯成,殘高2——3米。沿長城還修築有許多城堡、障塞和烽燧,構成縱深防禦體係。
  中山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位於今河北正定、石家莊地區較小的地域之內。中山國雖然地小人少,但它是由北方遊牧民族和華夏民族結合而建立起來的,非常強悍,雖處在強鄰的包圍之中卻能夠自立,立國時期長達二三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96年才被趙國所滅。戰國時期,中山國與其北方的燕國和東方的齊國結為盟國,長期和平相處。而它西南方的趙國和魏國卻視其為心腹之患。
  因此,中山國在其西南邊界,修築了一條防魏防趙長城。《史記·趙世家》雲:“(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經推考,這段長城的位置可能在今河北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下,到邢台地區的分水嶺,全長約250公裏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括地誌》卷4。
  2. 《竹書紀年》卷下。
  3.《戰國策·燕策》,蘇代語。
  4.《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
  5.《史記·蘇秦張儀列傳》。
  6.顧銘學:《先秦時期中朝關係問題初探》,載韓國叢書《韓國學論文集》第一輯。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所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二、秦漢時期的長城

  一提起中國的萬裏長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萬裏長城之名始於秦始皇,秦始皇也確實修築了我國的第一條萬裏長城,這是有史可查的。
  我國的漢代,地域遼闊,且立國時間長。有漢一代,除了複修秦長城以外,還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修築了河西長城,長達2000餘裏。如果把漢代所修長城連接起來,總長度將超過1萬公裏,所以,漢朝是中國曆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
  (l)秦始皇與第一條萬裏長城
  戰國後期,秦國勢力日益強盛,誌在削平東方六國。從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開始,秦軍先後消滅了韓、趙、魏、燕、楚各國。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軍開進了戰國末期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的都城臨淄,最終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稱雄的混亂局麵,建立起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製王朝。
  統一之後的秦朝,疆域遼闊,東到渤海、黃海、東海,西到甘肅,南至兩廣,北到河北、內蒙交界一帶。為了保護已經取得的勝利成果,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革故創新,采取了一係列有力措施,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在秦朝的西部和北部居住著匈奴、東胡等民族。尤其是匈奴,勢力較強,他們逐水草而居,以遊牧為業,常常遊騎南下侵擾秦境,對秦朝北部國防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安定構成了極大威脅。因此,抗擊匈奴、修築長城以阻擋匈奴的南侵,是擺在秦始皇麵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秦始皇在北擊匈奴之後,便開始了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偉大事業。據《史記·蒙恬列傳》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內蒙古河套以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製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裏。”這一橫貫秦帝國北部邊境的長城,主要是在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北方邊地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繕、連綴和增廣而成。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匈奴南下侵擾,這是非常明確的。因為在秦始皇大力修築北部長城的同時,卻在拆除內地原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這些長城的一部分,對這個龐大的封建帝國來說,已經構成了障礙。《史記·秦始事本紀》載,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刻碣石門之辭日:“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秦朝國內局勢穩定以後,秦始皇把精力轉移到邊境的防範中去了。
  秦始皇所築長城,大致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自東經113度30分的內蒙古化德縣境,沿北緯42度往東,經河北康保縣南,內蒙古太仆寺旗、多倫縣南,河北豐寧、圍場縣北,內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庫倫旗南境,進入遼寧阜新市北,這段長城基本上是沿著今內蒙古和河北交界處蜿蜒東行的。進入遼寧以後,折向東南,一直延伸到朝鮮境內的平壤大同江北岸。
  以往的史家隻是根據文獻記載推斷,以為秦始皇的東段長城是利用戰國時期燕國長城舊址稍加修繕而成,沒有單獨修建新城。
  1977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張家口、承德地區進行普查,獲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推翻了以往的觀點。在張家口至承德一線,就保存有三道古長城遺跡:最北邊的一道,又稱康保三道邊,由內蒙古化德和河北康保縣東去,和赤峰市北邊的一道長城銜接,是秦始皇時期所築,現存高度l——3米,當地群眾稱之為“土龍”。因其順山勢起伏如長龍。這段長城在河北圍場境內也有遺存。據《承德府誌》載,1752年秋天,乾隆皇帝率領他的屬下來到河北木蘭圍場打獵。他沒有發現獵物,卻發現了一段東西走向的古長城,長約400餘裏,可是他的屬下卻說這不是長城,是自然形成的。對此乾隆不以為然,經過仔細考證,乾隆皇帝認定這就是秦長城,遂在今圍場縣新撥鄉岱尹梁北鐫立《古長城說》石碑一通為證。全文284字,分別用漢、滿、藏、蒙4種文字書寫,可以說這是乾隆皇帝關於長城的論文。
  第二道長城是戰國燕長城遺跡,在第一道長城南大約20公裏。還有一道長城,當地群眾稱分“成吉思汗長城”,顯然是錯誤的。
