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齊魯大地的脊梁——濟左巨防(組圖) (圖)

(2007-05-30 22:52:02) 下一個

齊魯大地的脊梁——濟左巨防
日期:2007-04-24  來源:山東畫報

策劃 李霞 圖 陳勇 文 張華鬆

  夯土為牆的傳統發端於黃淮中下遊的東方民族,我們的華夏先民正是伴隨著沉重的夯點和悲壯的夯歌,迎來燦爛的文明曙光,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曆史輝煌。堤壩是夯築的,城牆是夯築的,最早的長城——濟水東岸的齊長城也是夯築的。 

 

  

  濟水,這條地圖上早已消失的河流,上古時代卻是同河水(古黃河)、淮水(今山東濰河)、江水(今山東沂河)並稱為“四瀆”的曆史文化名川。它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麓,自西向東橫穿河南平原之後,環繞泰山西麓、北麓,向東偏北注入渤海。今山東境內的黃河大致就是原來的濟水故道。
 

  在泰山西北山地與濟水之間,有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狹長的條狀低地,是齊國聯係中原諸國的咽喉要道,周代的洛道、秦代的馳道也無不經此而過。鑒於其無比重要的交通和戰略意義,我們姑且稱之為“濟左陸橋”。為了保護濟左陸橋的安全,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政府就在陸橋上建立了多座重鎮,其中尤以分處陸橋兩端的橋頭堡——曆下邑(位於今濟南市老城區)和平陰邑最為重要。 

 

  

  平陰邑,座落在濟南市長清區孝裏鎮南麵四裏的東張一帶。這裏地當濟左陸橋南端的最狹隘處,襟山帶水,形勢險要。南麵不遠的陶山(據傳是春秋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大商人範蠡隱居所,有範蠡廟和範蠡墓)春秋中前期曾是齊、魯兩國的界山,所以平陰邑一開始就是作為齊國西南邊陲的重鎮出現的。在平陰城故址南側,分布著春秋晚期至西漢時期的大型手工作坊遺址,僅暴露出的部分,麵積就有
10萬多平方米。此外,平陰邑還是齊國重要的武庫所在地,可以自行鑄造戈、劍等兵器。 

 

  

  然而平陰邑西邊地勢低窪,濟水流經這裏,因渲泄不暢,形成了一片名叫“湄湖”的水泊,一千多年前,水麵還有方圓四十多裏之闊,現在雖然已經淤為一片窪地(今名“孝裏窪”,幾十年前曾叫“水裏窪”),但是通過一眼望不到邊的水田、魚塘、荷池和蘆葦蕩,卻不難想象湄湖昔日煙波浩渺的壯闊景象。為保障平陰邑以及濟左陸橋免受水患的侵擾,齊國人就在平陰邑西麵和南麵修建了一道攔水的“防”,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堤壩。堤壩上辟有供車馬行人出入往來的門洞,也就是所謂的“防門”。
 

  據《左傳》記載,齊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冬,在魯國和衛國的要求下,以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沿著濟左陸橋,氣勢洶洶地向齊國撲來。為禦敵於國門之外,齊靈公在平陰集結重兵,並下令緊急加固平陰城外的堤壩,使堤壩更寬更高更長,同時又在堤壩外側挖掘蓄水的塹壕,作為護城河。於是,這道堤壩就由一般的水利工程一躍而成為軍事防禦工程的夯土長城。 

  這便是齊國最早一段長城的緣起,也是中國最早一段長城的緣起。正因為齊長城緣起於水利工程的防,所以它本來的名字就叫“巨防”,即便到了戰國時代,“長城”的名字叫響之後,“巨防”依然是齊長城的別稱。 

 

  

  濟水至泰山之間的廣大山地,分水嶺明顯,連貫性也很強,自西而東分別為:陶山——牛山——五道嶺——黃巢寨山——界首高地。這一線實際上也正是今日長清與肥城、泰安的分界線。整條千裏齊長城基本是建築在山東半島南北分水嶺上的,這是齊長城借助地形地勢地利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然而泰山以西長城卻有違常理,基本不走分水嶺,而是繞道分水嶺以北,跨過數條穀地河流。穀地中的長城當然也是夯土的,我們推測,這幾段巨防也是在原有的分別用以約束巒峪河、黃崖河、南大沙河(古名漢賓穀水)、北大沙河(古名中川水)的一般堤防的基礎上修建的,而且修建的時間大致也與平陰邑南側的巨防同時,否則平陰南邊的巨防也就失去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意義。 

