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唐太宗的吃蝗蟲與毛澤東的不吃肉

(2007-05-04 11:35:22) 下一個
唐太宗的吃蝗蟲與毛澤東的不吃肉

作者:許誌林

封建時代有不少帝王都喜歡做秀。尤其是碰到荒年,他們往往會下罪
己詔,並且假模假樣地穿上幾件補丁衣服,在眾大臣麵前吃上一、兩
次白菜、蘿卜之類的飯菜,以示與天下的百姓同甘共苦,由此贏得文
武百官山呼萬歲。不論帝王們的表演水平如何,在禦用文人的鼓吹
下,受蒙蔽的老百姓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其中最善於做秀的,當屬唐太宗。此人上台很不光彩。他殺了自己的
兄弟、逼父親李淵退位,為了斬草除根,還將10個親侄子全都殺了,
可謂是不孝不悌之至。然而,皇位坐穩、大權在握之後,他就立即開
始做秀:給死在他刀下的兩個兄弟追加封號,把他們重新安葬,出殯
的時候,還登上城樓遠望,大哭一場……

更大的秀發生在貞觀二年。由於京城長安一帶鬧蝗災,他在大臣的陪
同下來到了禦花園,看到觸目盡是的蝗蟲。於是他把袖子一捋,抓起
一把蝗蟲罵道:“民以穀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說完就舉
起蝗蟲往嘴裏送。大臣阻攔他:“惡物或成疾。”而唐太宗回答說:
“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說著,他就把手中的蝗蟲吞吃下去,令
周圍的大臣都非常感動。他的做秀水平可以算是登峰造極了。

高呼著“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曆史的動力”,從而借助人民的
力量與擁戴登上曆史舞台的中共領袖毛澤東,雖然寫文章、做報告時
滿嘴都是馬列主義名詞,口口聲聲宣稱自己是“為人民服務,做人民
的公仆。”但骨子裏卻隱藏著地地道道的帝王思想。那一首《沁園
春.雪》中的詞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主,稍遜風騷”
才是他內心的真實表達。所以,他不但知道古代帝王如何做秀,而且
把它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筆者在60年代初期上小學的時候,當時正值3年自然災害。神州大地
已是餓殍遍地。曾聽到小學老師對我們講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如何艱苦
樸素的故事:“睡木板床,吃紅辣椒下飯”、“毛主席表態自己3年
不吃肉”。當時講這個故事的女老師,在講完後,還掏出了手絹,抹
了抹自己的紅眼圈。因為,她自己也被自己的故事感動了。成年後,
我與一位老家在湖南的同事聊天,他也知道毛澤東不吃肉的故事。可
見,它流傳得相當廣泛。

可實際情況怎樣呢?

正是在3年自然災害期間,毛澤東指示下屬在湖南韶山滴水洞、江西
廬山等處大興土木,為自己修建行宮。現在這兩處行宮已經開放。據
說,裏麵設計之精到、裝飾之精美、用材之高級,不遜於現在的一些
高檔飯店。而且,它們都是按防範核爆炸的規格設計的。可想而知,
這要耗費多少高檔材料、多少寶貴金錢了。

另外,據國內1999年4月出版的《南腔北調》雜誌,有一位海政歌舞
團的“文工團員”寫了題為《白頭宮女說玄宗》的文章。她回憶自己
在3年困難時期,在中南海裏給國家領導人伴舞的經曆。文中寫道:

◆“我們這些女孩子,都經過嚴格挑選,出身不好的,其他方麵再好
 也沒有用,被挑選上的自然非常自豪”;

◆“作息時間都重新調整,上午休息,下午練功,晚上就是陪舞。幾
 乎每個晚上都有舞會。”

◆“主席跳舞時話很少,頂多問問你家裏的情況,我們是問一句答一
 句”;

◆“主席不象總理那麽忙,舞會他都是從頭跳到尾”;

◆“那時天天有舞會,我們沒覺得膩而是很想去,因為每場下來,精
 神和物質方麵的快樂都有。精神方麵自然是覺得光榮自豪;物質方
 麵呢,舞會中間有一盤盤的炒杏仁兒、大香蕉和其它水果點心,都
 是平常吃不到的東西,十一二點舞會散場,首長們都走了,我們留
 下吃了夜宵再回去,夜宵是很豐盛的,有魚有肉,這一切,對我們
 這些女孩子來說,都非常美好。有時候吃完夜宵還招待看參考電
 影,都是香港的。”

請看,這些在中南海伴舞的女孩子每天都有肉吃,而被伴的毛澤東,
卻堅持了3年不吃肉。這可能嗎?我們隻能認為他是在做秀。

其實,這些會做秀的帝王個個都聰明得很,知道自己穿補丁衣服、吃
幾次憶苦飯,不可能減輕民間的災情,改變不了民間人食人的現象。
但是,這種做秀是基於政治的需要,使臣民們相信,皇上總是在為他
們著想,因此,他們對皇上要忠心耿耿、肝腦塗地。他更明白,是否
做秀、秀做得好不好,其結果很不一樣。比如象雍正皇帝,被史家罵
了幾百年,其實,他作的惡並不比前朝的皇帝們多多少;被罵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辦事都是赤裸裸的,從不做秀。

有過“貞觀之治”的唐太宗還有點本錢去作“吃蝗蟲”的秀。把中國
帶向3年自然災害的毛澤東,在“天天有舞會”、而且“都是從頭跳
到尾”的年代,做起“不吃肉”的秀,其檔次就未免太低了。可惜的
是,被他蒙蔽了這麽多年的中國人,至今仍有不少人還信以為真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