  內蒙古赤峰地區的古長城也保存了三道遺跡:經昭烏達盟文物工作隊調查,認為赤北長城是秦統一後建築的,今殘長約30餘公裏,殘高不足1米,當地群眾用“石龍”、“土龍”、“沙龍”或“趕牛道”來稱呼這段長城。第二道“赤南長城”與赤北長城相距約50公裏,是戰國燕長城遺跡。第三道長城僅在敖漢旗南部邊緣有發現,又稱“老虎山長城”。因發現有秦代重要的遺址遺物,被認為是秦代長城內要塞之一,可能沿用了燕長城的一部分,但時代晚於第二道赤南長城。秦始皇長城東段沿線還修築了許多城池、障和烽火台一類的防禦建築設施。
  秦始皇東段長城的建築方法基本采取因地製宜、就地取材,“用險製塞”,“累石為城,樹榆為塞”的不同方法。山嶺上多選用自然石塊壘砌,平地多用黃土夯築,也有土石並用的。在長城穿越河穀的地段,或以溝塹代替牆壁,或在河穀一側增築一段平行的牆壁,水地一段多為石築。兩山之間則用天然石塊砌成石牆,形成“石門”,在城子鄉一帶有35公裏一段保存完好,長壕上寬5米,底寬2米,溝深1米,壕、牆共寬12米。
  秦始皇長城的中段,經考察處於東經114度以西至106度之間。沿北緯41度左右,從東至西由內蒙古興和縣,經黃旗海北岸,繞過集寧市北境,順大青山而西,經察右中旗,武川縣南部的南烏不浪,固陽縣北部的大廟、銀號、西鬥鋪,然後北依陰山,南障黃河後套,經五原、杭錦後旗北境,西抵烏蘭布和沙漠北緣。這是秦統一以後,蒙恬北逐匈奴,辟地數千裏,利用戰國時期趙長城的基礎,加以重新修繕而成的。而陰山至賀蘭山之間的廣闊缺口當是秦統一以後新築。另外,在連綿的山巔上,還發現了用石塊壘成供傳遞軍情用的烽火台,史稱“烽燧”、“亭燧”。山穀間的通道則構成了一係列城堡,就是文獻中提到的“障塞”。使秦統一以後的長城中段,形成縱深的防禦體係。
  秦始皇長城的西段,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四)十縣,城河上為塞。”這裏所說的榆中,應是今甘肅蘭州、永靖一帶。由於蒙恬收複河南地之後,橫貫甘肅、寧夏南部、陝北、內蒙古的秦昭王長城已失掉防禦作用,西北邊地已推進到黃河和賀蘭山之間。秦始皇長城的西段是憑籍黃河天險而成,其中多修有障塞和城堡。經考察西起甘肅省岷縣,循洮河東岸向北至臨洮縣、蘭州,再東折至榆中。向北沿黃河東岸修築了不少城塞,直到內蒙河套地區,和曆史文獻“自榆中並河以東……城河上為塞”相吻合。
  今在這一帶發現有秦漢時期的城址和大量墓葬,進一步印證了文獻記載的正確。自榆中向東經寧夏固原、甘肅環縣、慶陽,再經陝北直達黃河岸邊的長城,基本上是戰國時期秦國所修長城,秦朝隻是利用而已。
  綜觀秦始皇所築長城,雖然大部分是利用原秦、趙、燕北部長城的舊址,加以修繕連接而成,但也有部分是新築的,特別是一些城堡障塞。秦始皇還在長城沿線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12郡。通過軍隊的移防、移民墾荒,來管轄和開發這些地區,這樣不但鞏固了秦帝國北部的邊防,保障了農耕區正常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對開發邊區、發展農牧業經濟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秦始皇修築萬裏長城的評價,兩千多年來一直是褒貶不一。持褒揚態度者多從秦始皇修築長城保護中原文明方麵考慮,持貶意者多從秦始皇暴虐、勞民傷財方麵考慮。應當承認,秦始皇修築萬裏長城這一巨大的工程,的確役使了大量的民夫,使許多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秦朝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撐柱”,以及後來演化出的“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明證。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秦始皇是修築萬裏長城的第一個國君,正如他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一樣,他修長城這一曆史舉動,是為了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寧,其積極意義是主要的方麵,應當予以充分的肯定,這才是曆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2)漢長城——中國的第二條萬裏長城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稱帝,建立了漢朝。漢朝建都長安,其疆域之大,人口之多,都遠遠超過了秦代。但是在秦末漢初之際,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頓單於的統治下,東滅東胡,西驅大月支,征服樓蘭、烏孫等12國,其西部的疆域已達今祁連山、天山一帶,勢力較為強大。所以,終漢一代,一直麵臨著來自匈奴的巨大軍事威脅。
  為防止匈奴的南犯,漢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除了修繕秦始皇的長城以外,還新築了一些長城,特別是大規模地修築了河西長城,即今天的甘肅酒泉、玉門至新疆羅布泊一線。
  《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單於曾率兵南下,“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直搗漢朝腹地。還“悉複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今甘肅固原東南)、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與中國界於故塞”。故塞、河南塞,即指戰國時期秦昭王所築西起今甘肅岷縣、臨洮,經寧夏南境、陝西北境,東北達內蒙古托克托西南黃河岸的邊地長城。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劉邦親帥32萬大軍北伐匈奴,結果被匈奴圍困於今山西大同東北的白登山上達7日之久。最後用陳平秘計,重賂冒頓的閼氏,才得以突圍。高祖有了這次沉痛的教訓,認識到長城的重要作用,遂下令修繕秦昭王時所築的長城。並“置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關外置河南郡……繕治河上塞”,1以加強長城沿線的防衛。
  在惠帝、呂後、文帝和景帝統治的六七十年間,漢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對外求得邊境的安寧,對內休養生息以強國力。然而,和親隻是漢朝單方麵的美好願望而已,是消極的防守。在和親的數十年間,匈奴並沒有終止對漢朝的侵襲,邊警頻傳,烽火數達京都長安。隴西(今甘肅東南)、上穀(今河北懷來)、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境)、遼東(今遼寧遼陽)等郡,也經常受到襲擊。雲中、遼東一帶,每年被擄去的人口,均在萬人以上。《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單於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慰印,虜人民畜產甚多”。匈奴“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使漢朝蒙受重大損失。