  以上推斷,雖然缺少直接的文獻證據,但是國存亡的曆史卻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國,妊姓,是附庸於魯國的小諸侯國。根據新近的考古發掘資料,其都城應該在今長清五峰山一帶,其疆域大致相當於今長清中東部山區。《左傳》記載,齊靈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60)夏天,國發生內亂,一分為三,宗主國魯國打者救的旗號,發兵占領了國。然而沒過多久,齊國就將魯國的勢力驅逐出去,從此成為齊國的一個城邑。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齊靈公二十七年(前555年)冬天,以晉國為首的諸侯聯軍攻陷平陰之後,在魯國和衛國的請求下,又兵分數路,進攻齊國在平陰附近的其他幾個重鎮,其中的一個城邑就是,可見此時的國舊地已經納入了齊國版圖。 

  在邿國獨立和被魯國占領期間,齊國不可能在邿國的地盤上修建自己的夯土長城。因此可以肯定雙泉穀地、馬山穀地、張夏穀地中夯土長城的興建,也是平陰之戰爆發前數年之間的事,亦即齊靈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9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之間的事。 

 

  

  總之,泰山西側的幾段夯土長城最初都緣起於水利工程的堤防,則是無可懷疑的,那麽我們也就可以根據古代齊國有關堤防的文獻記載來認識齊國夯土長城的建築特點。
 

  《晏子春秋》記載:一日,齊景公登上齊都臨淄城東門外的大堤,看到來往行人要費好大力氣才能爬上大堤,就對隨行的大臣們說道:“這道大堤太高太陡了,為什麽不降低六尺呢?”晏子回答說:“我們的先君桓公是聖明的君主,管仲是賢明的宰相。因為有賢明的宰相輔佐聖明的君主,所以東門大堤才能保留到今天。從前不降低堤防的高度,是有道理的。前些年,淄水洶湧而來,進入廣門,水位就在堤下六尺。如果過去把堤防降低六尺,那麽齊都早就被洪水淹沒了。所謂的古人不輕易改變常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由此可見,在古代齊國,堤防建築是有常法可循的。 

  關於齊國築防的常法,出自齊人之手的《考工記》和《管子》兩書都有比較詳備的記載,我們可以據此將齊國修築堤防的製度簡要歸納如下: 

  第一,夏曆春季三月是施工的最佳時節。因為此時天地幹燥,土壤含水量適宜,凝固力較強,便於搗實夯實;山川涸落,水少流細,便於自河床灘地取土築堤;農閑時節,便於大規模調集人力;晝漸長夜漸短,便於充分利用工時。而夏、秋、冬三季則不具備這些條件,尤其土壤含水量不適宜於施工。 

  第二,施工之前,工程負責人員要勘測地形地勢,並根據對生產率的評估預測,製定切實可行的總體計劃,統一調配人力物力,傍水岸依地勢分段夯土版築。這可以說是係統工程思想的萌芽。 

  第三,任何土料依其物理性質,都有保持穩定所必需的邊坡。因此堤防建設有嚴格的工程標準:下寬上窄,頂闊與體高相等,防體兩側坡度均為1:1.5;高大的堤防,坡度還要平緩一些。 

  第四,工程完工後,還要在堤防上栽植荊棘樹木用以加固防體;如果遭遇大雨,條件允許,則用覆蓋物遮護堤防;常年附土加高加厚。 

  第五,堤防的養護與修補:堤防防護分段責成貧戶看守;管理監督則由專職水官負責,包括查驗、修補、搶救、征集材料、動員守護等等。 

  齊國人在修築堤防方麵很早就總結出許多的經驗,有著嚴格的製度要求,從中我們發現他們對於土料的工程特性、流體力學原理以及係統工程,都有相當深刻的認識。又由於齊國的夯土長城是在堤防的基礎上修建的,或者是按照堤防的工程要求來興建夯土長城的,所以夯土長城的建築特點和工程要求基本就是堤防的建築特點和工程要求。 