  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漢文帝派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蘇意、張武為將軍,率大軍在今山西、陝西北部和甘肅東北部一帶,修繕秦始皇長城,防禦匈奴南下。從首都長安到長城沿線,還修築了許多烽火台,用以傳遞軍情。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這時西漢的國力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達到空前的鼎盛時期。武帝一改過去那種一味與匈奴和親的消極防禦之策,主動出擊,大事征伐匈奴,50餘年間,幾乎沒有一日之安息。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還大規模地修築了長城。《漢書·武帝本紀》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在武帝第一次北擊匈奴的前三年,就“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這是對北擊匈奴所作的準備工作。真正大規模地進攻匈奴並修築長城當屬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史記·匈奴列傳》載:“其明年(元朔二年)衛青複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複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漢武帝前期將防禦匈奴的北方邊界推進到今內蒙古陰山南麓的原秦始皇長城一線。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過居延海,回師祁連山,東奔西殺,反擊匈奴。同年秋,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率眾來降。河西走廊一帶遂為漢朝所據。武帝先後在此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從此“斷匈奴右臂”,打通西漢王朝與西域各國的通路。為保護這條交通道路的安全,切斷匈奴與羌人的聯係,漢代即開始了河西長城的修築。在短短的二三年內,漢武帝修築了由今甘肅省永登縣至酒泉的長城,東麵與秦始皇所修長城相接。關於這次修長城,《漢書·張騫傳》載:“漢始築令居(今甘肅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這是漢武帝第二次較大規模地修築長城。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又修築了酒泉至玉門關段的長城,這是他第三次修築長城。《史記·大宛列傳》載:“遣從驃侯破奴,將屬國騎及郡兵數萬,至匈河水,欲以擊胡,胡皆去。其明年,擊姑師(今新疆吐魯番),破奴與輕騎七百餘先至,虜樓蘭(今羅布泊地區)王,遂破姑師……於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門。”這裏所說的亭障,是堡壘、城堡,也屬於長城的防禦體係,隻是堡壘與堡壘之間沒有牆體相連而已。
  漢武帝第四次修築長城是從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間,這次修的是玉門關至新疆羅布泊段的長城。《史記·大宛列傳》載:“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鹽水(今羅布泊一帶),往往有亭。”《漢書·西域傳》亦載:“自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今烏茲別克費爾幹納盆地)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至此,從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到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的近20年間,漢武帝修築起由今甘肅蘭州至新疆羅布泊長達2000餘裏的長城與烽燧亭障,以保障漢代通往西域的大道暢通無阻。
  後來漢宣帝即位後,又設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北策大雅),漢河西長城的亭燧建築再向西延伸至庫車西北,以維護東西交通的安全。
  漢武帝時,還在內蒙古陰山北麓一帶修過長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與霍去病分道出兵,北擊匈奴,匈奴退於漠北,漠南無王庭。為阻止匈奴南入陰山,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陰山北側、大漠南緣修築長城,“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裏,遠者千餘裏。築城障列亭至盧朐。”2五原塞在今包頭市西北,這道城障列亭的防禦係統,在秦始皇長城以北,史稱“外城”、“塞外列城”或“光祿塞”,可見不是首尾相連的牆體。在五原郡北有光祿城,當與光祿塞有關。
  總的算起來,漢代從西北的河西長城到東北的遼東長城,其長度1萬餘裏,如果再加上今新疆羅布泊、庫車一線的亭障,內蒙古一帶的列城、城障列亭等,長度可達2萬裏之上,遠遠超過秦代。因此,我們說,漢朝是中國曆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
  漢長城的遺跡迄今還保留不少,例如在河北承德地區有一段殘長約15公裏的漢長城遺跡,它位於燕、秦長城以南,而又在明長城以北,顯然為漢代新築之段落。這段長城東自內蒙古寧城縣大營子一帶進入河北省承德縣三道溝門鄉獾子溝車子梁,西南行至誌雲鄉雙廟梁。殘高1.5米,寬8——10米,大部為土築,個別地方以石為基,上築夯土。長城附近還有許多墩台,其中有一段,相距2公裏築一座墩台,中間沒有牆體相連,正好與文獻上漢代“築亭障”相吻合。
  在今河北隆化、豐寧、灤平、北京密雲一帶也有漢長城遺址分布,而且在上述地方的墩台不下百餘座,多設在兩河交匯之處的三角地帶或交通要衝的山口。墩台多為方形,下大上小,一般邊長8——12米左右,殘存高度1.5——3米。當地群眾稱之為“炮台山”、“饅頭包”。河北省境內的漢長城構造仍然是“因險製塞”,城牆與墩台配合而成,懷安一帶的漢長城還出現了馬麵。從這些遺址上,我們基本上看到了漢長城的形製、構築材料和規模。另外在遼東、內蒙、甘肅等地也都有許多處漢長城遺址。形製、材料因地製宜,各不相同。有些地方用石塊和夯土築相結合而成,有些地方利用峭壁作為一麵城牆,而新疆羅布泊至孔雀河畔則是綿延的烽燧。這裏就不再一一評述了。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自武帝以後,匈奴勢力日衰。到宣帝時,內部分裂,呼韓邪單於率部來降,直至西漢末終未再興。東漢之世,匈奴分為南北二部,南匈奴與漢和好雜處,北匈奴遠居塞外駐牧,雖然不時與漢兵有所衝突,然勢力衰微,已不成什麽氣候。總之,自武帝之後至東漢末,伴隨著匈奴勢力的削弱,長城雖有所築,其規模已是很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史記·高祖本紀》。
  2.《史記·匈奴列傳》。

  三、南北朝至遼金元時期的長城

  東漢之後,魏、蜀、吳三國鼎立,角逐中原。西晉短暫統一,北方諸族紛遷內地,均不以長城為重。東晉偏安東南,以長江為天塹,無需長城的修築。唐朝國力強盛,疆域廣大,今長城一線均在其所轄之內,北方遊牧民族勢力不大。宋朝立足未穩,且北方的大片領土在遼金的地域之內,談不上修築長城。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其疆域橫跨歐亞大陸,更沒有修築長城的必要。所以,從南北朝至遼金元時期,修築長城的主要是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遼、金等朝代,這些朝代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為保衛自己領地的安全,防止外來民族的侵犯,也仿效秦、漢修築長城。
  (1)北魏、北齊長城
  南北朝時期,北朝各國除北齊外都是鮮卑族建立的。可是他們入主中原以後,即以正統自居,而把北方的其他少數民族視為夷狄,並組織力量修築長城進行防禦。
  北魏長城 公元5世紀初葉,我國北方的鮮卑族拓拔部建立起北魏王朝,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政權建立之後,逐步吞並了北方的後燕、夏、北燕、北涼等,於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統一北方,開始與南朝的劉宋政權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北魏政權的疆域,大部分在黃河流域的北部,據有今山西、河北及內蒙等省區的大片土地。北魏政權開始學習漢人的生產技術,逐漸以農業立國。
  這時在北部草原地區還活躍著另一支強大的遊牧民族柔然(又稱蠕蠕)和東北部的契丹族,不時南下掠擾,為解除北部邊境的威脅,北魏政權先後修築了赤城陰山長城和畿上塞圍長城。
  關於赤城陰山長城,《魏書·太宗紀》載:“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止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築長城於長川之南。
  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內蒙五原),延綿二千餘裏,備設戍衛。”這條長城東端起自今河北赤城縣境東北部,綿延西去,經今河北張北、尚義縣,進入內蒙集寧、武川、固陽,直到五原以北的陰山之中。這條長城的修築,限製了柔然的南進。為了進一步打擊柔然的勢力,緊接著北魏太武帝於神(上鹿下加)二年(公元429年),親率東西兩路大軍北伐柔然、高車,獲得全勝。遂把降服的柔然、高車人民遷徒至北魏長城下,從事耕牧生產。為確保北魏邊防安全,北魏政權還先後在今黃河河套西北至河北省張北縣一線建置了懷朔(今內蒙固陽西南)、武川(今武川西)、撫冥(今四子王旗東南土城子)、柔玄(今內蒙興和台基廟東北)、懷荒(今河北張北縣境)和沃野(今內蒙五原北)等6個軍事重鎮。這些布防實際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線。
  北魏政權為保衛京城的安全,還環繞平城修築了畿上塞圍的防禦體係。《魏書·世祖本紀》記載,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穀,西至於河,廣袤皆千裏。”經考察這條長城東起上穀郡治居庸縣境(今北京延慶縣),沿太行山西南行至今山西靈丘、繁峙、寧武,再西北至偏關縣,最後達河曲縣的黃河岸邊,全長千餘裏。呈環狀分布於平城的南麵。這種塞圍,大抵相當於漢代的“亭障”,它與北部的長城相呼應,構成了嚴密的屏障。
  東魏時期也修築過一條長城。北魏孝武帝於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受大丞相高歡所逼出逃關中,高歡另立北魏清河王世子善見為帝,改元天平,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魏自此分為東、西魏。東魏為了防止柔然南下也曾有修長城之舉。據《魏書·孝靜帝紀》記載: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丞相高歡“召夫五萬於肆州,北山築城,西自馬陵戍,東至土隥。四十日罷。”肆州(今山西忻州),馬陵戍(今山西寧武西〕,土隥(今寧武東),這條長城的150餘裏,雖然不算很長,但正處於北通朔縣(古稱馬邑)的交通要道上,這裏曆來為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所以,東魏立國之後遂修築長城以加強防守。
  北齊長城 東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孝靜帝而自立為文宣帝,立國號齊,史稱北齊,建都於鄴(今河北臨漳),所轄地域在今洛陽以東的晉、豫、魯、冀、內蒙古五省區的部分地區。在北齊政權立國的短短27年中,北方有柔然、突厥和契丹等遊牧民族的侵擾,西邊又有西魏、北周政權的威脅。所以,北齊曾多次修築長城。
  高洋即位後,即著手修築長城。《北史·齊本紀》載: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十月乙未,自黃櫨嶺(今山西汾陽西北),起長城,北至社平戍(今山西五寨縣境),四百餘裏,立三十六戍”。這是北齊政權第一次修築長城,這條長城自南向北沿呂梁山東麓呈南北向,其意圖是用來對付西魏的。
  北齊時期,蒙古高原上的突厥族勢力壯大,並建立了突厥王朝,常欲侵擾北齊王朝的北部邊境,北齊更加緊了長城的修築。《北史·齊本紀》載,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詔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自幽州北夏日(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裏。”從走向及位置考察,這條從夏口至恒州的長城,與北魏政權所修畿上塞圍相同,可能是在此基礎上,加以修補擴建而成,其長度也大體相當。
  緊接著北齊政權又修了一道長城,《北史·齊本紀》載,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先是,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裏,率十裏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這條在短短的一年內修築的3000餘裏長城,可能西段利用了天保六年所修恒州至夏口的長城,夏口東到海段為新修,沿燕山南麓到河北撫寧縣附近的渤海處。
  北齊修築了這條東到海的長城後,為切實防禦柔然的進攻,於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又修築了重城。據(《資治通鑒》卷167)載,“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拔(今山西的朔縣西南)而東至塢紇戍(今山西繁峙平型關東北)凡四百餘裏。”在長城的重要地段“修重城”,更進一步加強了防禦措施。從其位置及其走向看,這條長城是在北魏“畿上塞圍”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
  繼文宣帝之後,到北齊武成帝高湛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又修築了一道西南部的長城。據(《資治通鑒》卷169)載:“齊詔司空斛律步督坐騎二萬,築勳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裏,置十二戍”。勳掌城位於今河南濟源市西北王屋山麓,軹關亦在濟源北境,為太行八陘之第一陘,地當由晉南穿中條、太行山出入河北、河南之要衝。這條沿太行山修的長城,設的戍衛,主要是為防禦北周東進而建。
  北齊後主高緯時期,北部突厥勢力日盛,且屢約北周合擊北齊,這時北齊又對北部長城進行了修繕和加固。據《北齊書·斛律金附子羨傳》載,天統元年(公元565年),斛律羨“以北虜屢犯邊塞,須備不虞,自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裏,其間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斷穀起嶂,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由此看來,這次所築長城基本上是對文宣帝天保七年所築自西河至於海的長城的加固和增建。若不是這樣的話,北齊在一年之內是絕不會新築起二千餘裏的長城的。