 

  

  當然,由於來自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過於嚴重,現存的夯土長城沒有一處保留或接近其原始狀態,從而也就很難以實物來驗證《管子》和《考工記》等古籍的文字記載。不過,從現存遺址,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齊人修築夯土長城的一些技術特點的。
 

  

  比如夯築技術頗為講究,即以齊長城起始地廣裏村北夯土長城為例,地表暴露的城牆剖麵部分,大致呈梯形結構,地表以下,是否挖有基槽,尚不清楚。不過地表以上的牆體,經局部解剖可知,夯土都是就近挖取的清一色的黃褐土,土質非常純淨;夯土係由圓木棍夯而成,結構致密堅硬;夯層大致都呈水平狀分布,厚度基本相等,每層在1213厘米之間;夯窩俱呈口圓底圜的鍋底狀,直徑56厘米,深11.2厘米;夯窩比較密集,夯距710厘米不等。 

  更耐人尋味的是,以上提到的泰山西側的幾段夯土長城,牆體上都布滿盤根交錯的棘叢。這些棘叢可能也是先秦之物的遺留,因為齊國人當初建築堤防時,是要在堤防上栽種荊棘樹木的。另外,棘叢在古代戰爭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孫臏兵法》上說:“五草之勝曰:藩、棘、椐、茅、莎。”看來,在夯土長城上栽植棘稞子,不僅是為了收到加固牆體的功效,也是出於阻滯敵人攀爬的軍事需要。所以,夯土長城遺址上至今荊棘縱橫,也就不足為怪了。 

  總之,泰山西側軍事防禦工程的巨防(夯土長城)是在原有的抵禦水患的堤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為有這層緣故,秦代以來的兩千多年間,雖然巨防喪失了其軍事防禦功能,卻依然或多或少發揮著禦水的作用。 

  1987年我們在長清境內考察齊長城時,所到之處,民眾總會異口同聲地說:當年秦始皇修築了南北兩道長城,“北修長城擋大兵,南修長城擋大水”。將齊長城記在秦始皇的名下固然是錯誤的,但是把修築它的目的解釋成阻擋洪水,卻又不無道理。在他們看來,這些河穀中的夯土長城,除了堵水,實在別無其他功用。 

  長清境內就有關於齊長城的傳說。其中的一個傳說叫《水淹金山縣》,大意是說:秦始皇的時候,今長清萬德鎮歸屬金山縣管轄,縣城就在鳳凰台南邊。縣裏有個小山村,兄弟二人出夫去修長城,一個在東山膀兒,一個在西山膀兒。寒冬臘月,老媽媽東拚西借,隻做了一件棉襖,待走到十字路口卻犯了愁,到底該把棉襖送給大兒還是小兒呢?正在猶疑不定的時候,秦始皇視察長城工地來到這裏,得知老媽媽犯愁的原由,便試探說:“秦始皇叫老百姓遭恁麽大的最,真是個無道的昏君!”老媽媽搖搖頭說:“秦始皇叫咱修長城是為咱老百姓能過安生日子啊,叫我說秦始皇還真不孬哩。”秦始皇聽了滿心歡喜,回去後下了道聖旨,免除金山縣修長城的徭役。金山縣老百姓燒香磕頭感激秦始皇,卻驚動了天爺爺,就發了一場大水,水頭一兩丈高,嗷嗷地跟牛叫似的。由於這一帶長城修的時候民夫太少,長城鬧得又矮又鬆,一衝就毀。等水消了,再看金山縣,隻剩下一大片破磚亂瓦和半邊呼啦快的長城咧。而《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則說:孟薑女是萬德長城鋪人,丈夫杞梁因修長城累死,埋在長城腳下。孟薑女守著丈夫墳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直哭得日頭無光,陰雲四起,下起了瓢潑大雨,平地下就有胳膊拜深的水,長城呼隆一聲坍了好幾裏。末後,孟薑女投河自盡了。 

  可見,無論傳說內容如何,從中確實可以反映出洪水與齊長城之間有很大關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