  綜觀北齊一代,盡管時間短暫,但它卻接二連三地修築長城。
  雖然有些是對前代長城的修繕和加固,但新築的長城段,據《北史》記載,前後共達3000餘裏。最後需要提及的是,北周時期,突厥也屢犯北周邊地,北周為防其南下,開始修繕北齊時所築長城。《周書·宣帝紀》載:“靜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五月,突厥犯並州,“六月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這裏主要是“修齊所築長城”(《資治通鑒》卷173《陳紀7》)。
  (2)隋代長城
  北周靜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稱帝,國號隋。
  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都大興(今陝西西安),九年滅陳,至此全國統一,結束了東晉以來200餘年的分裂局麵。統一後的隋代,其疆域遼闊,東南到海,西到今新疆東部,西南到雲南、廣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東北至遼東。但這時在隋朝北方興起的突厥、契丹、吐穀渾諸族,成為隋朝的勁敵,且屢屢犯塞。為了解除北部邊患,隋朝雖然隻有短暫的30餘年,但多次舉行修築長城之役。
  據《隋書·突厥傳》記載,隋文帝即位後,東突厥沙缽略可汗與隋營州叛將高寶寧聯軍,攻陷了臨渝鎮(今山海關),“上敕緣邊修堡鄣,峻長城,以備之。”同書《高祖紀》載,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發稽胡修築長城,二旬而罷。”《隋書·韋世康弟衝傳》亦載,“發南汾州(今山西吉縣)胡千餘人北築長城”。以上所述修長城之事,當是修建北齊北邊至海長城的東段舊基。
  北周曾與突厥通婚,楊堅滅周以後,突厥新生沙缽略可汗以為北周複仇為由,親率大軍取道今內蒙鄂爾多斯高原入掠弘化(今甘肅慶陽)、天水、延安、金城(今蘭州)、武威諸州郡,六畜幾盡。為了加強西北邊防,隋文帝曾兩次修築長城。第一次是開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曆七百裏,以遏胡寇”(《資治通鑒》卷176)。文中“東距河,西至綏州”,依位置考察,應為“西距河,東至綏州”。這道長城西起今寧夏靈武縣西南黃河東岸,經陝西靖邊、橫山諸縣抵綏德。
  開皇六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再次修築長城。《資治通鑒》卷176載:“複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隋朔方郡治在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了,這次修築的是不連貫的長城,是憑險而守、遙相呼應的一係列城障。在重要的地段和關隘,還築有城堡,用以屯兵、屯糧,加強防禦作用。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興建東都洛陽,並征發男丁10萬餘人,圍繞東都城掘修了一道2000多裏的長塹。這條長塹自今山西省河津縣龍門黃河岸起,東經山西高平、河南汲縣、新鄉,然後南渡黃河,由開封、襄城,再西折至陝西商縣。除此之外,還有兩次較大規模的修築長城。
  隋煬帝時期,突厥內亂,東突厥啟民可汗內附。煬帝北巡,入突厥境,奚、霄、室韋等部首領皆來朝見,一時聲威大振,遂將北邊防禦線向北推進到河套地區。為此,將築起一道長城禦敵於城下。
  《隋書·煬帝紀》載,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隋榆林郡治在今內蒙古托克托黃河南岸),東至紫河(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清水河縣之間的渾河),一旬而罷。”這一道長城正處在黃土高原的北部邊沿和西北部地勢平坦的結合地帶,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踏板,長城的修築正好扼住了他們南下山西的通道。
  隋代,生活在青海湖一帶的吐穀渾曾不時掠擾隋王朝的西部邊郡。隋煬帝在發兵攻滅吐穀渾的同時,在今甘肅和青海交界地帶也修築了一段長城。據《資治通鑒》卷181記載,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修長城,自榆穀而東。”榆東在今青海貴德黃河岸邊,由此可知這段長城是由此而向東延伸的。
  有隋一代所築長城,大抵上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境內,基本上是沿著北魏、北齊長城進行修繕。新增築的地段,即所謂的“築重城”,在今陝西、寧夏、甘肅及內蒙古的河套地區一帶。在隋朝統治的不足40年間,頻頻征調民力修築長城,本想阻止北方民族南下,保衛國家安全,加強自己的統治,但由於濫征暴斂,造成“百姓失業,道殣相望”,結果被農民大起義的滾滾洪流給推翻了。
  (3)遼、金長城
  唐亡之後,中國曆史上出現了半個多世紀的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麵。北方的契丹族興起,公元916年始建國,947年建國號遼,這是中國北方建立的區域性王朝,與中原的宋王朝形成了南北對峙的態勢。遼統治者把長城看作契丹與中原文化的分界,“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所以,遼統治者在其統治的區域南部沒有對長城進行修建,而在北部為防禦女真人和中原的聯係,修築了一段長城。
  據《遼史·太祖本紀》記載,太祖二年(公元908年)冬十月,“築長城於鎮東海口。”文獻記載僅寥寥一筆,近年來考古工作者結合實地考察得知,東海口位於今遼寧大連金州區(原金縣)南部渤海與黃海交匯地岬處南關嶺,這裏是古代東北地區由海路通向中原的要道。當時渤海與契丹時常發生衝突,為阻斷渤海與中原王朝的聯係,契丹人占據此地後遂修築長城。另據《遼史·聖宗本紀》載,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黃龍府請建保障三、烽台十,詔以農隙築之。”這種建築雖不是連結的城牆,但屬於長城的防禦係統。遼建此工程主要是防止東北部女真人的南侵。據考察,這烽台堡障分布於第二鬆花江流域,北至今黑龍江省阿城市白城,南至今吉林省農安縣,大體為當時契丹與女真的邊界地。
  公元1115年,生活在我國東北的女真族建立了金朝,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其疆域東北到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興安嶺,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到河套、陝西橫山、甘肅東部與西夏接壤。南側,金朝已迫使宋退居淮河以南,前朝所築的舊有長城大部在金朝境內。但這時活躍於西北方的蒙古族逐漸強大,不時侵擾金王朝的控製區域,為此,金王朝開始在與蒙古族接壤地帶修築城堡,開挖界壕,進而連堡戍而築長城。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金王朝所修長城,見諸於史籍的皆稱之為“界壕”或者“邊堡”、“塹壕”,俗稱“成吉思汗邊牆”。
  《金史·地理誌》載:“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裏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北至蒲與路之北三千餘裏,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右旋入泰州婆盧火所浚界壕而山,經臨潢、金山,跨慶、桓、撫、昌、淨州之北,出天山外,包東勝,接西夏”。這是關於婆盧火所浚泰州界壕的較早文字記載:泰州在今吉林省白城市東南,婆盧火於金熙宗時期(公元1148年)任職於此,故這段長城應為此時所築,從其位置來看,很明顯是為了防禦蒙古族的。
  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左丞相完顏守道經略北方時,把西北路、西南路靠近內地的舊設堡戍,遷移至邊地,並與臨潢路泰州的邊堡相接。遺憾的是,這一時期修築的防禦工程質量較差,不久便失去了防禦作用。緊接著又修築了一些邊堡。《金史·世宗紀》載,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正月,“詔泰州、臨潢接境設邊堡七十,駐兵萬三千。”
  到金章宗明昌年間,蒙古族勢力與日俱增,而金政權的統治漸趨削弱,處於內外交困之境,隻有大修長城以防禦之。據《金史·完顏襄傳》載:“因請就用步卒穿壕築障,起臨潢左界至北京路,以為阻塞。”因這段自西南、西北路沿臨潢達泰州開築的壕塹,要經過風沙草原地帶,牆外壕塹易遭風沙湮塞而不足以阻擋蒙古騎兵,是否修築曾引起朝臣爭議。完顏襄曾曰:“今茲之費雖百萬貫,然功一成則邊防固而戍兵可減半,歲省三百萬貫,且寬民轉輸之力,實力永利。”最後主修派占了上風,但工程延至承安三年(公元ll98年)方告完成。這段長城東北起自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莫力達瓦旗,沿大興安嶺東南麓西南行,穿過錫林郭勒草原,止於武川縣上廟溝陰山北麓,綿延2000餘裏,在曆史文獻中被稱為“明昌新城”。
  另外,在金章宗承安年間也修過長城。《金史·仆散揆傳》載,揆升西南路招討使後,“沿徼築壘穿塹,連亙九百裏,營柵相望,烽堠相應,人得恣田牧,北邊遂寧。”仆散揆因築壘穿塹之功,於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由招討使榮升為參知政事。
  近些年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先後調查了金代各路界壕邊堡,基本明確了金長城的分布和走向。金長城除兩端為單線外,中間還分為內、外、中三條。金長城的防禦體係由長城界壕和邊堡關隘組成。長城界壕的主要結構是挖一條塹壕,阻礙戰馬衝越,塹壕內側壘築長牆。主線長城比支線增修副壕、副牆和馬麵,形製有所區別。除了牆壕並列外,還配置有戍堡和烽燧。金代所修築的界壕工程較為簡陋。元朝人張德輝在其遊記《塞北紀行》中曾寫到:“過漁兒泊(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達裏諾爾)……自泊之西北行四驛,有長城頹址,望之綿延不盡,亦前朝所築之外堡也。”元朝離金朝較近,所看到的金代長城已是頹址,可見其質量較差,形體較小。時至今日,遺跡就更少了。

  四、明長城

  明長城是我國曆史上修築的最後一道長城,也是修建規模最大、曆時最長、工程最堅固、設備最為完善的長城。它東起遼東的鴨綠江畔,西至甘肅的嘉峪關旁,橫貫今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九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公裏。
  有人計算過,若將明代修築長城的磚石、上方,用來修築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牆,可繞地球一周有餘。它翻越千山萬水,穿過莽莽荒原,騰飛茫茫沙漠,奔向皚皚雪山,猶如一條巨龍舞動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大地上。由於明長城離我們時代較近,且又修築得雄偉堅固,所以保存下來的遺跡較多,人為和自然損害較少,迄今麵目還較為清晰。下麵我們就有關明長城的情況作一概要介紹。
  (1)明長城的修建及管理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軍隊攻克了元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政府,元順帝被迫退回“塞北”。但元順帝手中仍然把握著完整的政治機構和較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占有東至呼倫貝爾湖,西至天山,北抵額爾齊斯河及葉尼塞河上遊,南到現在長城一線的地域。在陝西和甘肅的部分地區還有河南王擴廊帖木爾的18萬人馬,在遼東方麵有右尉納哈出指揮下的20萬軍隊,實際和朱明王朝形成了北南對峙的局麵。元順帝時刻都在想收複失地,重主中原。《明史·兵誌(三)》“邊防”條載:“元人北歸,屢謀興複。永樂遷都北平,三麵近塞。正統以後,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裏,分地守禦。”明建國之初,為防禦被推翻的蒙古貴族卷土重來,開始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明中葉以後,隨著北方蒙古族勢力的再起與東北地區女真族的興起,為了鞏固北方邊防的安全,明王朝更加緊了長城的修築步伐。直到明王朝被推翻的1644年,長城的修建仍未結束。在明王朝200多年的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長城的修建工程,其修築時間之長,也是我國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文獻所載,明代的萬裏長城是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寧的鴨綠江邊,可今天有不少人則認為東到山海關,這是什麽原因呢?隻因山海關到鴨綠江這段遼東長城,工程較為簡陋,毀壞較為嚴重,所剩遺跡已不多見。而山海關至嘉峪關因工程堅固,保存較好,迄今遺跡猶存,況且東西又有兩座雄關對峙。所以,有人就認為,明代的萬裏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實為謬也。
  明代長城設計之精巧,布局之合理,結構之完善,都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朝代。那麽這巨大之工程,漫長的施工是如何進行組織和實施的呢?
  由於修建和維護長城是明朝政府軍事國防上的頭等大事,所以,明統治者首先選派精明強悍的將領,為長城重要地段和關塞的建築指揮官。戰功赫赫的明朝大將徐達,曾先後被指派指揮修築稱之為“京師門戶”的居庸關及其附近長城和“枕山襟海、實遼薊咽喉”的山海關。公元1569年,原鎮守東南沿海的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被明政府調到北方,任薊鎮總兵,負責山海關到居庸關這一段長城的防務,並改建和加築長城。這段長城上的1000多座敵台,就是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陸續修建的。這段長城也修得雄偉堅固,成為我國建築史上的傑作。從山海關到鴨綠江的遼東長城,是提督遼東軍務王翱、指揮僉事畢恭、遼陽副總兵韓斌、都指揮使周俊義等人,在任遼東鎮軍事首領時相繼完成的。
  明代修築長城,除了動用軍隊以外,還調遣了大量的民工。在嘉峪關的城牆中,曾發現了一塊明代石碑,上方鐫“梅起蔡止”四個大字,下方鐫刻六個施工隊的名字。這個石碑清楚地告訴我們,這是某段長城修築時分段包修的起止線。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城牆上,鑲嵌有一塊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修築長城時的石碑,文字所載內容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修築長城時分工管理情況。碑文如下:欽差山東都司軍政僉書,輪領秋防左營官軍都督指揮僉事壽春陸文元,奉文分修居庸關路石佛寺地方邊牆,東接右騎營工起,長柒抬五丈二尺,內石券門一座,督率本營官軍修完,遵將管工官員花名豎石以垂永久。
  管工官:
  中軍代管左部千總濟南衛指揮 劉有本
  右部千總青州左衛指揮 劉光前
  中部千總濟南衛指揮 宗繼光
  官糧把總肥城衛所千戶 張廷胤
  管各項窯廠、石壙辦料署把總:趙從善、劉彥誌、宋典、卞迎春、趙光煥。
  萬曆拾年拾月 日鼎建
  從這段碑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修築這段長城的人員大部分來自山東,這說明明朝統治者為了保證長城這個巨大工程的修築,可能調用了全國許多地方的軍民。僅修築北京居庸關八達嶺一段長70多丈的長城和一個石券門,就動用了幾千名軍民來修築,要修建一萬餘裏的長城,就要征用數以千百萬計的軍民,其勞役之苦,可想而知。通過碑文還可以看出,築城工程組織之嚴密,分工之細致,有各路指揮官,有管糧食、磚窯廠的,有管石料開采運輸的等各方官員。
  為了加強長城的防禦、管理及修繕,明朝把整個長城劃分為9個防禦區,分別駐有重兵把守,稱為九邊或九鎮。每鎮設有總兵領轄。《明史·兵誌》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製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代長城九個軍鎮的分段防禦管理情況如下:
  遼東鎮,管轄東起遼寧鴨綠江西岸的鳳凰城,西到山海關的長城,全長1950餘裏。鎮治所在今遼陽市,後移至遼寧北鎮縣。
  薊鎮,管轄東起山海關,西至北京居庸關東灰嶺口這段長城,全長1200多裏。鎮治所在今天津薊縣東麵的三屯營。
  宣府鎮,管轄東起居庸關東的四海治,西到山西大同市東北的西洋河,全長1023裏。鎮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市。
  大同鎮,管轄的長城東起大同市東北的鎮口台,西至偏關東北的鴉角山(亦稱丫角山),全長647裏。鎮治所在大同市。
  山西鎮(也稱太原鎮),管轄的長城東起山西和順縣東的黃榆嶺,西到山西保德縣的黃河岸邊,全長1600餘裏。鎮治所在今山西偏關縣。
  延綏鎮(亦稱榆林鎮),管轄的長城東起內蒙清水縣的清水營,西到寧夏鹽池縣的花馬池,全長1770裏。鎮治所在今陝西榆林縣。
  寧夏鎮,管轄長城東起寧夏鹽池縣的大鹽池,西到甘肅皋蘭、靖遠縣交界的蘭靖,全長2000裏。鎮治所在今寧夏銀川市。
  固原鎮,管轄長城東起陝西靖邊縣與榆林鎮相接,西到甘肅振蘭縣與甘肅鎮相接,全長1000裏,鎮治所在寧夏固原。
  甘肅鎮,管轄的長城東起甘肅蘭州,西至嘉峪關的長城防禦,全長1600裏。鎮治所在今甘肅張掖縣。
  明朝政府在長城沿線的九鎮部署重兵把守,除了起到防禦的作用外,還要對長城進行保護、修繕和管理,以加強邊塞的安全。
  (2)明長城的軍事防禦設施
  在我國長城修築史上,明代長城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峰。明長城大部分是磚石結構,其建造之堅固,設施之完善,防禦功能之科學,都令人歎為觀止!
  首先讓我們觀察一下城牆。人們到北京的八達嶺、慕田峪參觀遊覽長城,看到在那崇山峻嶺的山脊之上,蜿蜒起伏著雄偉的城牆。山峰溝壑本來就構成了天然屏障,再在其上修築高大的城牆,這對於古代戰爭中隻能使用大刀、長矛、弓弩、劍戟的人們來說,那簡直是不可逾越的障礙。現以八達嶺長城為例,看看城牆本身的結構。城牆底部一般用巨大的條石或方石作基礎,其上牆體的兩側,用每塊重約30斤的城磚包砌,中間填以碎石和黃土。牆體上部平鋪三四層方磚,用石灰抹縫,結實異常。城牆平均高度七八米,一般情況下山勢陡峭的地方矮一些,山勢平緩的地方相對高一些。城牆牆基的寬度6.5米,頂寬平均4.5米,牆頂坡度較大的地方,可容五馬並行,十人並進。並用磚砌成階梯狀,以利於來往行走。牆項內側有高約0.5米的宇牆,也叫女牆或女兒牆,主要作用是保護守城將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衛和巡邏的將士不慎墜下牆去。牆頂外側有高約2米的磚砌垛牆,上置供了望用的垛口,其下有供射箭用的方形射孔。為了保護牆體不被雨水浸泡坍蹋,牆頂上還修有排水溝,安裝有吐水石槽等。在牆體內側隔一定距離開有石砌或磚砌的拱形券門,中修磴道直通牆頂,以便將士們上下。城牆外側的迎敵一麵,地勢一般高深陡峭,難以登攀。明長城重要段落的牆體基本相差無幾,其他地方也有相異之處,主要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地形和人工削平的屏障作為牆體。在甘肅和寧夏等地,還有一些土築城牆,這裏就不再詳加敘述了。
  在明代長城上,根據地形地勢隔不遠就設置一個敵台,也叫敵樓。一般是在高出城牆之上用磚砌成的方形墩台,二至三層不等,四麵的垛牆上均開有垛口。敵台上麵,中間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樓櫓。敵台和樓櫓裏麵,可以駐兵以避風雨,也可存糧和儲藏武器,以備不時之需。敵台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16世紀後半期創建的。《明史·戚繼光列傳》載,戚繼光建議“令戍卒畫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這1200座敵台隻是山海關至北京居庸關一段,如果把萬餘裏長城上的敵台數目加起來,那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牆台,是突出於城牆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馬臉,所以又叫馬麵。牆台的外側和左右兩側,砌有垛口,台上建有房屋,稱為鋪房。鋪房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蔽風雨”。牆台的防禦作用是很大的,因“城牆正麵不便俯視,恐其矢彈正麵對攻,不敢眺望。”如果敵人進逼城下,城上將士若探身伸頭射殺敵人,也容易遭受對方射擊。若有了突出城牆的城台,進逼城牆腳下的登城者,就會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擊。而使登城無法進行,所以牆台距離一般均在兩個城台能夠控製的射程之內。
  長城上的敵台和牆台,隻能容納很少的兵士,平時隻是起到站崗放哨、遮風蔽雨的作用。真正有緊急情況,臨時從遠處調兵遣將恐難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長城內側沿線還建有許多城堡,實際上就是兵營。這些城堡根據此段長城的位置重要與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長城附近,與長城構成犄角之勢,一旦有急,召之即來。另外,長城沿線還築有許多烽火台(明代也稱煙墩),所以常有“五裏一墩,十裏一堡”的說法。烽火台是報警的通訊設施,城堡是屯兵以備戰之用。
  在長城線上,有許多重要的關口,有的在兩山之間,如嘉峪關,有的在山河或山海之間,例如山海關。因此分別被稱為關山、關河、關津、關塞、關隘和關口等。這些關口,平時是長城線上進出的通道,戰時則是進攻和防守的重點,我國古代許多著名戰役就發生在這裏。明代還在這控扼長城通道的地方修了許多關城。這些關城是和扼守長城的關口連在一起。因此修築得特別堅固,設計也特別周密。例如北京境內的居庸關,在30多裏的關溝中建關三重,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之譽。馳名中外的山海關,人們用“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來讚美之。另外,像山西境內的長城外三關,即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河北與北京境內的長城內三處,即紫荊關、居庸關、倒馬關等處的長城,都建有十分堅固的關城。
  明代長城那高深堅固的城牆,那攻守皆宜的敵台、牆台,屯兵備戰的城堡,報警的煙墩,固若金湯的關城等設施,構成了一道完善嚴密的軍事防線。
  (3)明長城的兵力部署
  有明一代,明政權自始至終重視並不斷加強對長城的防務,實行直接指揮,重兵把守,層層節製的防禦措施。
  明朝統治者把長城的軍事防務大權緊緊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兵部(相當今國防部)奉皇帝之命直接指揮。遇有戰事,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國防部長)或者由皇帝另派大臣,總督長城的軍務事宜,關鍵時刻皇帝還禦駕親征。
  明代在長城沿線部署的九大軍事重鎮,每鎮的兵員達10萬以上。據記載,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宣府鎮有兵員151452名,大同鎮有兵員135778名。照此算來,明朝政府在長城沿線就陳兵百萬之眾,可見其對長城防務的重視程度。每個軍事重鎮實際上就是一個戰區,平時由各鎮的最高指揮官總兵指揮守衛長城,戰時哪裏吃緊就調遣軍隊增援哪裏。
  每鎮之下又分若幹個路,各路的兵員視長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路城,是“路”統領官的駐地,路的指揮官一般由守備擔任。守備多住在關城之內,遇有警急,便於指揮。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幹個關城,關城實際上是一個據點,既要控製某個關口的出入情況,還要負責關城一帶的長城防務。小關城兵員有數十人至數百人,派千總把守。大的關城兵員人數有數千人,多的可達數萬人。例如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嘉峪關有守兵1000人左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關管轄10個千戶所,官員達32000餘人。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各級指揮官所分別居住的鎮城、路城、關城等是緊連著長城的,而有的則是與地方上的州、府、郡、縣城合二為一,均離長城不遠,一旦有緊急軍務,便於調遣出動。
  長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單位是敵台和牆台。據記載,一座牆台14人把守,4人守台,其餘10人分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稱作“伍”,每伍設垛長1人。牆台上配有佛朗機3架,每架子鏡9門。藺石(滾石)備足。旗、木梆、鑼、鼓各1,糧食給足1個月。一座敵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設台長1人,其餘30人分6個班(伍)守垛口,每伍設垛長1人。每座敵台上配有8架佛朗機,每架子鏡9門。神槍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藥300斤,大小藺石備足。號旗、木梆、鑼、鼓各1,糧食也儲備1個月。木梆是夜晚報平安敲打用的,擂鼓為進攻,擊鑼表示撤退。另外,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薊鎮等處的軍事長官曾議定了一條長城的用兵原則,叫做“區別緩衝,計垛授兵”。一般情況下,一個垛口一個兵,但也不盡然,有些長城地段較為陡峭,不易登攀,易守難攻,兵員布置相對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勢較為平緩,易於被敵人攻破,兵力布署相對多一些。有些重要關口,配置人員也比較多,每垛可達5人。然後視其重要程度,適當酌減。
  總之,長城沿線的兵力部署非常嚴密,組織上層層節製,彼此配合,互相照應,各級軍事組織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可謂我國古代軍事防禦上的成功之作。
  (4)清代為何罷修長城
  明朝直到滅亡,始終沒有停止對長城的修築,但到了清代就嘎然而止了,原因何在?
  清朝統治者入關建立政權以後,鑒於明亡國的教訓,決定不再修築長城。清朝統治者清楚地看到,明代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築長城,卻未能挽救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命運,於是決意改變統治策略,要建起一座“修德安民”的無形長城。
  康熙皇帝在《古北口》一詩中說:“斷山逾古北,石壁開竣遠。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乾隆皇帝在《望長城作》一詩中說:“千秋形勝因循覽,萬古興亡取次覘。自是天心無定向,從來違順卜黧黔。”清朝的一些大臣也說:“畢竟成城需眾誌,皇圖鞏固在於斯。”
  這說明清朝統治者認為,要鞏固政權不能僅憑“形勝”,依靠長城來進行統治,而要重視德化及人心向背。這從康熙帝批閱的一份奏折上看得就更為清楚。古北口總兵官蔡元向朝廷上奏,意思是說他管轄的那一段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康熙帝批曰:“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具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誌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數千裏,養兵幾何方能分守?”1
  於是,清朝統治者決意用懷柔政策,即用宗教和思想統治的辦法,代替對長城的修築。曆史上“明修長城,清修廟”,就是講的這一史實。首先,清朝政府在北京城修建了雍和宮,乾隆皇帝還親自前去受戒。再者又在熱河建立了行官,即承德避暑山莊。在山莊之外,仿新疆伊犁河畔的伊犁廟,修了安遠廟;仿西藏的三摩耶廟,修了普寧寺;仿拉薩的布達拉宮,修建普陀宗乘之廟;仿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修了須彌福壽之廟,共修了八大廟宇,為蒙古、藏族等少數民族的上層人物準備了宗教活動和休息的場所。對於北方邊疆的各少數民族首領來說,他們不必長途進京也有與清廷彼此交流的機會與場所。清政府以此達到鞏固統治、安定邊疆的目的。避暑山莊,名義是休息避暑之地,意義卻又遠遠不止於此,它把複雜的政治目的和軍事意義轉化為一片幽靜閑適的園林,和一座座香火繚繞的寺廟。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清統治者的“長城”,它比蜿蜒萬裏的秦漢、明代長城要高明許多倍。曆史事實證明,清朝政府這一套政治統治手法,確實是行之有效的。
  當然在清統治時期,對原長城線上的某些關口也曾作過一些修繕,在東北遼寧、吉林省境內,也曾修過高、寬各1米,外挖壕溝、上植柳樹並以繩相連的“柳條邊”。前者是為了檢查過往行人,後者是為了防止各族人民到邊外采人參、放牧和打獵,已與長城沒有什麽關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轉引自餘秋雨著:《一個王朝的背影》,收入《文明的碎片》一書,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